第686章 台阶

第686章 台阶

关于燕王府嗣子的风声已经在京城传了很久了,连远在湖阴的谢家人都听到了消息。

只是风声传得虽久,燕王殿下本人却似乎一直没有表态。哪怕所有人都清楚,他膝下无子,皇家又一向有过继皇子入燕王府的传统,当今皇帝的某位皇子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燕王嗣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差别只在于被过继的是谁而已。

谢慕林此前从萧瑞的信里了解到一些内情,也大概知道皇帝更属意哪位皇子过继,萧瑞只说燕王心里有数,但不知道他有什么想法,如今听焦闻英透露的消息,似乎燕王对于皇帝属意的人选不太满意?

这里头有什么缘故,外人也难以知晓。焦闻英作为皇帝心腹,本不打算干涉这种皇室家务事。可如果燕王迟迟不作表态,惹得皇帝生出猜疑之心,那对朝局可没什么好处。燕王府手握北方重兵,几乎可以说是北方的土皇帝,若不是无子无嗣,迟早要过继皇子,又与皇帝是一母有胞,以当今皇帝这种性子,怎么可能至今兄弟和睦,毫无冲突?

这两兄弟间的关系一旦有所变化,皇帝对北方的军政格局插了手,影响到边疆的安稳,那可就麻烦了。北方敌国刚刚与本朝结束了一场大战,伤了元气,但并不是一蹶不振了,早晚还有卷土重来的一天。焦闻英是绝对不希望当今皇帝自断臂膀的。

焦闻英不确定燕王迟迟不对嗣子之事表态,是什么原因。如果仍旧希望由亲生骨肉继承王位,眼下的时机也未免太迟了些。燕王妃年纪大了,身体又一直不好,燕王还不愿意纳侧妃,连个妾室通房都不纳,怎么生儿子?还不如早早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而如果燕王是对皇帝属意的嗣子人选有所不满,也可以提出来,跟皇帝再作商量。不声不吭是不行的,他得让皇帝知道他的想法。而不是叫皇帝透露出了过继嗣子的意思,却除了几个曹家党羽外,无人应和,燕王府与北平官员更是连一个上本支持的都没有。

皇帝有些下不来台,急需要有人给他搬个台阶。焦闻英来传话,未必没有得到皇帝的默许。本来,若谢家人未进京,宫里似乎是打算让永宁长公主帮着传话的。可永宁长公主近日好象在为即将临盆的二儿媳操心,连太后都嘱咐皇帝皇后别给她添乱了。皇帝心里未必不清楚,母亲与姐妹是不想插手皇子之争。可他总需要有个人替他去传话给兄弟呀!

焦闻英来找宋氏,是很难瞒得过皇帝耳目的。但有了为帝王分忧的理由,皇帝也就没什么好在意的了。燕王对谢璞的看重,皇帝早已明了。若是让谢璞的孩子帮忙传话,虽然看起来有些儿戏,但越是儿戏,越是好说话。他只需要让燕王明白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真要逼迫燕王接受旨意。

当然,如果燕王是真的存有私心,不想将权柄交出来,那皇帝估计就不会再有这么温和的态度了。

宋氏道:“焦大人说得含糊,燕王此番是应召上京,但太后那边也传了话去北平,说想念孙女儿了,兴许燕王殿下还带上了永平郡主。若有郡主在,你最好还是把真姐儿带上。以燕王殿下对你们父亲的器重,等进了京,你们几个姐妹也肯定要跟郡主打交道的。”

谢谨之不由失笑:“这有什么好扛的?”却不再多言。反正燕王郡主是否随行进京,还是未知之数,兄妹俩现在就争起来,未免太早了些。

谢谨之默默点了点头,又看了妹妹一眼:“若真需要去拜见燕王殿下,孙儿出面就好了,妹妹就不必同行了吧?”

宋氏点了点头:“等就等吧。燕王进京,自然有自己的船队。按照惯例,各官民船只或商船若要跟随在后,燕王殿下也是不会命人驱赶的。北平商人甚至时常让船队跟着燕王的船驾来回京城与北平,只需要交纳不多的费用酬谢卫队即可,因此商家很喜欢到北平去,也使得如今的北平商贸发达,四方客商云集。燕王上京应该不会久待,还需要赶回北方主持边疆大局,谨防冬日里敌军南下扰边。我们索性就等着燕王府的船队折返,跟随在后,一路都有官军开道,比自个儿走水路都方便多了。以你们父亲在北平府的官职,我们连费用都不必交呢。”

谢谨之低声问宋氏:“燕王殿下会怎么想呢?我们替今上传话,身为臣下儿女,倒没什么好抱怨的,可燕王殿下是否会因此而对我们家心生不满?会不会不再信任重用父亲?”

谢慕林忙道:“我不怕。二哥,你就让我一块儿去嘛,起码相互可以做个伴,打打气,有事也可以两人一起扛啊!”

原本以为北平会是个再安稳不过的地方,有燕王庇护,就算京中皇子夺嫡闹得天翻地覆,也影响不到谢家人。没想到,作为谢家庇护者的燕王府,原来也要面临这么大的风险。

宋氏叹道:“不至于此。燕王殿下此番愿意应召上京,想必心里也明白,到了他该表态的时候了。你们去传个话,也是让他知道今上的想法。今上暂时还未有逼迫燕王的意思,只是需要知道燕王忠心不改。至于其他的,就是两位贵人之间的事了,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外臣操心。”

听起来似乎不错。谢慕林与谢谨之对视一眼,都接受了宋氏的建议。

谢慕林又问宋氏:“燕王殿下估计哪天进京?我们只在京城待几天而已,难不成还要特地等他?”

谢慕林与谢谨之听着宋氏分析目前的局势,都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时辰已经不早了,谢慕林兄妹俩陪宋氏又说了一会儿话,商量定了谢谨之搬到小庄上暂住几日的安排,又与谢梅珺母子三人一块儿吃一些茶点,便坐上回城的马车,驶往珍珠桥的谢家大宅了。他们还得把今天得到的惊人消息告诉家中兄弟姐妹们一声。

谢慕林坐在马车上,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头街景飞快掠过,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飞快地拿出随身的文具,避开兄长的视线,写了封短信,严实封好后,叫停了车夫,唤来一个做事利索又嘴紧的随行婆子,将短信交给了她。

谢谨之转头来问:“怎么了?为何忽然停车?”

谢慕林冲他笑了笑:“昨儿听说了一家药铺,出的膏药挺好的。我让人去下个订单,买几样对沙场老将常见的陈年旧患比较有效果的膏药。到时候我们去晋见燕王殿下时,拿来送给随行的王府亲卫,也可以打点一下关系呀!”

(本章完)

第1216章 准备第135章 锦匣第1512章 遣散第1210章 门外第1677章 连襟第108章 往事(下)第700章 警告第1178章 征求第94章 议论第281章 新居第1577章 顾虑第705章 怒火第1378章 迟归第157章 送人第782章 嫌弃第307章 太宗第490章 严防第207章 动摇第915章 上门第386章 担忧第354章 中秋第871章 陪嫁第1219章 劝母第1581章 先帝第1190章 盘算第646章 震惊第237章 误导第876章 旧谊第898章 门前第1315章 婆媳第36章 安顿第1376章 到达第302章 复诊第725章 晋见第77章 败坏第617章 程仪第637章 烦心第377章 警告第598章 内情第604章 挑拨第953章 传信第332章 磨牙第396章 慕林第1397章 询问第1624章 避嫌第901章 口角第138章 把柄第1320章 骑射第160章 盘算第203章 枷锁第658章 分析第897章 周家第1639章 补药第518章 和气第1582章 矫诏第664章 盘算第827章 欢喜第1671章 用心第1036章 参赞第161章 死讯第380章 入驻第1018章 担忧第425章 私物第848章 家宴第404章 北方第664章 盘算第822章 消息第285章 孝心第1305章 聪明第1168章 抵达第472章 靠山第1028章 后路第166章 归还第784章 被抓第759章 推测第743章 席面第1215章 闲谈第1009章 改变第917章 贬低第107章 往事(中)第1425章 隐秘第1607章 质问第857章 分析第1475章 嫁祸第1084章 怀疑第112章 不搬第275章 劝诫第1186章 宽心第539章 发热第979章 消息第405章 告知第494章 劝说第1551章 发疯第407章 去信第1234章 文渊第282章 吐嘈第1127章 出继第319章 察觉第1415章 反讽
第1216章 准备第135章 锦匣第1512章 遣散第1210章 门外第1677章 连襟第108章 往事(下)第700章 警告第1178章 征求第94章 议论第281章 新居第1577章 顾虑第705章 怒火第1378章 迟归第157章 送人第782章 嫌弃第307章 太宗第490章 严防第207章 动摇第915章 上门第386章 担忧第354章 中秋第871章 陪嫁第1219章 劝母第1581章 先帝第1190章 盘算第646章 震惊第237章 误导第876章 旧谊第898章 门前第1315章 婆媳第36章 安顿第1376章 到达第302章 复诊第725章 晋见第77章 败坏第617章 程仪第637章 烦心第377章 警告第598章 内情第604章 挑拨第953章 传信第332章 磨牙第396章 慕林第1397章 询问第1624章 避嫌第901章 口角第138章 把柄第1320章 骑射第160章 盘算第203章 枷锁第658章 分析第897章 周家第1639章 补药第518章 和气第1582章 矫诏第664章 盘算第827章 欢喜第1671章 用心第1036章 参赞第161章 死讯第380章 入驻第1018章 担忧第425章 私物第848章 家宴第404章 北方第664章 盘算第822章 消息第285章 孝心第1305章 聪明第1168章 抵达第472章 靠山第1028章 后路第166章 归还第784章 被抓第759章 推测第743章 席面第1215章 闲谈第1009章 改变第917章 贬低第107章 往事(中)第1425章 隐秘第1607章 质问第857章 分析第1475章 嫁祸第1084章 怀疑第112章 不搬第275章 劝诫第1186章 宽心第539章 发热第979章 消息第405章 告知第494章 劝说第1551章 发疯第407章 去信第1234章 文渊第282章 吐嘈第1127章 出继第319章 察觉第1415章 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