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夕

浓雾散去,渐见清明,镇国神坛的万众英雄誓勇杀敌,无不热血沸腾。正在大家宣誓同心抗秦时,燕王姬喜派人传报太子丹火速回城。

原来秦国的三路大军已经齐整北上,燕王喜大骇失色,心中惊乱,忙命人传召太子丹进宫商议抗秦之事。

太子丹临近燕王宫殿时,不禁驻足观望,但见燕王宫殿全由青石筑成,势态威严,历经数百年仍然雄姿屹立,它不似他国宫殿一般富丽堂皇,五彩装扮,而历朝燕王都未曾修建豪华宫殿,那深灰色的燕王宫庄严威武,正象征着北燕人简朴尚武的精神,然而到了燕王喜却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太子丹不免摇头叹息,随内侍一道进了燕王宫,见燕王喜已吓得六神无主,瑟瑟发抖。

燕王喜见太子丹进殿忙强作镇定大喝道:“无知小儿,你可知罪?”

太子丹跪拜道:“儿臣不孝,儿臣为逞一时之能,未经父王之意,暗中派人行刺秦王不成却招来秦人犯我边界,孩儿深知罪重,还望父王重重责罚。”

燕王喜大声道:“无知小儿,不思励精图治强我大燕,却居然专与一些江湖剑士混在一起,又受那些江湖剑士的怂恿,派人前去刺秦,如今事败,秦军不日即将兵临易水,你为祸国民,既已知罪,何不以死谢罪?”

众臣一听燕王要处死太子丹无不惊骇都在想:“北燕虽小然历代燕王却是勇猛强悍,直叫邻国不敢侵犯,可是到了燕王喜这一代,却是懦弱无能,北燕王族唯有太子丹智勇双全,又勤于国事,太子丹才是国之未来,大燕希望。若是燕王喜真要杀了太子丹那燕国的希望何在,更何况太子丹派人刺秦一事旁人不知,燕王喜耳目众多岂有不知之理?燕王喜故作不知,若是事成当可坐享成果,此番事败却将责任一并推在太子丹头上。众臣想到此都纷纷上前保奏。

太子丹见众臣纷纷为自己求情保奏大声道:“众卿又何须为我求情,倘若姬丹今日一死能令秦军收兵南回,姬丹区区小命又何以珍惜不舍,只是秦军既已挥师而来,纵使姬丹亲赴秦营请罪,只怕秦军也不会收兵,目前当务之急父王更应该召回辽东大军与蓟都大军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军三军汇合共同抗秦才是。”

燕王喜迟疑甚久才道:“大胆无知小儿,就算汇集辽东大军,蓟都大军与易城守军,举国兵马总共才三十万兵力又怎能抵抗秦军李信,王翦,辛胜的六十万联军。”

太子丹道:“当今秦国南与强楚,东与齐魏都对峙难下,那秦王政又怎么敢拢集全国兵力北上我大燕,他真不怕列国会趁机反攻吗?以儿臣之见,此番北上我大燕的秦军莫过是驻守咸阳的李信本部的十万人马与辛胜驻守易水以西的十万兵马,李信虽然年轻气盛,骁勇善战但他此番劳师远征,又不熟悉我国地形,而我大燕儿女也是英勇善战,以三十万之师何惧他二十万秦兵?”

燕王喜怒斥:“只因你派人刺杀秦王,秦王一气之下,已收回南楚所有的兵力,一举北上伐我大燕,据探兵报道此番北上秦军以李信为先行,不出十日即可兵临易水,王翦为中军主帅,辛胜为右军主帅,三军统帅都已在北伐军中岂能有假?”

太子丹低头不语许久才问:“试问王翦座下的副帅王卉可在北伐军中?”

燕王喜一时语塞心中已知太子丹为何有此一问,忙命人传来探兵。那探子兵答道:“末将此番也甚是奇怪怎么王翦主帅都已经折道北伐,却不见副帅王卉莫非…”

太子丹说道:“不错,此乃正是秦王政借帅不借兵之计,那王卉仍在大军中暂代帅职,秦王小计又怎能蒙骗本太子,只是来了王翦老匹夫,就能吓着本太子,尔等此番前来我定要你来得去不得。”这时众臣随声附和:“太子英武,定叫贼人有来无回,臣等叩请大王赦下太子殿下之罪,派往太子殿下前往易城抗战秦兵将功赎罪。”

燕王喜见群臣力挺太子丹犹胜自己,心中虽不悦,无奈众子臣之中全都娇生懦弱,此番御秦还得仰仗太子丹。思至此忙下令辽东主帅梁尚雄班师南下易城,又对姬丹言道:“孤王年事已高,此番御秦还得全仗我儿布军策划,待到秦军兵败撤回后,孤王便正式禅位与你,希望我儿此战能攻必克,战必胜,早日凯旋归来。”

太子丹听的燕王喜要禅位自己,心中窃喜却不便张露,忙三叩其首又故作推辞道:“父王健壮雄伟,更胜当年,有父王在位举国拜服,四海列国更是不敢犯我边界寸土,此番秦人狂妄,入侵我国,孩儿亲自统兵坐阵,定叫秦人有来无回,见识父王威武!”

燕王喜颔首嘉许又道:“如此我儿今日便可去校场领兵五万,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将柴哲的十万守军汇合,你以十五万兵力可胜已经兵临易水的十万秦兵?”

太子丹道:“儿臣定当活捉辛胜,使他对父王俯首称臣。”

燕王喜又问:“待到秦军王翦李信二路援军到来时,我辽东十万大军也已经赶到下都,到时我大燕以二十五万兵力可否抗衡二十万秦兵。”

太子丹道:“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儿臣不但要将秦人逐出大燕还要收复以前的失地。”

这时公子召见燕王喜不但没有责罚太子丹刺秦之事,反而另有重用心中不悦,站前说道:“太子哥英明神武,还未出战已令三军拜服,只是太子哥却少有在战场上点兵派将,而秦军中的王翦,辛胜,李信三位将军,无一不是久经沙场深谋多虑的将帅,单凭其一,太子哥恐怕都难以驾驭,更何况三军联手,太子哥又何以信誓旦旦能驱逐强秦,此番殿前朝议,太子哥莫要为了想早日继承大统而胡夸海口。”

太子丹怒斥道:“秦军即将兵临城下,我若临阵退缩,燕国更是难逃一劫!单凭姬丹一人之力当然难破秦军,姬丹此番与大燕万千勇士齐聚镇国神坛,看到我大燕勇士英勇无惧誓死报国之心,姬丹才有此雄心壮志驱逐胡秦,倘若举国上下人人都若你这般贪生怕死,我大燕国恐怕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公子召被太子丹斥的一时无语,许久才道:“小弟这番言语相劝,其实是担心太子哥哥的安危,经太子哥这么一说,小弟这才放心了许多,但愿太子哥能早日得胜回来,小弟在此提前恭贺了。”

这时燕王喜道:“太子说的对,此番大敌当前,守卫家园,人人有责,姬召是我大燕二公子,更是责无旁贷,孤王今日着令太子姬丹先领五万精兵速速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将柴哲将军一同守城抗敌,不等辽东大军到来断不可开城迎敌,二公子姬召率兵三千护送粮草辎重至下都后,再与众兵将一同抗敌。”

姬召见燕王喜委以重任,忙跪下谢恩。燕王喜又命人刻录书简传来二位使者令道:“你等每人持一份书简分别出使楚国和魏国,告知两国大王秦兵已齐聚北燕,楚魏两国得见此书简后必定会趁机收复失地,这样秦王政就再也不敢集兵于我大燕。”众臣听后都惊佩燕王的策略,一起跪拜:“我王英明,我王神武!”

直至正午时分,朝议才结束,众臣退去。太子丹出得殿堂直奔校场,挑选了五万精兵,又带上百剑联盟的千位勇士,来不及和彩云公主作别,便径自直奔易城而去。

才至未牌时分,太子丹已经到达易城下都,易城守将柴哲率众兵在城外跪迎太子丹,众人见太子丹亲临坐阵,士气大增。柴哲将太子迎入城中方问:“此番秦人犯我疆土来势汹汹,不日即达易城,不知大王此番是主和主战?”

太子丹斥道:“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秦人犯我疆土当然要负隅顽抗,你身为易城守将莫非害怕了不成?”

柴哲忙道:“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王既然派我驻守易城,我又怎会惧怕强敌来犯,此番大王主张迎战秦贼,正合我意,却不知大王又如何调兵遣将,蓟都本有十万守军,为何今日太子殿下只带来五万精兵?”

太子丹道:“只要用兵得宜,古来两军交战,以少胜多举不胜举,如何我等就不能出其意外,用最少的兵力将秦军击败。”

柴哲惊道:“太子殿下虽然胆略过人,但秦国兵多将广,近年来征战列国战无不胜,然我等城中只有十五万守兵,又如何抵抗秦人六十万大军,殿下若有良策,还望殿下明示。”

太子丹哈哈大笑:“柴将军莫要担忧,秦王虽然拥兵六十万,但却与多国树敌交战,此番秦军犯我燕境,只是由秦军中郎将李信率军二十万而已,而我父王早已传召辽东大将梁尚雄兵援下都,又书信于楚魏二国趁机与秦人开战,料秦军也不敢拢兵齐聚我大燕。”

柴哲跪道:“我主圣明,此策当真万无一失,只是有人传报秦军已从楚魏撤兵,又调回王翦大将军,汇集三路大军起征我大燕,这难道是传报有误?”

太子丹道:“三军主帅确实是王翦辛胜和李信三位大将,但据本太子推测此乃是小将李信的借帅不借兵之计,此等疑兵之计又怎么能惊吓到本太子,本太子便将计就计活捉李信小儿,打他个措手不及。”

柴哲喜道:“殿下推测甚是,我也想秦王政断不敢撤离楚魏边界的兵力齐来我大燕,殿下此番亲临易城下都,城内守军士气大增,殿下若有指使,全军将士莫敢不从。”

太子丹正要发话,忽有探子来报:“启禀将军,秦军此时离我燕界只有两百里开外,仍在趁夜前行。”柴哲大惊:“想不到秦兵如此神速,快快传令各个关口,倍增兵力,重重把守,若有疏于防守者定斩不怠。”

这时太子丹忙喝止道:“传本太子指令火速召集所有兵力,一齐开城准备迎战秦军!”

第十五章 狱中勇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夕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爱美之心第一百四十章 幽灵谷主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剑法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阳之盟第六十五章 海市蜃楼第六十五章 海市蜃楼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胜防第三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五十五章 重归于好第六十四章 手足情深第十一章 喜怒哀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涯海角第三十九章 各有图谋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过第四十七章 三剑归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一百六十九章 彻夜难眠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八章 莞兰公主第七十一章 彩云设防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四十一章 皓月当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三十六章 行医救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问路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楚部落第九十九章 牧马放歌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泪下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五十六章 童谣噩梦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五十九章 自动请缨第一百五十七章 剑下留情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声名鹊起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谜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寻踪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四十四章 侍琴救主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四十二章 爱恨交织第九十九章 牧马放歌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五十四章 众矢之的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七十六章 忍辱负重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二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零九章 僵持不动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一章 犯颜直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五十三章 心有余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九十六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二十二 幕后真凶第七十六章 忍辱负重第六十七章 仙岛魔域第五十一章 滥杀无辜第四十三章 锋芒初露第四十六章 梦魇缠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二十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五十二章 故国家园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助呐喊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五十三章 心有余悸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
第十五章 狱中勇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征前夕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爱美之心第一百四十章 幽灵谷主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剑法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阳之盟第六十五章 海市蜃楼第六十五章 海市蜃楼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胜防第三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五十五章 重归于好第六十四章 手足情深第十一章 喜怒哀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涯海角第三十九章 各有图谋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过第四十七章 三剑归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一百六十九章 彻夜难眠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八章 莞兰公主第七十一章 彩云设防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四十一章 皓月当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三十六章 行医救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问路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楚部落第九十九章 牧马放歌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泪下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五十六章 童谣噩梦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五十九章 自动请缨第一百五十七章 剑下留情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声名鹊起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谜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寻踪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四十四章 侍琴救主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四十二章 爱恨交织第九十九章 牧马放歌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五十四章 众矢之的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七十六章 忍辱负重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二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零九章 僵持不动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三十一章 犯颜直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五十三章 心有余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九十六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二十二 幕后真凶第七十六章 忍辱负重第六十七章 仙岛魔域第五十一章 滥杀无辜第四十三章 锋芒初露第四十六章 梦魇缠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二十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五十二章 故国家园第六十六章 迷海茫茫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助呐喊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五十三章 心有余悸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