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大明中央银行(一)

十一月,大明各地学堂基本建好,教师也大量聘请到位。

朱慈踉下旨次年二月,各地学堂开始招收六岁至十二岁的学生。

同时,朱慈踉又下旨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在南京城郊建立百科学院,相当于后世的技校,专门教受百科技能,如医学,刺绣,木工等等,专门招收十三岁至三十岁的学子。

百科学院同样是免费就读的,不过想要进来学习,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科目考核,朱慈踉让科技院的顶尖工匠们直接担任教师教导。

消息一出,全大明哗然。

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般来说,大多数工匠都只会将自己的独门技术传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收徒弟也只会收一两个徒弟,而且大多还会留一手,到真正做不动或者要死了的那一天才会教受出去,华夏数千年来,不知道多少精湛伟大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

百科学院不仅教受百科,更让科技院的顶级工匠们亲自教学,吸引力无疑是极大的,人人都想有一门能够养活一家老小的技术。

而科技院的工匠,因为已经隶属朝廷,终身享受朝廷的俸禄,加上教受学子也有另一份丰厚的俸禄,如此,大多数科技院的顶级工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

百科学院和义务教育学堂有条不絮的开了起来,毫无疑问,它们将会在未来为大明造就无数人才。

针对大明的改革仍在继续。

朱慈踉和李岩在御书房连续秘密商议三天,终于决定将开设‘大明中央银行’。

次日,朱慈踉又召集了其他五位阁臣宣布此事,并且向他们阐述了银行的种种利好,争取他们的支持。

黄道周等几位阁老一听,瞬间就分辨出这所谓大明中央银行跟市面上的各种钱庄类似,只是更全面。

银行能在后世横行世界各国,它的魅力无与伦比。

不管是吸纳存款,积累小为多,为国家汇聚海量金银,还是放贷赚取利息创收,促进商贸繁荣等等,好处连连,所有利益列在一起,没有任何人能不心动。

“皇上,这与商贾何异?”黄道周吃惊道。

钱谦益走后,黄道周隐然成了儒家和士大夫的领头羊,所谓士农工商,朱慈踉虽然废除了,但黄道周等人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了,骨子里还是无法剔除那样的观念。

在他们的认知里,钱庄就是商贾才会开设的,属于经商的一种,而大明朝廷自身竟然去做与商贾无异的事情,这有损大明朝廷的威严了,黄道周等人很难以接受。

“皇上,大明中央银行的前景可见,利国利民,臣李岩万分赞同此事。”李岩平静的说道。

黄道周等人不由得侧目,他们早就知道李岩在御书房和朱慈踉密谋三天,看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李岩这个时候站出来同意,倒不令他们奇怪。

李岩是首辅,他的份量无疑是极重的。

“刘宗周,你是户部尚书,你怎么认为?”朱慈踉看向刘宗周。

刘宗周一直在犹豫,朱慈踉发现了刘宗周这样的状态,知道刘宗周有八成几率可以争取。

面对朱慈踉的问话,刘宗周很快就回过神来,不过他没有立刻同意,而是提出疑问。

“皇上,大明中央银行与户部挂钩,几乎就相当于与国库挂钩,而市面上的钱庄都经常出现因为假钞事件导致钱庄破产,如此大明中央银行该如何防止假钞出现。”

既然要开设银行,就必然要有银票发行,相当于存单,这一点如何保证不被心起贪念者仿制假钞而导致银行损失巨大的事情必然要防范。

朱慈踉取出一张印有跟后世人民币样式很像的纸币出来,只见纸币上印有‘一百元’‘大明中央银行’,‘零0000000001’等字样,以及正反面的一些精美花纹,皇宫图案。除了图案等不同外,这种纸币几乎就和后世的样式一模一样了,不过纸币上面的人头像,朱慈踉换成了华夏民族的图腾五爪金龙像。

‘一百元’是币额,‘零0000000001’是币纸编号,每一种币额每一张都只有一个编号,还有水印法。

华夏民族的智慧是无限的,水印法不仅是后世的专利,事实上水印之法在大明之前便有钱庄发明出来了,当前的大明市面上的各种钱庄早就大量采用了水印之法来防伪,当时,朱慈踉得知此事的时候还极为吃惊,最后毫不犹豫的在银行的纸币上用上水印法。

朱慈踉将这张百元纸币给六位阁臣传看过后,还让太监端了一碗水进来,将纸币放进了水里面,证明这张纸币是可以防水的。

这样高超的技术,加上编号,暗记等等,任何人想仿制都是极难的。

“另外,朕还会传下圣旨,严禁任何人仿制或者试图仿制这种钱币,一经发现,杀无赦!”

任何时候,假冒钱币的事情都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必须以严刑震慑,姑息不得,只有安全上有了保证,才能令人安心使用。

“如此,臣没有异议!”刘宗周赞同的说道。

银行背后所带来的庞大利好是无疑的,可以为国库带来大量的收入,而且通过银行,各地出现天灾人祸需要朝廷拨款,或者边境爆发战事,朝廷便不需要通过人力运输将重量极重的金银运到目的地,只需要在当地的银行直接取用便可,如此省时省力,还节省损耗。

历来,金银的运输往往需要调派大军,一般百万两银子的运输都要出动两三千以上的大军跟随,防止一路上的山贼洗劫,往往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军一路的粮草都需要花费极多。

刘宗周一开口同意,立刻引起了黄道周等人的不满。

如今已经有了李岩这个首辅和刘宗周这个户部尚书的赞同,加上朱慈踉这个皇帝,已经压过了反对的黄道周四人,可以说就算黄道周等四人坚持反对,朱慈踉也可以强行推进。

既然明知无法反对,黄道周等人也不希望跟朱慈踉这个皇帝闹得太僵,所以他们最后也只能不甘不愿的点头同意。

皇帝和内阁六位阁老的同意,事情几乎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次日,朱慈踉便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同时大明日报广报天下。

第1022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四)第717章 多尔衮的野心和谋划第807章 超前第1064章 攻占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第234章 雨夜惊变(三)第1019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一)第234章 雨夜惊变(三)第816章 满清与奥斯曼第二次大战第1030章 强大的压力第858章 驶进马六甲海峡第123章 阎应元第527章 建立最强大军事体系第995章 查扣与驱逐(二)第711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三)第17章 虚与委蛇第457章 尚可喜的惊恐第523章 结束与朝鲜的藩属关系第851章 相持(一)第154章 争论与妥协(下)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东亚统一(二)第195章 第二次亲征开始第563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三)第46章 隐忍(上)第264章 郑森和钱初瑶(一)第549章 蒙古人暴动(二)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266章 郑森和钱初瑶(三)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295章 福王‘称帝’第71章 契机(上)第826章 哥萨克的悲哀第744章 易服与滔天巨浪第616章 全歼倭寇水军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12章 刘宗敏第403章 疯狂血杀第584章 朝鲜海峡海战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第1038章 奥地利的崛起第704章 群臣心里的刺第433章 陈鑫之死(一)第955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三)第527章 建立最强大军事体系第659章 杀戮第395章 憋屈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225章 城外轮战(二)第392章 李定国接管黎州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216章 救援(二)第644章 凄惨的农奴第359章 无题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一)第606章 炮击河内第510章 势如破竹第369章 悲惨的李自成(三)第474章 攻打沈阳第644章 凄惨的农奴第33章 马士英第149章 川贵总督第673章 满人的迫切第343章 收复台湾(四)第689章 全歼红萨尔军团(一)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642章 长平公主第434章 陈鑫之死(二)第1003章 噩梦般降临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925章 五国联盟军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90章 退守济宁城第380章 炮击成都(二)第416章 张献忠之死(四)第169章 李自成败入山中第998章 遣返昆仑奴第432章 追击(三)第294章 举旗造反(二)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405章 硬气第1081章 日益强大的欧洲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289章 投名状(二)第471章 攻打沧州第483章 决战燕砀山第713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五)第118章 左良玉败亡第982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五)第931章 决战巴拿马(六)第342章 收复台湾(三)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936章 凄惨溃败(一)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462章 洪承畴(二)第467章 东光县城下(二)第103章 影响第633章 攻打长野第278章 雷霆开启
第1022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四)第717章 多尔衮的野心和谋划第807章 超前第1064章 攻占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第234章 雨夜惊变(三)第1019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一)第234章 雨夜惊变(三)第816章 满清与奥斯曼第二次大战第1030章 强大的压力第858章 驶进马六甲海峡第123章 阎应元第527章 建立最强大军事体系第995章 查扣与驱逐(二)第711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三)第17章 虚与委蛇第457章 尚可喜的惊恐第523章 结束与朝鲜的藩属关系第851章 相持(一)第154章 争论与妥协(下)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东亚统一(二)第195章 第二次亲征开始第563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三)第46章 隐忍(上)第264章 郑森和钱初瑶(一)第549章 蒙古人暴动(二)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266章 郑森和钱初瑶(三)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295章 福王‘称帝’第71章 契机(上)第826章 哥萨克的悲哀第744章 易服与滔天巨浪第616章 全歼倭寇水军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12章 刘宗敏第403章 疯狂血杀第584章 朝鲜海峡海战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第1038章 奥地利的崛起第704章 群臣心里的刺第433章 陈鑫之死(一)第955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三)第527章 建立最强大军事体系第659章 杀戮第395章 憋屈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225章 城外轮战(二)第392章 李定国接管黎州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216章 救援(二)第644章 凄惨的农奴第359章 无题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雇佣军(一)第606章 炮击河内第510章 势如破竹第369章 悲惨的李自成(三)第474章 攻打沈阳第644章 凄惨的农奴第33章 马士英第149章 川贵总督第673章 满人的迫切第343章 收复台湾(四)第689章 全歼红萨尔军团(一)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642章 长平公主第434章 陈鑫之死(二)第1003章 噩梦般降临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925章 五国联盟军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90章 退守济宁城第380章 炮击成都(二)第416章 张献忠之死(四)第169章 李自成败入山中第998章 遣返昆仑奴第432章 追击(三)第294章 举旗造反(二)第888章 逐步抵抗第405章 硬气第1081章 日益强大的欧洲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289章 投名状(二)第471章 攻打沧州第483章 决战燕砀山第713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五)第118章 左良玉败亡第982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五)第931章 决战巴拿马(六)第342章 收复台湾(三)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936章 凄惨溃败(一)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462章 洪承畴(二)第467章 东光县城下(二)第103章 影响第633章 攻打长野第278章 雷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