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

五月即将结束的时候,洛阳东郊多了一座书院。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大大小小的书院开张关门就没停过,可是这座书院的祭酒以及出资人与众不同。

祭酒名为刘松鹤,在此之前他在蜀地做县令。除了上任的时候有些波折外,该县三年没有官司,同时每年税赋按时足额上缴,劝农、劝学之类的任务也都完成得很好,在该县颇有官声。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刘松鹤这个人,是故少保、中书令、平章军国事、池忠敏公刘明的嫡孙。

这位故相公的嫡孙在县令任上证明了他并不是庸碌之才,所以他被调来京中当了秘书郎。

同时,因为刘忠敏公的遗泽,他被选中成为新建立的“求贤书院”的祭酒。

求贤书院没有仿照陈佑的书院设置山长,因为它的发起人不止一个,除了刘家,还有赵普和他背后的江夏青,窦少华、温仁福,甚至王彦川都在赵普的游说下掺和了一脚。

倒不是他们对这个书院寄予多大希望,而是借此表态愿意一起合作。

真正对这个书院比较上心的就只有江夏青、赵普和刘松鹤。

江夏青已经准备等他儿子能支撑门户后,便乞骸骨来书院当山长或者祭酒。

总而言之,求贤书院正式招生的那一天,现任宰相窦少华、王彦川同参政赵普联袂出席。

对这个一城之隔的邻居,陈佑从开始就保持关注。

说实话他原本以为会是赵普或者其他什么人担任山长,就像他一样,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找了刘松鹤来。

更令陈佑感觉到惊讶的是,求贤书院也学着他的书院设立四个学院,分别是经、法、算、吏。

前三个不必细说,最后一个吏学院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根据陈佑打探到的消息,这个吏学院只招收贫家子弟和豪富家中不习文武的庶子,目的也很直接,就是为了培养主贰官的幕僚和底层小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想法,而且因为求贤书院背后出资人的身份不凡,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吏学院的学生合格,一定能进入官府。

相比之下,陈佑这边的法、算、武三个学院,以及正在筹备中的医学院,对贫家子弟的吸引力全都减小不少。

陈佑的应对措施是,给自己的书院起个名字。

书院在锦官府的时候是有名字的,当时叫“泽润书院”,取“泽被苍生、润物如雨”之意。后来陈佑离开锦官府,书院迁来洛阳就一直没挂牌匾,对外要么直呼“书院”,要么叫“周山书院”或者“洛阳书院”,也没人会理解错。

不过现在洛阳多了一个名气较大的求贤书院,陈佑这边的书院再没有名字就不合适了。

因为书院师资被抽调来洛阳,留在锦官府的分院就成了蒙学和专业技能学院,名声上有些不太好,所以洛阳这边的不能使用老名字。

书院比较要师生有归属感,陈佑索性在院报上征名。

各种含义的名字都有,没想到最受大家欢迎的竟然是简简单单的“周山书院”,以地为名。

于是书院正门多了一道阳刻“周山书院”的牌匾,院报报头从此多了“周山院报”四个字。

然后就没了,陈佑并没有仿照求贤书院在自家书院中设置吏学院。

书院对贫寒子弟的吸引力下降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洛阳周边的贫家子弟多一条出路,陈佑乐见其成。

只不过底层小吏大都出自同一个地方不太好,于是他建议各地官府都在官学下面设一个吏学院,不收费,但是学生学成之后必须在下一级官府任职一定期限。

也就是说,府军州吏学院教出来的学生,强制进入各县、镇衙署;县学教出来的吏学生强制安排到乡里,当家做主也好,协助原本的乡长里正也罢,也必须待够数年。

实效如何还不清楚,但按理想的状况来看,应该能增加对基层的控制力度。

这个建议一下子成为朝堂上争论的焦点,把包括登州海军、军兵抚恤在内的种种事项全都盖了下去。

赵普第一个表示反对,紧接着刚和他站到一块的窦、王二人也都出声反对此事。

反对的理由总共两点:耗费甚多,容易产生冗员。

增加教员要钱,增加学舍要钱,编写教材要钱,而且不收学费,所以每招收一个学生就要再多出一笔钱。

这笔钱从哪来?

当时在同明殿,王彦川是直接拍着桌子朝陈佑问出这句话的。

然后就是针对岁入能否支撑岁出而展开的争论。

好在窦少华、王彦川的合作促使王朴站到陈佑这边,否则在马青、宋敏贞不再大力支持的情况下,陈佑可能争不过王彦川他们。

再就是冗员,按照计划,一年年的吏学生培养出来。假设一个吏员从三十岁进入官府,因为种种原因在五十岁离开,就算一年一个县只能培养二十个吏学生,二十年也有四百人。

一个县需要四百名吏员么?更别提除了吏学院的学生,各地吏员还有其它来路。

而要是提高合格标准,不合格的不准进入官府,那些无法进入官府的吏学生该怎么办?本就家贫,你再耗费他数年时间然后让他回去该干嘛干嘛,这不是逼着人全家去死么?

洛阳长阳侯府,客厅门窗都挂上了厚厚的帘子,屋内的铁屏风足足有三寸厚。这屏风是空心的,中间灌注了冰块,专门用于夏日消暑。

陈佑坐在主位上,手里抓着一枚铜印轻轻把玩。

厅内坐着的,有通事舍人汪弘洋、吏部侍郎刘熙古、税务少监庞中和。

这三人过来,主要是商议庶吏事宜。

“税银核算的结果是什么?”

待三位放下汤盏擦净嘴角,陈佑开口询问。

庞中和立时回答:“去岁税入计钱两千八百五十三万贯,其中盐铁杂色之利占一千五百二十七万贯。今年因诸地税曹整顿,如无变故,杂色商税当会增多,岁入该在三千万贯左右。”

所谓计钱,就是把粮食布帛等所有用来缴税的实物换算成钱,同征收的现钱加一块。

在场几人都常预国政,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等着庞中和继续往下说。

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实战险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尊者讳争道义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向往之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二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请缨为难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七百十章 为求生计抛脸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当头乱接踵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变故起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
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实战险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尊者讳争道义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向往之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二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请缨为难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七百十章 为求生计抛脸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当头乱接踵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变故起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