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爱木雕的五爷

苏氏对于孙子孙女到没有什么想不开的,只要身体能生,又不计划生育,早晚都会生个儿子出来。可是二奶奶自己却想不开,之前有多大希望,这次就有多大失落。

五奶奶徐氏陪着刚生完哭泣的二嫂,她也想不开,无论男女,好歹人家还生了,可自己就是无动静。哪怕是生个闺女她也愿意呀。

徐氏还得按下自己的想不开,来安慰这个因为生了个闺女就流泪的二嫂。引得她也要流泪了。

秋桃进屋瞧见这俩人,就差抱头痛哭了。秋桃说:“二奶奶,你这样对眼睛可不好,到时让太太知道了就不好了,要是不喜欢这个小娘子,太太就给你抱去,太太说了,她可欢喜小娘子,还起个名叫虎妞哪”

孙氏听了这话心里好受点,擦了擦眼泪,说道:“我就是觉得对不住二爷”

这时二爷也进屋,听她这话,就说道:“你可别说什么对不起我的话,母亲早就说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我稀罕闺女,就给我送来个小娘子了,好和她姐姐作伴。刚她姐姐就吵着要来看妹妹哪,我怕吵着你,没让她来,她还哭哪,她要是来了,看你这么不稀罕小娘子,小心她不理了,到时我就抱她们姐妹去母亲院里去,母亲欢喜的很,”

孙氏听二爷这么说一大堆,扑哧笑了,“谁说我不喜欢她了,你可别给她胡说,我自己生的我不疼谁疼?”

徐氏见她夫妻二人说的高兴起来,就告辞回去自己郁闷去了。

回去自己院里的徐氏,问丫鬟,”五爷哪?”

小丫鬟回道:“回二奶奶,五爷在书房哪。”

徐氏就拐向书房的小路上。书房本来不在那,是五爷自己命人改在那里,在院子的左侧,靠近偏院,离正院远点,徐氏对这有些想法,靠近偏院,难道是为了将来。。。?可也没见五爷对哪个丫鬟有出格的地方,和徐氏都没几句话,别人就更难见他开口了。晚上就寝除了正院就在书房,就是白天在府里也大部分时间在书房。都不知他在书房干什么。

快要腊月里的天,一大早很冷,徐氏裹紧身上的斗篷,玉竹搀着她快步走着。

书房是改建的,本来很大两间,五爷改成三间,书房外边侧又加盖了个小耳房,留着值班守夜的小厮用的。五爷不喜欢别人来书房打扰他,徐氏只进去过书房的厅间,里面两间没进去过,仅有的去过几次,都能感觉五爷的不高兴,所以她就很少来这,今天不知怎么,就很想来这看看他在干什么。

耳房的小厮元胡见五奶奶过来,赶紧出来迎上去,见了礼。元胡是五爷的贴身小厮,他娘就是厨房老吴家的。

徐氏问道:“五爷起来了吗?”最近五爷没在正院留宿。

元胡答道:“五爷早就起了”徐氏赶紧问“那么早起身,吃过朝食了吗?”

“五奶奶,五爷吃了晚上预备的点心,喝了热茶”

徐氏放心的点头。“你伺候的好,玉竹,赏他”

玉竹忙拿出个小荷包出来,元胡高兴的接过来,躬身谢过徐氏。

元胡忙在书房门口对着房里说:“五爷,五奶奶来了”

里面五爷的声音“进来吧”

进去的徐氏就见五爷拿本书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又不考状元,每次来都是见他拿本书坐那,也不知到底是在看什么书,觉都不好好睡,一大早就起来看书,也没见考个秀才出来。

徐氏自己找座坐下,如果不自己找座,五爷也不会叫你坐,就等你说完就走的架势,徐氏笑着问:“五爷起来的早。要不要再让玉竹送来点吃食?”

五爷道:“不用”

徐氏接着说:“今早二嫂生了闺女,母亲欢喜的很”

五爷:“哦”

徐氏:。。。。。。。。。

你不出声,他就不出声,徐氏没趣,就告辞了。

不说出去的徐氏更加郁闷,屋里的二爷见徐氏出去了,放下书赶紧冲向内间,屋里的中间有个长桌,桌上一堆木料,内间的左面墙上是木板做的空格,每个格里都有个工具,右面墙也是空格,空格里摆放了一些木雕。

是的,不爱言语的五爷喜爱木雕。五爷念书一般,几次考秀才都没过关,婚前无聊窜到同窗家,被同窗书房里的一个造型独特的笔筒所吸引,问了同窗哪里买的,同窗说是自家亲戚做的,一个外省来借住考举人的族亲。五爷让赶紧引见,和那个同窗的族叔交谈后,就迷上了雕刻木头,白天没事就往同窗家跑,在府也是埋头在书房内间里自己琢磨,府里除了贴身小厮元胡就没人知道,木匠是手艺人,下九流之类,五爷就不打算给家人知道,所以本来就慢腾腾没言语的五爷更加无言了,只对着木头琢磨。

学了两年了,同窗的族叔还在借住,五爷就时时请教,就当是拜了个老师,给府里也是说在同窗家和同窗准备考举人的族叔一起交流。这个年代,男子在外呼朋唤友也好,交流学问也好,都是喜闻乐见的事,谁家让个大男人守在内宅过日子?

五爷学习完就回屋自己练,前阵子刚琢磨出门道,不是要时不时出去露个面,五爷恨不得日夜关在内间不出去。

徐氏不知道五爷再干什么,还以为五爷不中意她,回屋就默默的流泪,最近天天一个人睡,哪里能来个孩子呀。

玉竹也不知怎么劝解五奶奶,要是有个通房小妾的还可以替奶奶骂出来,可是五爷没小妾没通房,看着也不是断袖的人,只是冷落了正院,出气都没地方去出,骂人都不知去骂谁。

陪嫁的丫鬟有四个贴身的,两个都面容姣好,都是徐氏娘家预备的姨娘备选,可正院都空着哪,备选更没戏。

徐氏已经给玉竹定了五爷的一个长随,会点功夫,是随国公宋家表叔给三老爷,三老爷又给了这个慢性子的儿子,就想有个事好让长随背起五爷就跑,哪知五爷出门只带元胡,长随每日在府里闲着,就是闲呆着乱逛时,被玉竹相中,徐氏问了长随后就给他们定了亲事。

513 误会856 梁修的异常787 白首之约459 神仙养大的626 孽障055 发现二儿的猫腻733 小学究269 皇上掉坑里239 弃婴510 狗蛋944 重话754 着急461 白老四722 余粮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294 赞赏与娇宠084 媳妇是那摘果子的人834 洗脑315 吊篮605 拜托二姑母314 铺床叠被236 初步想法083 聆听者742 预定588 请教313 摸胖手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177 请菩萨660 再老也得回娘家歪着去357 两个保护神711 山野闲客877 惊雷742 预定412 床腿855 殿试412 床腿812 方舟763 新年新气象906 日渐消瘦063 武陵侯松柏夫人079 宴会 四469 春草的担心351 和张渣吃酒622 没有你的陪伴我真的好孤单135 皇上与八痴706 背媳妇385 陶氏气晕388 照拍不误294 赞赏与娇宠935 高门媳妇410 雪莲916 太夫人的果断926 八皇子回京071 臭美的三太太549 叉出去705 心定797 干点啥453 又是帽子737 以绝后患027 苏氏的回归212 三姑奶奶的功劳737 以绝后患097 带发修行173 八娘子567 玛丽苏781 三字经805 侍卫526 打听071 臭美的三太太440 宋家媳妇670 俞管家606 恶婆婆601 叶府203 三老爷见血191 梅王氏的反应904 强势332 郁闷的九郎471 捐款140 出月子就像出牢024 要死的感觉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318 男人的想法959 快刀斩乱麻128 表姐妹相见812 方舟236 初步想法122 五爷的懵逼613 回府683 突惊932 奇特的人732 苏自林父子248 不速之客108 俩二货086 郡王府的打算715 建议798 可怜人463 专业黑347 盘算249 刘婆子的安立299 小儿玩乐
513 误会856 梁修的异常787 白首之约459 神仙养大的626 孽障055 发现二儿的猫腻733 小学究269 皇上掉坑里239 弃婴510 狗蛋944 重话754 着急461 白老四722 余粮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294 赞赏与娇宠084 媳妇是那摘果子的人834 洗脑315 吊篮605 拜托二姑母314 铺床叠被236 初步想法083 聆听者742 预定588 请教313 摸胖手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177 请菩萨660 再老也得回娘家歪着去357 两个保护神711 山野闲客877 惊雷742 预定412 床腿855 殿试412 床腿812 方舟763 新年新气象906 日渐消瘦063 武陵侯松柏夫人079 宴会 四469 春草的担心351 和张渣吃酒622 没有你的陪伴我真的好孤单135 皇上与八痴706 背媳妇385 陶氏气晕388 照拍不误294 赞赏与娇宠935 高门媳妇410 雪莲916 太夫人的果断926 八皇子回京071 臭美的三太太549 叉出去705 心定797 干点啥453 又是帽子737 以绝后患027 苏氏的回归212 三姑奶奶的功劳737 以绝后患097 带发修行173 八娘子567 玛丽苏781 三字经805 侍卫526 打听071 臭美的三太太440 宋家媳妇670 俞管家606 恶婆婆601 叶府203 三老爷见血191 梅王氏的反应904 强势332 郁闷的九郎471 捐款140 出月子就像出牢024 要死的感觉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318 男人的想法959 快刀斩乱麻128 表姐妹相见812 方舟236 初步想法122 五爷的懵逼613 回府683 突惊932 奇特的人732 苏自林父子248 不速之客108 俩二货086 郡王府的打算715 建议798 可怜人463 专业黑347 盘算249 刘婆子的安立299 小儿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