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生意

巩永固又说道:“皇上圣明,此事既出自乾断,臣等自然不应多言。但想着孝定太后……崇祯用鼻孔轻轻冷笑一声,说:“朕就知道你要提孝定太后!这江山不惟是朕的江山,也是孝定太后的江山,祖宗的江山。朝廷的困难,朕的苦衷,纵然卿等不知,祖宗也会尽知。若非万不得已,朕何忍向戚畹借助?”

刘文炳壮着胆子说:“陛下为国苦心,臣等知之甚悉。但今日朝廷困难,决非向几家戚畹借助可以解救。何况国家今日尚未到山穷水尽地步,皇上对李国瑞责之过甚,将使孝定太后在天之灵……崇祯摇头说:“卿等实不知道。这话不要对外人说,差不多已经是山穷水尽了。”他望着四位皇亲,眼睛忽然潮湿,叹口长气,接着说:“朕以孝治天下,卿等难道不知?孝定太后是朕的曾祖母,如非帑藏如洗,军饷无着,朕何忍出此一手?自古忠臣毁家纾难,史不绝书。李国瑞身为国戚,更应该拿出银子为臣民倡导才是,比古人为国毁家纾难还差得远哩!”

年长辈尊的驸马都尉冉兴让赶快站起来说:“国家困难,臣等也很清楚。但今日戚畹,大非往年可比。遍地荒乱,庄田收入有限。既为皇亲国戚,用度又不能骤减。武清侯家虽然往年比较殷实,近几年实际上也剩个空架子了。”

崇祯冷冷地微笑一下,说:“你们都是皇亲。自然都只会替皇亲方面着想。倘若天下太平,国家富有,每年多给皇亲们一些赏赐,大家就不会叫苦了。”

皇亲们都不敢再说话,低着头归还座位。崇祯向大家看看,问道: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大家都站立起来,互相望望。都不敢做声。巩永固知道张国纪是决不敢说话的,他用肘碰了一下老驸马冉兴让,见没有动静。只好自己向前两步,跪下奏道:

“臣不敢为李国瑞求情,只是想着李国瑞眼下拿二十万两银子实有困难。陛下可否格外降恩。叫他少出一点,以示体恤,也好使这件事早日了结?”

关于这个问题,崇祯也曾反复想过。他也明白如今要的这个数目太大,李国瑞实在不容易拿出来,但他不愿意马上让步,要叫李国瑞知道他的厉害以后再讨价还价。他冷笑说:

“一钱银子也不能少。当神祖幼时,内库金银不知运了多少到他们李家。今日国家困难,朕只要他把内库金银交还。”他转向冉兴让,问:“卿年高。当时的事情卿可记得?”

冉兴让躬身回答说:“万历十年张居正死,神祖爷即自掌朝政,距今将近六十年。从前确有谣传,说孝定太后常将内库金银赏赐李家。不过以臣愚见,即令果有其事。必在万历十年之前,事隔六十年,未必会藏至今天。”

“六十年本上生息,那就更多了。”崇祯笑一笑,接着说:“卿等受李家之托,前来讲情。朕虽不允,你们也算尽到了心。朕今日精神疲倦,有许多苦衷不能详细告诉卿等知悉。你们走吧。”

大家默默地叩了头,鱼贯退出。但他们刚刚走出文华门,有一个太监追出传旨,叫驸马巩永固回文华后殿。其余的皇亲们都暂时不敢走,等候召见。大家起初在刹那间都觉诧异,还有点吃惊。随即冉兴让和张国纪二人同时转念一想,认为一定是皇上改变了主意,李国瑞的事情有了转机,不觉心中暗喜,互相交换眼色。

崇祯已经离开御座,在文华后殿的中间走来走去,愁眉不展,一脸焦躁神气。看见巩永固进来,他走到正中间,背靠御案,面南而立,脸色严峻得令人害怕。巩永固叩了头,怀着一半希望和一半忐忑不安的心情跪在地上,等候问话。过了片刻,崇祯向他的妹夫问:

“皇亲们对这件事都有什么怨言?”

巩永固猛然一惊,叩头说:“皇亲们对陛下并没有一句怨言。”

“哼,不会没有怨言!”停一停,崇祯又说:“万历皇爷在世时,各家老皇亲常蒙赏赐。到了崇祯初年,虽然日子大不如前,朕每年也赏赐不少。如今反而向皇亲们借助军饷,岂能没有怨言?”

巩永固确实听到了很多怨言,最大的怨言是皇亲们都说宗室亲王很多,像封在太原的晋王、西安的秦王、卫辉的潞王、开封的周王、洛阳的福王、成都的蜀王、武昌的楚王等等,每一家都可以拿出几百万银子,至少拿出几十万不难,为什么不让他们帮助军饷?有三四家拿出银子,一年的军饷就够了。皇上到底偏心朱家的人,放着众多极富的亲王不问,却在几家皇亲的头上打算盘!就连巩永固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然而他非常了解皇上的秉性脾气,纵然他是崇祯的至亲,又深蒙恩宠,也不敢将皇亲们的背后议论说出一个字来。他只是伏地不起,默不做声。

崇祯见他的妹夫不说话,命他出去。随即,他心情沉重地走出文华殿,乘辇回乾清宫去。

已经是鼓打三更了,他还靠在御榻上想着筹饷的事。他想,今晚叫几位较有面子的皇亲碰了钉子,李国瑞一定不敢继续顽抗;只要明日他上表谢罪,情愿拿出十万、八万银子,他还可以特降皇恩,不加责罚。他又暗想,皇后的千秋节快要到了,向皇亲们借助的事最好在皇后的生日之前办完,免得为这件事闹得宫中和戚畹都不能愉快一天。

武清侯李国瑞因见替他向皇帝求情的皇亲们碰了钉子,明白他已经惹动皇上生气,纵然想拿出三五万银子也不会使事情了结。在几天之内。他单向皇上左右的几位大太监如王德化、曹化淳之流已经花去了三万银子,其他二三流的太监也趁机会来向他勒索银子。李国瑞眼看银子像流水似的花去了将近五万两,还没有一两银子到皇上手里,想来想去,又同亲信的清客们反复密商,决定只上表乞恩诉苦,答应出四万银子。多一两银子也不出了。他倚仗的是他是孝定太后的侄孙,当今皇上的表叔,又没犯别的罪。皇上平白无故要他拿出很多银子本来就不合道理,他拿不出来多的银子不犯国法。有的皇亲暗中怂恿李家一面继续软拖硬顶,一面想办法请皇后和东宫田娘娘在皇上面前说句好话。大家认为。只要皇后或十分受宠的东宫娘娘说句话,事情就会有转机了。

一连几天,崇祯天天派太监去催逼李国瑞拿出二十万两银子,而李国瑞只有上本诉穷。崇祯更怒,不考虑后果如何,索性限李国瑞在十天内拿出来四十万两银子,不得拖延。李国瑞见皇帝如此震怒和不讲道理,自然害怕,赶快派人暗中问计于各家皇亲。大家都明白崇祯已经手忙脚乱,无计可施。所以才下此无理严旨。他们认为离皇后千秋节只有十来天了,只要李国瑞抱着破罐子破摔,硬顶到千秋节,经皇后说句话,必会得到恩免。还有人替李国瑞出个主意:大张旗鼓地变卖家产。于是武清侯府的奴仆们把各种粗细家具、衣服、首饰、字画、古玩。凡是能卖的都拿出来摆在街上,标价出售,满满地摆了一条大街。隔了两天,开始拆房子,拆牌楼,把砖、瓦、木、石、兽脊等等堆了两条长街。

在什物堆上贴着红纸招贴。上写着:“本宅因钦限借助,需款火急;各物贱卖,欲购从速!”这是历朝从来没有过的一件大大奇闻,整个北京城都哄动起来。每天京城士民前往武清侯府一带观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好像赶会一般,但东西却无人敢买,害怕惹火烧身。士民中议论纷纷,有的责备武清侯这样做是故意向皇上的脸上抹灰,用耍死狗的办法顽抗到底;有的说皇上做得太过分了,二十万现银已经拿不出来,又逼他拿出四十万两,逼得李武清不得已狗急跳墙;另外,一天清早,在大明门、棋盘街和东西长安街出现了无名揭帖,称颂当今皇上是英明圣君,做这件事深合民心。

这些情形,都由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报进皇宫。崇祯非常愤怒,下旨将李国瑞削去封爵,下到镇抚司狱,追逼四十万银子的巨款。起初他对于棋盘街等处出现的无名揭帖感到满意,增加了他同戚畹斗争的决心。但过了一天,当他知道舆论对他的做法也有微词时,他立刻传旨东厂和锦衣卫,严禁京城士民“妄议朝政”、暗写无名揭帖,违者严惩。

崇祯原来希望在皇后千秋节之前顺利完成了向戚畹借助的事,不料头一炮就没打响,在李国瑞的事情上弄成僵局。尽管他要对皇亲们硬干到底,但是他的心中未尝不有些失悔。在李国瑞下狱的第二天,他几乎感到对李国瑞没有办法,于是他将首辅薛国观召进乾清宫,忧虑地问道:

“李国瑞一味顽抗,致使向戚畹借助之事不得顺利进行。不意筹饷如此困难,先生有何主意?”

薛国观心中很不同意崇祯的任性做法,但他不敢说出。他十分清楚,戚畹、勋旧如今都暗中拧成了一股绳儿,拼命抵制皇上借助。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李国瑞如此顽抗,殊为不该。但他是孝定太后的侄孙,非一般外臣可比。究应如何处分,微臣不敢妄言。”

听了这句回答,崇祯的心中十分恼火,但忍耐着没有流露。他决定试一试薛国观对他是否忠诚,于是忽然含着微笑问:

“先生昨晚在家中如何消遣?”

薛国观猛然一惊,心中扑通扑通乱跳。他害怕如果照实说出,皇上可能责备说:“哼,你是密勿大臣,百官领袖,灾荒如此严重,国事如此艰难,应该日夜忧勤,不遑宁处,才是道理,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同姬妾饮酒,又同清客下棋,直至深夜?”他素知东厂的侦事人经常侦察臣民私事,报进宫去。看来他昨晚的事情已经被皇上知道了,如不照实说出,会落个欺君之罪。在片刻之间,他把两方面的利害权衡一下,顿首说:

“微臣奉职无状,不能朝夕惕厉,加倍奋发,以纾皇上宵旰之忧,竟于昨晚偶同家人小酌,又与门客下棋。除此二事,并无其他消遣。”

“先生可是两次都赢在‘卧槽马’上?”

“不过是两次侥幸。”

崇祯不再对首辅生气了。他满意薛国观的回答同他从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口中所得的报告完全相符,笑着点点头说:

“卿不欺朕,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

薛国观捏了一把汗从乾清宫退出以后,崇祯陷入深深的苦恼里边。两天来,他觉察出他的亲信太监王德化和曹化淳对此事都不像前几天热心了,难道是受了皇亲们的贿赂不成?他没有抓到凭据,可是他十分怀疑,在心中骂道:

“混蛋,竟没有一个可信的人!”

恰在这时,曹化淳来了。他每天进宫一趟,向皇上报告京城内外臣民的动态,甚至连臣民的家庭阴事也是他向宫中奏报的材料。近来他已经用了李国瑞很多银子,又受了一些公、侯勋臣的嘱托,要他在皇上面前替李国瑞多说好话。今天他在崇祯面前直言不讳地禀奏说: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曹化淳还流露出一点意思,好像李国瑞并不像外边所传的那样富裕。

听了曹化淳的禀奏,崇祯更加疑心,故意望着曹化淳的眼睛,笑而不语。曹化淳回避开他的目光,低下头去,心中七上八下,背上浸出冷汗。他虽然提督东厂,权力很大,京中臣民都有点怕他,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家奴,皇帝随时说一句话就可以将他治罪,所以他极怕崇祯对他起了疑心。过了一阵,崇祯忽然问道:

“曹伴伴,日来生意可好哇?”

曹化淳大惊失色,俯伏在地,连连叩头,说:“奴婢清谨守法,皇爷素知,从不敢稍有苟且。实不知皇爷说的是什么事情。”

崇祯继续冷笑着,过了好长一阵,徐徐地说:“你要小心!有人上有密本,奏你假借东厂权势,受贿不少,京师人言藉藉。”

“奴婢冤枉!奴婢冤枉!皇爷明鉴,奴婢实在冤枉!”曹化淳连声说,把头碰得咚咚响。

看见曹化淳十分害怕,崇祯满意了,想道:“这班奴婢到底是自家人,不敢太做坏事。”为着使曹化淳继续替他忠心办事,他用比较温和的口气说:

“朕固然不疑心你,不过你以后得格外小心。万一有人抓住你的把柄,朕就护不得你了。”RQ

第379章 萨摩藩大捷!第512章 夺取岩国第228章 奖罚第180章 双刀在手,天下我有!!!第90章 最近犯太监第42章 武装押送第168章 铜像第463章 你的脾气太急了些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380章 挑战书第475章 “天使”号第250章 关宁铁骑,出击!第281章 多方反应第167章 报捷书第54章 海贼投军第401章 再用洪承畴第310章 李自成第63章 登船!第204章 取信于民第372章 杀人的好天气第445章 郑芝龙之死(上)第496章 皇宫小太监(下)第95章 是福,不是祸!第345章 鲁凯族第33章 我是大明的官兵第483章 运盐第312章 血色战神第164章 姓郭者,领台湾第447章 矛盾第331章 大丈夫说不放就不放!第266章 拍马匹艺术化第258章 法国来的枪械师第1章 丁云毅的故事第299章 赴台第581章 官员第513章 步步推进第345章 鲁凯族第355章 第一块殖民地(下)第405章 工业革命的序幕第581章 官员第458章 拜访第195章 这是大人的台湾!第34章 上下一心第176章 一战功成第302章 收买第57章 戚家军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443章 孤单的船(下)第307章 五路援军第106章 终于见到了崇祯第483章 运盐第508章 我的名字叫丁云毅!第537章 火枪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478章 航行第422章 厦门第465章 郑芝龙的宝藏第13章 ,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第111章 丁家第202章 底线!第456章 探监第463章 你的脾气太急了些第310章 李自成第461章 你这些不过都是借口第30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335章 兄弟第200章 合二为一第437章 料罗湾大海战(上)第386章 王直第357章 萨摩藩第477章 大发展第177章 要求第348章 “情与法”第228章 奖罚第169章 架着大炮请喝喜酒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应!第265章 马屁精第298章 张溥的怒气第275章 远航船队第96章 后金第511章 百万一心第552章 杀出京城第299章 赴台第503章 饷啊!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应!第489章 最后的希望(中)第162章 海盗同盟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553章 武烈王——丁云毅!第75章 绑架第460章 夜壶论第201章 和干腊丝人的交易第473章 加勒比第552章 杀出京城第376章 夜袭第517章 赤石山攻防战第124章 海盗刘香第585章 拉拢第332章 锦衣卫——洪调元!第504章 借银
第379章 萨摩藩大捷!第512章 夺取岩国第228章 奖罚第180章 双刀在手,天下我有!!!第90章 最近犯太监第42章 武装押送第168章 铜像第463章 你的脾气太急了些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380章 挑战书第475章 “天使”号第250章 关宁铁骑,出击!第281章 多方反应第167章 报捷书第54章 海贼投军第401章 再用洪承畴第310章 李自成第63章 登船!第204章 取信于民第372章 杀人的好天气第445章 郑芝龙之死(上)第496章 皇宫小太监(下)第95章 是福,不是祸!第345章 鲁凯族第33章 我是大明的官兵第483章 运盐第312章 血色战神第164章 姓郭者,领台湾第447章 矛盾第331章 大丈夫说不放就不放!第266章 拍马匹艺术化第258章 法国来的枪械师第1章 丁云毅的故事第299章 赴台第581章 官员第513章 步步推进第345章 鲁凯族第355章 第一块殖民地(下)第405章 工业革命的序幕第581章 官员第458章 拜访第195章 这是大人的台湾!第34章 上下一心第176章 一战功成第302章 收买第57章 戚家军第347章 “欢快”的歌第443章 孤单的船(下)第307章 五路援军第106章 终于见到了崇祯第483章 运盐第508章 我的名字叫丁云毅!第537章 火枪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478章 航行第422章 厦门第465章 郑芝龙的宝藏第13章 ,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第111章 丁家第202章 底线!第456章 探监第463章 你的脾气太急了些第310章 李自成第461章 你这些不过都是借口第30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335章 兄弟第200章 合二为一第437章 料罗湾大海战(上)第386章 王直第357章 萨摩藩第477章 大发展第177章 要求第348章 “情与法”第228章 奖罚第169章 架着大炮请喝喜酒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应!第265章 马屁精第298章 张溥的怒气第275章 远航船队第96章 后金第511章 百万一心第552章 杀出京城第299章 赴台第503章 饷啊!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应!第489章 最后的希望(中)第162章 海盗同盟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553章 武烈王——丁云毅!第75章 绑架第460章 夜壶论第201章 和干腊丝人的交易第473章 加勒比第552章 杀出京城第376章 夜袭第517章 赤石山攻防战第124章 海盗刘香第585章 拉拢第332章 锦衣卫——洪调元!第504章 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