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移宿(上)

“这.....”胡大海费了一些力气,才完全琢磨清楚罗本的话,笑了笑,低声道:“这办法的确是独辟蹊径,至少府、县两级官老爷能及时体察到民情,不会被胥吏和豪族联合愚弄!”

“主公的一些善政,的确是需要施行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体味到其中妙处来!”罗本偷偷看了朱重九一眼,略带几分拍马屁的味道点评。

“那又如何?”刘基心里不痛快,因此毫不客气地指出其中纰漏,“从古到今,什么政令初立之时,不是畅行无阻?然用不了几年,就被有心人钻了空子。似刚才那位王守义,若是背后有个奸商塞些钱给他,再给雇几百个人帮他联署。然后再买通了各科胥吏,分说此提案的诸多好处。这扬州城的县君和府君,不照样会被奸商玩弄于股掌之上?”

“刘参军这话就过了,罗某虽然愚笨,却非无目之人!更不敢尸位素餐,有负大总管所托!”罗本虽然是刘基的晚辈,也受不了这位师叔当着自己的面儿,把拿府、县两级的主官比作娼妓。立刻红着脸,低声反驳。

“刘某只是打了比方!未必说得就是你!”刘伯温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误伤了一个友军。冲罗本拱了下手,权当赔罪。

“其他各地的县、府主事,也未必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蠢货!”张松却趁机插了一句,故意放大刘伯温的话,给后者树更多的敌人。

“那要看是谁来做官!”刘伯温正愁没有发泄对象,迅速将目光转向了他。“罗知府乃刘某的同门,当然知道轻重。但换了某些只懂媚上欺下的,可就真未必!比如说当年大元在扬州路的那些狗官.....”

“你.....”张松恰恰就是狗官之一,立刻气得脸红脖子粗。

眼看着二人又要当场针锋相对地闹起来,朱重九不得不再度轻敲桌案制止。“行了,伯温,张主事做事一向用心,你不要老拿他当出气筒。永年,你也不必多心。咱淮扬的诸多机密能不外泄,内务处功不可没!”

“是,主公!”张松闻听,立刻起身长揖,“主公当年不嫌微臣曾屈身事虏,却待臣如腹心。微臣,微臣,当时,当时就曾经立下誓言,这辈子,这辈子必粉身以报!”

这些话原本半真半假,但他亲口说出来后,却又触动了自家心中之痛。头一低,两行眼泪缓缓淌了满脸。

那刘伯温见了,心中好生不屑。但一些过分犀利的话,却再也无法宣之于口。毕竟张松已经把他自己最大的短处暴露了出来,如果有人继续刻意针对他,就等于捏软柿子。非但得不到周围同僚的支持,反而容易落下仗势欺人的印象。

“行了,你的辛苦我知道!”朱重九见张松落泪,也觉得不能冷了此人的心。先安慰了一句,然后沉吟着补充,“内务处的差事若想办得好,肯定会得罪很多人。但是你放心,你这些年的功劳,我和苏长史都看在眼里。眼下我手中还没有合适的人替代你,所以你还得继续辛苦两年。等将来后生晚辈们成长起来,我便许你调任他职,永年,你意下如何?”

“主公,多谢主公厚爱!臣没齿难忘!”张松闻听,欢喜得立刻顾不上再淌眼泪。一个长揖拜将下去,半晌都不愿意直腰。

除了油滑之外,他性子里更多的是与生俱来的谨慎。知道自己现在的角色,与历史上侯封、来俊臣等酷吏极为类似。而他自己偏偏在淮扬大总管府内没任何根基,若是树敌过多的话,早晚也会落到侯封、来俊臣等人一样的下场。所以巴不得早日将内务处的差事交卸出去,哪怕是平级或者降级调动,都心甘情愿。

今天终于被朱重九当众答应了,等有了机会,就另有任用。试问张松如何能不喜出望外?因此连带着对刘基,都不再怀恨了,反而于内心深处存了许多感激。

“行了,你也别高兴得太早,先给我把合适的人才培养起来!”见到张松欢喜成了如此模样,朱重九忍不住又摇头苦笑。

他自问不是一个凉薄的人,但这个时代的传统观念,好像能成大事者,就一定会无情无义。所谓孤家寡人一词,其实最恰当不过。只要你坐上了那张椅子,就迅速脱离了人类范畴。转眼间就蜕变成了一头怪兽,心脏中没有任何温暖可言。

朱重九不愿变成一头怪兽,哪怕将来失去一些权力,他也不希望自己对周围这些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们举刀。因此,又想了想,笑着对众人说道:“刚才刘参军的话,虽然过分了些。但也给大伙提了个醒。随着咱们淮扬的摊子越来越大,百官当中,难免有人会偷懒。所以两位长史和吏部,在监察与考核方面,还得更认真些。能想出办法来防患于未然,就尽量别等到下面出了错,再亡羊补牢!”

“遵命,老臣定不负所托!”苏明哲和逯鲁曾两个闻听,立刻双双起身施礼。

“我记得蒙元那边,有御史台,专门负责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朱重九笑着点点头,然后低声向逯鲁曾请教。

逯鲁曾早年,就曾经做过蒙元的御史大夫。当然对其中门道了如指掌。因此拱了下手,笑着回应:“主公说得极是!御史台乃秩从一品。地位略低于于中书省,但不受中书省管辖。设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

“不妨搬来!”朱重九摆了摆手,笑着打断,“咱们不用分那么细,就设立一个监察处,诸君以为如何?”

“善!”不待别人回应,苏明哲抢先表态。

随着淮扬大总管府越来越庞大,他这个长史肩头的担子就越来越重。因此巴不得多设立几个机构,替自己分担一些政务。也好让自己有时间松口气,好好享受享受高官厚禄,娇妻美妾的生活。

“臣以为,监察处位置太低,不足以审核百官。而若是将检察处摆得太高,又会令我淮扬大总管府内部官制失衡。所以,主公还当效仿中书省,再多设几处机构,并行于上,共同为主公承担国事!”逯鲁曾则稍微慢了一步,斟酌着提议。

作为朱重九和禄双儿两人的长辈,他现在竭尽全力,替淮扬设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运行制度。那样的话,即便有生之年他看不到孙女婿一统天下,至少新朝的官制出于他的手。禄家的子孙后代,也将永远受到他的余荫。

“我淮扬今年上半年战事不多,恰好该重新梳理官制!否则,将来问鼎逐鹿之时,必受其苦!”虽然于同僚们依旧合不到一处,但是在商量正经事时,刘基却非常尽责。拱了下手,非常认真地补充。

“微臣附议刘参军之言!”

“微臣以为,主公当早定官制,以图将来!!”

“微臣以为,两位长史和刘参军,所言皆有道理!主公既然已经受封吴公,左相,麾下官制,也应重新调整!”

“微臣以为......”

其他在船上的文武官员,也纷纷站起身,低声表态。重设官制,就意味着朱重九距离称孤道寡又近了一步,大伙也跟着都有机会升迁。所以此时此刻,谁有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那就这么定下来!”朱重九向来能从善如流,大手一挥,做出决策。“大总管府之下,,先设立一个政务院,由苏长史兼政务院知事,主持日常。禄长史从第一军团长史,调任政务院右副知事,其他职位不变!冯参军递补为第一军团长史,兼枢密院左副知事。其他内部职位,由你们三个商量着定!然后再从六局内酌情选拔!”

“臣等当鞠躬尽瘁!”苏明哲、逯鲁曾和冯国用三人,立刻齐齐躬身。

“知事,比各局主事略高半级,副知事,与各局主事齐平。具体相应等级,则由政务院来决定。除兵局和工局之外,政务院直辖其他六局。日常琐事,及县令以下官员任免,在政务院内商议决定。政务院内无法决定,或者超出决定范围者,则上交本总管,或者交由大总管府召集百官公议!”朱重九想了想,又大声补充。

他现在也早不是当年的朱屠户,对日常政务处理越来越熟练,对整个淮扬系的未来也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划。因此举手投足间,都露出了一股无法掩饰的自信。

“是!”苏明哲和逯鲁曾等人见了,心中只有欢喜的份儿,哪里会想着阻挠?又纷纷躬身下去,大声领命。

“与政务院并列,再加设监察院、枢密两院!”趁着众人士气高昂,朱重九索性趁热打铁,“监察院形同蒙元的御史台,设知事一人,左右副知事各一人,级别与政务院等同。专门负责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必要时,可以与本总管请令,调用内务处人员配合!礼部禄主事调任监察院知事,户局副主事陈宁,刑局副主事魏观,分别调任左右副知事。三人所空出职位,由政务院和各部官员商议,另外推选贤能,经大总管府公议通过后就职!”

“臣,定不负主公所托!”

“微臣,谢主公知遇提拔之恩!”

被点到名字的人,纷纷起身施礼。特别是陈宁和魏观两个,前年秋天才经集贤院举荐出仕,不到两年时间就身居显职,激动得声音哽咽,热泪盈眶。

“都请坐!”朱重九笑着冲大伙点点头,示意众人回到各自座位。然后又吸了口气,大声宣布,“枢密院,则由本总管亲领。兼管兵局、工局、军情处、内务处、总参谋部和大匠院。”

“理当如此!”苏明哲、逯鲁曾二人,带头附和。

“非主公,无人能胜任此事!”张松、陈基、罗本、于常林等年青官员,也纷纷表态。

兵局和总参谋部涉及兵权,而兵权乃重中之重,任何诸侯都不会交给他人代领。至于大匠院、军情处和内务处,则是朱重九的独创,别人想管,也不知道该如何管起。唯独工局,名字听起来与工部有些类似,但执行的日常任务,却又是造炮、造枪和诸多涉及到淮扬根本的东西,事关过于重大,轻易也没人敢插手。所以这六个部门,归于枢密院之下,再好不过。

但是朱重九接下来关于枢密院人事的的任命,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枢密院不设知事,左副知事由总参谋长兼任,右副知事由兵局主事兼任。从即日起,刘伯温出任总参谋长,刘子云兼任左副知事。其他各职位,由枢密院下各局主事,及各军团都指挥使举荐。经左右副知事考核之后,再由本总管亲自任命!”

第245章 大买卖第72章 犹豫(下)第61章 雪崩(中)第95章 水太凉第14章 机会(上)第39章 古人的智慧第288章 天算(下)第300章 黄河赋(上)第23 过江第51章 先锋(下)第140章 奇袭第33章 讨价还价(下)第4章 借刀(下)第199章 盟约(上)第192章 朱公路(上)第237章 内讧(上)第127章 投效第50章 先锋(中)第25章 初露锋芒第222章 虎狼第146章 三三第57章 破贼(下)第39章 古人的智慧第8章 观星(中)第195章 联盟第15章 机会(中)第186章 张九十四第4章 哈麻第15章 紫微(中)第77章 黄雀(下)第279章 膛线第242章 糊涂官 糊涂案(下)第46章 第一次财政危机第101章 我本有心向明月第43章 徐州(上)第28章 匕现(下)第14章 赴会(下)第123章 铁甲第58章 奇谋(中)第81章 激流(上)第48章 市井(上)第23 过江第304章 黄河赋(下)第8章 暗战(上)第91章 雷雨(上)第180章 摧枯一百五十七章 机床第145章 武职第73章 涤荡(上)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50章 打草谷第18章 科技(中)第231章 双刀王弼第281章 刘伯温(中)第92章 猎杀第26章 匕现(中)第75章 处州(上)第71章 犹豫(中)第91章 抉择(下)第67章 秋露(中)第236章 审判(下)第96章 迎新(下)第8章 赴会(下)第16章 清洗(上)第42章 怪圈(上)第46章 背叛(上)第187章 乱世第80章 血海深仇第26章 生意(下)第54章 家国天下(中)第36章 鬼才李四第29章 余波(上)第218章 大胜第70章 砍价第26章 生意(下)第61章 新血第135章 独家买卖第257章 股权(下)第42章 鸿沟第71章 决战(上)第73章 涤荡(上)第156章 工业第30章 与子同袍第33章 文明(中)第63章 绝响(下)第180章 摧枯第280章 刘伯温(上)第58章 想飞的菜鸟第52章 负荆(下)第308章 黄河赋(下)第52章 点将(上)第193章 朱公路(中)第9章 赴会(下)第73章 门庭若市第54章 椅子(上)第87章 赵君用第32章 文明(上)第216章 水师第53章 家国天下(上)第70章 旁观者
第245章 大买卖第72章 犹豫(下)第61章 雪崩(中)第95章 水太凉第14章 机会(上)第39章 古人的智慧第288章 天算(下)第300章 黄河赋(上)第23 过江第51章 先锋(下)第140章 奇袭第33章 讨价还价(下)第4章 借刀(下)第199章 盟约(上)第192章 朱公路(上)第237章 内讧(上)第127章 投效第50章 先锋(中)第25章 初露锋芒第222章 虎狼第146章 三三第57章 破贼(下)第39章 古人的智慧第8章 观星(中)第195章 联盟第15章 机会(中)第186章 张九十四第4章 哈麻第15章 紫微(中)第77章 黄雀(下)第279章 膛线第242章 糊涂官 糊涂案(下)第46章 第一次财政危机第101章 我本有心向明月第43章 徐州(上)第28章 匕现(下)第14章 赴会(下)第123章 铁甲第58章 奇谋(中)第81章 激流(上)第48章 市井(上)第23 过江第304章 黄河赋(下)第8章 暗战(上)第91章 雷雨(上)第180章 摧枯一百五十七章 机床第145章 武职第73章 涤荡(上)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50章 打草谷第18章 科技(中)第231章 双刀王弼第281章 刘伯温(中)第92章 猎杀第26章 匕现(中)第75章 处州(上)第71章 犹豫(中)第91章 抉择(下)第67章 秋露(中)第236章 审判(下)第96章 迎新(下)第8章 赴会(下)第16章 清洗(上)第42章 怪圈(上)第46章 背叛(上)第187章 乱世第80章 血海深仇第26章 生意(下)第54章 家国天下(中)第36章 鬼才李四第29章 余波(上)第218章 大胜第70章 砍价第26章 生意(下)第61章 新血第135章 独家买卖第257章 股权(下)第42章 鸿沟第71章 决战(上)第73章 涤荡(上)第156章 工业第30章 与子同袍第33章 文明(中)第63章 绝响(下)第180章 摧枯第280章 刘伯温(上)第58章 想飞的菜鸟第52章 负荆(下)第308章 黄河赋(下)第52章 点将(上)第193章 朱公路(中)第9章 赴会(下)第73章 门庭若市第54章 椅子(上)第87章 赵君用第32章 文明(上)第216章 水师第53章 家国天下(上)第70章 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