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辽国来使

一场最古老的金融风暴,终于消弭。

亲手制造了这场金融风暴又亲手将它消弭于无形的帝姬殿下,近日有些萎靡。

萎靡的原因有三:

其一,虽然新、武、儒、蔚诸州位置靠西,金帝鞭长莫及,但终究还是有不少金兵留守。燕云十六州顺利收归之后,收拾剩下的金兵,便成了当务之急。

其二,枢密院派过来的、天天琢磨着给她起外号的那些老头子们,实在是太讨厌了!

其三,她那位英明神武无所不能的将军阁下,旧伤再度复发。

“……你就这么爱逞能。”

赵瑗支着颐伏在种沂榻前,轻轻揪了揪他散落的衣袖,幽幽叹了口气:“还疼么?”

种沂皱着眉,挣扎着劝慰道:“帝姬不当……”

“停!”她威胁般地瞪了他一眼,一根白嫩的手指轻轻抚上了他的喉结,颇带了几分警告之意,“再敢多说半句‘有损帝姬清誉’,我就掐死你!”

“……”种沂没声儿了。

帝姬口气娇娇软软的不像是威胁,反倒像是在撒娇。他当然晓得帝姬不会舍得掐死他,帝姬从来都是个嘴硬心软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他的时候。

所以他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一再顶撞。

“……还疼么?”她继续歪头支着颐,轻轻戳了戳他的胸口,“你啊,就是这么爱逞能。带兵绞杀金人这种事情,让岳飞、韩世忠去做不就好了么?你的伤才好,怎能经得起这般折腾?”

她说罢,又幽幽地叹了口气,没留意到她的将军微微抬起了手,似乎想要梳拢她的长发,却最终什么也没做。

“我很难过,你知道么?”她轻声说道,“你这般逞强,又这般不懂得爱惜自己,我很难过。”

“帝姬……”

“答应我,下回莫要再逞能了,好不好?”她侧过头,抬手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少年面容已渐渐长成,五官深邃立体,被那双锐利且带着几分温柔的眼眸一扫,便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

“答应我,嗯?”她有些不依不饶。

“臣……”

“请恕臣……不能答应。”少年低垂着头,不敢看她。

“你啊,就不能骗一骗我么。”她气恼地捏了捏他的鼻尖。这一回他没有再按下她的手,而是深深地望了她一眼,目光中渐渐燃起了一小簇火焰。她恍然未察,继续伏在他的身侧,柔软的发丝散落在了他的胸膛上,浅浅笑开:“唔,我好像又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呢。”

虽然朱熹还没有来得及提出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但她与种沂有君臣之判,这般亲昵,终究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修长的指节轻轻插.入了她的发间,莫名地透着几分缱绻旖旎。

“臣说过,要军功封侯,以尚帝姬。”种沂低低的声音回荡在她的耳畔,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眼角,动作柔得能化出水来,“这回太上皇命臣转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虽是虚衔,却是在官家面前挂了名号的。若是臣无所作为,恐怕御史台一支秃笔,就要戳到臣的脊梁骨上了。”

说到“官家”二字时,他略停了停,似乎有些为难,又有些难过。

如今大宋官家,统共有三位。

一位是据说已经不理朝政、却老喜欢热血上头、指手画脚的太上皇赵佶。

一位是趁着靖康二帝未归,一举登基的九皇子赵构。

最后一位,是被接回来之后又跑去上京,如今不知上京谋划着什么的赵桓。

三帝齐临,可谓举世奇观。官家们的旨意一道接着一道,也经常会相互摩.擦。譬如种沂这个“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就是赵佶给他转的衔;赵瑗这个“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赵佶给她上的封号;而赵构,则在“燕国大长公主”前边,加了二十字的形容词;至于远在上京的赵桓,则给了赵瑗一道“亲择驸马”的旨意,又给了种沂一大篇“大有乃祖之风,当可统御西军”的溢美之辞。

然而眼下,所有人都在小心维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生怕一个不小心,便又是一场地裂天崩。

包括赵佶赵桓赵构,也包括了种沂和赵瑗。

笃、笃、笃……

外间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三长两短,颇为急促。

种沂动作一顿,眼神忽然凌厉起来。他低头看看恍然未察的帝姬,不知不觉地噙了一丝笑意,低下头,轻轻吻上了她的眼睛。

“唔!……”赵瑗愕然。

突如其来的吻如同羽毛一般轻柔,炽热的呼吸喷洒在裸.露的肌肤上,激起一阵极其细微的战.栗。她有些愣怔地僵着身体,听见她的将军低声说道:“还望帝姬,恕臣无礼。”

而后,便是一阵低低的笑声。

这、这人!

她有些气恼又有些心慌,闭着眼睛,耳边传来了一些细微的悉簌声。片刻之后,她竟被抱到了榻上,耳边回响着种沂低醇的声音:“臣去去便来。”

唔,他要走么……

等等!嗳?!

赵瑗倏地睁眼,果然瞧见种沂已经束好战甲开了门,对门边的侍卫低声说了些什么。侍卫神色有些慌乱也有些欣喜,连比带划地同他说道:“这回辽国派遣使者过来,指不定是个大好时机。李相公正在前头主持大局呢,岳飞岳大将军也在……”

赵瑗静静地听了片刻,心中渐渐生出几分诧异来。

辽国,来使?

三年前,辽国国破,辽帝西逃,又被西夏王亲手捆着送到金帝面前,如今尚被囚.禁在金国上京,据说处境比赵佶赵桓还要凄惨几分。辽国遗臣有亲宋的、有亲西夏的,也有率兵反抗的。率兵反抗的将军里,最厉害也最有名的,是一个叫做耶律大石的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耶律大石将会在四年后称帝,建立西辽,最终被蒙古所灭。

这回辽国来使,打的是谁的名号?天祚帝?天锡帝?林妃?还是……

她悄无声息地溜下榻,没走正门,而是轻手轻脚地跳了后窗,又轻手轻脚地去了前堂。

“……辽国使臣远道而来,本该设宴接风才是。无奈现如今青黄不接,本国也是穷得很呐。”她尚未接近前堂,便听见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打着官腔。李纲李相公,如今实至名归的枢密院正使,自从燕云收复的消息传到燕京之后,他便一路快马加鞭地赶了过来,主持大局。

赵瑗悄无声息地溜到一棵大树后头,悄悄地朝堂内望去。

里头统共坐了十一二个人。

主位上自然坐着枢密院正使、李纲李相公,一左一右分别是岳飞与韩世忠。刚刚转了“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虚衔的种沂,则披坚执锐地站立在下首;很明显可以看出,韩世忠的表情略微有些别扭,或许是不习惯这种坐姿的缘故。四人对面,则站了一位穿着名贵貂裘的辽人。

赵瑗略微打量了他一眼,立刻断定他不但是辽人,而且还是辽人当中的贵族,说不定还姓耶律。

毕竟是学历史出身的,对辽国贵族的配饰、衣帽鞋袜、甚至是发式,还是颇有些了解。

“这位大人。”辽国使臣用生硬的官话说道,“宋国侵占燕云十六州的事情,我们大辽可以不予计较。如今情势危急,大辽与贵国理当同仇敌忾……”

砰!

李纲一掌拍在了案几上,几根雪白的胡须微微抖动:“燕云十六州?嘿嘿,贵使也敢称其为‘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若非数百年前晋人里出了个数典忘祖的‘儿皇帝’,如今燕云还不知道在哪里!既然贵使提到了,那么本官便堂堂正正地告诉你:我汉室江山,当寸土必争、寸土不让!”

一番话说得颇为强硬,很明显可以看见,对面的辽使身体一僵。

“此事须从长计议、从长计议……”辽使打了个哈哈,紧接着话锋一转,同样义正词严地说道,“如今东有强金、西有西夏、南有吐蕃大理、北有日渐强大的蒙古,本使以为,大辽与宋国理当同仇敌忾,外克强虏,内消祸患……”

赵瑗静静地听了片刻,大多是两人在你来我往地打官腔。李纲做了一辈子官,滑不溜手,无论对面的辽使是措辞强硬还是软语哀求,他就是不放一句准话。最终辽使有些恼了,气急败坏地说道:“我们陛下诚挚地希望,能够联宋抗金。贵国愿是不愿,还是给句准话罢。”

李纲拈着长长的胡须,悠然言道:“但你们辽国手中,并没有可以交换的筹码。”

这番话正正切中了要害,可以明显看出辽使踉跄了一下,又用力咳嗽了一声,才勉强站稳了身形。

宋军一举夺下燕云又顺利迎还二帝,底气早已经硬了起来。反观辽国一路惨败,连最有可能作为谈判筹码的燕云十六州,也被宋军自己拿走了。如今辽人可怜兮兮地挤在西边的大草原上,再远一点便是无法生存的苍茫大漠。

人心涣散、苟延残喘,便是如今辽国最真实的写照。

就算他们有耶律大石,就算耶律大石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也很难挽回辽国如今的颓势。

所以,辽国使臣今日的举动,颇有些虚张声势的味道。

“呵呵……”

李纲见辽时不答,拈着长须笑出了声,“辽使说得不错,如今非但东西南北强敌环伺,连燕云境内,也并不十分太平。本官承蒙燕国大长公主教诲,‘燕云不宁,天下难定’。所以本官与诸将商议之后,决定彻底收伏燕云之前,不动刀兵……”

这回即便不用去看,也能知道辽使的脸色又变了。

什么叫“彻底收伏燕云之前,不动刀兵”?

就是要将燕云中辽国的习俗、驻军、文字器皿一一去除,金国的风土人情一一丢弃,只留下大宋的风物、旧俗、文书、官制……

帝姬说过,这叫“同化燕云”。

“燕国……大长……公主?”辽使喃喃地重复着。

“不错。”李纲拈须颔首,“官家圣明,将本朝柔福帝姬敕封‘国公主’,又封‘长公主’,再封‘大长公主’,以褒扬帝姬不世之功。现如今本朝破例敕封‘国公主’者,唯柔福帝姬一人。”他说到后来,表情微微有些囧。据说当初赵佶醉醺醺地想要加封“燕国长公主”,舌头一打结,就多了一个“大”字。至于其中的区别,赵佶死撑着不承认,大家也就都装作不知道。

所以后来,赵瑗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老爹无辜加错封号的帝姬。

“唔……”辽使微微颔首,很轻很轻地笑了一声。

看样子宋朝太上皇是真的老了,又或者是被金国贵族们折磨得太久,脑子有些不大清醒。

长公主和大长公主,那是同一个概念么?

他有意无意地转过头,朝赵瑗藏身的大树后头望了一眼,目光直教人不寒而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坟墓里的猫咪的地雷=3=

谢谢罗十八的手榴弹=3=

第64章 凶残的文官第120章 觐见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109章 年少万兜鍪第83章 坐等掐架〔一〕第12章 童贯遗风第94章 西征〔一〕第119章 风云际会(三)第36章 上京谋〔一〕第34章 连环策〔五〕第17章 与宗泽的激辩第1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61章 黄河淤塞第90章 西夏之谋〔二〕第68章 美人更毒第5章 议金第80章 燕京第67章 美酒有毒第45章 燕云复〔四〕第107章 女书第77章 空间退烧第29章 欲尚主必先封侯第73章 宋俘南归第16章 赵构来访第10章 下套〔一〕第107章 女书第4章 天子矫诏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69章 勾.栏瓦肆第48章 细雨斜第47章 深山夜第57章 人不寐第60章 耶律大石第30章 连环策〔一〕第91章 西夏之谋〔三〕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80章 燕京第97章 西征〔四〕第74章 最满意的事第95章 西征〔二〕第12章 童贯遗风第20章 仓皇北退第45章 燕云复〔四〕第22章 拿下涿州〔二〕第28章 夜话〔续〕第48章 细雨斜第125章 番外之怀孕记第18章 北上涿州第97章 西征〔四〕第61章 黄河淤塞第16章 赵构来访第77章 空间退烧第72章 分而治之第48章 细雨斜第121章 宫变第68章 美人更毒第59章 素手挽天倾第39章 上京谋〔三〕第95章 西征〔二〕第56章 西夏联金第5章 议金第80章 燕京第61章 黄河淤塞第66章 上京宫宴第30章 连环策〔一〕第100章 将军令〔二〕第63章 初遇秦桧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75章 假死遁第88章 撕毁澶渊之盟〔三〕第119章 风云际会(三)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29章 欲尚主必先封侯第97章 西征〔四〕第79章 返程第17章 与宗泽的激辩第12章 童贯遗风第31章 连环策〔二〕第57章 人不寐第120章 觐见第70章 火中取栗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86章 撕毁澶渊之盟〔一〕第103章 一击必杀第114章 大漠行(三)第65章 直面金帝第52章 辽国来使第85章 坐等掐架〔三〕第81章 缠足?……做梦第24章 接着是燕州〔一〕第53章 回救汴梁第5章 议金第1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73章 宋俘南归第71章 穷兵黩武第82章 有钱任性第53章 回救汴梁第19章 金营夜惊第二度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
第64章 凶残的文官第120章 觐见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109章 年少万兜鍪第83章 坐等掐架〔一〕第12章 童贯遗风第94章 西征〔一〕第119章 风云际会(三)第36章 上京谋〔一〕第34章 连环策〔五〕第17章 与宗泽的激辩第1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61章 黄河淤塞第90章 西夏之谋〔二〕第68章 美人更毒第5章 议金第80章 燕京第67章 美酒有毒第45章 燕云复〔四〕第107章 女书第77章 空间退烧第29章 欲尚主必先封侯第73章 宋俘南归第16章 赵构来访第10章 下套〔一〕第107章 女书第4章 天子矫诏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69章 勾.栏瓦肆第48章 细雨斜第47章 深山夜第57章 人不寐第60章 耶律大石第30章 连环策〔一〕第91章 西夏之谋〔三〕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80章 燕京第97章 西征〔四〕第74章 最满意的事第95章 西征〔二〕第12章 童贯遗风第20章 仓皇北退第45章 燕云复〔四〕第22章 拿下涿州〔二〕第28章 夜话〔续〕第48章 细雨斜第125章 番外之怀孕记第18章 北上涿州第97章 西征〔四〕第61章 黄河淤塞第16章 赵构来访第77章 空间退烧第72章 分而治之第48章 细雨斜第121章 宫变第68章 美人更毒第59章 素手挽天倾第39章 上京谋〔三〕第95章 西征〔二〕第56章 西夏联金第5章 议金第80章 燕京第61章 黄河淤塞第66章 上京宫宴第30章 连环策〔一〕第100章 将军令〔二〕第63章 初遇秦桧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75章 假死遁第88章 撕毁澶渊之盟〔三〕第119章 风云际会(三)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29章 欲尚主必先封侯第97章 西征〔四〕第79章 返程第17章 与宗泽的激辩第12章 童贯遗风第31章 连环策〔二〕第57章 人不寐第120章 觐见第70章 火中取栗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86章 撕毁澶渊之盟〔一〕第103章 一击必杀第114章 大漠行(三)第65章 直面金帝第52章 辽国来使第85章 坐等掐架〔三〕第81章 缠足?……做梦第24章 接着是燕州〔一〕第53章 回救汴梁第5章 议金第1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73章 宋俘南归第71章 穷兵黩武第82章 有钱任性第53章 回救汴梁第19章 金营夜惊第二度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