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参赞

第1036章 参赞

燕王妃当然不会拦着文氏。

且不说她一向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跟藩地里的官员诰命争出风头,今年她也够忙碌的了。永平郡主朱珮的婚事基本已经算是定下了,她得给女儿准备嫁妆。这是她唯一的女儿,她还能不用心吗?

再者,萧瑞如今也算是她的儿子了,他今年是要与谢慕林完婚的。不管他成婚时,是否能光明正大地顶着燕王之子的身份行礼,她身为嫡母也是要好生筹备婚礼的,不可能把事情全都推给谢家办了。那燕王唯一的儿子岂不是要成了上门女婿?燕王府丢不起这个脸!

如此一来,不过就是赈济贫民、灾民之类的小事,众位官太太们就能料理妥当了,她顶多就是过问一声,何必插手进来?至于众诰命们何人为主导,那就更不与她相干了。从前她就没管过,将来也没必要再操心。

文氏与燕王妃相熟,如今又成了亲家,心里很清楚她的想法。说实话,文氏本人也不是什么爱出风头、喜欢争权夺利的人,会对这次赈济事务的主导人身份感兴趣,完全是想要做点实事而已。

她对女儿谢慕林道:“周大太太主持此事时,事事都依从周老夫人定下来的旧例,从来不曾有过改动。周三太太爱用陈米,但粥煮得稠,顺便还会施药或分发姜汤,就是施粥的人手一贯只用自家的仆妇,信不过旁人,引得别家官眷私底下抱怨,周老夫人也很少让她出来。不过这两位都是讲规矩的,另两位周太太就不好说了。

“周二太太出手大方,为了争一个美名,不惜让周家自掏腰包去成全她母女二人的好名声,常常会用上新米、白米与各种干果什么的煮粥。这固然能让百姓得利,却也往往会吸引许多不需要接受赈济的人去领粥。可只要来人多说周二太太与周四姑娘的好话,她就宁可便宜了这些衣着干净的人,反倒嫌弃真正需要接济的贫民肮脏,不会说话。至于周四太太……”

文氏露出了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她主持此事时,粥水往往偏稀,用的也都是两年以上的陈米了,舀粥的仆妇总爱缺斤少两的,说话也刻薄,好象打发叫花子似的,惹得那些贫民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都不乐意来领粥。周四太太自己倒无所谓,有多余的粮食,听闻自己就昧下了,倒连累得别家太太们抱怨不已,嫌她吃相难看,带累了别人的名声。因此她做过两回后,周老夫人就不再让她独自出面了,只让她跟在周二太太身后辅佐。可即使如此,她也没少从周二太太那里占便宜。周二太太出手一向大方,倒是对账目上的事不太用心。”

光是周家四位太太,因为处事风格不同,就闹出这么多的花样来了。文氏从前与同僚之妻们看到这个情形,心里实在是别扭之极。她觉得北平城里的诰命们要赈济灾民也好,施舍行善也罢,都该拿出个具体的章程来。就算日后换了不同的主事之人,有规矩在,就出不了大褶子。否则,百姓得不到实惠,出钱出粮的诰命们也没得好名声,岂不是白白花费了许多心力与钱粮?

然而,文氏也有顾虑。上回风雪成灾时,她与城中官眷们一道主持施粥事宜,就察觉到巡抚夫人很想要露个脸,事事都想争主导权。巡抚大人官位虽高,但毕竟是过江龙,比不得周家是地头蛇,周老夫人时常压在她头上,但连燕王妃都不与之相争,她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只能跟着退让。可她丈夫已经做到封疆大吏的份上了,谁会甘心屈居人下呢?今年周老夫人缺席,很多事情巡抚夫人便想争个先,好趁机奠定自己在北平府官眷圈子中一人之下的地位。

等到午前回家,她的面上带着舒心的微笑,果然心想事成。

谢慕林想了想,便道:“那娘就去争取好了。反正你也不是要跟巡抚夫人争出风头什么的,只是在这一件事上,希望能一展身手罢了。你可以私下去跟她透露自己的想法,只要她在赈济之事上退让,别的事你就可以撒开手,由得她与按察使夫人做主了。这样如何?我觉得巡抚夫人为人还可以,对娘也一向很客气友好,应该不至于小气。再说……”她凑近文氏耳边,压低声音道,“她一向都跟燕王妃亲近的,娘已经是燕王姻亲,想必她也愿意卖你的面子?”

巡抚夫人很给面子,只听了她几句委婉的暗示,便心领神会,让出了主导权,到了燕王妃面前,还主动替她进言,实在是再亲切配合不过了。文氏表示自己要投桃报李,日后巡抚夫人有什么主张,她也会尽量投赞成票的。

她不害臊,文氏倒先替女儿红了脸。不过听了女儿的话,她也觉得心里有底气了。等到次日出门往燕王府赴约,她就事先打好了腹稿,预备要在去的路上,先与巡抚夫人好生沟通。

文氏无心要与巡抚夫人相争,但又怕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法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了。

文氏嗔怪地横了女儿一眼:“你这孩子!大姑娘家说这话,就不觉得害臊么?!”

她跟谢慕林解释:“我观上回施粥时,巡抚夫人的行事,仍旧是照着旧例来的。她虽有心要把事情做好,可毕竟已经习惯了多年来的做法,一旦哪回她盯得不仔细,底下人做事就会马虎起来。我觉得这太不可靠了。”

谢慕林淡定地坐直身体:“这种事有什么好害臊的?那不都是事实吗?”

谢慕林笑而不语。

第三日,北平府辖下各地的报告都交上来了,果然有几处州县乡镇遭了雪灾,有人员伤亡,也有房屋损毁等事。为了安置灾民、修缮房舍,谢璞又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文氏也每日在家中迎接各家官眷,商量赈济施粥施药事宜。谢慕林虽然很少出面,私底下却没少帮着母亲参赞事务,算账啦、安排人手与物资运输啦,什么都参与了一份,起初还有些生疏,很快就熟练起来。几天之后,文氏几乎已经不用操心什么事,一应庶务都叫女儿搞定了。

有几家常来常往的官眷察觉,都对谢二姑娘的能干赞叹不已。文氏心里听了欢喜,只是面上还得谦虚几句,私底下却奖了女儿两件首饰,在丈夫谢璞面前也说了女儿们许多好话。

谢慕林收好了母亲的奖励,心情愉快地准备迎接元宵佳节了。萧瑞答应了她,要陪她去逛灯会呢!

(本章完)

第1032章 匣子第1498章 仁政第852章 求情第1473章 爆发第803章 会面第790章 结果第883章 天定第17章 打听第1155章 牵手第984章 询问第1208章 后患第1421章 戳破第1194章 应对第1365章 扬州第269章 放话第358章 完满第1468章 推断第15章 假信第1589章 说服第326章 机宜第705章 怒火第750章 亲缘第1204章 谗言第1326章 忧心第1269章 舆论第764章 仇恨第696章 障碍第1410章 猜忌第1645章 弥留第785章 沉默第1063章 安排第12章 质问第578章 暗示第367章 圈套第147章 相争第1463章 立场第240章 告密第848章 家宴第460章 委托第90章 火光第1354章 奖励第1432章 宁王第282章 吐嘈第1587章 请求第1384章 进宫第559章 警告第240章 告密第722章 询问第412章 信中信第70章 上套第386章 担忧第1402章 打听第1238章 训诫第176章 堵船第1616章 相劝第1083章 催促第209章 教母第939章 相见第246章 善后第1362章 母亲第1037章 约定第412章 信中信第1233章 安利第403章 解惑第45章 探监(中)(推荐加更)第1361章 夜谈第150章 可惜第292章 二房第1407章 偶遇第1620章 恼怒第110章 邀请第363章 捷径第1544章 准信第1608章 窗外第1057章 听闻第1491章 湄如第877章 听闻第234章 上岸第1467章 确认第1677章 连襟第356章 憋闷第42章 遇见第868章 表扬第407章 去信第54章 盘算(推荐加更)第209章 教母第430章 接木第1146章 泄露第634章 打趣第853章 探望第97章 失落第18章 疑心第1295章 建议第122章 转变第55章 婚约第1559章 野望第1437章 质问第595章 思考第1427章 旧人第497章 江家
第1032章 匣子第1498章 仁政第852章 求情第1473章 爆发第803章 会面第790章 结果第883章 天定第17章 打听第1155章 牵手第984章 询问第1208章 后患第1421章 戳破第1194章 应对第1365章 扬州第269章 放话第358章 完满第1468章 推断第15章 假信第1589章 说服第326章 机宜第705章 怒火第750章 亲缘第1204章 谗言第1326章 忧心第1269章 舆论第764章 仇恨第696章 障碍第1410章 猜忌第1645章 弥留第785章 沉默第1063章 安排第12章 质问第578章 暗示第367章 圈套第147章 相争第1463章 立场第240章 告密第848章 家宴第460章 委托第90章 火光第1354章 奖励第1432章 宁王第282章 吐嘈第1587章 请求第1384章 进宫第559章 警告第240章 告密第722章 询问第412章 信中信第70章 上套第386章 担忧第1402章 打听第1238章 训诫第176章 堵船第1616章 相劝第1083章 催促第209章 教母第939章 相见第246章 善后第1362章 母亲第1037章 约定第412章 信中信第1233章 安利第403章 解惑第45章 探监(中)(推荐加更)第1361章 夜谈第150章 可惜第292章 二房第1407章 偶遇第1620章 恼怒第110章 邀请第363章 捷径第1544章 准信第1608章 窗外第1057章 听闻第1491章 湄如第877章 听闻第234章 上岸第1467章 确认第1677章 连襟第356章 憋闷第42章 遇见第868章 表扬第407章 去信第54章 盘算(推荐加更)第209章 教母第430章 接木第1146章 泄露第634章 打趣第853章 探望第97章 失落第18章 疑心第1295章 建议第122章 转变第55章 婚约第1559章 野望第1437章 质问第595章 思考第1427章 旧人第497章 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