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抱大腿的曷萨人(上)

老罗见到的来拜访的曷萨人只有四个人,都是身材魁梧的强壮汉子,年纪最大的看着也不过四十左右岁,脸上有特有的草原上的风砺之色,粗糙的双手满是老茧,除了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很辛苦,也可以看出他们都是这个年代久经磨练的好手,无论是放牧还是战斗。

与后世的哈萨克人的习俗不同,他们在最先见面的时候,并没有握手礼,而是双手平伸摊开向前的弯腰礼。

或许是为了表示没有攻击性?还是旁边的李铮向他们说了什么?老罗不知道。

“尊贵的将军,白天鹅的子孙别斯拜向您问好!”为首的恰是年纪最大的人,弯腰行礼之后,冲老罗用生硬的汉话来了这么一句。

还在后世的时候,老罗倒是学过几句哈萨克语,只不过这个场合不适合,还有年代造成的词汇差异,他会的那几句根本拿不出来。所以老罗也直接用汉话缓慢的说道:“别斯拜头人,这么称呼没错吧?”

别斯拜在哈萨克语中是数字五的意思,看来他们的一些词汇还是故老相传的,老罗心想,他始终觉得哈萨克人的名字很有趣,起名字的习惯也很有生活味。这位别斯拜显然是家中行五,看来其兄弟姐妹众多,也许还是一个大家族。

“多谢将军!”别斯拜躬身谢了一句,他不得不这样做,作为仅有三千族人的小部落头领,在这样的强者面前保持谦卑的态度,并不是耻辱,何况对方的话语并没有什么不恭敬的地方。

这位别斯拜生的一副好相貌,作为男人来说,鼻直口阔,肩宽背厚,一头蜷曲的头发用白色的布帕包裹着,下巴上还留着稍作休整的浓密短髯,眉宇间自由一种顾盼自豪的气质。这人年轻时候想必是有名的美男子,虽然看着有些沧桑,却显得更加成熟与睿智,放诸后世,必定是令小女生着迷的大叔。

当然,这不是老罗所注重的地方,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别斯拜面对自己时虽然表现得谦卑,却又毫不做作的坦然。

要知道,老罗刚刚带领人马杀了比什凯克四五万人,不是蚂蚁或者羔羊,而是此时算是雄踞草原北方的葛逻禄人和维吾尔联合部落,包括黠戛斯人。

四五万人是什么概念?放在这个时候的草原,就是昔年突厥王庭人数也不过如此!放在后世也是接近四个常规步兵师的人数规模!当然,仅仅是人数,比什凯克的四五万人可不算是职业军人,战力是没法纵向对比的。

可是,这样一个战力组合,被老罗带着有多半老幼妇孺的人马全部干掉了,不是打散溃逃而是屠戮一空,这是怎样一个情况?

比什凯克那次战斗结束之后,在老罗身后百里跟上来的那只商队的人直接被当时的血腥吓傻了,那只商队的头目努瓦克更是吃惊的目瞪口呆。不单是他们那些人,草原上见惯了杀戮的部落人也都开始绕着走,阿尔克带来的情报更是夸张,一些小型的部落据说已经在向西迁徙或者准备迁徙。

等闲小部族的人对老罗这只人马躲还来不及,怎会上门来?实在避不过的人,见了老罗这只人马也是一副恨不得跪在地上舔靴子的表情。当然面对杀戮了数万人的队伍,什么夸张的表情都不为过。

与之相对比的,这个别斯拜的举止就有些不同于别人了。

“好,请安坐,还请为我介绍一下你的族人。”招待客人的事情自然有李铮佐引,老罗身为近十万人的头领,代表的是这数万人的颜面,所以是不好多言语的,不过对方既然敢来见自己,而且又是一个部族的首领,想必不是心怀坦荡就是心机阴沉,从外表看倒是不像一个鬼祟之人。

继续坐回原位,见老罗对自己身边的族人感兴趣,别斯拜一脸笑意的说道:“强大的将军,这是我最年长的儿子绥温提克,还有我族中的勇士巴托尔拜和波兰比,他们都是我部落中的优秀战士。”

根据介绍,老罗打量了一下别斯拜身后的三人,绥温提克这个名字应该是可爱的意思,不过别斯拜的这个儿子看着不那么可爱,眼神很锐利,倒是看着很像别斯拜的年轻版,至于巴托尔拜和他自己的蒙文名字很接近,也是勇士的意思,波兰比的意思是暴风雪,两个战士的年岁也都不大,麻布制作的袍子下面透露着几个人的身材都很壮硕。

对方的外表之类,老罗并不是很在意,但是四个人的气色状态却是很说明了一些东西。按照老罗的经验,对方的部落应该还算富足,而且不闭塞,至少战士们可以吃饱锤炼身体,还能穿上不是草原产物的麻布。

而从众人的眼神中,老罗可以看到敢战的心态,却没有贪婪之类的负面情绪——这并不容易,在这个时候的草原,到处都存在这欺诈、仇杀、恩怨等等令人纠结的事情,能保留一颗纯粹的心可以称得上难能可贵的了。

“嗯嗯,都是不错的战士,有没有和阿尔克玩两手?”几个曷萨战士的衣服上多少都有点脏污,老罗有些欣赏却戏虐的问了一句,他可是了解自己手下的脾性的,那些混蛋没事儿时候不耍两下晚上都睡不着觉。

“咳咳……将军高看他们了,这些小子还不成器。”别斯拜顿时有些尴尬,他身后三个战士也是同样的表情,脸上更是瞬间看着红润可佳。

“哈,不要不好意思,男人嘛,摔摔打打不算事,输赢也不重要,关键是能够摔倒了再爬起来!”见到几个人的表情,老罗随口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他问这个话其实不是拉家常套近乎,而是通过这个令对方有些难堪的事情,观察对方的反应。对方的反应还算令他满意,如果对方恼羞成怒或者毫不在意,那么肯定说明背后有故事了,而老罗是最不担心什么故事的,别忘了,他可是本就因为战场综合症学习过心理学的,虽然只是军事心理学。

“将军说得好!”别斯拜眼睛一亮,老罗的话很朴实,却并不难懂,他转回头对着自己的儿子和部众说道:“你们三个可听明白了?”

他身后的三个年轻人也很有意思,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明白了,父亲/族长。谢将军大人指点!”

三个人的汉话腔调虽然同样怪异,但还是能够让人听明白的。老罗注意到他们用了“大人”这个字眼,不禁有些感叹,后世口语没有这个称谓,昔日唐人营的人或许是受了太多中亚部族的影响,同样没听过说这个称谓。或许有,只是他从未留意过,没想到如今却从外人的口中听到了这个。

并不是他过于敏感,而是最近他都在思虑东去之后的事情,想到这时候的东方世界,层层叠叠的大人物,熙熙攘攘的小人物,心中不禁有些厌烦。

“指点说不上,不过是一些感悟,你们感觉有用就好!”老罗摆摆手,他打算结束这种无聊的谈话了,“别斯拜头人,我在过来的路上,听说你们想要购买些物件?”

老罗懒得客套来去,别斯拜何尝不是不清楚说什么好?眼下双方可谈不上什么熟悉,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也没有底,唯恐那句话说得不合适,惹来对方的怒火,数万的葛逻禄人都败了,他部族内的千多战士可承受不起。

这样开门见山的直截了当,反而是更好。

“是的,尊贵的将军,确有此事。”别斯拜稍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草原上虽然什么都不缺,但是寻找优良的器物却很困难……而且,即使有商人带了合适的物件,我们却实在换不起……”

别斯拜的这番话可以称得上是诉苦了,这个时节的草原上可不是后世的那种情况。很多人除了放牧牛羊,男人能会用刀子制作马鞍已经是了不得的手艺,女人会修理帐篷,编织地毯也绝对不愁嫁个好男人。

他们大多数的文化传承全是依靠口口相传,无论是哈萨克还是其他别的草原部族。

而这种待遇还是仅仅保留在贵族或者说部族的头人手中,普通的牧民除了可以学习放牧或者挥刀子和射箭之外,也就是打个赤膊摔跤这种乐趣了。

更不要说读书识字、制衣打铁等门类的事情了。

一路走来,老罗带着人攻打了不少部落,也见识了太多草原的陋弊。从希尔凡到如今的伊利盆地,可以说越是靠近“先进”文明的部落越富庶,越是偏远的地方则越是贫穷。

类似天山西段这边,很多小部族几乎常年与世隔绝,他们的头人或者好些,等级低下的部民甚至不会说话,就像患了失语症一样。(这不夸张,时至今日,许多偏远的地方,有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定居的人,他们在遇到外人的时候根本表述不清自己的意思)

“会很贵吗?”老罗有些疑惑,即便这个时候的行商大多很无良,也不至于把物价抬到牧民无法接受的程度吧?“这样,别斯拜,你说说那些商人给你们提供的物价价格,我需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哦,比如说,铁锅怎么换?刀子怎么换?需要多少羊?葛逻禄人应该也在东西方有很多行商吧?他们卖给你们怎么说?”

老罗说到一半,看着对方有些迷惑,才想起自己用的词汇对方可能不懂,只好换了个简便易懂的说法。

当然,他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至少不是商人的做法,哪有东西没卖询问买家的底细的?只不过对方和他这只人马之间,根本就不是对等的买卖关系。

旁边一直在安静坐着没有插言的李铮拼命向老罗眨眼睛做小动作示意,老罗却视而不见,是非对错成败,完全看对方的反应了,曷萨人如何,老罗并不在意,尽管他有几个后世的哈萨克族战友,但这并不能等同来看。

防人之心不可无,老罗可不会因为对对方的欣赏就忘了自己的初衷。如果对方说的是假话,被证实与葛逻禄人有牵扯,他并不介意再起一场刀兵。

帐篷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

…………………………………………………………

附:感谢书友“kgb136”“君无畏1”“王sandy”“汗五帝”的打赏,还有书友“彪骑兵”投的评价票!你们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又及:周五接到的拒签信息,心情有些郁闷,恰好朋友招呼出去散心,回家晚了些,这章的更新晚了一天。抱歉,这是头一次,就此说明一下,如果没有意外,本书不会太监的,其实基本后续的情节我都构想的差不多了,只是实在需要考虑细节,不敢马虎。

第九十七节 倒计时(七)第二节 会州(上)第四十四节 见闻(二)第一百一十九节 众智第七十八节 蜕变第一百三十二节 却有猛士投第九十五节 见访客(五)第十九节 战前——不好的苗头血统论与文明论第二十二节 战功啊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一百一十二节 订婚宴第八十节 巴格拉特三世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一百一十四节 乍起第四十六节 偷战(二)血统论与文明论第四十三节 强弱易势第九十八节 密谍第三十九节 长谈(下)第一百零四节 生意(上)第八节 赫尔顿的消息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八十一节 张显其人第十四节 交流与互评第五十四节 雪夜(上)第一百一十一节 书生与将军(下)第三十五节 七万敌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第八十六节 驻扎(下)第七十七节 又是一年冬节到第五十五节 会议(二)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第二十二节 克里特岛上第五十二节 冲突第三十节 启程前第二十四节 草原往事第七十一节 筹备第九十九节 倒计时(九)第一百二十九节 针锋相对(下)第五十六节 会议(三)第四十四节 避战第五十七节 会议(五)第十三节 镜湖边(下)吉布提第二十六节 老罗的兵器设计图第八十七节 粮食与画像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五十八节 声音第七节 卫慕乙黑的抉择(下)第二十二节 心魔与狡诈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二十节 奥古斯都第五十六节 闺房蜜议第九节 冲阵第三十四节 哈克木第八十八节 横蛮粗暴卫四郎(下)第十节 饶恕与感谢第七十七节 拖格鲁吉亚人的后腿第一百零二节 汴京的印象与认知第三十六节 情报与决策(三)第七十节 福贵居迎宾楼第三十二节 李姌第十八节 烤肉味第四十三节 触战第十六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二)第十五节 拦截战(上)第三十八节 美酒闲话(上)第六十六节 休整(上)第十二节 不平静的草原夜第十二节 不平静的草原夜第三十四节 马哈穆德的抉择第九十八节 密谍第三节 会州(中)第六十节 浪战(四)第十节 饶恕与感谢第三十五节 冷血第二十二节 哥舒第二十五节 精明事与糊涂事(四)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一百零三节 买买买第九十九节 忙碌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三十七节 绥州乡老第八十九节 亚述人的智慧第八十一节 杀鸡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二十三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二)第四十九节 告诫第十四节 考察与决策第十三节 狼口救人第七节 琐事第六十节 浪战(四)第十九节 震惊第一百零八节 寻仇(五)第五十九节 纷扰与商议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四十一节 出征第二十八节 碰撞(上)
第九十七节 倒计时(七)第二节 会州(上)第四十四节 见闻(二)第一百一十九节 众智第七十八节 蜕变第一百三十二节 却有猛士投第九十五节 见访客(五)第十九节 战前——不好的苗头血统论与文明论第二十二节 战功啊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一百一十二节 订婚宴第八十节 巴格拉特三世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一百一十四节 乍起第四十六节 偷战(二)血统论与文明论第四十三节 强弱易势第九十八节 密谍第三十九节 长谈(下)第一百零四节 生意(上)第八节 赫尔顿的消息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八十一节 张显其人第十四节 交流与互评第五十四节 雪夜(上)第一百一十一节 书生与将军(下)第三十五节 七万敌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第八十六节 驻扎(下)第七十七节 又是一年冬节到第五十五节 会议(二)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第二十二节 克里特岛上第五十二节 冲突第三十节 启程前第二十四节 草原往事第七十一节 筹备第九十九节 倒计时(九)第一百二十九节 针锋相对(下)第五十六节 会议(三)第四十四节 避战第五十七节 会议(五)第十三节 镜湖边(下)吉布提第二十六节 老罗的兵器设计图第八十七节 粮食与画像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五十八节 声音第七节 卫慕乙黑的抉择(下)第二十二节 心魔与狡诈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二十节 奥古斯都第五十六节 闺房蜜议第九节 冲阵第三十四节 哈克木第八十八节 横蛮粗暴卫四郎(下)第十节 饶恕与感谢第七十七节 拖格鲁吉亚人的后腿第一百零二节 汴京的印象与认知第三十六节 情报与决策(三)第七十节 福贵居迎宾楼第三十二节 李姌第十八节 烤肉味第四十三节 触战第十六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二)第十五节 拦截战(上)第三十八节 美酒闲话(上)第六十六节 休整(上)第十二节 不平静的草原夜第十二节 不平静的草原夜第三十四节 马哈穆德的抉择第九十八节 密谍第三节 会州(中)第六十节 浪战(四)第十节 饶恕与感谢第三十五节 冷血第二十二节 哥舒第二十五节 精明事与糊涂事(四)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一百零三节 买买买第九十九节 忙碌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三十七节 绥州乡老第八十九节 亚述人的智慧第八十一节 杀鸡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二十三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二)第四十九节 告诫第十四节 考察与决策第十三节 狼口救人第七节 琐事第六十节 浪战(四)第十九节 震惊第一百零八节 寻仇(五)第五十九节 纷扰与商议第二节 倒霉的老罗第四十一节 出征第二十八节 碰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