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送别

腰横秋水雁翎刀,大将出征胆气豪!

这一句话,用在此时的丁云毅身上再合适不过。

虽然对忽然调自己去河南的命令大是不满,但事情已经无可逆转,丁云毅不再去想。

他是虎贲卫的领袖,是台湾、澎湖二地的首领,他绝不会在任何人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胆怯。

弟兄们能来的都来了,齐刷刷的来为大人送行。

“兄弟,我此番去去就回!不必为我挂念!”丁云毅大声道。

“三哥!”秦云有些不舍:“三个一路保重,昨日海上扬威,今日陆上称雄,到哪里都没有人能打败三哥!三哥去中原绞杀流寇,等回来,这里必定便成铁打一般的台湾!”

“拜托了,诸位兄弟!”丁云毅摘下绣春刀来,交到秦云手里:“此刀便如我在,有敢犯我军令者,以此刀杀之!”

秦云郑重其事的接过绣春刀,只见丁云毅一拱手:“弟兄们,告辞了!”

登上船去,七个跟随自己一起出征中原的弟兄,早已全副武装的等待着自己。

船缓缓的开动了,陆上,那些人的身影逐渐模糊:

秦云、张宪轩、叶大海、蔡九洲......还有丁云毅的妻子阿喜、韩小小......

其实丁云毅最愧疚的便是这两个妻子。

自从成婚以后,几人从来都是聚少离多,这次出征,她们赶来送行,可当着那么多弟兄面前,他却无法和她们说声“再见”......

到达泉州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叶原先已经准备好了八匹快马。

丁云毅的忽然被调,让叶原先也有些大出所料,急匆询问了下前后经过,点点头道:“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台湾初定。只需防御完整,这里又由我来照应,想来在你回来之前总不会出什么乱子。对了。这事我没有和你姐姐说,免得她又担心哭泣。”

“姐夫,我一去,郑芝龙一旦有什么动静。千万要第一时间告知台湾,千万千万。”丁云毅再三拜托,内心实在对台湾放心不下。又让人把随身携带的一口小箱子送来:“这里是一千两银子,姐夫在泉州手面大,先用着。如还有所需要,只管去台湾问秦云拿便是。”

叶原先也不推辞:“我晓得,我晓得。只管放心去,只管放心去,我总尽心竭力也便是了。”

丁云毅正想告辞,忽然看到一个衙役急匆匆过来:“两位大人,新任福建巡抚张肯堂张抚帅到了!”

两人吃了一惊,叶原先急忙道:“张肯堂一早便已到任。福建大小官员已经去见过了。就差个你,他今天怎么来了?”

“奇怪,没有人通知我那?”丁云毅有些迷茫。

还没有等琢磨过来,一个声音已经传来:“那位英姿勃发少年将军,莫非就是力斩刘香,一怒收复台湾的丁云毅丁项文吗?”

丁云毅急忙上前两步:“丁云毅见过抚帅!”

“哎呀。早闻大名,如雷贯耳。”张肯堂笑容满面。全无架子:“我一到福建,便到处都在听说着‘双刀丁。不可挡’,出了你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当真是我朝廷的福气那!”

“抚帅过誉,云毅不过侥幸而已。”

张肯堂又赞了几声:“本抚听说你蒙圣上恩宠,急调河南,心里想着总要经过泉州,因此特意前来相送,倒有一些冒昧了。”

叶原先在一边听着有些纳闷,天底下哪有上司特意赶到外地来送下属的?早听说张肯堂和邹维琏一样清廉正直,刚正不阿,今日看来,所言丝毫不虚。

“走,咱们一起走走。”张肯堂出人意料的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接着又对叶原先道:“叶大人公事繁忙,我便替你送送项文吧。”

“有劳抚帅大人。”

叶原先和丁云毅交换了个眼神,大家都清楚张肯堂必然有话要对丁云毅说。

两人走了一会,张肯堂只问了些台湾的风土人情,绝口不说其它,等听着丁云毅收复台湾经过,频频点头:

“台湾者,自古以来皆与大陆密不可分,原称东番。本朝太祖年间,因有北方蒙古威胁,又鉴于元代用兵日本、占城失败,所以太祖无意向海外经营,把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等均列入不征之地。成祖皇帝继位以后,对海外采取积极政策,于是有郑和七下西洋盛事。三宝太监到过台湾北部的鸡笼、西海岸的北港,又到过南部的打鼓及东海岸的苏澳,然后远徒南洋。嘉靖年间,俞大猷追击海寇林道乾到澎湖,林道乾再逃入台湾。林道乾远走以后,澎湖的驻兵撤去,复设巡检司,万历年,倭寇出兵进犯朝鲜,并有侵扰台湾鸡笼、淡水的消息,因而朝廷在澎湖设兵戌守。万历二十五年,朝廷又在澎湖增设游兵,春、冬二季汛守。万历三十年,倭寇进据台湾西部。福建浯屿营将沈有容统舟师抵台,大破倭寇,泊舟大员地方。番人酋长率数十人来叩谒,献鹿馈酒。此役陈第随军,写了一篇《东番记》,真切地描述了台湾。万历四十五年,倭寇进犯澎湖龙门港,于是明朝廷又在澎湖增设冲锋游兵。明朝嘉靖、万历以来,因此就国防而言,台湾与澎湖已不可分,澎湖与大陆已不可分......”

张肯堂学识渊博,台湾、澎湖历史娓娓道来,听的丁云毅有些入迷,旋即他又叹息一声:“后来红夷窃据澎湖、台湾,屡次犯我福建,朝廷一怒用兵,把红夷赶出了澎湖,但台湾朝廷却有心无力了。眼下好了,朝廷出了你这么个奇才,竟然把红夷全部从台湾赶走。”

“抚帅谬赞。”丁云毅谦逊了下:“抚帅巡抚福建,云毅未来参见,有罪。”

“你又何罪之有?”张肯堂不以为意:“实话和你说了,本抚到任,福建各地官员参见,是我让人不要通知你的。”

丁云毅一怔,张肯堂又说道:“一来你才得台湾,正当悉心经营,稳固台湾,我帮不了你什么忙,唯只能让你不必分心,这第二......”

他略略停顿了下:“本抚怕你和郑参将同处彼此间尴尬那。”

丁云毅是个聪明人,这一说立刻明白,心中也对张肯堂大是感激。张肯堂不是怕自己和郑芝龙见面尴尬,而是要让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对台湾的治理中。

可惜即便所有人千算万算,也都没有算到丁云毅竟然会被调到河南。

“项文,本抚是很看好你的。”张肯堂淡淡地道:“咱们这些当臣子的,当为朝廷尽心尽力,不可一日怠慢,当殚精竭虑才好。我听说郑芝龙的泉州帮势力大,后来又听说福建出了个澎湖帮,以你项文为首,我心甚忧......”

澎湖帮?丁云毅也是第一次听过这个名字,正想解释,张肯堂摆了摆手:“不管有没有,都需谨慎。这种拉帮结派,我以为总是不好的,大家都是朝廷臣子,哪里分什么帮什么派的?项文以为如何?”

“是,云毅谨记在心。”丁云毅不置可否地道。

张肯堂面上露出笑意:“今上是器重你的,你只管放心,你去后,台湾、澎湖但有什么事情,我总会多加关照。”

“多谢抚帅。”这句话是丁云毅最想听到的。

张肯堂有清名,洁身自好,想来不会和郑芝龙同流合污,对台湾动起心思。

张肯堂忽然一拍脑袋:“你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我的恩师,国子监祭酒贺逢圣贺大人眼下正在河南,我已修书一封,你去了河南若是能见到我的恩师,便把这信交给他吧。”

说着拿出封信来递给了丁云毅。

丁云毅又再谢了,贺逢圣这人他是知道的,一般的清正廉明,绝不肯做出阿谀奉承的事来。

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权,全国各地纷纷为他建生祠。魏忠贤对贺逢圣说:“各省直建生祠,惟贵乡湖广实无功德。”贺逢圣答道:“此地方事,非某所敢知。”魏忠贤又说:“闻上梁文是先生大笔。”贺逢圣正色言道:“作文借衔,固俗态,逢圣待罪经筵,不能走笔数千里外为他人署纸尾。”

魏忠贤碰了一鼻子灰。

魏忠贤当年权利如此之大,贺逢圣尚且不肯稍假颜色,此人脾气耿直,可想而知。

天启七年,魏忠贤便将贺逢圣削籍为民。

贺逢圣居家勤俭,曾在夜间捕获一入室盗贼,贺逢圣并未将其治罪,而是好言好语相劝,其人后再无偷盗之事发生,乡人无不敬佩贺逢圣的为人。

崇祯初年,贺逢圣官复原职之后,官阶不断攀升。

“好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来到泉州城外,张肯堂收住脚步:“河南军情紧急,项文路上一刻不可耽搁!”

丁云毅翻身上马,看看看身边七个弟兄,一抱拳:“抚帅今日的话,云毅全都记在心中,等到云毅得胜归来,再来参见抚帅!”

说着一夹战马,八个骑士卷起漫天尘土疾驰而去。

张肯堂一直站在那里,直到所有人都消失在视线中也没有离开。(未完待续。。)

第35章 东时先生第431章 长恨歌第379章 萨摩藩大捷!第148章 传教士和传教士的矛盾第243章 骑兵第296章 张溥第135章 刘香之死第28章 鬼王丸第103章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第169章 架着大炮请喝喜酒第490章 最后的希望(下)第309章 再见洪承畴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402章 “忠良”属国第361章 果然就在这里第346章 赖合恩第157章 试探第495章 皇宫小太监(中)第371章 安部城第406章 “故人”第331章 大丈夫说不放就不放!第523章 广岛一百二十九“烈士”第168章 铜像第45章 远洋贸易公司第174章 顺风!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370章 少校团的首战第74章 和荷兰人的贸易第208章 针锋相对第221章 第四日:分兵!第132章 投诚可能第8章 初到澎湖第128章 谁与我浴血奋战!第489章 最后的希望(上)第418章 张肯堂?第70章 交锋第366章 大明帝国的反击!第402章 “忠良”属国第520章 生意第542章 内阁会议第504章 借银第319章 画舫美人第456章 探监第405章 工业革命的序幕第286章 血染大海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233章 二百破五千!第75章 绑架第456章 探监第438章 料罗湾大海战(中)第345章 鲁凯族第93章 有敢挡者,皆死!第332章 锦衣卫——洪调元!第539章 崇祯皇帝的烦恼第191章 矛盾初现第2章 海战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319章 画舫美人第352章 “丢盔弃甲”的虎贲卫将士第538章 京都平叛第354章 第一块殖民地(中)第99章 十两银子的饭局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165章 收复台湾,在此一战!第375章 诱饵第444章 瘟疫第83章 战舰归来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216章 分兵第145章 去台湾第64章 维京人的方式!!第365章 惑敌第23章 妓院第34章 上下一心第360章 上川湖第368章 武大郎的后人第87章 圣旨?!第156章 运兵第288章 海战之后第166章 岳飞和戚继光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481章 私生女?第9章 “渔民”丁云毅第227章 突围!第262章 双喜临门第30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205章 武勇忠烈虎贲卫第383章 萨摩藩的财政问题第2章 海战第475章 “天使”号第575章 援军——援军!第531章 火焰中的京都(上)第328章 血在烧!第74章 和荷兰人的贸易第51章 红夷第452章 狭路相逢第68章 郑芝龙来了第329章 原来是他第238章 冲突
第35章 东时先生第431章 长恨歌第379章 萨摩藩大捷!第148章 传教士和传教士的矛盾第243章 骑兵第296章 张溥第135章 刘香之死第28章 鬼王丸第103章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第169章 架着大炮请喝喜酒第490章 最后的希望(下)第309章 再见洪承畴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402章 “忠良”属国第361章 果然就在这里第346章 赖合恩第157章 试探第495章 皇宫小太监(中)第371章 安部城第406章 “故人”第331章 大丈夫说不放就不放!第523章 广岛一百二十九“烈士”第168章 铜像第45章 远洋贸易公司第174章 顺风!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370章 少校团的首战第74章 和荷兰人的贸易第208章 针锋相对第221章 第四日:分兵!第132章 投诚可能第8章 初到澎湖第128章 谁与我浴血奋战!第489章 最后的希望(上)第418章 张肯堂?第70章 交锋第366章 大明帝国的反击!第402章 “忠良”属国第520章 生意第542章 内阁会议第504章 借银第319章 画舫美人第456章 探监第405章 工业革命的序幕第286章 血染大海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233章 二百破五千!第75章 绑架第456章 探监第438章 料罗湾大海战(中)第345章 鲁凯族第93章 有敢挡者,皆死!第332章 锦衣卫——洪调元!第539章 崇祯皇帝的烦恼第191章 矛盾初现第2章 海战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319章 画舫美人第352章 “丢盔弃甲”的虎贲卫将士第538章 京都平叛第354章 第一块殖民地(中)第99章 十两银子的饭局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165章 收复台湾,在此一战!第375章 诱饵第444章 瘟疫第83章 战舰归来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216章 分兵第145章 去台湾第64章 维京人的方式!!第365章 惑敌第23章 妓院第34章 上下一心第360章 上川湖第368章 武大郎的后人第87章 圣旨?!第156章 运兵第288章 海战之后第166章 岳飞和戚继光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481章 私生女?第9章 “渔民”丁云毅第227章 突围!第262章 双喜临门第30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205章 武勇忠烈虎贲卫第383章 萨摩藩的财政问题第2章 海战第475章 “天使”号第575章 援军——援军!第531章 火焰中的京都(上)第328章 血在烧!第74章 和荷兰人的贸易第51章 红夷第452章 狭路相逢第68章 郑芝龙来了第329章 原来是他第238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