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5)

霍庆阳眼睛一瞪,胡久利脖子一缩,不敢说话了。

“叫王庶来我军帐一趟。”霍庆阳皱着眉头道。其他人互相看看,答应着下去了。

王庶很快就到了,他皮肤粗糙,身材消瘦,穿着偏将的皮甲,站在军中丝毫也不显突兀。

霍庆阳将手中旨意递给他,王庶没有任何疑问,默默接过来看,身子始终标枪一般直挺。看完了,他将旨意双手递过,还给霍庆阳,还是没有说一句话。

“你怎么看?”霍庆阳问他。

王庶面色冷峻,头盔的边沿一丝不苟地压到眉梢,他沉声道:“这样的命令,会将西北军拖入险地!”

霍庆阳叹了一口气:“我知道。”

他沉声不语,攻击的命令是下来了,是他们想要的开战,却是以这样的攻击方式,实在出乎他的预料。但是又不能说是错误的,夺回京都,需要西北军和十六卫军的配合,按照现在所处的位置,自然便是十六卫军负责南部,西北军负责西北。

这两支军队中,需要一支主攻,一支配合,皇上选中了他们西北军主攻,负责吸引敌军主力出城野战,十六卫军在南方缓慢推进,压缩战场。

之所以要野战,是因为京都城池实在坚固,敌人若是固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攻下来,圣旨上吐露了一点内情,那日大水冲垮了下游通往济州的一段河道,漕运一时接济不上,就靠济州原地剩余的粮食,已经不敷十日之用了。十六卫军现在南方,还要和三百万难民夺粮。若是继续拖延,等着敌军守不住京都,怕是会有灾民饿死。

灾民饿死一些,仍然不是关键,南方是大苑的产粮之地,区区三百万难民很容易就可接济,漕运不行可以走陆路,顶多就是拖延些日子,多死几个人罢了,绝大部分的人应该还无恙。一场这样的大水灾,家里已经片瓦不存,挨几天饿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就是在时间上,十日后,济州余粮吃完,新粮未至,民心必然慌乱,城中西瞻军便有了可乘之机,如果他们趁着这个机会向南边突围——旨意上很委婉地说,知道西北军一路辛苦,所以军粮大部分都给西北军留下了——十日后粮食既然消耗完毕,同样已经挨饿又被难民绊住手脚的十六卫军恐难支撑。所以绝对不能让敌军看出南方弱点,如果要战,就只能吸引敌军从这里出来。

城内铁林军的情况霍庆阳最清楚,别看他们现在只有四万人被困京都,四面受敌,成了一支不折不扣的孤军,十六卫军和西北军加起来三十多万人,看着形势对比如此悬殊。几次进攻下来,西瞻军也都表现平平,似乎没有什么能耐,一般士兵和百姓都认为他们只是靠着京都坚城为依靠,才拖延了这么长时间。

但实际上,这种交战对西瞻军才是不利的,西瞻军四万人都是骑兵,骑兵进城驻守,等于被斩断了马腿,比普通步兵更加不如,他们驻守的时候并不可怕,如果他们找到机会突围,那才是真正展现实力的时候。

虽然只有四万人,但要正面对决,他这十几万疲军或可一战,十六卫军却十分危险。

“陛下信任元帅,信任我们西北军,才将主攻的重任托付给元帅。”王庶冷静地道,“此事不能推脱。”

“可是野战……”

“野战正是敌军最擅长的,正面冲撞我们必定损失惨重。但是京都城池坚固无比,打攻坚战役同样少不了消耗,不能说陛下的战略是错的,只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吸引敌军出城野战,这却要好好想想。”

霍庆阳望着他,叹了一口气。他实在觉得无法开口。敌人是没有义务配合你的,你主攻敌人他们就一定要用主力去迎战吗?你想让他攻西北,他为什么不去攻更富饶的南边?

所以他另外还接到了一封密旨,旨意上要求,要他们利用西北军刚刚到江州,城中敌人还不知道底细的便利条件,由王庶表明身份,做出显亲王带着西北军先头部队,急急进京勤王的姿态,用他自己吸引敌军出城。南边十六卫军会全力压进,做出要决战的姿态。甚至不惜用百姓冒充士兵,用车辆设置路障,给敌人强大的压力。

西瞻军如果要选一个方向突围,会选择看上去有上百万之众又不适合跑马的方向,还是看着只有几万人的方向,结果必是不言而喻了。

这将是极为艰苦的一仗!如果说西北十几万军队对上近四万铁林军,胜算很小的话,那带兵不多、吸引敌军出城野战的王庶,就如同赤身搏虎,危险可想而知。

霍庆阳很容易就想到“借刀杀人”四个字。

皇帝要除去王庶,他理智上可以理解,情感上却很难接受。王庶自青州以来,跟着他征战沙场,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他都看在眼里。王庶胸有韬略、沉着勇敢,比之胡久利等人强得太多。霍庆阳心中不知多少次希望王庶不是什么皇帝的政敌、金枝玉叶的九皇子,而是他身边真真正正的一员副将,那他将是自己最得力的部下、最心爱的弟子、将来一定能超越自己的大苑优秀将帅。

可是现在,一道旨意下来,这个未来的将星就很有可能陨落在这里了。

霍庆阳不是武本善,他从来就没有抗旨的胆子,昔日定远军中韩维监军,他明明知道韩维的布局错漏百出,想出偷兵符的主意,却也只想让青瞳去顶缸。

如今他算得上皇帝的亲信,于情于法,都没有偏向王庶的道理,可是他怀揣密旨,偏偏就是开不了口。

王庶静静地看着他,突然开口:“元帅,属下想请命做个先锋,不知元帅可否成全?”

霍庆阳手腕抖了一下,没有说话。

王庶双手抱拳,施了一个军礼:“请元帅成全!”

霍庆阳嗓子像是堵住了,眼底突然有了些热意。他知道王庶已经明白了,他是皇宫中长大的,身边一直围绕着这些政治阴谋,所以不用自己说,他就已经明白了。

霍庆阳微微颤抖,还是出不了声,他一向话语不多,可也没有此刻这般寡言。

“元帅,你曾经跟我说过,只要我们跟着西瞻军走,只要他们不撤离我大苑的国土,就终有一战!便是这个终有一战,支持我走到现在!”王庶看着他,缓缓道,“能活着看到京都,已经出乎我的意料;能死在保家卫国的战场,已经高于我的期望。我一直在等!霍元帅,现在,我终于等到了这个终有一战!”

“王庶,我……”霍庆阳的嗓音嘶哑,“我自己去见陛下,请她收回旨意!”

王庶微微一笑:“此战必定有伤亡,也必定要有先锋!陛下的旨意没有错,您为何让她收回?您将这个重任交给任何一位兄弟,都不会有人推脱,自从青州以来,我跟着您征战,并不曾退缩过!如果元帅信得过我,就请您让我去,前方就是大苑的都城,就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是真的非常愿意为它做一切事!”

“九殿下!”霍庆阳突然叫了一声,长久以来,他都没有这样称呼过王庶了,“我就将先锋任务交给你,但我一定会提前接应,请你为了你的姓氏,坚持一下!”他高声喊道。

王庶的身子震了一下,他转过身,微微一笑:“我一定会坚持!如果行,那是上天的恩赐,如果不行——”他微微一笑,“何惜百死报家国!霍元帅也不必介怀!”

他转过身,就这么走出中军帐。

霍庆阳心中好似中了一箭,钝钝地痛,他咬着牙,终于忍下情绪,喝道:“擂鼓!偏将以上,中军帐集合,三通鼓不到,军法处置!”

咚!咚!咚!鼓声沉重地响起,营地里顿时就沸腾了起来,无数士兵冲出了帐篷来,兴奋至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穿好皮甲,配好武器。骑兵拉着战马飞奔,跑得比自己的马还快。步兵迅速列队,整理着弓箭和刀枪。

只有辅兵没有事情,太长距离的奔驰让他们丢掉了所有重型军械,如今他们手中连一部投石车、一张弩床车都没有了,只能作为后备使用,但是他们仍然一个个握紧拳头,整装待命,看他们脸上的表情,便是让他们就这么赤手空拳冲上去,他们也绝不会退缩。

擂鼓吹号!终于——要战斗了!

嚓嚓的声音响成一片,一个一个的军官飞快地冲到了大营来,将官穿的本应是马靴,但是经过了长途奔袭,还有靴子的也仅剩少数,大部分人都和士兵一样是布鞋了。

尽管是紧急的召唤,但这些军官里没有一个神色狼狈,相反,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写满了兴奋!

霍庆阳环顾四周,终于开口:“今日接到旨意,由我西北军主攻,要求十日内和敌军决战!”

“十日?”众将面面相觑,全都愣住了。

“元帅!”副将方克敌站出来,大声道,“十日内太急了!像京都那样的坚城,几个月攻不下来也毫不稀奇,我们刚到江州,没有粮草接济,也没有弓箭补给,更是连个攻城最基本的弩车撞木也没有,怎么可能十日之内攻破京都?”

连胡久利都皱起眉头:“攻城就攻城,但是十日内根本不可能,参军怎么会下这样的命令?这他妈准是十六卫军那个孙子撺弄的!”

“你胡说什么?”霍庆阳大喝了一声,胡久利吓了一跳,不言语了。

霍庆阳狠狠瞪了他一眼,才转过头,道:“你们没有听清楚,我说旨意要求十日内与敌人决战,并不是要十日内攻破京都!”

“不攻破京都,上哪儿找人决战?”一个副将大声道,“这里外里,还不是让我们十日内攻下京都吗?”

“我们刚刚到江州,连京都附近的地形还没有摸清楚,一点重型器械都没有,要攻城,至少也要制造些弩车吧?十日内破城?怎么可能?”

“你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陛下多年征战,她岂会不知?”霍庆阳沉声道,“既然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就是有这样的必要!我自然知道与敌人决战有多危险,围城缓攻安全得多,我也可以去请求陛下放宽时日,让你们能一点点围、一点点打!但是你们可知,济州现在有三百万难民,而济州现存的粮食只够吃十天的!十日之内若能打开京都通道,就不会有人饿死,每拖延一天,就会死无数的人!你们嘴里吃着精细米面,想想就在京都另一边,每天都有人眼睁睁饿死,能咽下去吗!”他拍了一下帅案,道,“你们要是没有把握,我就向陛下请旨,说我们西北军难堪主攻重责,请她收回成命,改由十六卫军主攻好了!”

这话说得满营军官都炸开了锅,一个个脸红耳赤,甚至有些杀气腾腾。

“元帅!”一个副将大声道,“杀敌我们自然愿意,只是我们现在情况并不太好,粮食箭支虽然没有问题了,可没有大点的攻城器械,这京都可不是光靠意愿就能攻下的。”

“你们说得对。”霍庆阳道,“京都的城池有多坚固,我十分清楚,我们即便是有攻城器械,几个月内也不可能打下城池,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将敌军诱出野战!”

“野战?”营中立即又炸了开来。

“野战!”霍庆阳挥了挥手,“派出先锋带着少量人马,将敌人诱出京都,在郊外设伏,与敌人野战!十日之内打败敌军主力,你们有信心吗?”

“好!”胡久利跳了起来,“只要那帮孙子不再跑了,站在原地,老子第一个上去打!”

憋了许久的西北军将领摩拳擦掌,好几个人都高声叫起来:“我们愿意打!”

一片嘈杂请战声中,西北军的大营军需官却高声叫道:“元帅,不能野战!”

这个军需官年纪比霍庆阳还大了不少,是定远军中出来的老人儿,霍庆阳十分得力的助手。不管是昔日定远军缺粮,还是这次他们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从西北赶到京都,这个军需官上下筹划,左右填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十六卫军留下补给的时候,他接收粮食,受的气是最多的,但是他却一直压制别的士兵,没有闹事。霍庆阳一直对他十分尊重,听他开口,便放低了声音:“请说。”

军需官脸色不好,道:“元帅,一个多月前,我们士兵的口粮只有五成,每天只能吃半饱,为了让肠胃适应,所以我现在并没有彻底放开供应,只发放六成。十天时间,正好是我打算逐渐恢复士兵正常口粮的时间。可以说现在我们的士兵还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您就让他们去杀敌吗?是,粮食是有了,可是一下子放开供应,反而会消耗士兵的身体!好吧,我们的士兵可以忍着饥饿上前线,以前我们不是没有这样做过!可您要野战!野战!和西瞻人野战,那是要拼骑兵的!他们有多少骑兵?三万多!我们呢?我们只有一万匹马!战士们还能咬牙忍饿,马匹却是不行的!这一个月都没有喂上,我们的马都没有力气了!现在要打仗,大概只有五千匹战马能用!就是说我们只能上五千骑兵!我们拿什么和敌人去野战?”他转身狠狠看着胡久利等几个叫嚣着要上阵的将士,喝道:“你们现在要战,就是对士兵的生命不负责!谁赞成野战就让谁去战,不要连累别人!”

“诸位将军。”王庶突然转身,面向大伙,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

众将脸色都变了,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身份,虽然已经将他当作兄弟,却不敢受他的礼,纷纷闪避。

王庶抬起头来,脸色平静:“诸位将军,我赞成野战。”

军需官愣了一下,咬着牙道:“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

王庶身子挺直,道:“只因为十六卫军在南边,我们在西北!只因为敌人势如猛虎,和他们作战九死一生!”

“什么意思?”军需官忍着气看着他。

“只因为大苑还有九个富饶的州府在南部!因为我们和西瞻军打过硬战,知道他们有多强!”王庶道,“和他们打野战,那必然十分艰苦,但如果我们不承担巨大风险,便要将风险转移给十六卫军。而十六卫军一旦守不住,西瞻军就将冲进南方,那么敌军必然杀入大苑南部九州,首当其冲的便是济州三百万难民……从青州到益州这一路的惨况,就会在南部九州重新上演!到那时,先不说敌人还会不会上当,大苑也没有第二个都城可以诱敌了!”

第140章 此别难重陈(12)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47章 谋国尽书生(2)第123章 天限南疆北界(8)第3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3)第213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10)第67章 谋国尽书生(22)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14章 尾声第21章 烟尘一长望(6)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61章 谋国尽书生(16)第149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3)第120章 天限南疆北界(5)第181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4)第102章 偷羡鸳鸯(2)第202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6)第16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4)第8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1)第178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1)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51章 谋国尽书生(6)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53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7)第200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4)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15章 偷羡鸳鸯(15)第7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3)第191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5)第17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4)第120章 天限南疆北界(5)第3章 无物似情浓(3)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2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5)第117章 天限南疆北界(2)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58章 谋国尽书生(13)第49章 谋国尽书生(4)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156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0)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48章 谋国尽书生(3)第47章 谋国尽书生(2)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214章 尾声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50章 谋国尽书生(5)第17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2)第61章 谋国尽书生(16)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80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3)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3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5)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78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7)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14章 尾声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6章 无物似情浓(6)第3章 无物似情浓(3)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16章 番外:花笺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78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1)第125章 天限南疆北界(10)第102章 偷羡鸳鸯(2)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169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8)第194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8)第28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6)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8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3)第89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3)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29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7)第17章 烟尘一长望(2)第113章 偷羡鸳鸯(13)第6章 无物似情浓(6)第213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10)第16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第16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5)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07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4)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16章 天限南疆北界(1)第46章 谋国尽书生(1)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53章 谋国尽书生(8)第29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7)
第140章 此别难重陈(12)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47章 谋国尽书生(2)第123章 天限南疆北界(8)第3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3)第213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10)第67章 谋国尽书生(22)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14章 尾声第21章 烟尘一长望(6)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61章 谋国尽书生(16)第149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3)第120章 天限南疆北界(5)第181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4)第102章 偷羡鸳鸯(2)第202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6)第16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4)第8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1)第178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1)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51章 谋国尽书生(6)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53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7)第200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4)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15章 偷羡鸳鸯(15)第7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3)第191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5)第17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4)第120章 天限南疆北界(5)第3章 无物似情浓(3)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2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5)第117章 天限南疆北界(2)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58章 谋国尽书生(13)第49章 谋国尽书生(4)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156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0)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48章 谋国尽书生(3)第47章 谋国尽书生(2)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214章 尾声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50章 谋国尽书生(5)第17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2)第61章 谋国尽书生(16)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80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3)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3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5)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78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7)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14章 尾声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6章 无物似情浓(6)第3章 无物似情浓(3)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16章 番外:花笺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78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1)第125章 天限南疆北界(10)第102章 偷羡鸳鸯(2)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169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8)第194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8)第28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6)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8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3)第89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3)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29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7)第17章 烟尘一长望(2)第113章 偷羡鸳鸯(13)第6章 无物似情浓(6)第213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10)第16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第16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5)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07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4)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16章 天限南疆北界(1)第46章 谋国尽书生(1)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53章 谋国尽书生(8)第29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