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

刘小福师长是最早登上棉兰老岛的台湾军队,而且在棉兰老岛待得时间也最长,他手下的第一山地师,尤其第一旅,通过这些年的训练,已经很熟悉热带丛林和在这种环境中的作战了,而且这次在越南的任何和当初在棉兰老岛很相像,无法就是哪里不服镇压哪里,然后再维持地方安稳,而且越南的环境要比棉兰老岛好很多,这里的民众也早就失去了反抗外国人统治的勇气。

刘小福轻车熟路的调配着军队,然后让他们按照地图上标出来的位置去驻守,遇到一切抵抗,就是一个字:杀。

由于越南的出海口和主要交通都被台湾军队占领,再加上从西贡到河内还有法国人修建的铁路,这让刘小福的2万多士兵非常容易的在越南这块狭长的土地进行调动,并逐步收缩包围圈,把一些残留的法军和越南军队,赶进包围圈中,俘虏或者消灭掉。

在美国代表团抵达台湾的第5天,实在无法再拖延的外交部终于给出了美国人想要的答案,台湾政府同意在美国人的参与下,与法国政府进行谈判,不过谈判的地点要选在美国这个中立国。

得到满意答复的美国代表团高高兴兴的返回了美国,并把谈判地点特意选在了美国的西海岸城市旧金山,以示对于台湾大度的感谢。而法国人这时已经顾不上在谈判地点这种问题上较真了,因为自从在几天前接到了沙罗总督的一封电报之后,很多天都没有那边的消息了,而这最后一封电报中,沙罗总督向法国政府要求支援,并称自己已经离开了河内,并向老挝境内撤退。

法国人因为联络不上这位总督,所以也不知道越南那边的情况,不过他们没有想到台湾政府会投入了一半以上的国家兵力,打算在短时间内解决印度支那全境,所以,法国人秉承了他们一贯的慢悠悠的习惯,一直到美国代表团返回美国之后,才从国内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团。

由于谈判地点在西海岸,所以台湾代表团直接坐船过去就可以了,按照现在的航速,不过10天的航程而已,所以,台湾这边也是能拖就拖,在法国人都乘坐火车离开纽约之后,才坐上了开往旧金山的轮船。

就在代表团离开台湾,前往旧金山准备和法国人谈判的第6天,**防部接到了第一师和第二师联名发来的电报,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全境的城市都已经被占领,现在第一师和第二师的士兵正在以城市为圆心,向乡村和野外辐射,清缴还为投降的法国军队和他们的附属军队。不过法国驻印度支那的总督没有抓到,不过已经确切的知道了这位总督的行踪。

这位艾伯特.沙罗总督在台湾海军进攻海防的时候,就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撤退,不过由于他身材太胖,而且年纪偏大,非常不适合进入老挝那个交通不发达而且遍地山林的地区,所以在他的副官的建议下,这位总督只带着几名随从,开着他的2辆轿车,从河内一路向北,朝着中越边境而去。

而他的副官和法国军队的指挥官,则带领着法军主力和附属军队,向老挝撤退,结果,第一师和第二师按照常理,一位法国总督也在这些法军中,一路追到了老挝境内,并在里缅甸还有几十公里的地方,终于包围了这1000多法军主力,在经过审问之后,才知道法国总督并没有跟他们一起撤退。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主力都在越南的第一山地师派出部队在越南北部边境搜索,也是一无所获,就在大家都纳闷这位总督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内务部的特工从云南发来电报告之,这位沙罗总督已经在几天前就穿过了中越边境,并从昆明搭乘列车,前往上海了。

既然总督跑了,那也就没辙了,刘芾让国防部给前方的士兵们发去了贺电,并且要求他们一边休整,一边清缴当地的残余势力,并提醒他们一定要处理好和当地人的关系,能不骚扰就不骚扰,多安抚,少杀人。

要说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3个小国家,自从被法国人占领了之后,刚开始还是做过不少抗争的,不过由于双方差距太大,这些抗争很快就被扑灭了。

法国人在占领这3个国家之后,并没有废除这3国的皇帝,而是继续让他们留任,只不过变成了法国总督的傀儡而已。

法国人废除了当地的府、县等行政机构,而是重新划分成若干个小区,这些小区的负责人全部由法国人担任,而小区以下的行政单位,则由一部分法国人和一部分当地人担任,这些当地人都出自一个法国人开办的干部速成班。

并且,法国人还在越南设立财务、公务、卫生保健、关税、农、牧、林、邮电、矿山、地质等10多个部门,并且建立了政务评议会,总督是这些评议会的自然会长和主席,这些部门只有建议权,总督对所有提议都有否决权。

另外,法国人把印度支那划分为5个区域,在总督的集权统治之下,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各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

越南被分为南圻、中圻和北圻3个部分,南圻为法国总督的直辖领地,北圻为半保护地,中圻为保护地,柬埔寨和老挝也是两个保护地。

法属印度支那还有一个议会,这个议会的议员由法国人和当地人组成,并由副总督任议长,可以对财政、税收等问题进行商讨,不过不能提出任何有关政治上的提议。

虽然印度支那三国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距宗主国路途遥远,法国并没有将它视为像北非阿尔及利亚那样的移民殖民地,而是视为“开拓殖民地”。在稳固了殖民政权之后,法国人在这里也建立了很多矿山、工厂,并鼓励各种经济活动。

像海防和河内地区,就是法国人建设的工业区,有众多的工厂和选矿厂;而西贡则是种植区,哪里有众多的种植园和橡胶林。而且法国人对越南的交通非常重视,不仅修建了从海防经河内到西贡,贯穿越南南北的铁路,还大力建设公路网和港口。

不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什么益处,由于法国人设置的税收非常高,而且土地兼并非常厉害,致使绝大多数的当地人都只能租赁法国人的土地进行耕种,并上交绝大部分产物。

从总督府抄出来的文件上表明,在1914年,法国就从印度支那,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出口了近100万吨大米和5000吨橡胶,其中大部分运回法国国内,剩余的运往香港和日本等地。

总的来说,法国人在印度支那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想要把这里变成一个资源输出地,虽然推动了当地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反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更重的税收和负担。

不过法国人在这里并没有重视教育问题,更没有利用文化入侵这个大杀器,除了在越南建立几所法语学校之外,其余大部分学校中居然教授的还是汉语。而在柬埔寨和老挝就更为落后,在这两个国家内,居然只有一所中学。

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6章 抓苦力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76章 贵族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67章 核反应堆第60章 登陆越南(二)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章 该往哪里走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50章 飞机二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61章 名不副实第24章 冰箱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42章 车祸第40章 空袭新加坡港(五)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13章 罗莎莉亚第23章 亲王乔治第32章 奥运会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5章 捷克和波兰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5章 美国人上当了第95章 大卫走了第2章 酝酿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95章 大卫走了第32章 奥运会第68章 溃败第40章 空袭新加坡港(五)第88章 增兵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竞争力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36章 赌赢了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74章 国防(二)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135章 大订单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32章 他的奋斗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98章 独立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62章 布网(三)第75章 三赴德国第41章 海南岛(三)第73章 诱饵(二)第28章 游击队有重炮?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章 黑一下美国人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24章 目标天皇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39章 狮城谍影第18章 西线第99章 关东大地震第9章 晕倒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36章 苏德宣战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7章 爪哇第19章 装甲集群第76章 捉对厮杀第56章 入侵美国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96章 如此相似第7章 爪哇第5章 1886年的台湾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26章 流感,还是西班牙的第66章 联邦缺铁第60章 中将的计划第69章 建国(一)第8章 越乱越好第5章 得寸进尺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22章 东海岸第15章 苦日子要来了第48章 双管齐下第79章 南美ABC第56章 一战爆发第6章 再次谈判
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6章 抓苦力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76章 贵族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67章 核反应堆第60章 登陆越南(二)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章 该往哪里走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50章 飞机二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61章 名不副实第24章 冰箱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42章 车祸第40章 空袭新加坡港(五)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13章 罗莎莉亚第23章 亲王乔治第32章 奥运会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5章 捷克和波兰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5章 美国人上当了第95章 大卫走了第2章 酝酿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95章 大卫走了第32章 奥运会第68章 溃败第40章 空袭新加坡港(五)第88章 增兵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竞争力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36章 赌赢了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74章 国防(二)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135章 大订单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32章 他的奋斗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98章 独立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62章 布网(三)第75章 三赴德国第41章 海南岛(三)第73章 诱饵(二)第28章 游击队有重炮?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章 黑一下美国人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24章 目标天皇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39章 狮城谍影第18章 西线第99章 关东大地震第9章 晕倒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36章 苏德宣战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7章 爪哇第19章 装甲集群第76章 捉对厮杀第56章 入侵美国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96章 如此相似第7章 爪哇第5章 1886年的台湾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26章 流感,还是西班牙的第66章 联邦缺铁第60章 中将的计划第69章 建国(一)第8章 越乱越好第5章 得寸进尺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22章 东海岸第15章 苦日子要来了第48章 双管齐下第79章 南美ABC第56章 一战爆发第6章 再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