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幼仪

秦含真花了整整两个时辰,才炮制完一封十分“用心”的回信。拿着信去正院的时候,她脸上都露着不怀好意地笑,已经在想象赵陌看完信后郁闷的样子了。

秦柏那边也已写好了回信,牛氏准备了一些回礼,都是新制的冬衣、补身的药材,还有一剂剂配好的药膳材料什么的。她认定了赵陌在封地里没有长辈在身边照顾,衣食方面肯定会有不足,所以次次都备得细致周全,只求东西到了肃宁,赵陌直接就能用上,不费什么力气。

秦含真把信连同祖父的回信回礼放在一处,就听到秦柏还在那边对牛氏唠叨:“我看还是要多捎几本字帖过去。我今早进宫,瞧见广路献给皇上的万寿屏了。一年多不见,那孩子的书法大有进益。既然他有这个天赋,又十分勤奋,就不能荒废了。趁如今还年轻,多练练是正经。我这里有几本极好的名家字帖,他闲时临一临,自有好处。”

牛氏不懂得这些东西:“你觉得好就给吧。只是他平时那么忙,光是写那什么寿字屏风和抄佛经,都忙不过来了,又要管地里的事,哪里还有时间练字?你别把孩子逼得太狠了,他才多大?又不指望他成个大书法家,没必要这么辛苦。”

秦柏弱弱地抗议:“这哪里辛苦了?况且他虽是宗室,也未必就成不了名家。难得他有天赋,怎能荒废了?我好歹教了他这些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孩子的天赋被埋没了吧?”

秦含真笑着帮忙劝牛氏:“祖母,祖父这也是为了赵表哥好。虽然他这一年弄那万寿字屏风和佛经挺辛苦的,但用过一回的招数就不好再用了,不新鲜。皇上不也跟太子说了,让赵表哥别再这样做了吗?明年赵表哥肯定不会再准备这样的寿礼了。为了将来能想出新招数来,赵表哥也要学点新东西才好。祖父让他多临名家字帖,是在为他将来着想呢。依我看,祖父不但要送他字帖,还得多送几本,让他每天都多临几遍,当成是功课似的,按月送到祖父这里来做点评。有什么地方写得不好了,祖父立刻就能给他指出来,岂不是比他一个人闭门造车,要有益得多?”

牛氏听得有理,也就不再多说了。秦柏也微笑着点头:“这也是我的想法。希望广路明年会有更大的进益,皇上与太子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秦含真笑眯眯地应着,心里却在想:赵陌有了新功课,就不会那么闲地乱撩人家女孩子了吧?也不会有闲心打听人家的八卦了吧?她这都是为他好呀,他可得领会她的良苦用心才行!

一想到赵陌被沉重的书法功课大山镇压住的样子,她就笑得更开心了。

回信回礼由赵陌派到京城的使者带走了,秦含真又回到了原本平静而悠闲的上学生涯。

天气倒是一日比一日冷了,不到十天功夫,京中就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次日早起,秦含真穿上了厚厚的大红星星毡的斗篷,顶着同色的昭君兜,怀里揣着个半尺大的手炉,脚上套了赵陌新送来的羊皮小靴,又再套了同样是赵陌送来的一对雪地专用的新木屐,还有同样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丰儿一路打着伞,方才出了门,就这么全副武装地去了隔壁承恩侯府的花园船厅上课。

到了船厅,曾先生与两位同学的姐妹都不在,只有个婆子在门前扫雪。秦含真不由得有些懵。

那婆子告诉她:“三姑娘,我们二奶奶说了,今儿下了雪,天气太冷,怕姑娘们吹了风会着凉,学里的课就暂时停了,等明年春暖花开后再说。三姑娘若是功课上有什么不懂的,就跟曾先生说一声,让曾先生到西府去教。”

承恩侯府位于东边,永嘉侯府在西边,如今承恩侯府的人习惯上把永嘉侯府叫作西府。永嘉侯府的人倒是仍旧把东边的邻居换作“隔壁的”或是“长房”。

秦含真听了那婆子的话,有些郁闷:“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也不给我打声招呼。”她这么全副武装地过来容易么?!外头还下着雪呢。

婆子赔笑道:“夜里刚下了雪,二奶奶就吩咐下去了,府里的两位姑娘都知道的。只是那时候天色已晚,府门都关了,二奶奶就没让人去打搅三姑娘。今儿早上倒是吩咐了要往西府去递话呢,不成想三姑娘这么早就过来了。”

秦含真抿抿唇:“这么说,曾先生是早就得了信儿了?”

婆子点头:“是,因此先生今早也没过来。”

“这倒罢了。”秦含真知道承恩侯府这边没什么尊师的传统,也不多言,“今年比去年停课停得早,早知如此,我昨儿就该把没学完的曲子给学了,也省得学了一半就停课。二姐姐是不用担心这些的,我却不习惯半途而废。改日天气好了,我再到曾先生家里去请教好了。”说罢就转头吩咐丰儿,“我们走吧。”

还没走出几步,秦含真就听到背后有人在唤自己,转头一看,却是秦锦华身边的丫头画冬:“三姑娘,我们姑娘听说您来了,特地唤我来请您。姑娘们和小爷们如今都在松风堂陪夫人说话,二姑太太来了。”

秦幼仪?秦含真对这位小姑姑陌生得很,进京几年见过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关系相当冷淡。不过秦锦华热情相邀,秦含真还是要给她个面子的。反正人都过来了,到松风堂坐坐,也不算是白走了一趟。

一进松风堂,秦含真就感觉到暖风扑面,暖香扑鼻,其实稍微有点闷。四五种不同的香味掺杂在一起,通风条件又不大好,屋内还放了许多暖炉、熏炉什么的,这滋味可不算好受。她在门口略换了几口气,适应了一下,才往里面走。

承恩侯夫人许氏端坐在正座上,笑眯眯地听着一众小辈们说话。两个儿媳都在场,孙儿孙女们围着她凑趣,多时不见的小女儿秦幼仪也回娘家省亲了,还捎带上了两个小外孙,她自然心情大好。见秦含真来了,她也满脸是笑地,招手唤人过去:“三丫头也来了?外头雪大么?可怜见儿的,这大雪的天,还要出来走动。以后不用这么实诚,即使先生没说停课,你见着天气不好,就别出门了,打发丫头过来说一声就行。自家的闺学,有什么可顾虑的?别吹了风是正经。”

秦含真笑着上前给她见礼,又拜见了两位伯母与小姑姑。因是头一回见秦幼仪的两个儿子,她又郑重跟这两位表弟见了礼。

秦幼仪是许氏嫡亲的小女儿,今年三十岁,乃是承恩侯府的掌上明珠。当初她未嫁人时,因着才貌双全,又是这般家世,还曾一度有过传闻,说她定是要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的。承恩侯秦松未必没有这个想法,但当事人却不太配合。无论是太子,还是秦幼仪,都觉得彼此只有兄妹情份,不可能做夫妻。太子年纪又比秦幼仪大许多,不可能等到她及笄,再行嫁娶,因此就只能各自成亲了。皇帝为儿子精心挑中了唐尚书的千金为妻,秦幼仪则被父母安排与镇西侯府的嫡次子订了亲。

镇西侯原是开国勋贵之后,因有从龙之功,从伯府升为了侯府,在朝中也算是一位名将,颇有实力。他有嫡出二子,长子年纪大些,一直驻守西南,乃是军方年青将领里的后起之秀。二子苏仲英比秦幼仪大一岁,也生得俊秀非凡,文武双全,当年可算是京城里的热闹联姻对象,好几家千金闺秀在争呢。昔日苏仲英迎娶秦幼仪,可以说是京中一大盛事,都说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一对璧人,再匹配不过了。许多人都对那场盛大的婚礼津津乐道了好几年呢。

然而,世上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这苏仲英也可以说是秦松与许氏为女儿千挑万选出来的好俊才了,既拥有秦松看重的家世权势,也拥有许氏看重的才华与性情,他又不是个好色风流之辈,与秦幼仪成婚多年,一直夫妻恩爱,并没有旁的什么妾室通房,十分洁身自好,也没旁的陋习,人也知礼上进,前程锦绣。这样的女婿,真是再没有可挑剔之处的。若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只在他母亲身上了。

镇西侯夫人也是世家之女,未成亲家前,许氏只觉得她性情端方,说话和气,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谁知女儿过了门,镇西侯夫人的婆婆架子摆起来,许氏才知道她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对儿媳十分严厉。不但平日里立规矩从不许出错,还拘着家中女眷们轻易不能出门,更别说是回娘家了。

秦幼仪嫁到苏家这么多年,每年能回娘家的次数,一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这还是回娘家的理由无可指谪的情况,比如父母生日,或是大年初二照习俗女儿要回娘家,等等。除此之外,承恩侯秦松这位亲生父亲“病倒”了,消息送到苏家去,镇西侯夫人也只是打发个婆子过来问候一声罢了。至于秦柏这位三叔回京,镇西侯夫人压根儿就没答应放人。至于承恩侯府设了宴席,亲友们都受到了邀请,镇西侯夫人只说二儿媳怀了身孕要养胎,就合家都没过来,只送了礼。

姻亲做到这个份上,本朝也算是少见了。秦松的想法不知,许氏心里其实是曾经有过后悔的,只因看到女儿女婿和睦,又有两个外孙,才忍下这口气罢了。但苏家那边却自认为并不失礼,镇西侯带着长子长年驻守在外,京城家中只有镇西侯夫人带着次子次媳留守,次子苏仲英又领了京郊大营的差使,一个月里只有几天在家。镇西侯夫人严守门户,不许儿媳出门,外人也不能说她错了。

今日秦幼仪能带着儿子回娘家省亲,着实是个大惊喜。许氏只要享受天伦之乐就好了,旁的事,自有儿子媳妇们操心,料想镇西侯夫人只是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却不至于出什么夭蛾子。

第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弃第二百六十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发第二百四十九章 盘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第三百一十章 晦气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三百八十一章 叙旧第一百八十九章 讨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六百五十六章 强请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愤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二百零九章 说服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归第二百二十章 安抚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亲密第一百三十章 偷听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师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一百三十一章 续弦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讯第十六章 用餐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归期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诊伤第二百零九章 叶家第六十章 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晋见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状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七十七章 好戏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第九十七章 怪异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愿第二百八十二章 误导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鹊第六十三章 打搅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凶第十八章 吊唁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一百三十九章 帮忙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七十三章 腊八第四章 厚颜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执第六百四十六章 姑嫂们第十四章 东关第三十章 挣扎第五十四章 隐瞒第四十二章 烧饼第三百一十九章 误会第四百八十八章 说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三十三章 疑点第五十七章 吓唬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二章 镯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七十一章 赏赐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价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一百八十二章 议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三十八章 来人第五百章 嬉闹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破第五十三章 过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条件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二章 悲愤第八章 安慰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二十八章 惊惶第一百一十八章 请帖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二章 知音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二百零七章 出游第七十一章 赏赐
第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弃第二百六十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发第二百四十九章 盘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第三百一十章 晦气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三百八十一章 叙旧第一百八十九章 讨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六百五十六章 强请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愤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二百零九章 说服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归第二百二十章 安抚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亲密第一百三十章 偷听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师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一百三十一章 续弦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讯第十六章 用餐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归期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诊伤第二百零九章 叶家第六十章 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晋见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状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七十七章 好戏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第九十七章 怪异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愿第二百八十二章 误导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鹊第六十三章 打搅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凶第十八章 吊唁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一百三十九章 帮忙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七十三章 腊八第四章 厚颜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执第六百四十六章 姑嫂们第十四章 东关第三十章 挣扎第五十四章 隐瞒第四十二章 烧饼第三百一十九章 误会第四百八十八章 说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三十三章 疑点第五十七章 吓唬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二章 镯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七十一章 赏赐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价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一百八十二章 议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三十八章 来人第五百章 嬉闹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破第五十三章 过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条件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二章 悲愤第八章 安慰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二十八章 惊惶第一百一十八章 请帖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二章 知音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二百零七章 出游第七十一章 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