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只是佩服归佩服,眼看岳飞大破刘部大军,俘获甚众,除了当场斩了几百个在抢掠时民怨极大的军士,其余三万多被俘的败军,只怕大半要归入这岳飞麾下。

两个出城迎接岳飞时,看着对方才二十八岁,年轻气盛,英伟不凡,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他们虽然只是一时冲动,这两个月时间下来,拎着自家脑袋抗着刘光世几万大军的围攻,城里还有不少赵构的心腹余党随时可能做乱,内外交击,苦不堪言。

为的什么,自然是功名富贵。

对方以万余大军击破五万强敌,声名必将冠于天下,而功劳也是极大,如此年轻,便要获得与他们相同,甚至是盖过他们的名声和地位,这将是情何以堪。

是以此时不需沟通,也不必商量,借着岳飞不攀附秦桧,不与他们同进退的机会,大加攻击。

只是秦桧是何等样人,这两个人心思,他岂能不知。

苗傅住处距离此处甚近,众人便索性步行,秦桧满脸是笑,携住苗傅胳膊,对他二人的话,却只是置之不理。

寻个话缝,便只是与这二人闲话家常,不提正事,却令得苗刘二人好生郁闷。

过了不久,便到得苗傅府中,秦桧稍一示意,苗傅便屏退左右,只有自己与秦桧,刘正彦留在房中。

秦桧摆明了是要和这二人密谈,却只是不急,坐在厅中右首上座,却是拿眼四顾而看,夸赞苗傅这府邸正堂悬挂的字画。

苗傅与刘正彦心急如焚,就差扑跪在秦桧面前,求这个宰相告诉自己,皇帝对他们是如何评价。

秦桧此来。自然是带来了皇帝真正的想法和评价,之前他们由孟太后封授的节度使,能否得到承认,还是未知数。

见这二人如同被百爪挠心的怪样,秦桧心中暗笑。却也是知道火候已至,不必再惺惺做态了。

他微咳一声,将苗傅口不应心的字画品鉴打断,微笑道:“两位将军,我此次前来,却是带有陛下对二位的评价和赞许之辞。”

苗刘二人相视一眼,脸上已是笑不可抑,齐声道:“请大人示下!”

“陛下说道,康王虽然是事出无奈,然则究竟是窃居皇位。若是责罚征讨,又恐失天下人之心,今有苗傅、刘正彦二人,忠勇可嘉,为朕解决了这个心腹之患,难能可贵之至!”

苗傅大笑,拱手答道:“陛下也知我忠勇了!”

刘正彦也是一笑,只道:“陛下过奖。末将愧不敢当。”

苗傅横他一眼,道:“若不是咱们,康王打死也不会退位,咱们立下大功。有什么不敢当的。”

秦桧抚掌一笑,道:“苗将军地话是正理。”

刘正彦一笑低头,不再言语。

秦桧又道:“陛下说,既然两位将军立下大功。当真忠勇,当初由太后授节度一事。虽是事急从权,也是份属应当。两位又是宿将。持节为帅,也足可当得。”

苗刘二人闻言大喜,站起身来,齐声道:“谢过陛下大恩。”

秦桧摆手道:“两位是份属应得,陛下明言在先,不必如此。”

见两人讪讪退下,秦桧又道:“苗傅苗将军,倡义首功,现下是节度使领御营统制,有些委屈。陛下的意思,可授苗将军为湖北路襄阳府路招抚使,刘将军,为谭州制置使,跟随李平章李大人,经略荆襄等地。”

他静静说完,便啜茶不语,看苗刘二人的脸色。

苗傅略一思索,便知道这一项任命极佳。他以节度使的头衔任荆襄等地的招讨使,等若皇帝让他成为湖北一路地最高军事统领,比一个前任的御营统制要强过许多。

只是让他离开临安,却是有些不舍。以他原意,最好就是让他成为浙东路的宣抚使,仍然镇守临安,如此最好。

而刘正彦却是满心情愿,由一个御营副统制成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将来责权更大,军功更大,岂不是比跟在苗傅屁股后头要强上许多。

两人稍一思索,虽有小小遗憾,却都知道比现下的尴尬局面要强上许多。当下站起身来,抱拳道:“末将谨遵陛下之命。”

“好!”

秦桧面露喜色,笑道:“临安这里,距敌甚远,陛下也不会留驻大军。两位将军到得荆襄,整军顿武,岂不是更有进步余地。”

他话锋一转,又道:“此次苗将军还有加官,授检校少保,刘将军授阁门赞善舍人,陛下说,两位将军虽有大功,恩犒赏不可一下子太厚,恐伤二位将军德福。陛下思谋沉远,为将军考虑甚多,两位将军不可心生懈怠才是啊。”

“是,陛下之恩天高地厚,我二人必定竭力报效,以答陛下识人之明。”

这些封赏,并不谓不厚,却也不是时人想象中的那么厚赏。赵桓所考虑的,一来是苗刘二人兵变叛乱,虽然是打的是赵构,保的是自己,却毕竟是干犯大忌,军人参政叛乱,是宋朝大忌,这两人必定心怀鬼胎,对自己的地位并不确信。

若是大封大赏,只怕还吓跑了他们。

将此事说定,秦桧却是收了笑容,将脸色一变,向这二人道:“此次我前来宣抚两浙,一是了断两位兵变后地手尾,二来,是要迎还太后和康王。”

见两人面露不解之色,便又道:“我回长安,太后与我一起动身,康王么……两位将军随我一起上路,康王交由两位将军的军中护送。”

这安排,原也是平常的吩咐,只是听在苗刘二人耳中,却是阴沉的可怕。

这两人虽然不是灵醒人,却也不笨,秦桧说完,两人浑身一颤,面面相觑,一时半会,竟是不敢出身。

秦桧面带微笑,却是别转过头,复看墙上的书画。

这二人既然明白,却也不必多说。他们自然知道其中关系厉害。

他们先是跟随姚平仲与金军相战,地位不高,和赵桓没有什么交集,然后一直跟随赵构,要说信重,赵构让这两人做御营统制,对他们倒比赵桓要亲厚的多。

既然他们出卖故主,在新主面前立下大功,不过要得到真正的任用,却要更进一步,弑杀旧主,来博取赵桓欢心。

弑杀赵构,他们便很难回头,也必须永远跟随赵桓,这样一来,也算是赵桓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来表明决心。

弑赵构,以为投名状。

秦桧并没有一直逼问他们,甚至不肯加以诱惑。

他相信,眼前这两个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的武将,会将这其中地利害关系想明白的。

他们等不起,他却可以从容自若。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眼前这二人,为了富贵,可以杀王渊这个旧上司,杀康王这只落难凤凰,更有何难?

倒是刘正彦先下决心,拿出当日一刀砍落王渊脑袋的利落,先答道:“康王身份非比寻常,自然是跟在末将地军中,更加稳当。”

他如此一说,苗傅也自然不肯落后,当即也答道:“是极,请大人放心,咱们一定将康王照顾的稳稳当当,绝不会出乱子!”

秦桧展颜一笑,道:“船行江中,康王又心中郁郁不乐,两位小心看着,别让他老人家脚一滑,掉到江里才好。”

苗傅与刘正彦相视狞笑,一起答道:“大人放心,咱们一定好好照顾康王,不使他出一点意外。”

秦桧收了笑容,颔首点头,正色道:“如此一来,两位将来的功名富贵,包在秦某身上。”

与这二人谈妥此事,秦桧便先离了临安,往绍兴府路等处而去,接近官员,考核政绩,安抚流亡,甚至弹劾罢免了不少无能的地方官员,使得两浙等路,大为震恐。

他也不怕得罪人,自己心中明白,将来涮新吏治,整顿大宋官场,只怕他就是过河卒,急行锋,现下先拿一些官员来练手,也算是为将来做事打个底子而已。

他原本打算巡行两个月时间,待到七月再回临安,然后由临安经荆襄各处,拜会李纲,再去看湖北路地吏治。只是待六月中旬左右,却是传来几封急件,使得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急速返回临安,准备起身动行。

他离开地这段时间,赵桓对整个东南的大局,又做调整。

以韩世忠为沿准宣抚制置使,负责准南和准西地大局;提升杨沂中为江东制置使,将张宗颜等诸路划拨给他,又令杨沂中招兵三万,至建康练兵;岳飞,则被命为浙东制置使,负责临安各地的安全。

秦桧一面赶路,一面思索着赵桓这些任命的用意。对韩世忠这样的宿将和大将,这样的任命并没有什么奇怪,倒是杨沂中的提拔,令他有些诧异。此人虽然也有勇将之名,不过资历还浅,也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不久之前还是韩世忠的部将,现下竟然将江东的安危交托给他,又命他扩军整训,将来只怕也要和韩世忠一样的地位,却令他很是惊异。

而对岳飞,赵桓当初满口夸赞,现下却不将此人派驻前线,而是留在临安,这更是诡异之极,令他百思而不得其解。

第9章 讲四讲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2章 安抚江南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138章 接战第97章 争执第4章 行人司第64章 出巡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39章 前夜第51章 潼关大战(2)经略关陕8第97章 争执第139章 前夜第167章 相峙燕京第53章 龙口大捷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第二十九章第5章 政事堂第83章 初见易安第52章 纵论天下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64章 出巡第三十八章第81章 驿站第一 卷蒙尘北国14经略关陕6第一 卷蒙尘北国18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57章 亲临太原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169章 困兽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1章 苗刘兵变第116章 兄弟辩论第77章 灯如幻梦第二十七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23章 兴亡感慨经略关陕5第132章 明枪暗箭经略关陕15第二十四章第60章 雪夜夜话经略关陕5第51章 潼关大战(11)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十八章第122章 风雨欲来第96章 岳家军第四十一章第155章 当者辟易第52章 潼关大战(18)第130章 血雨腥风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64章 出巡第60章 雪夜夜话第97章 争执第二十三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51章 潼关大战(9)第100章 父子第86章 峰火太原第十五章第52章 潼关大战(18)第四十七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11章 苗刘兵变(2)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15章 郓王楷经略关陕19经略关陕21第十九章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4章 行人司第80章 往事可追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97章 争执第5章 政事堂经略关陕24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50章 潼关大战(1)第10章 登闻司第125章 大战役第147章 打草惊蛇经略关陕26第57章 传令经略关陕23第4章 行人司第75章 兄弟别离经略关陕22第二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74章 父子相见第十五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
第9章 讲四讲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2章 安抚江南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138章 接战第97章 争执第4章 行人司第64章 出巡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39章 前夜第51章 潼关大战(2)经略关陕8第97章 争执第139章 前夜第167章 相峙燕京第53章 龙口大捷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第二十九章第5章 政事堂第83章 初见易安第52章 纵论天下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64章 出巡第三十八章第81章 驿站第一 卷蒙尘北国14经略关陕6第一 卷蒙尘北国18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57章 亲临太原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169章 困兽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1章 苗刘兵变第116章 兄弟辩论第77章 灯如幻梦第二十七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23章 兴亡感慨经略关陕5第132章 明枪暗箭经略关陕15第二十四章第60章 雪夜夜话经略关陕5第51章 潼关大战(11)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十八章第122章 风雨欲来第96章 岳家军第四十一章第155章 当者辟易第52章 潼关大战(18)第130章 血雨腥风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64章 出巡第60章 雪夜夜话第97章 争执第二十三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51章 潼关大战(9)第100章 父子第86章 峰火太原第十五章第52章 潼关大战(18)第四十七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11章 苗刘兵变(2)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15章 郓王楷经略关陕19经略关陕21第十九章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4章 行人司第80章 往事可追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97章 争执第5章 政事堂经略关陕24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50章 潼关大战(1)第10章 登闻司第125章 大战役第147章 打草惊蛇经略关陕26第57章 传令经略关陕23第4章 行人司第75章 兄弟别离经略关陕22第二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74章 父子相见第十五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