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难层生

永兴二年,腊月十六,辰时四刻,晴,舟山岛。

昨日,第一批南下舟山的建设兵团以及俘囚劳力两万余人,在张宾带领下,由孙鹏新组的血旗步营中军护送,抵达了舟山。偏巧的是,昨夜舟山下起了小雪,好在,飘扬一夜之后,小雪天明便已止歇,这是今冬甬东的第一场雪,或许也是最后一场。不似北国的风雪漫天,在温暖的舟山岛,风雪仅是浅尝辄止,除了给大地留下一层薄薄的素装,连流淌的溪水都不曾冻结。

巨鲨堡西方十里,一个面南背风的山坳中,因地制宜的搭建着数百顶帐篷、窝棚,这是血旗军卒们夺岛之后的劳作成果之一。山坳中心的空地上,此刻摆着数排热气腾腾的大锅,数千人正在井井有序的领取着早饭。他们属于第四建设兵团的青壮及其家眷,五个保近五百丁户,原在大蟹岛劳作。

因地势最北且基本完成了大蟹岛建设,故而第四建设兵团首批南下,当然,随来的还不乏安海商会提供的锹镐犁斧等大量开发工具。虽然在露天野外,虽然条件艰苦,虽然难免辛苦劳作,众人却个个有说有笑、一脸满足,只因他们身穿新发的冬衣,手捧温暖的饭食,更是远离了今日不知明日的颠沛罹难。

“小妹妹,吃饱了没有,冷不冷?”纪泽手捧一样的餐具饭食,与一群昔日的冀兖流民挤在一起,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寻身侧的一个小姑娘说笑。

昨夜一场小雪,委实令纪泽担心不已,连夜冒雪查看岛上的十个建设兵团营地与两个俘囚营地。所幸的是,舟山一带的确温暖,血旗军先期又充足储备了米粮、柴火等物资,百姓们尽管吃了些苦头,却未出现冻死冻伤等惨剧。转到这个山坳,碰上兵团百姓们开饭,他便装模作样的扮起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政客角色。

“你…你别过来,俺爹就在…在边上!”或许是纪泽今日的扮相不够成功,他所“骚扰”的小女孩很不买账,一面结结巴巴的回答,一面瑟缩着将身体挪往一名妇女的身后。同时,她还一手紧攥饭碗,一手护住芦花内衬的新冬装,像是生怕纪泽上前抢夺似的。

二人的对答惹得周围一阵窃笑,纪泽不无尴尬的摸摸鼻子,心中却是暗生怜悯。正待他准备再逗上几句的时候,一批快马冲制谷口,马上跳下一名亲卫。那亲卫眼睛挺尖,一下便寻到了纪泽,立刻跑过来禀告道:“主上,张长史令卑下通禀,有莲花教使者到访,他已先行在聚义厅接待...”

纪泽并未立即回返,而是再用了半个时辰,巡查完所有营地,这才驱马奔往巨鲨堡。不过,刚到自己的大帐,吴兰便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名白发皓首的老者,却听吴兰道:“主公,未免我等他日南下夷州准备不足,兰特遣探曹在扬州搜寻,侥幸寻得了魏温大将军的后辈族人,不知主公是否有何垂询?”

“哦,济生费心了。”纪泽眼前一亮,转向那两位老者,一脸和煦道,“两位老丈快请坐,昔日魏温大将军拓土夷州,本将十分向往,却不知两位老丈可否为本将细说详情?”

时下有关夷州的认识,最权威的说法来自前东吴丹阳太守陈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坤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番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

陈银的表述源自六十多年前东吴军队登陆夷州的见闻,这场由魏温、诸葛直统领的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按照东吴官方记载,夷州数万户的土著不过处于部落蛮荒的发展阶段,东吴一万大军占领夷州轻而易举,之所以在一年后败退是因为瘟疫横行、伤亡近半、军卒思归。

然而,这一说法纪泽是有所怀疑的,东吴当时南至交趾,对南方的瘟疫瘴气之类岂无办法,而五千军卒的损失又岂能阻挡孙权开疆扩土的野心,更而甚者,孙权并非不通战事,至于因此以“违诏无功”的名义处死魏温、诸葛直二将吗?

吴兰寻来的这两名老者是魏温的孙儿辈,对那场远征知之颇多,他们给纪泽提供了另一不同版本。昔日登陆夷州的东吴大军并非败于瘟疫,而是败于当地的土著联军。当时那里的土著确实仍处蛮荒部落,东吴大军初始在岛南平原也确实连战连捷,甚至控制了少量部落,但他们随后便遭遇山地土著的不断骚扰,其中还不乏蛇群兽潮、瘴气投毒,吴军被折腾得苦不堪言、欲仙欲死直至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黯然撤离。

期间,一群部落祭祀在背后充当了穿针引线、统筹指挥的关键作用,而诸多迹象表明,他们很可能是太平道余孽,师从枉死孙策之手的于吉。可笑孙权派遣魏温远征夷州的另一隐晦目的正是寻访不死药,所求仙人恰是偶现东吴沿海的夷州方士,实为昔日退隐夷州的于吉传人,也是击退吴军的幕后祭祀。向自家仇人求取不死药,有此丢人的“乌龙”事件,孙权怒杀魏温、诸葛直并且篡改史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十年前的夷州土著便有对抗上万吴军的实力,这令纪某人惊愕之余,顿生忌惮,更别说血旗军尚无针对南方瘟疫的医疗准备了,不由的,他对自己贸然南下夷州起了踌躇。血旗军目前需要的是找寻一块休整消化的基地,可不是一个足令自家流干鲜血的泥潭啊...

同一时刻,淮河邗沟末口,正是风雪连天。所谓末口,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运河的时候,由于邗沟水位高于淮河,未免运河之水倒灌入淮,影响航运,故在当时的淮阴城北修建了水堰,时称北城堰,后称末口。

作为江淮水运的重要枢纽,末口一向千舟万帆,船流不息。今年虽因兵乱有所影响,可年关将近,这里又无战争降临,听惯大晋内战的左近百姓倒是忙起了过年,这令客货中转的末口渡头颇显热闹。即便是风雪之际,熙攘的人群依旧忙碌,穿梭的车舟也仍然拥挤,乍一看倒颇似盛世之景。

“小心喽!靠岸喽!”吆喝声中,一艘商船靠泊码头。不待船只停稳,一行九人便千恩万谢的拜别船东,行色匆匆的下船离去。他们有老有少,背着大包小包,打着油纸伞,裹得跟粽子一样,几乎只露出眼睛。为首的两名男子,行进中更是左顾右盼、目光警惕,似乎一直在提防着什么。

目送那九人离去,青年船东面上的笑意早被不屑所取代,他冷哼一声,快步走近一间船舱。舱内,一名儒装文士正凭窗而坐,品茗赏雪。那船东一入船舱便换上一副下人姿态,他蹑脚走近文士,躬身轻语道:“公子,那两人已携家离去,此事已了,我等是否离岸,前往东海郡别宅?”

“当然,既已给血旗狗贼添了麻烦,你我也该过年去了。虽然我等不及返回辽东家乡,但这几月海贸盈利不少,公子我得让大伙跟着过个肥年!”儒装文士闻声回头,对船东淡笑道,“还别说,我虽为毁族之仇而南下行商,终归得以自行闯荡天涯,却比以往在族内勾心斗角要爽快多了,呵呵...”

这文士年纪轻轻却目光深沉,眼底更是隐带阴郁。他叫邢晨,却是出自数月前被血旗骑军捣毁批斗的那个辽东邢氏,当时他恰好访友外出,但其父亲与不少亲人因为劣迹斑斑被血旗军公审处死,可谓仇深似海。不过,或因遭逢大变抑或南北闯荡之故,这邢晨看来并无一般世家公子的纨绔傲气,反显谦和成熟。

想是心情很好,看了眼憋着个脸的船东,邢晨笑道:“顺子,有甚就问吧,你我从小一同长大,名为主仆,实为兄弟,何必扭扭捏捏?”

“公子,小的不明,我等隐姓埋名南下经商,恰从那二人口中套出血旗贼与安海贼本就一家,这等秘闻非同小可,何不直接禀明官府,或是设法拿下那二人送交衙门,从而立功封官,反而费心费力相助二人叛逃,还旁敲侧击指点门道,岂非送钱送功劳给那两名贪财反复之徒,何必呢?”青年船东顺子挠了挠头,赔笑问道。

“你小子定是红眼了,哼,有钱也得有命花,有官还得有命做!血旗贼绝非善与之辈,何必为了区区钱财封赏,令自己显露行藏、陷入险地,公子我眼下可扛不住血旗贼报复,还是让那两个蠢货和王氏去迎接血旗贼的怒火吧!”邢晨阴笑着说道,“何况,血旗贼与安海贼合并那般容易,明眼人或已猜出其本属一家,是以这等举报功劳想也得不了多高封官,还不如我凭借家世,直接往幽州或是平州求官呢!”

目光不无哀怨,邢晨复又道:“看如今天下大势,关东阵营即便知晓血旗贼与安海贼这点猫腻,一时也无暇收拾血旗贼,多半仅是装聋作哑,来日缓图。其实,之所以怂恿相助那二人叛逃,实为诱发血旗贼内部相疑,甚至人人自危。他日内有人心不稳,外有东海王恼恨,看那血旗贼如何收场,晨之大仇或可得报呢...”

“客官!客官!可要雇车?”再说下船的那九人,方出码头,一名车夫便吆喝着斜刺里奔来,将这行人吓了一跳,两名男子更是不约而同的将手搭上腰际。待到明白这是车马行的伙计在拉客,他们这才恢复镇定。

其中略高的男子伸手示意马车停下,转而拱手对另一矮胖男子笑道:“朱兄家人多些,不妨先走。他日得了剿贼之功,受广陵陈氏提携,还望莫要忘了小弟啊,哈哈。”

“张老弟一片盛情,为兄便不客气了。老弟尽可暂时归隐,待他日血旗贼患消弭,你我再把酒言欢。”朱姓男子也不推让,拱手客套一句,便带着五名家人匆匆登车。张姓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手上却是不停,又是热情的将朱家的孩童抱上马车,又是替朱姓男子一行拉帘关门。看其勤快劲儿,仿佛生怕朱姓男子反悔不走似的。

目送马车离去,张姓男子也不耽搁,当即拉上自己的家人,竟是折返码头,包下一艘快船向西而去。船舱内,他的妻子疑惑的问道:“夫郎,你我这是前往何地,莫非真要远离沿海隐居不成?”

“隐居!?哈哈哈...”听到妻子如此一问,张姓男子不无得意的放声大笑,良久方告止歇,又抿了口茶,摆足了谱,他这才卖弄道,“隐居之说不过敷衍之词,那朱澜太过糊涂,居然指望投奔故主陈氏。既如此,为何不顺其意,让其回淮阴寻陈氏碰钉子,我却直往下邳,独享举报之功呢...”

就在张姓男子背后嘲笑朱姓男子的时候,朱姓男子的马车正在高速奔驰。只是,朱姓男子并未如同张姓男子所想,前往广陵陈氏所在的淮阴城,而是下令车夫直接绕过淮阴,冒雪沿路南下。

“夫君,不是说去陈氏揭发血旗贼吗?怎的不进城?”马车内,朱姓男子的妻子忍不住低声问询道,“夫君尽快禀告官府,让朝廷剿了血旗贼,既可立功受赏,还可免除后患,也让我等一家老小放心啊。”

朱姓男子瞪了媳妇一眼,瞥了眼厢外车夫毫无察觉,这才低声叱道:“妇人之见!血旗贼岂是那么好灭,我既已得了大笔钱财脱身,又何必再趟这滩浑水。血旗贼连东海王都敢要挟,我若露面焉有命在?你我一家换上几次车船潜往高邮,在咱家昔日所购暗宅藏些时日,静待消息再做决断,这方为保命知道!”

“至于揭发血旗贼,哼,江淮诸陈同气连枝,广陵陈氏明里虽未随陈敏作乱,暗中定与陈敏有所勾结,无非两端下注而已。不见徐州水师未曾南下平叛吗,自是各方掣肘之故!我若前往陈氏告发,还不知是何结果呢。那张俊小儿口说隐居,送我举报之功,分明想拖住我,自己则先一步前往州府告发立功,嘿嘿,毕竟年纪还轻,功利之心旺了些,便让他挨刀去吧。嘿嘿嘿...”在朱姓男子的冷笑中,马车渐渐消失于漫漫风雪...

第五百三十回 欲说还休第五百八十九回 粮价长阳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阵战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敌援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谋算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东第四十五回 轩然生波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乱战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一百八十六回 脱险回巢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帮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一百一十四回 无欲则刚第三百五十回 入驻东莱第九回 义愤出手第四百九十一回 机关算尽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壶关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约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五百四十四回 锡兰遗族第五百四十四回 锡兰遗族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卫骑袭第五十七回 援手揽才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阵遗图第六百六十回 天现凶谶第三百九十三回 华兴科考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击第三百二十五回 鳌山样板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营遇袭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刘琨第八百回 五年升平第六百五十六回 骗局连连第五十三回 匪寨内情第六百四十一回 荡平附塞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二百六十回 骑军返冀第三百一十一回 对夷心态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战维艰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统第二十七回 忆苦妄语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纵第九十七回 惊弓之吼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内定局第二百三十四回 诱敌入彀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战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败临头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斩首第十六回 怒毙胡蛮第三十九回 良言难阻第七十七回 功亏一篑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一百一十六回 右侯张宾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五百一十五回 铁骑远袭第五百一十九回 敌向难料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拢女侠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农第十八回 反洗胡营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云动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马踏营第五百七十回 无可调和第二百二十四回 画饼碧海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一百六十四回 东解西救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乐岛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败刘粲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国两使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网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发威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温语第五百回 战云汇聚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湾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斩首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里藏刀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袭至第八十回 军候周新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产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遗族第二百六十五回 将计就计第一百一十回 勇夺寨门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五百六十七回 长社坞堡第二百七十四回 慑服常欣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斗事件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袭蒙兀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
第五百三十回 欲说还休第五百八十九回 粮价长阳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阵战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敌援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谋算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东第四十五回 轩然生波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乱战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一百八十六回 脱险回巢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帮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一百一十四回 无欲则刚第三百五十回 入驻东莱第九回 义愤出手第四百九十一回 机关算尽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壶关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约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五百四十四回 锡兰遗族第五百四十四回 锡兰遗族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卫骑袭第五十七回 援手揽才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阵遗图第六百六十回 天现凶谶第三百九十三回 华兴科考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击第三百二十五回 鳌山样板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营遇袭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刘琨第八百回 五年升平第六百五十六回 骗局连连第五十三回 匪寨内情第六百四十一回 荡平附塞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二百六十回 骑军返冀第三百一十一回 对夷心态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战维艰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统第二十七回 忆苦妄语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纵第九十七回 惊弓之吼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内定局第二百三十四回 诱敌入彀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战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败临头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斩首第十六回 怒毙胡蛮第三十九回 良言难阻第七十七回 功亏一篑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一百一十六回 右侯张宾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五百一十五回 铁骑远袭第五百一十九回 敌向难料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拢女侠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农第十八回 反洗胡营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云动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马踏营第五百七十回 无可调和第二百二十四回 画饼碧海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三百五十四回 错捉文鸯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一百六十四回 东解西救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乐岛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败刘粲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国两使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网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发威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温语第五百回 战云汇聚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湾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斩首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里藏刀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袭至第八十回 军候周新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产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遗族第二百六十五回 将计就计第一百一十回 勇夺寨门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五百六十七回 长社坞堡第二百七十四回 慑服常欣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斗事件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袭蒙兀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