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五)

“齐先生倒是风趣!”

“广安见识之广也是叫某心折。”

福运酒楼,套着厚重大衣的齐醒、周弘顺有说有笑地并肩走出。

不知什么时候起,黄世俊竟然又和宁王有了交集!

行了几步,两人在街口停了下来。

周弘顺拱手诚恳道:“既然如此,筑城度支之事,还望黄副使多多费心。”

齐醒亦回礼道:“还请广安转告府尹,此等大事,我家副使定尽心办妥。”

说完这句话抬起头来,却不由目光一凝,远处似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思索间,突然听到周弘顺提高音量喊了一声:“齐先生?”

“啊?”他这才回过神来,露出一丝歉意的笑容道:“广安说甚?”

周弘顺满是疑惑地朝他之前目光投注处看了一眼,这才道:“晚生却是突然想起来大尹尚有一事吩咐我去办,不得不向先生告罪。”

“无妨。”齐醒含笑道,“既如此,便就此别过!”

“齐先生慢走。”

齐醒走了几步,扭头一看,正看到周弘顺朝他之前所看的方向快步行去。

见此情景,他的神情渐渐严肃起来,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加快脚步往黄宅赶。

周弘顺在这一片转了一圈,愣是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物。

换句话说,在他看来,这街面上所有的行人看起来都很可疑。

回到开封府衙,他立刻来到宁王办公的书厅。

见他如此火急火燎,宁王不免奇道:“广安可是有什么急事?”

“启禀大尹,我今日邀那三司黄副使的幕友齐醒商议筑城钱粮之事。”

他还没说完,宁王便问道:“可是那黄世俊有难处?”

“非也。”周弘顺摇头道,“钱粮之事已经谈妥,只是在街面上发生了一件事。”

顿了一下,他才接着道:“那齐醒仿佛看到了什么,但我看去之时却没有什么异常。”

听了这话,宁王皱起眉头,沉思不语。

周弘顺则一刻不停地说出自己的猜测:“某以为,若是稀奇事物,那齐醒想必会告知我一声。既然没说,那就是看到熟人了,或许还是此时不适合相认的熟人!”

“你是说,”宁王斟酌着用词,“可能是其江陵故交?”

“正是!”

周弘顺眼中闪烁着莫明的神彩,来回踱了几步,捋顺思路之后继续道:“除非之前便有敌意,否则不可能不上去打个招呼。而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就是说此人这时候不应该出现在开封!”

“齐醒,黄世俊,江陵故人......”

宁王低头暗自盘算一番,突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周弘顺,一字一顿道:“陈佑!”

“不错!正是此时应该在锦官府的秦王司马陈佑!”

周弘顺停下步子,十分严肃地说道:“陈佑身为秦王司马,不得诏令便隐匿行迹回到汴京,其心叵测,其行可诛!”

这话一出口,宁王呼吸一顿。

说的是陈佑,但若真的抓住了陈佑,他背后的秦王还想撇清干系么?

你秦王在君父卧病之时暗中派自己的司马回京,莫不是想叛变?

想到这里,宁王呼吸急促起来。

只是他心中还有些不确定:“若这一番猜测是错的呢?”

“大尹只需命令府县衙役排查可疑之人便可,便是猜测成空,也能借此整顿一番城内治安,将开封城内控制得更为紧密。”

沉吟一阵,宁王点头道:“广安所言有理。”

当天晚上,陈佑趁着夜色来到赵普住处。

刚一进门便开口道:“则平,我们得出城!”

“什么!”赵普低呼一声,借着月光看到陈佑面色凝重,便知其不是在开玩笑。

当下也严肃起来:“可是出了什么事了?”

陈佑微微颔首:“我收到消息,开封府准备搜查城内可疑之人。”

这消息自然是在开封府衙**职的张昭传来的。

赵普沉默一阵,开口问道:“可是我等被发现了?”

“不确定。”陈佑转头看向门外,“明日便分批出城,有事再进来。”

“不妥。”

没想到赵普有不同意见,陈佑诧异地看向他,只听他接着道:“如果我等住在城外,那就意味着要多次进出城门,更容易被发现。”

考虑一会儿,陈佑道:“共有十一座城门,如若多绕点路,想来城门官不至于记得。在城中容易被瓮中捉鳖,我等倒无妨,只怕连累了大帅。”【1】

好一会儿赵普才点头道:“也罢,便听你的。”

十月二十四,笼罩开封城整整三天的乌云终于散去,阳光普照,万民皆安。

靠近大相国寺的一处成衣铺中,卢府二娘子卢云华在婢女的陪同下挑选衣裳。

其实卢府本就有裁缝,之所以来此处挑选成衣,实际上是为了顺路给陈佑传递消息。

这几天汴梁城内衙役横行,连带着卢府、秦王府周边也多了不少陌生之人。

谨慎起见,卢家人现在不直接同陈佑接触。如果有消息要通知,都是写在纸条上,借着出来办事的幌子,路过陈佑之前住处时悄悄扔进去。

陈佑每天不定时地到院中查看,但有发现也是阅后即焚,从不外带。

而赵普和童谣的联络,也自有一番手段。

“就这些吧,绿萝结账。”眼看在这铺子中耗了一刻多钟,卢云华便吩咐婢女结账。

付了钱,店铺中一个粗使女工将两套冬裙抱到停在店外的马车中。

待主仆二人上了车,数名家兵护着马车缓缓向北行去。

离此处不远的一处酒楼内,开封府尹、宁王赵元兴看着街面上三三两两的衙役,头也不回地问道:“此次可有把握?”

“大尹放心。”站在他身后的周弘顺一脸自信,“这几日我发现卢家在城内行动,必定要经过通利、宣平二坊,故而我判断那陈佑一定是藏身在这两坊之间。且这次行动乃是骤然通知,即便衙役中有其眼线,此时也来不及通知。”

赵元兴点点头,回到座位上闭目养神。

另一边,一身农夫打扮的陈佑自曹门入城,缓缓向宣平坊小院处走去。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别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二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仪镇内议投周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变故起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六十一章偶遇穷儿思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五十五章皇宫大内初见闻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二)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征淮南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两百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三十一章归州之行当谨慎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六十四章战事不顺布闲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蓦然回首阑珊处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一)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二)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别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二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仪镇内议投周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变故起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六十一章偶遇穷儿思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五十五章皇宫大内初见闻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二)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征淮南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两百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三十一章归州之行当谨慎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六十四章战事不顺布闲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蓦然回首阑珊处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一)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二)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