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师下

“咻。”杨天拉开一张二石的大弓,手一松,“噗”的一声,一支长箭颤巍巍的插在前面箭靶的红心上。

杨天又飞快的搭上了一支长箭,“咻,咻。”一箭快似一箭,直到手一摸,腰间的箭壶空了才作罢。前面的箭靶上已插满了二十余支长箭。

元威看着杨天射完长箭,见他基本上做到了箭箭射中靶心,点了点头,而杨英只能用一把小弓比划一下,羡慕的看着。

杨天在上午儒学经典的学习中,成绩依然不见好转,杨英可以轻易的超过他,其实以杨天现在的智力水平,如果肯下苦功去死记硬背,并不一定会做得比他的弟弟差,杨英虽然聪明,但起码理解能力远不如杨天。

只得杨天对那些儒家经典实在没有兴趣,他的兴趣都放在练武上,他实在不知道熟读那些儒家经典,做那些诗词有何用处,他自认为没有艺术才华,当然不愿意自讨苦吃。

至于杨英每次在父母面前得意洋洋的夸赞自己的学业,老夫子唠唠叨叨在他耳边的话语,他根本不放在身上,北周已经完全汉化,身为长子,他不用担心需要读书来求得官职,等他稍为年长,他就可以从父亲的功业中继承到爵位。

当然,杨天不是不看书,他看的书都是夫子认为的杂书,各种兵书战略,历史典籍,杨天看得津津有味。

杨坚对他这个长子已经越来越满意,杨家本来就是靠军功起家,儿子不喜欢读《礼记》、不喜欢《周礼》、《仪礼》,那都没有问题,当年他读书的时候也不喜欢,还经常受到其他贵族子弟的嘲笑,可是依靠父亲的功业和他自己的努力,如今不也是做到了国公,这已是人臣之极,而当初嘲笑他的那些贵族子弟多数反而是碌碌无为。

相反儿子喜欢武艺,喜欢兵书韬略,反而大有继承家风之意,因此尽管杨天的学业只能算勉强,杨坚也不过问,当然,二儿子的成绩优异,杨坚还是会时常夸赞,让杨英常常为之得意。

杨天自然不会跟一个小屁孩计较,北周的国势蒸蒸日上,可他对于现在的北周根本没有认同感,他学武艺,学兵书韬略的目的只不过是想在万一以后上战场时万无一失,他巴不得不等他长大,北周就一统天下,不用他再打仗,就可想坐享高官子弟走马遛鹰的生活。

虽然天下形势北周最为强大,统一的趋势很明显,可是在杨天的映象中,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王朝叫北周,既然没有,那么情况就有变,多准备一下总是好的。

“少爷好箭法。”杨天院中的仆役孙二牵着一匹枣骝马过来,笑嘻嘻的夸奖自家少爷。

孙二是杨天院中做杂活的两对夫妻中的一个,三十多岁,一脸的憨厚相,在国公府做杂役已经十多年了。

杨天摸了摸枣骝马,接过了枣骝马的缰绳,这是一匹才二岁大的公马,据说是这具身体前任主人初次乘坐的马匹,可以说跟随杨天这具身体一起长大,这匹马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赤影。

赤影见到杨天很是亲热,伸长着嘴向杨天身上舔去,杨天的身体一侧,用手挡住赤影的马嘴,用脚在马镫上一踩,已跨上了赤影的马背,赤影“唏律律”的一声大叫,小跑起来。

“把我的箭壶拿来。”

孙二已经在箭壶里装满了长箭,赶忙小跑着追上了赤影,将箭壶递了上去:“给,少爷。”

杨天身体一侧,从孙二手上接过箭壶,往身后一挂,用脚在赤影的腹上轻轻一点:“赤影,快点。”赤影收到信号,四蹄陡然加快,四周的景物飞一般的倒流。

杨天第一次骑马时还担心掉下来,迟迟不敢跨上马背,他以前只见过几次矮脚马,连马都没有摸过,国公府中养有数百匹好马,都是从战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是作为国公亲卫的坐骑,上了战场这些马也会跟着亲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赤影和他们中间的姣姣者相比毫不稍色。

只是杨天一跨上马背,就发现他仿佛是一个天生的骑手,牢牢的坐在马上,根本不用担心掉下来,杨天知道,这又是那位叫普六茹睍地伐的功劳,从这以后,杨天就爱上了骑马,每天都要骑着赤影跑上十数圈,感受那种风驰电逝的感觉。

在前世,杨天就直梦想着有自己的一部车,可是买车的奢望对于他这个三流大学毕生出来的人来讲,是可望不可及之事,只能将梦想深藏在心里,男儿谁不爱车,只是他刚刚有财力买车时就来了一个飞来横祸,如今到了国公府,那每一匹马都是一部好车,而他的赤影更是宝马级别。

跑了数圈,当赤影重新到了他刚才射箭的地上时,杨天稍为紧了一下缰绳,赤影的速度减慢了下来,杨天双腿紧夹马腹,将双手空了出来,从箭壶中抽出一支长箭,弯弓搭上,“咻,咻,咻。”眨眼间杨天连续射完了三箭。

赤影兜了一圈又回来时,杨天才看到自己上一圈射出的三箭只有二支插在箭靶上,还有一支从箭靶擦过,飞到了旁边的一棵树上。

杨天摇头了摇头,三射二中,这个成绩只能说差强人意,不过,如果别人知道他仅学了数月箭术在奔马上就能射出这个成绩时,肯定会睁大了双眼摇头不信。

杨天的脚背轻轻在赤影身上一碰,赤影踩着碎步慢慢停了下来,杨天灵活的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在赤影的马脸上抚mo了数下,就将缰绳交给了上来的孙二。

杨天已感到了双手微微酸痛,他的力气虽然够,但手臂还不够长,挽两石弓并不方便,他的房间里倒是有一具短小的半石弓,杨天嫌弓的强度太小,已不再使用。

元威走了上来,将一把长剑抛向他,开始了今天的剑术练习。

这天晚上,杨天在许胤宗指点下,收功完毕,许胤宗微微一叹:“明天我要走了。”

“师父,你这就要走?”杨天一惊,细算了一下,这才发现许胤宗答应的三个月已经过完。他再也找不到理由将许胤宗留下。

第70章 勇将下第73章 突袭第24章 彩丝院第68章 跟踪第27章 匆匆数年第28章 寻君千里下第18章 不好的预感第21章 卧虎藏龙上第12章 拜师下第53章 杀人救人第100章 严肃军纪第20章 突厥人的反击(一)第25章 宣诏第55章 杀戳之始第39章 赵王入京第106章 一朝误会第106章 一朝误会第45章 准备第49章 兄友弟恭第26章 大醮会下第14章 迎击第38章 动荡下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8章 跟踪第53章 出征上第14章 出府下第61章 兄弟相见第六十八 痛歼下第20章 算盘落空第70章 意外第59章 急赶第81章 悬赏第45章 准备第45章 杀机上第54章 撤离第85章 大树倒下第101章 攻破建康第8章 晋王之议第75章 谋划第30章 亲事下第49章 疑虑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6章 战,不战?第98章 年猪第5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74章 血染京城(中)第81章 悬赏第88章 教训第42章 逃亡第34章 抬棺进谏下第43章 亲兵上第82章 援军第75章 忠义第1章 大旱第62章 轰动下第58章 劫粮(三)第6章 胜负难定第23章 挑拨第8章 卜卦之说第12章 抢亲下第66章 吃酣第6章 胜负难定第69章 勇将上第47章 悬崖上第64章 武帝崩下第84章 主使第13章 洛阳第22章 农学院第17章 颉利可汗第93章 回到洛阳第14章 祸因下第50章 真假投降第33章 抬棺进谏上第39章 闹贼上第78章 射鹿第9章 晋王第32章 名满京城第29章 府兵第45章 准备第37章 动荡上第62章 新罗溃败第82章 猫妖第49章 兄友弟恭第11章 抢亲上第29章 府兵第69章 杀意第90章 重回旧地第89章 水军第102章 化解第48章 退意第46章 城下交锋第96章 远航第100章 严肃军纪第69章 搜捕第37章 战果与善后第66章 吃酣第39章 冤家路窄上第43章 谁在下棋第25章 差点错过第11章 佛道二门
第70章 勇将下第73章 突袭第24章 彩丝院第68章 跟踪第27章 匆匆数年第28章 寻君千里下第18章 不好的预感第21章 卧虎藏龙上第12章 拜师下第53章 杀人救人第100章 严肃军纪第20章 突厥人的反击(一)第25章 宣诏第55章 杀戳之始第39章 赵王入京第106章 一朝误会第106章 一朝误会第45章 准备第49章 兄友弟恭第26章 大醮会下第14章 迎击第38章 动荡下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8章 跟踪第53章 出征上第14章 出府下第61章 兄弟相见第六十八 痛歼下第20章 算盘落空第70章 意外第59章 急赶第81章 悬赏第45章 准备第45章 杀机上第54章 撤离第85章 大树倒下第101章 攻破建康第8章 晋王之议第75章 谋划第30章 亲事下第49章 疑虑第49章 兄友弟恭第66章 战,不战?第98章 年猪第5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74章 血染京城(中)第81章 悬赏第88章 教训第42章 逃亡第34章 抬棺进谏下第43章 亲兵上第82章 援军第75章 忠义第1章 大旱第62章 轰动下第58章 劫粮(三)第6章 胜负难定第23章 挑拨第8章 卜卦之说第12章 抢亲下第66章 吃酣第6章 胜负难定第69章 勇将上第47章 悬崖上第64章 武帝崩下第84章 主使第13章 洛阳第22章 农学院第17章 颉利可汗第93章 回到洛阳第14章 祸因下第50章 真假投降第33章 抬棺进谏上第39章 闹贼上第78章 射鹿第9章 晋王第32章 名满京城第29章 府兵第45章 准备第37章 动荡上第62章 新罗溃败第82章 猫妖第49章 兄友弟恭第11章 抢亲上第29章 府兵第69章 杀意第90章 重回旧地第89章 水军第102章 化解第48章 退意第46章 城下交锋第96章 远航第100章 严肃军纪第69章 搜捕第37章 战果与善后第66章 吃酣第39章 冤家路窄上第43章 谁在下棋第25章 差点错过第11章 佛道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