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 雪夜(上)

荥阳城,夜色深沉,无星无月的天幕仿佛要与大地重合,刮了半夜的风渐渐小了,凝结于一体的雪花却仿若鹅毛一般飘荡了下来。

与南城福贵居三座已经陷入黑暗的独院不同,荥阳城内的许多地方还亮着闪烁的烛火。

福贵居不远有一处高墙围绕的大宅,大宅的主人姓丁,往常这个时候这大宅早就漆黑一片,但是这个雪夜,主家的会客大堂里,却依旧是烛火通明,人气正盛。

坐在主位上是个方面大脸的老者,头脸上的须发皆白,好似一位老将军,但他肩上却披着一件蜀锦精心缝制的暖袍,坐在那里,一张肚皮圆圆的隆起,倒更像是一方大贾,这种在别人身上看起来很矛盾的地方,在这老者身上却独有一番气势,“王家老,郑家老,何通判,天色已晚,恕老夫不奉陪了……”

说罢端起茶碗就要送客。

“丁老且慢……”声音响起,坐在主宾位置上的是个四十许岁的中年人拱了拱手做为歉礼,然后便不动声色的继续道:“丁老当知我大宋正缺优良马种,眼下只需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脸面,便可轻松获得……”

“真是难得,你何通判竟然还识得脸面二字!”须发皆白的老丁声若洪钟,却一点也不显得老迈,两句话语更是道尽嘲讽之能犀利无比。

何通判的脸色瞬间就红了,“何某自谓忠心报国,丁老何敢辱我!”

“辱你?忠心报国?”老丁眯了眯眼睛,“呸,老夫老矣,却不曾糊涂!忠心报国?怕是为了强取豪夺媚主求荣吧?你读书人的信义何在?那灵州人乃是远路使团,光明正大入我店中投宿,从不曾违反法度,你想调兵夜袭,是为不义!老夫这老店时年三十载,从未失信于人,你让老夫违信乎?”

“你,你……!”何通判被老丁几句话顶得七窍生烟,却不敢说出任何同等威力的言语,原因无他,他是官员,而老丁却不仅是商人,还是被宋高祖赵匡胤授过武爵的老行伍。

同坐的另外两位对视一眼,其中王家的家老开口了,“丁老且请缓言,何通判为本城治政之主,境内出现国之所需,心切之下有所急迫,亦在所难免。况调遣禁军乘其不备一鼓作气谋而得之,轻而易举之事耳,至于丁老所虑客栈之损失……我王家三倍赔付,若何?”

老丁不屑地瞥了一眼说话之人,朗声说道:“花言巧语利令智昏!王动啊王动,你是想给这荥阳王家招致灭门之祸乎?”

被直指其名的王家家老王动愣住了,“丁老何出此言?荥阳王氏虽非太原主家,却也不是贵老轻易侮辱的!”

“嘿嘿!”老丁冷笑了两声,扫视了一圈继续道:“王动你与这何小子乃一丘之貉耳!口称为国,实则为家才对!你敢说不是为朝堂上争名夺利乎?调动禁军,好大胆魄!你等可知那灵州人实力如何?还轻而易举!当灵州人是木胎泥塑吗?知己不知彼就敢妄言军事,若是禁军伤亡惨重,你王家有几颗脑袋用来赔付?”

“……”王动同样没办法开言,这老丁话语辛辣至极,纵使他出身翰林,同样无法辩驳。

唯一未曾开口的郑家人开口了,“丁老凭大火气,且请息怒,休要伤了身体。较之老大人,王家老与何通判二人譬若幼童,如何得及老大人?事出突然,贸然决策,有所差错亦在所难免……老大人若有心得,莫若指点一二,也免得晚辈错漏百出……先前听老大人言及知己不知彼,何意也?”

“你也不是个好东西!”老丁瞪着郑家人好半响,突然蹦出了这么一句评语,然后才看着对方愕然的脸色笑道:“哈,你郑家人保命手段天下第一,这京畿之地谁人不知?老夫老矣,却还不朽,休要以为花言巧语便能诓骗老夫允诺你们随意行事!皇帝不想打仗,一纸条文罢了北疆大好形势,如今诸军懈怠,空有骏马抵得何用?”

“丁老岂知陛下不愿征战?”闷了半响的何通判觉得有说话机会了,开口便是驳斥,“老大人位居开国伯,休要妄测圣意!”

“休拿大义诳我老朽!檀渊之战,若非寇枢密(指寇准)与高琼那小子硬颈,帝京早已迁往金陵,欺我老朽不知乎?”怒意上呈,老丁眉毛胡子都翘了起来。

“你,你……妄测上意,诽议君上!”何通判亦是涨红了脸。

见到此景,老丁反而平静了下来,抬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老夫皓白头颅在此,你去禀告皇帝,但有旨意,尽可拿了去!”

谁敢?这老丁年近九十,已是人间祥瑞,何况这老丁还是高祖皇帝御封的开国伯,如今别说只是骂两句皇帝,真若怒起拿着拐杖打皇帝几下,也是没人奈何得了他。这老丁家族虽不是兴旺大族,却是将门中的一员,枝蔓牵连,谁敢惹这样的老怪物?

在座的三个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闭嘴不吭声,大堂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静默了几息之后,老丁缓了缓气息,坦然说道:“实话不妨告诉你等,那灵州人入住的三个院落,已经自成一体,客栈中的店伙亦不能进,敢有妄动,灵州人会先用刀兵说话……你们若有想法,可自行前去,恕老夫不奉陪!顺便提醒诸位,敢去撞灵州人这块石头,先要准备好棺木,免得这冬日里凄冷,且春节将至,不知诸位家中对准备棺木做年货是何感想!今日到此为止,诸位请回……来人,送客!”

门外响起几声“嗑嗑”的响动,随后“吱呀”声响,堂门洞开,一个拄着拐杖披着狼皮大氅的人走了进来,正是福贵居客栈现任掌柜,老丁的四子,俗称丁瘸子的是也。

进了大堂,丁瘸子也不开口,只是拐杖抱在怀中,双手一搭拱了拱,旋即撤回直腰并抬手虚指门外。

郑家家老、王家家老王动、荥阳何通判三人均是一脸落寞,起身冲老丁深躬一礼,在门口侍立的丁府仆役指引下径直离开。

说是送客,老资格的老丁不动弹,瘸了腿子的自然也是不便于送行,这送客的却只有丁家的管事与仆役,郑、王、何三位心中的郁闷就没人在意了。

关上堂屋大门,往地中间摆放的火盆加了几块木炭,之前沉默不发一言的丁瘸子才向老丁说道:“父亲,已经三更天了,该去后堂休息了。”

发了一通火气的老丁这会儿也感觉身上有些疲惫,却不想去休息,只是半眯着眼睛瘫坐在垫着软垫的高背椅子上,抬手冲着旁边的座位指了指,“四郎,坐下听老父说话!”

“是,父亲!”

“多事流年啊……”见到儿子有些拘谨的坐下,老丁忍不住感叹了一声,才缓缓问道:“你刚从店里回来,那灵州人可有异常之举?”

“傍晚时,儿子在外围看了一眼,灵州人不知在哪里弄了些檩木,于三个宅院中各搭起了三层楼高的简易望楼……还有,运送战马精料的店伙曾说,那灵州人对马厩做了改建,所有马匹都有一个单独的厩棚……”丁瘸子丁四郎恭恭敬敬地答道。

老丁捋着胡须沉思片刻,慨然道:“与草原胡人相比,这灵州人非同一般,绝不可小窥!四郎你要打起精神来,千万莫要让店中伙计触怒了对方,这些灵州人面带血色,为父敢说,高祖皇帝昔年亲兵亦不过如此!只是……这等精锐派做使团?怎也让人琢磨不定……”

丁瘸子丁四郎也已年近六旬,和他老父一样有一把大胡子,只是不同于老丁的须发皆白,他的头发胡子则是半黑半白显得有些杂乱,这刻听到老父言辞夸张,不免有些疑惑,开口问道:“父亲未免过于高看灵州人,高祖皇帝当年南征北讨始有精兵千万,据信报所闻,灵州一地新来之人不过十数万众,其兵丁或许悍勇,怎能及……”

“莫要小瞧了天下人!”训斥一句之后,老丁抬手止住了儿子的话语,低声解说道:“这赵宋江山由何而来?若非前周睿武孝文皇帝(指柴荣)英年早逝,焉能有赵氏今日荣耀?昔年柴氏世宗雄才大略,统合民意,精练士兵,才是奠基之人……如今时过数十载,昔日老军百不存一,你又见过几人?”

“儿子也曾是军伍之人……”被老父当小孩子一般训斥,年近花甲的丁四郎也不禁觉得有些委屈,低声辩解道。

“呸!”期颐之年的老丁可说真的是百无禁忌,嘻笑怒骂开口即来,“你这痴儿少时贪玩,技艺不精,入得军中也不过行走中帐,何曾到过前锋冲杀?你这腿子不过是落马摔伤,若非老父于军中尚有几分薄面,安能以荣军之名得以休养?”

被老父揭了老底的丁四郎老脸通红,却也不恼,反而厚着脸皮开口说道:“腿瘸了才好于家中陪伴父亲,若我也同二兄一般镇守北疆,三兄又远在滇南,父亲你又训得谁来?”

“呵……”老丁心中焦躁尽去,笑着骂道:“你这个惫赖四郎!”

还是那座大堂,却少了之前剑拔弩张般的火气,反而多了一些浓热的亲情。

——————————————

附:目下本书点击数不足十四万,推荐票却有近九万,这是怎样的一个比率啊。本书写了四百余天,从未作弊刷点,成绩却不如别家,编辑也不见踪影,真的是……呜呼哀哉了。

第三十八节 心不平第十二节 杀与罚(中)第六十三节 契丹人?第二十七节 迫不得已的谈判(下)第三十节 信任与信念第一节 车辚辚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一百一十五节 人才余奎(上)第二十五节 精明事与糊涂事(四)第一百一十三节 酝酿第三十一节 情感与理智第五十节 约法与家法第一百二十一节 雪色,血色(二)第五十八节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十九节 夜议(五)第八节 抵达灵州第六十三节 与巴哈米尔的谈判(上)第十三节 镜湖边(下)第三十八节 美酒闲话(上)第六节 抱大腿的曷萨人(上)第二十四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三)第五十六节 绸缪(下)第十八节 夜火(上)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十九节 桌边话第一节 统万城外第五十八节 涌动第十节 达姆甘第一百零八节 开拔第七十四节 交心第九十四节 魔窟?宝藏!(完)第六十三节 与巴哈米尔的谈判(上)第十九节 两只红色的兔子第五节 海盗的宝藏第十八节 亚历山大港第二十五节 对话与对歭第六十九节 细节与感悟第四十二节 整合第九十一节 倒计时(一)第一百二十九节 针锋相对(下)第八节 巡视营地第四十一节 人心(下)第十二节 镜湖边(上)第二节 抓贼第八十五节 结发与春宵第六十三节 涟漪(三)生命宝石第十三节 谈话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五十七节 浪战(一)第九十四节 见访客(四)第十八节 收获第八十四节 驻扎(上)第七十六节 无需忧心第三十一节 初见李继冲第五节 制度第一百零三节 日常第九十四节 倒计时(四)第五十九节 浪战(三)第四节 夏州议(上)第四节 会州(下)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九十八节 叔与侄第十节 征服之城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拜占庭帝国第五十九节 艰难的沟通第五十四节 张诺第七十五节 崔十八郎与张婉娘第七十二节 告诫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一百一十九节 众智第三十九节 展望前路第六十二节 悬殊第五十八节 涌动第一百零四节 倒计时(十四)第八十八节 横蛮粗暴卫四郎(下)第一百一十五节 人才余奎(上)第二十节 艾尔黑丝恩第二十五节 安后与观前第十节 战后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一百二十节 雪色,血色(一)第六十四节 涟漪(四)盟友?第二十一节 罗嬷嬷的公事与家事第七十四节 细节交接第六十三节 涟漪(三)生命宝石第二十节 兵器美食与训练第四十八节 西德克诺德的忧虑 (下)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三十三节 松树炮的轰鸣(下)第四十七节 见闻(五)第二十四节 应对第六十七节 交锋(中)第三十六节 使者(上)第四十九节 散事与匆匆第五十一节 马事第五十节 中场(下)第八十二节 前路
第三十八节 心不平第十二节 杀与罚(中)第六十三节 契丹人?第二十七节 迫不得已的谈判(下)第三十节 信任与信念第一节 车辚辚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一百一十五节 人才余奎(上)第二十五节 精明事与糊涂事(四)第一百一十三节 酝酿第三十一节 情感与理智第五十节 约法与家法第一百二十一节 雪色,血色(二)第五十八节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十九节 夜议(五)第八节 抵达灵州第六十三节 与巴哈米尔的谈判(上)第十三节 镜湖边(下)第三十八节 美酒闲话(上)第六节 抱大腿的曷萨人(上)第二十四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三)第五十六节 绸缪(下)第十八节 夜火(上)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十九节 桌边话第一节 统万城外第五十八节 涌动第十节 达姆甘第一百零八节 开拔第七十四节 交心第九十四节 魔窟?宝藏!(完)第六十三节 与巴哈米尔的谈判(上)第十九节 两只红色的兔子第五节 海盗的宝藏第十八节 亚历山大港第二十五节 对话与对歭第六十九节 细节与感悟第四十二节 整合第九十一节 倒计时(一)第一百二十九节 针锋相对(下)第八节 巡视营地第四十一节 人心(下)第十二节 镜湖边(上)第二节 抓贼第八十五节 结发与春宵第六十三节 涟漪(三)生命宝石第十三节 谈话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五十七节 浪战(一)第九十四节 见访客(四)第十八节 收获第八十四节 驻扎(上)第七十六节 无需忧心第三十一节 初见李继冲第五节 制度第一百零三节 日常第九十四节 倒计时(四)第五十九节 浪战(三)第四节 夏州议(上)第四节 会州(下)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九十八节 叔与侄第十节 征服之城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拜占庭帝国第五十九节 艰难的沟通第五十四节 张诺第七十五节 崔十八郎与张婉娘第七十二节 告诫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一百一十九节 众智第三十九节 展望前路第六十二节 悬殊第五十八节 涌动第一百零四节 倒计时(十四)第八十八节 横蛮粗暴卫四郎(下)第一百一十五节 人才余奎(上)第二十节 艾尔黑丝恩第二十五节 安后与观前第十节 战后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一百二十节 雪色,血色(一)第六十四节 涟漪(四)盟友?第二十一节 罗嬷嬷的公事与家事第七十四节 细节交接第六十三节 涟漪(三)生命宝石第二十节 兵器美食与训练第四十八节 西德克诺德的忧虑 (下)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三十三节 松树炮的轰鸣(下)第四十七节 见闻(五)第二十四节 应对第六十七节 交锋(中)第三十六节 使者(上)第四十九节 散事与匆匆第五十一节 马事第五十节 中场(下)第八十二节 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