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

第一年,双方不断增兵,聚集在巴格达一线的满清军队超过七十万,奥斯曼帝国军队也超过五十五万。

当然,清军虽然比奥斯曼军队多十几万,但综合实力却并不比奥斯曼军队强,甚至于真正细算起来,七十万清军的战斗力还比五十五万奥斯曼大军弱!

因为清军七十万当中的五十万都是战斗力最弱的印度旗组成,真正有一些战斗力的波斯旗和战斗力比较强大的满人军队以及仆从骑兵不过二十万多一些。

反观奥斯曼帝国方面,大部分都是欧洲方向和乌克兰克里米亚方向以及北非方向抽调而来的精锐大军,拥有铠甲,战斗力都不弱,所以综合实力比数量众多的清军都要强一线。

不过,奥斯曼帝国大军的综合实力或许比清军强上一些,但巴格达城毕竟还属于清军,有巴格达城做为依托,奥斯曼大军根本无法占到半点便宜。

这样庞大规模的决战,关乎双方国运,双方都没有必胜的信心,谁都不敢轻易和对方决战,便在巴格达一带对峙相持。

清军依托巴格达城防守,奥斯曼大军也在巴格达城周围建立大量营寨进行防守。

双方这一对峙相持便是整整三年的时间。

三年间,双方不时交战,不过却都是小规模的交战,双方各有死伤,清军方面虽然死伤得更多一些,不过清军数量更多,而且死伤的大都是印度旗,伤不到根本。

倒是奥斯曼帝国方面,死伤的都是曾经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每损失一个都是根本。

长时间的对峙和交战,不断消耗着双方的国力。

最后,奥斯曼帝国支持不住了,感觉不可能夺回两河流域,反倒是继续对峙下去,会让奥斯曼帝国再次伤了元气,让欧洲方面和沙俄帝国方面有机可趁。

所以,在一天夜里,奥斯曼帝国军队统帅登尼塞里元帅主动下令奥斯曼军队撤退,撤回奥斯曼帝国境内,结束了这场漫长的对峙。

可惜,对峙是双方的事情,并不是奥斯曼帝国一方退了就真的结束了,也要满清配合才行。不过,多尔衮显然并不打算配合奥斯曼帝国的罢战。

“呵呵,现在想要退缩,晚了!”多尔衮冷笑道。

三年的时间,足够大清完全消化当初攻下来的莫卧儿帝国了。自大明中兴十六年六月莫卧儿皇帝被俘,清军完全攻占莫卧儿帝国,随后莫卧儿帝国爆发大规模瘟疫,持续近一年,尸横遍野,好在最后瘟疫还是被多尔衮用血腥的办法控制住了,满清初步消化莫卧儿帝国。

紧接着,奥斯曼帝国入侵,多尔衮率领清军主力在巴格达城一带和奥斯曼帝国大军相持。

在与奥斯曼帝国相持的同时,满清仍旧在继续消化当初攻占的莫卧儿帝国,不断组建新的印度旗士兵调往巴格达一带参战。

相持了三年,满清也消化了莫卧儿疆域三年,越来越多的印度旗在组建,清军在巴格达城一带的优势还在随着印度旗士兵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渐渐增加,终于在这三年后,奥斯曼帝国开始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选择了撤退,放弃他们夺回两河流域的想法。

要说,奥斯曼帝国建国数百年,现在刚好还处于鼎盛状态,综合国力绝对的强大,哪怕是疯狂的沙俄帝国,在这几十年内也是被奥斯曼帝国所压制的,而满清刚刚崛起都不到二十年,就算满清当下攻占了莫卧儿帝国,获得了莫卧儿帝国的资源,可是真正的综合国力而言,还是比奥斯曼帝国差上一些。

毕竟,莫卧儿帝国在被满清攻占的同时,在数年的战乱当中尸横遍野,人口锐减,从原先的九千万巅峰人口,减少到仅剩三千七百万左右,而且印度人的战斗力委实差了点,相反奥斯曼帝国雄霸中东数百年,曾多次逼压欧洲各国,并且在同一段时间内也多次打败疯狂沙俄的入侵,没有雄厚的国力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在巴格达对峙当中,奥斯曼帝国仅仅三年便开始显露一丝不支,不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国力到了,是因为奥斯曼帝国还有许多力量在欧洲防备欧洲各国和北方防备沙俄帝国的缘故。

的确,奥斯曼帝国近年来与欧洲各国和沙俄帝国都签署有协议,换取了欧洲各国和沙俄帝国暂时不拖奥斯曼帝国后退的承诺,可是奥斯曼帝国也不可能全信欧洲各国特别是沙俄帝国,依旧留了大量的力量在欧洲和克里米亚一带。

多尔衮不管这些,奥斯曼帝国无法倾尽全力更合他的意。既然奥斯曼帝国这一次又主动招惹了大清,那么不狠狠的撕扯下奥斯曼帝国的一块血肉,他不可能放手。

大约在大明中兴二十年七月中旬,休整了一个月之后,多尔衮下令还在巴格达城的清军主力分出一支八万人的骑兵和二十万人的步兵,总共二十八万清军,从巴格达城南下阿拉伯半岛,进攻阿拉伯联盟,以及同样属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达曼,阿曼,也门三地,夺取阿拉伯半岛。

经过近三个月的征战,清军势如破竹,先是攻下了达曼,紧接着攻下阿曼,也门,最后从东南北三面围攻阿拉伯联盟。

阿拉伯联盟是一个独立的邦国,不仅不属于奥斯曼帝国,反而还反对奥斯曼帝国,因为阿拉伯联盟以前的许多领土就是被奥斯曼帝国夺取的,还让阿拉伯联盟不得不向奥斯曼帝国称臣,年年进贡。

原本,阿拉伯联盟以为满清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不会波及到他们,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清军在攻下了属于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也门地区之后,立刻三面夹击了他们。

阿拉伯联盟军近十五万军队拼死抵抗清军的进攻。

可惜,阿拉伯联盟连奥斯曼军队都无法击败,面对二十几万清军的进攻,他们同样无法抵挡,特别是清军还有八万精锐铁骑纵横沙漠绿洲的情况下。 ——

第1007章 进攻巴黎(四)第316章 郑芝龙的反应第247章 大胜!第722章 找出贼人第52章 济南大战第852章 相持(二)第1015章 君士坦丁堡条约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878章 铁甲舰第937章 凄惨溃败(二)第184章 弃守泰安(下)第932章 决战巴拿马(七)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1052章 决战巴格达(一)第135章 强势逼人第793章 吕宋岛之战(三)第1048章 兵临伊斯法罕第625章 广岛之战第973章 决战大马士革第905章 进攻北美十三州(二)第187章 决死之心第608章 大战第802章 占领澳洲(二)第251章 军制革新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925章 五国联盟军第832章 沙俄大军入侵第584章 朝鲜海峡海战第574章 登陆第1002章 对法战争第593章 朝鲜国王投降(二)第65章 谣言第1031章 与欧洲合纵?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321章 海军(一)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19章 绝世美人的仇恨(上)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三)第716章 藏富于民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95章 战云密布(下)第964章 欧洲大陆的颤抖(二)第754章 南渡河之战(三)第258章 锄奸(三)第100章 历史变数第1025章 多尔衮的忧虑第465章 进兵河北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456章 首战告捷第817章 决战巴拉平原(一)第484章 决战燕砀山第930章 决战巴拿马(五)第1020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二)第1045章 鳌拜的挫败一第6章 城破第1009章 奥斯曼帝国的绝境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262章 英烈阁和汉奸坑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188章 骑兵对决(上)第626章 倭寇的转变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749章 进攻缅甸第291章 圣旨下的巨浪第309章 潞王之败(四)第493章 求和?第338章 妥协第903章 登陆美洲大陆第347章 轻而易举第771章 围歼暹罗大军(四)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32章 二十万大军云集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275章 对郑森的坦诚第446章 吴三桂的去路(二)第26章 意外巨财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第522章 朝鲜世子的愤怒第907章 英法西三国联盟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790章 进攻吕宋岛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1002章 对法战争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第1063章 攻占北非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65章 谣言第176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一)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563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三)第674章 啊蜜儿公主入京第1011章 出兵奥斯曼帝国第748章 东南亚攻略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716章 藏富于民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
第1007章 进攻巴黎(四)第316章 郑芝龙的反应第247章 大胜!第722章 找出贼人第52章 济南大战第852章 相持(二)第1015章 君士坦丁堡条约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878章 铁甲舰第937章 凄惨溃败(二)第184章 弃守泰安(下)第932章 决战巴拿马(七)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1052章 决战巴格达(一)第135章 强势逼人第793章 吕宋岛之战(三)第1048章 兵临伊斯法罕第625章 广岛之战第973章 决战大马士革第905章 进攻北美十三州(二)第187章 决死之心第608章 大战第802章 占领澳洲(二)第251章 军制革新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925章 五国联盟军第832章 沙俄大军入侵第584章 朝鲜海峡海战第574章 登陆第1002章 对法战争第593章 朝鲜国王投降(二)第65章 谣言第1031章 与欧洲合纵?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321章 海军(一)第200章 多铎的恐慌(四)第19章 绝世美人的仇恨(上)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战(三)第716章 藏富于民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95章 战云密布(下)第964章 欧洲大陆的颤抖(二)第754章 南渡河之战(三)第258章 锄奸(三)第100章 历史变数第1025章 多尔衮的忧虑第465章 进兵河北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456章 首战告捷第817章 决战巴拉平原(一)第484章 决战燕砀山第930章 决战巴拿马(五)第1020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二)第1045章 鳌拜的挫败一第6章 城破第1009章 奥斯曼帝国的绝境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262章 英烈阁和汉奸坑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188章 骑兵对决(上)第626章 倭寇的转变第36章 刘良佐之死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749章 进攻缅甸第291章 圣旨下的巨浪第309章 潞王之败(四)第493章 求和?第338章 妥协第903章 登陆美洲大陆第347章 轻而易举第771章 围歼暹罗大军(四)第391章 巾帼英烈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32章 二十万大军云集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275章 对郑森的坦诚第446章 吴三桂的去路(二)第26章 意外巨财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第522章 朝鲜世子的愤怒第907章 英法西三国联盟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790章 进攻吕宋岛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1002章 对法战争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第1063章 攻占北非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65章 谣言第176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一)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563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三)第674章 啊蜜儿公主入京第1011章 出兵奥斯曼帝国第748章 东南亚攻略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716章 藏富于民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