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剑断秋水

太平寨大礼堂,拍卖现场,面对林家少爷突然提出的试剑要求,进退两难的拍卖师陈晓诗将目光瞟向二十号包厢。而在二十号包厢内,胡宝同样一脸为难,索性将皮球毫不客气的踢出:“大人,您看怎办?”

“娘希匹,这货是踢场子呀!拍剑一事之前并未宣传,对方当是临时起意,直娘贼,那就比!纪某就不信了,一个纨绔所配的宝剑能比我的鹰翅系列还强!”纪泽短暂犹豫,接着断然道。

胡宝肃然点头,旋即快步走到包厢窗前,冲下方拍卖展台上的陈晓诗点头做了示意。陈晓诗得了指示,不再踌躇,却是淡淡道:“既然这位贵客想要试剑,我等自无不可,只一句提醒,届时损坏了贵客宝剑,我等可不负责赔偿。”

“哈哈哈,林某可非小气之人,只要青云剑有那本领,哈哈哈...”十五号包厢内,传出了一个嚣张倨傲的声音。而随着双方互不退让,第二场试剑即将上演。

二十号包厢内,纪泽已经问开了:“这货是谁?有何来头,竟敢找茬?他与我雄鹰寨有何过节?”

“此人名为林络,字平之,魏郡林家庶长子。我等与林家本无瓜葛,仅是此子昨日入寨之时,其护从意欲背弓而入,被我军强行喝止而已。”李良记性倒是颇好,立即答道,“这魏郡林家仅是末流士族,有个狗尾续貂的侯爵之位...”

听完李良讲述,纪泽感慨道:“不愧为林平之,如此睚眦必报,希望仅是送菜而已。”

李良眼中闪过厉色,比划出一个下劈的手势,压低声音道:“这厮不知死活,竟敢公然与我等作对,要不待其出山之后...”

“休得胡言,即便这厮毁了青云剑,我等也不能报复于他,甚至还应保护其安然出山。你当那厮死在山外,别人就想不到我等吗?”纪泽斜睨李良一眼,义正辞严道,“在商言商,对方公然质疑,我等也当光明正大。太平寨偏荒之地,能够吸引第一批来客,凭的便是血旗营与我这个五品将军的名头,但若声誉受污,谁会听我等分辩,不来太平寨便是...”

“秋水剑!是郑光大师所铸,价值千金呢!”蓦的,下方场中有个声音惊呼道,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郑光!果然坑瘪啊!纪泽下巴掉地,牙根痒痒,脑中甚至已在琢磨李良适才那条提议的可行性了。他曾从王铁锤口中听过郑光的名字,当时王铁锤仰慕得就差隔空跪拜。那可是当世名列前茅的铸剑大师,好像还是郑浑的后辈族人,其作品素来千金难求,却不知这等纨绔怎生弄得一柄,这不是玩人吗。

众人哪还坐得住,纷纷起身观望,却见展台上已经站上了一名护卫装束的壮汉,在其手中是一把酷炫更胜青云剑的三尺青锋,看形色果如一汪秋水。在那护卫的对面,则是一名血旗队率手持青云剑,二人皆凝神蓄劲,显然试剑就要开始了。

“两位请吧。”陈晓诗宣布试剑,声音中难掩紧张。而这一瞬,整个拍卖场蓦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纪泽的呼吸也为此停滞。

“铛!”两道寒光一青一蓝,在空中乍然交汇,溅起点点火花,发出一声脆响,在礼堂内留下阵阵回音。两剑一触及分,虽经二人全力对砍,却仍风采依旧,仅只剑刃略有缺口而已。

“怎么会?”林络发出惊咿,旋即怒声道,“再来!”

“直娘贼,谁怕谁!”纪泽一脸不爽,同样怒声道,“陪这货玩到底!”

“我赌秋水剑赢!”“一赔三,我出十万赌青云剑赢,谁跟?”会场中的来客更加兴奋了,甚至已经有人开起了盘口。

“铛!”收到各自指示的两名试剑手再度挥剑,不遗余力。同样的火花,同样的音效,同样的似无大恙,以及愈加热烈的现场,只是,两剑的内部情形却不得而知了。

“铛!”“铛!”“铛!”没等再有指示,两名试剑手已经第三次挥剑相交,一触及分。接着是第四次,第五次,伴以场中愈加疯狂的吆喝,但结果依旧。

“咔!”终于,在第六次的时候,传出的声音与之前有所不同。而一触及分的两把宝剑,青光依旧,秋水却已断流。铛啷声中,半截秋水怆然落地,隐见沟壑丛生。

“好!好剑!好个青云剑!又出一柄名剑啊!”拍卖礼堂内瞬间寂静,旋即便是喧闹如潮,气氛空前热烈。

“哈哈哈,老子赌对了!”“妈的,什么秋水,糗衰还差不多!”赞扬声中,自也夹杂着赌徒们的喜笑怒骂。但不论各人心情,一柄名剑踏着另一柄名剑的尸体诞生,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太平寨与雄鹰兵工的名头,也将毫无争议的再上一层。

“不可能!”十五号包厢内,传出林络那气急败坏而又痛心疾首的惊呼,伴以一个茶盏摔碎的脆响。自此直到拍卖结束,十五号包厢再也没有声响传出。

“好人啊!将郑光的秋水剑送来垫脚,捧场捧得真给力,太仗义了!但是,故意损坏公物还是不对的,就让他十倍赔偿茶盏吧。”擦去额头冷汗,纪某人淡然道,“胡商曹,下去知会一声,青云剑继续拍卖,允诺维修抑或换新。”

剑刃略卷,几处微缺,剑身如故,这样的青云剑再度巡展一圈。待其回到拍卖展台,礼堂喧闹渐消,只听陈晓诗笑道:“想来诸位已对青云剑有了足够了解,本品便公开拍卖,以抛砖引玉,为太平寨交易挣个开门红,当然,此剑业已略有伤损,雄鹰商会承诺,拍卖之后此剑随购剑者自愿,可修可换,担保品质不降。今日大庆,本品只求一个彩头,故而此剑底价仅为...十万五铢钱!最少加价亦为十万!”

陈晓诗一脸肉痛,千般不舍,万分不愿,心中却在偷笑,她相信自有人会将之抬到高价,况且万一场中来客不识相,雄鹰寨也会有“托”将之高价买回。

听到她的报价,堂中一片哗然,拍卖清单上青云剑可是估价两百万,更是刚刚干翻一柄千斤名剑,那可是价值千万啊!立刻有人喊道:“我出二十万!”

“我出三十万...”…

很快,价格就被抬到了六十万,如此一柄宝剑,面子里子都有,还有青云直上的寓意,更有斩断秋水剑的记录,动心的可大有人在。不过,开价者均为一层的普通来客,二层尚且无人开口。显然,二层的大主顾们根本不屑参与这种小里小气的低位喊价。

“一百万!”终于,二层的五号包厢内传出一个年轻却沉稳的声音,也拉开了青云剑的真正竞价。

“孙治,你赵郡孙家未免太过小气,这点报价就想得到青云剑吗?我中丘李家出一百五十万!”十二号包厢随即传出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听来双方似乎很不对付。

“拍卖师,我出两百万!李相,不服就跟!”孙治毫不相让,已将价格抬至清单报价。

“姓孙的,你莫嚣张,我倒要看看你今日能否得逞。拍卖师,我出二百一十万!”李相不愿服输,可接下的开价却显底气不足。

“李老三,怎的如此小家子气?就凭你李家财力,以往若非卢氏支持,也配与我孙家在中丘抢车马生意?如今卢氏没了,你李家以为抱上魏郡吴氏就能再度嘚瑟吗?拍卖师,我出三百万!”孙治讥嘲道,显然不愿再与他磨叽,直接将价格抬到了一个震撼价。

看似随口间,孙治既点出了李家与中丘卢氏的关系,又将竞价猛抬,不露痕迹的向雄鹰寨示了好。谁若说他只是表面上那种争强好胜的纨绔阔少,就太没眼光了。二十号包厢内,纪泽不由啧啧赞叹,这些经年家族果然不是盖的。而在他感慨的同时,身旁的暗影人员已经记录了李孙口角中泄露出的相关信息。

孙治一下将青云剑的价格提到三百万,令得堂中寂静下来,那李家老三显然不愿再行跟拍,不过,死鸭子嘴硬,他蓦地蹦出一句:“嘿嘿,孙家果然有钱,难怪不时举办诗会,救助穷酸文人,哈哈...”

赵郡孙家是个族人过千的大型宗族,财力雄厚,盘根错节,子弟上进,一般的小型士族都已难以将之如何,但祖上没有高官却是其硬伤。尽管赵家族人没少下功夫寻求仕途晋升,譬如办诗会、行善举、入军伍、交士人,意欲挤入士人阶层,怎奈出身决定命运,努力不成,反因过于刻意而为人所笑。

李相这分明是揭短,场中不少人也知晓其中原委,不由跟着哄笑,却将孙治噎得无言以对。便在这时,二十号包厢内,纪泽朗声笑道:“其实,诗文乃我华夏之瑰宝,并非专属高门士族,但有才学者,不论出身,不论贫贱,皆可以诗会友,他日若有机会,鄙寨亦想举办呢。呵呵,随口一说,诸位见笑。今日乃太平寨开张,还请诸位和气生财,莫为小小口角坏了兴致。”

纪泽这番话,说是和稀泥,却从寒门底层的角度反驳,看似发泄不满,实则力挺了孙治一把,算对孙治方才的捧场投桃报李。当然,纪泽也非闲做好人,赵郡孙家渴望仕途,他血旗营同样需要盟友,太平寨本就是个桥梁,有机会他自然愿意释放些善意。

地主开口了,众人不论作何感想,自是无人反驳,哄笑声立止。拍卖继续,可价格已被孙治抬高,一时无人再行加价。见此,陈晓诗笑吟吟道:“五号包厢孙少爷开价三百万,请问还有哪位贵客存有意向?”

半晌,仍无人应答,陈晓诗手中拍卖锤“咚”的落下,口中说道:“三百万一次!”…“咚!”“三百万二次!”

“呵呵,小女子这里多嘴一句,太平寨拍卖,买家当日至少须得缴纳三成定金,并于一月内全款取货。还请各位莫要冲动,量力而行。”陈晓诗看似好意的提醒道,实际上分明在施激将法,刺激他人出口开价。

说来,并州流民委实为雄鹰寨补充了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书生、匠师、医师、鉴定师、探矿师等等不一而足,而这陈晓诗则是一名过气花魁。普通人不熟悉拍卖,她在勾栏里可是见惯了争风竞价以一亲芳泽的戏码,这份活计对她而言真就是得心应手。

“现在第三次,请问是否还有贵客有意一争?若是没有,此物将归属五号包...”陈晓诗口说间,再次举起拍卖锤。

“且慢,我出四百万!”不待陈晓诗落锤,三号包厢传出一个粗豪的声音,报价后,此人又用抱歉的口吻道,“孙少,非是冯某想与你过不去,实在这青云剑令我心痒,只得与你一争了,呵呵。”

听到加价,陈晓诗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已乐开了花。须知每件卖品的最终售价,尤其超出估价的部分,她都将按比例提成呀。包厢内的纪泽比她还要满意,三号包厢这位可是漳渔门冯二当家,其人此时肯出四百万竞买青云剑,恐非单单心痒宝剑那么简单,深化合作有的谈啊。

“五百万!”孙治自然不爽,但还不至结怨,故而也没多说,只是再次猛抬价格,显示自己的决心。他对这第一桩拍卖志在必得,青云剑本身仅是次要,关键要借此进一步示好。纪泽这个泥腿子出身的五品将军,对于士族而言可以不屑,但对孙家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势力而言,却是很值得交好乃至投靠的。更兼纪泽方才挺给面子,他孙治自要兜着,五百万前又何足吝惜?

“哎,孙少如此志在必得,冯某看来是无力相争了。”沉默半晌,冯二当家终是喟然道,但声音中却殊无惋惜之意,毕竟善意已经发出,不做冤大头更好嘛。

“好!恭喜孙少爷拍得青云剑!”之后再无加价,陈晓诗心满意足的三次落锤,青云剑终被孙治收入囊中。

第一笔拍卖交易就此完成,嗡嗡议论声中,堂中诸人回味整个过程的跌宕起伏,不由为太平寨、为拍卖场,为雄鹰兵工叫绝。当然,

更为估价二百万的青云剑拍卖到五百万而羡慕不已,由是,许多人不禁盘算起了自家那些徒占库房的“鸡肋”...

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获全胜第一百零八回 劫粮幕后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驱邪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第六百七十三回 对垒安次第六百零六回 美丽构想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绝杀第三百五十二回 铁骑对决第二百零二回 兵临铁谷第三百零一回 飞鱼遗寇第七百五十三回 枭雄末路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八十四回 忧喜翻转第四百三十六回 永嘉新年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迁暗斗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烟渐散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发青州第六百四十五回 计议立国第十八回 反洗胡营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应对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筹备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一百三十七回 钱粮之扰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别家第二百七十九回 东海风起第六百三十四回 弥天之谎第五百五十三回 刘渊称帝第一百三十七回 钱粮之扰第九回 义愤出手第三百三十回 颁法定制第三百一十回 神罚州胡第二百七十九回 东海风起第八十七回 对簿书房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宁人第三百一十回 神罚州胡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换血第一百九十三回 围点诱援第八百一十回 内应作乱第六百五十七回 风云涌动第七百四十七回 试探交锋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骑之战第七百六十八回 齐晋之变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袭壶关第七百六十回 马景之伤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五百一十五回 铁骑远袭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区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五百五十回 后继有人第七百六十八回 齐晋之变第六十回 你来我往第七百零二回 撤离襄国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庆全第七百二十回 渔阳故城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吕宋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抢一耙第二百七十四回 慑服常欣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征瀛州第四十八回 莫名携美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须罪证第四百二十回 道宫旧案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渔孰饵第四百一十五回 战地缅歌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发青州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败临头第五十一回 张网歼匪第三百八十五回 军屯饲养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坠谷底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会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烟起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二回 大战在即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较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斩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区整治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来讨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袭蒙兀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六百四十六回 晋境乱战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帜第三十二回 饵鱼自来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态升级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三百零七回 汉夷对垒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阳巨变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渔孰饵第一百七十二回 诓算蟹贼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获全胜第一百零八回 劫粮幕后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驱邪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第六百七十三回 对垒安次第六百零六回 美丽构想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绝杀第三百五十二回 铁骑对决第二百零二回 兵临铁谷第三百零一回 飞鱼遗寇第七百五十三回 枭雄末路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八十四回 忧喜翻转第四百三十六回 永嘉新年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迁暗斗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烟渐散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发青州第六百四十五回 计议立国第十八回 反洗胡营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应对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筹备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一百三十七回 钱粮之扰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别家第二百七十九回 东海风起第六百三十四回 弥天之谎第五百五十三回 刘渊称帝第一百三十七回 钱粮之扰第九回 义愤出手第三百三十回 颁法定制第三百一十回 神罚州胡第二百七十九回 东海风起第八十七回 对簿书房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宁人第三百一十回 神罚州胡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换血第一百九十三回 围点诱援第八百一十回 内应作乱第六百五十七回 风云涌动第七百四十七回 试探交锋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骑之战第七百六十八回 齐晋之变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袭壶关第七百六十回 马景之伤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五百一十五回 铁骑远袭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区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五百五十回 后继有人第七百六十八回 齐晋之变第六十回 你来我往第七百零二回 撤离襄国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庆全第七百二十回 渔阳故城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吕宋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抢一耙第二百七十四回 慑服常欣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征瀛州第四十八回 莫名携美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须罪证第四百二十回 道宫旧案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渔孰饵第四百一十五回 战地缅歌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发青州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败临头第五十一回 张网歼匪第三百八十五回 军屯饲养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坠谷底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会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烟起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二回 大战在即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较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斩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区整治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来讨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袭蒙兀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六百四十六回 晋境乱战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帜第三十二回 饵鱼自来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态升级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三百零七回 汉夷对垒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阳巨变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渔孰饵第一百七十二回 诓算蟹贼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