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

何德彦仔仔细细解释一通,赵德昭终于明白两府诸人争得是什么。

赵德昭为了知道哪些人可信,研究过京城里这些将领的立场派系,对陈佑安排亲信执掌北城近卫司并没有太多想法。

故而看到王彦川想要把李克榕排挤出去,他有些怀疑王彦川的用心。

但是,王彦川提议的让宋延渥掌禁军,的确叫他心动了。

让宋氏外戚牵制卢氏外戚,然后逐渐削弱卢氏外戚实力,阻止卢太后影响外朝。

完美的计划!

赵德昭有些兴奋,待何德彦住口不言,他立刻问道:“何卿以为宋延渥可掌北城近卫司乎?”

没料到他会这么问,何德彦犹豫一下才谨慎回答:“回官家的话,臣以为云帅可掌近卫。然李克榕调任云中,似有不妥。”

听前半句,赵德昭微微点头,听到后半句,他立刻紧张起来:“卿且详说!”

何德彦再次一礼后,沉稳说道:“北疆共有七个置制使司,其中银绥、范阳两使已与陈平章关系匪浅,若是李克榕再调去云中,则陈系将领得掌北疆近半禁军。”

说着,他看了一眼神情凝重的赵德昭,继续道:“且边疆之地战乱不休,军兵将校易得功劳,云帅此前就依靠与契丹交战胜之而大量提拔亲信,李克榕在京中,不好培植羽翼。”

他这话一出,立刻叫赵德昭紧张起来。

不是紧张李克榕,而是紧张宋延渥!

仔细想了想,赵德昭开口问道:“何卿以为,叫宋延渥入枢府掌一司可行?”

何德彦做深思状,然后才缓缓点头:“官家安排颇为恰当。”

……

“进枢密院么?”

陈佑听了,不由皱眉思忖。

过了一阵,他抓过一张纸挥笔写了一段话,一边晾干一边拉铃喊人。

很快,主事陈省华走了进来:“相公。”

陈佑将纸张对折叠好交给陈省华:“送给巴相公,带回他的意见。”

陈省华接过纸张快速离去。

何德彦坐在边上,看陈省华匆匆来匆匆去,不免有些感慨。

他身为拾遗,没有兼职的情况下,只能呆在官衙消磨时间等待官家召见。

得官家看重的话,偶尔能参与谋划军国政务——虽然相权势大导致天子不怎么处理政务。

而陈省华却是跟在首相身边处理公文奏章,不说能学到什么,单是从公文奏章中了解的种种信息,就足以让他未来能发展得更好了。

当然要是天子大权在握,拾遗比中书省的主事不知要好到哪里去!

好歹何德彦还记着在什么地方,他收回发散的思维,凝神等着陈佑吩咐。

“我若要罢免王彦川,可行否?”

何德彦闻言一惊,他立刻道:“不可!”

“哦?为何?”

陈佑笔下不停,一面写字一面出声询问。

“自十一月朔日朝起,官家就忧虑相公势大难制,若再强硬罢免王相公,官家必定不安!”

“是么。”

陈佑轻叹一声。

何德彦不再说话。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笔毫在纸张上滑动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陈省华回来了。

“巴庆安怎么说?”

“巴相公说但凭相公做主。”

“呵!”

陈佑摇头轻笑一声,继续把手上文字写完。

放下毛笔,起身从身后书架上抽出一份奏章,翻开确认后摆到桌上示意陈省华拿走:“送去税务监。”

陈省华再次离开。

重新坐下的陈佑看向何德彦。

沉默一阵,缓缓道:“我是不在意这些事的。只是很多时候身不由己。”【1】

何德彦静静听着。

“你把这份条陈带去给官家。”

陈佑指点着他刚刚写完的几张纸。

“直言我欲罢免王松岭。”

他都这么说了,何德彦无法再劝,只得答应下来。

虽然陈佑的条陈只是简单叠起来,但何德彦没有看。

快步来到同明殿,通传进门,殿内已经有一人正在说话。

是左补阙马如风。

“……朝廷选士,是为观其才技而用之,庶使田野无遗逸,而朝廷多君子尔。如今科举,诸多杂科,不考经义,不观文才,只求术数律令等杂学,朝堂百官,尽皆碌碌然逐利也!”

何德彦一进门,就听到马如风在批评现在的科举制度。

还是兴国以来的变化。

兴国初,平章事陈佑提出“行政官员”和“技术官员”的概念。

原本大家以为只是把清浊官换了一个名词,谁知道他是生造了两个概念。

按照陈佑的说法,礼乐、律令、医药、将作等这些具体而微的事项,都应该由专业的技术官员负责具体执行,这些部门内部行政官员的任务就是协调资源保证技术官员能够顺利实践。

当然说归说,要完美实现这样的制度十分困难。

但只要大家接受这个概念,认为这样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科举再次改革,除了进士科外,就只剩下经籍、算、法、医、工、理等六科。

经籍、算、法也就罢了,以前就有。

医也勉强,比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悬壶济世总归也是当世大贤。

新设立的工、理两科,直接叫一干官员怒斥陈佑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学生开后门。

吵了两个多月,各项细则确定。

确认只有进士科才有状元这个称号,其余诸科只能叫头名。

同时规定进士科状元直接授七品实职。之后包括进士科在内诸科分为一甲及第、二甲及第、三甲出身、同出身四等。

二甲以上的进士授官在中枢观政,诸科直接按照科目分到各处官衙;三甲进士分配各县为主贰官,诸科依然按照科目分配给州县诸衙门;同出身的进士和诸科,全都要参加礼部考核才能授官,诸科还要加一个拟分配部门的考核。

总得来说,诸科比进士名头上依然差一头,而且前路狭窄。

如此才叫咋呼的官员学子们平静下来。

毕竟除了科目改了,和以前的差别并不大,甚至状元授官还比以前高,咱们的陈平章想在诸科上照顾他的学生就照顾吧!

何德彦不明白,马如风这时候突然又提起科举是要干什么。

行礼将陈佑的条陈递上去,然后恭谨坐下。

只不过赵德昭现在精力都在科举上面,没有立刻翻看条陈,而是问何德彦:“何卿前些日子考察学政,对科举可有看法?”

何德彦本不欲掺和马如风的事情,但既然天子问了,不妨碍他给马如风添点困难。

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巅峰小婴孩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三)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五)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
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巅峰小婴孩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三)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五)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