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州学开学

建兴元年,九月中旬,首批两百名来自辽东、玄菟两郡的年轻士子获得了入学平州州学的资格。首批州学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多岁左右,本来是不符合州学入学年龄的,可是鉴于目前辽东各级教育体制尚未健全,暂时只能如此了。

在这批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辽东文武的亲族子弟,比如封抽的儿子封裕、皇甫典的弟弟皇甫真,裴嶷的侄儿裴开。封裕作为封家的后起之秀,比堂兄封奕小了几岁,可却是被祖父封释寄予厚望的后辈子孙。

皇甫真字楚季,在历史上大名鼎鼎,是慕容家族代表的前燕帝国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先后辅佐前燕慕容廆、慕容皝、慕容俊、慕容暐四位君主,官至侍中、太尉。

之前卫朔一直在辽东寻找皇甫真的踪迹,直到后来无意中才知道他是皇甫典的弟弟,可惜眼下他年纪还小只有十二岁,暂时还无法为辽东效力。

这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无数辽东年轻人齐聚城北已初具规模的州学大学堂操场上,准备参加首届开学仪式。

台上刘赞、孔纂、胡毋翼、朱左车四位辽东学政可谓是春风得意,今日比当初奠基时来的人更多,不但以卫朔为首的辽东诸文武全都到场,现场还有大批普通百姓前来观礼。

两百名年轻士子坐在台下四下打量着学堂内的环境,新学堂对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华丽的学堂。不但有巍峨的教室,还有舒适的宿舍,更有许多他们连见都没见过的设施和建筑。

“操场?这地方为什么叫操场呢?与城内的校场相比有什么不同?”

趁着典礼还未开始,坐在台下的年轻士子们纷纷四下观察着操场上的一切,入眼处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玩意儿。一些士子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心,忍不住与旁边的年轻人交流起来。

“在下梁元,祖籍青州,后汉末年迁居辽东至今。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封裕正在想着自家心事。突然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扭头一看,却见个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正笑眯眯打量着自己,忙道:“在下封裕。渤海人。”

“不知兄台与前东夷校尉封老大人是……”

梁元一听自己搭讪的年轻人姓封,顿时吓了一跳。在辽东封家、高家都是势力极为庞大的家族,他们都是多年前就从中原就迁居到了辽东,别看裴家在中原有着巨大影响力,可在辽东却无法与高家、封家相提并论。

“那是家祖父!”

“哦。原来是封老大人的后人,失敬失敬!”

在辽东,封释德高望重,在读书人心中有着巨大影响力。梁元一听封裕乃封释老大人的孙子,顿时激动起来。过了一会儿,梁元又忍不住小心地问道:“封郎君,在下有几个问题想不明白,不知可否与我解惑一二。”

封裕倒是无所谓道:“梁郎君有话不妨直说,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那小弟就放肆了,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梁元先是表达了一些歉意才接着问道:“以封家在辽东的影响力,你应该不用到这儿再进学了吧?听说当初卫大人正是得了封家的鼎力相助才在辽东立足,卫大人对你们封家也挺看重的,你怎么会想到再进学呢?”

封奕轻笑了一声没说什么,此事牵扯到封家对未来的布局,其中细节他当然不会告诉梁元,只含糊道:“平州大学堂乃校尉大人亲自督建,可见其在校尉大人心中的地位。不出意外,日后辽东系官员都将出于此地。封家再得校尉看重,也得自己争气才行。”

“哦。原来如此!封郎君,你出身官宦世家,关于学堂你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听说在学堂内我们将待四年时间,期间要学习大量新式学科。包括算学、儒学等等。每隔半年考试一次,考试不通过者不准毕业。”

梁元这一番话顿时引起其他士子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其中,热烈的讨论起与学堂有关的事情。

“是呀,是呀,在下也听说啦!其中算学、儒学乃是必修课。第一年每个入学的学子必学完成这两门功课的学业。一年之后,将根据考试成绩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包括继续深造算学和儒学,也可选择其他如农学、商学、医学等学科。”

“也不知道校尉大人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将来好成为朝廷倚重的治国能臣。现在倒好,学堂内尽开些什么医学、算学等毫无用处的学问,我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什么医者、农户、匠人。”

“哼!你懂什么!校尉大人深谋远虑,岂是我辈所及?他这样做自是有其道理。”

“诸位同窗,对这个问题在下倒是略知一二。”

眼见众人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封裕忙开口打断了双方的争论。

“其实这事说出来不难理解,校尉大人有志将平州州学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堂,就像春秋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那样。平州州学与两汉时期的太学不尽不同,以后我们即使从这顺利毕业也无法像太学生一样获得做官的资格。”

“你拿到了州学毕业证书,只说明你完成了自己的州学学业,与学徒从老师傅那里学完了技术达到了出师条件一般。有了毕业证书,你就可以自谋生路。无论是开馆做医生,还是给别人做事都无所谓。”

“那……那要是我想当官又该怎么办?”旁边一个年轻人嗫嗫嚅嚅问封裕。

“简单,只要拿到了州学毕业证书,就可参加当年官府举行的招募考试,只要你通过了此项考试就能获得做官的资格。”

“那封郎君知道官府的招募考试考些什么吗?”

几乎所有年轻士子全都屏息凝神看着封奕,生怕漏掉一个字。只见封奕撇撇嘴道:“具体考什么在下也不知道,只知道将来官府会为此统一发布相关信息,不过据在下了解,其中儒学、算学是基础必考。”

“怎么还要考算学啊?!”

在场大多数士子对算学几乎都是两眼一抹黑,有的人甚至从小到大就没接触过算学,如今听到将来官员招募考试将考算学,怎能不头疼。

也不是所有人对算学感到头疼,像裴开、皇甫真、封裕这样的世家子弟得益于家族的帮助,得知卫朔重视算学后,就曾在这上面下过苦功夫。凭借着高人一筹的智商,在短时间内他们纷纷掌握了相对精深的初等算学知识。

在纷纷扰扰间,州学开学仪式终于拉开了帷幕。卫朔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年轻人心潮澎湃,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就是他日后争霸天下最大的仰仗,而且是他改变这个时代播下的种子,将来能不能长成岑天大树就看日后的教育成果了。

仪式之后,两百名学子在学堂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纷纷前往自己的宿舍整理日常用品。从今日起,他们将正式入住学堂宿舍,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都必须依靠自己而独立生活,这事对于养尊处优世家子弟来说有不小的挑战。

两百名年轻士子顺利进入了平州州学,未来他们在以刘赞、孔纂为首的老师团队陪伴下,将在州学大学堂内度过四年时光。

身为辽东郡守,卫朔自然知道皇甫真等人也加入了州学,对此他表示欢迎。他相信经过这一番深造,未来他们三人必将绽放出比原有历史上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39章 阴差阳错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57章 大捷后的影响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422章 骑兵对决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7章 途经郯县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52章 群起而攻第73章 对自由的向往第480章 大战在即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1章 天显异象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591章 交换领土第519章 走西口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64章 彭城之殇第335章 自取灭亡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10章 练兵不易!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45章 薛氏强兵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22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98章 筹谋辽东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46章 永嘉之乱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498章 纷纷扰扰第461章 有点儿不对劲!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约、苏峻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29章 诘问刺史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348章 欲征南洋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79章 参观船坊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41章 整合军队第12章 拖!第519章 走西口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60章 前哨战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31章 江东之变第496章 政策调整
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39章 阴差阳错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57章 大捷后的影响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422章 骑兵对决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7章 途经郯县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52章 群起而攻第73章 对自由的向往第480章 大战在即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1章 天显异象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591章 交换领土第519章 走西口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64章 彭城之殇第335章 自取灭亡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10章 练兵不易!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45章 薛氏强兵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22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98章 筹谋辽东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46章 永嘉之乱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498章 纷纷扰扰第461章 有点儿不对劲!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约、苏峻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29章 诘问刺史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348章 欲征南洋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79章 参观船坊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41章 整合军队第12章 拖!第519章 走西口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60章 前哨战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31章 江东之变第496章 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