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徐州之变

?就在卫朔指挥辽东军在北方草原上大展雄风时,徐州祖逖却陷入死境之地。

五月初,石勒突然出兵攻打寿春,有好几次差点儿攻破寿辰,逼得坐镇合肥的郗鉴连连调兵遣将,支援寿春。

当众人皆以为石勒目标是寿春、合肥时,石勒却忽然虚晃一枪,直接出兵包围了彭城。

彭城被围,整个徐州、淮南一线震动,无论是取代蔡豹镇守盱眙的王舒,还是祖逖北上后移镇淮阴的戴渊,亦或是一直待在睢陵的苏峻,纷纷向建邺告急。

众人非常清楚一旦祖逖守不住彭城,整个徐州淮河以北领土有再次沦陷的可能,胡人兵峰有可能再次直指淮河一线。

建邺接到徐州告急后气氛十分诡异,首先天子司马睿是希望江左能出兵救援祖逖,毕竟祖逖刚刚与他和解,再者祖逖亦是他牵制王敦、卫朔的重要棋子,于情于理司马睿都不希望祖逖出事。

然而江左真正当家作主的是世家,即便司马睿几次催促朝廷赶紧拿出援救方略,但无论是尚书令刁协、中书监王导、领军将军陆晔三人态度均模糊不定。

这三人是当今朝堂上三大势力(保皇派、南渡派、江****)的代表人物,三派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均不愿出兵救援祖逖。

其中南渡派代表人物王敦一直视祖逖为较大威胁,而今有机会借胡虏之手除去对方,他自然不会派一兵一卒。早在王舒写信向他求教时,王敦已暗中指示对方静观其变。

而陆晔出身江左世家,在他看来即便祖逖与王敦斗得不亦乐乎,但说起来对方依然是南渡世家,与江左世家利益截然对立。再说少了一个北方世家名士掌握军权,更有利于江左发展势力。

按说其他两派与祖逖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不愿出兵救援徐州。可身为天子心腹的刁协应该与司马睿保持一致才是,但很可惜刁协同样想借刀杀人,致祖逖于死地。

刁协不想救祖逖的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祖逖与王敦、卫朔之流毫无区别,未来一旦壮大都会威胁皇权。如果没有之前祖逖‘跋扈’替兄弟祖约谋求豫州刺史之职,刁协考虑到抑制王敦的需要或许会同意派兵救援。

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刁协对祖逖的感观一下子差了许多。即便不久之前,祖逖与天子之间和好如初,但在他看来不过是祖逖迫于外部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根本就不是真心投诚,像这样的‘两面三刀’之辈就该死无葬身之地。

江左援兵驻步不前给了石勒从容布局的机会,其已不再仅仅满足拿下淮河以北,他将目光瞄准了整个淮河以南。

看到事情朝着之前张宾预设的方向发展,石勒不禁由衷的钦佩道:“事情果如孟孙所料,江左真的没有派出一丝一毫援兵。”

“哼!江左内部纷争太严重,像祖逖这样于朝堂毫无根基之辈,早晚会被玩死。君不见强如卫直元在实力不济的时候,都要拉拢刘隗为他摇旗呐喊。”

听了张宾嘲讽之言,石勒微微一笑不再关注,随即他沉吟了一会儿问:“孟孙,你说我们此次是否可趁机拿下淮南以南?”

“主公想趁机拿下淮河以南?”张宾心下一惊,倒是小瞧了石勒魄力。

“没错!当前辽东军被牵制在草原上,徐州祖逖又被包围在彭城动弹不得,李矩、邵续不足为虑,曹嶷又是襄国暗中盟友,以某之意,不如趁着当下大好形势,好好扩张一下势力。”

“主公,襄国打彭城因不足以威胁建邺,江左上下才会站在一边看戏,可大军若是敢朝淮南下手,江左一定会跟我们拼命。”

“守江必守淮,可见淮南之地是江左的生命线,从当年蔡豹之死,到后来将祖逖排挤出淮阴,无不显示着江左对淮南的重视。江左沿着淮河一线,以寿春、当涂、睢陵、盱眙、淮阴五座城池为核心,构筑了一道严密封锁线,就是为了保护淮南之地。”

石勒嘴角一哂不屑道:“哼!江左士兵在某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根本不足为虑。”

闻言张宾十分慎重地劝道:“主公,江左士兵虽然羸弱,但其水师实力不可小觑。江淮一带水网密布,不利我骑兵发挥威力,反而会让江左水师如鱼得水。有了水师相助,我们不一定打得过江左。”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石勒满脸不甘心。

“主公莫急,不如先拿下彭城再说,臣先细细思量一下,看看有无破敌良策!”

“好!此事就拜托给孟孙了。”

在石勒密谋攻取淮南之地时,徐州告急的消息也传到了蓟城,大司马出征在外,一切军政要事全权委托给留守后方的裴嶷、高瞻负责。

正在政事堂值班的裴嶷一抬头就看到高瞻急匆匆走进来,不禁出言问道:“不知发生了何事?景前竟走得如此匆忙,是不是主公要班师归来?”

“文冀且看看吧,这是刚刚从徐州传回来的急报,称石勒突然派兵攻打徐州,而今已包围了彭城,祖将军派出使者向江左求援,不料江左只是虚张声势,援军竟不越过淮河一步。”

“如此说来彭城岂不危险了?”裴嶷眉头紧皱,不禁为徐州局势担忧。

“何止是彭城危险,整个淮河以北都将落入石勒手中,另外祖士稚怕也难逃此劫。”

“景前,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需要禀报给主公吗?”

高瞻并未直接回答裴嶷,而是突然提到了祖约,“文冀还记得祖约吗?当初石勒突袭豫州,莫世容建议主公借胡虏之手铲除各地豪杰,既有前例可循,你我不如效仿之!”

“嘶!这可是名满天下的祖士稚啊?且不说其与主公之间的渊源,我们怎么也得考虑一下刘越石的感受吧?”

裴嶷此事会刺激刘琨,不管怎么说当初刘琨拱手让出并州,主动退居幕后,立下大功。辽东上下多少也得考虑一下影响,不能让人指着脊梁骨唾骂忘恩负义。

“刘公那边无需多虑,他眼下一心扑在了给学子上课上,哪里顾得上祖逖?再说就算辽东要算计徐州,也不会像江左那样做得如此明显,肯定会仔细谋划。眼下主公领大军出征在外,辽东反应迟顿些,援军出动慢些,外界也说不出一点儿不是来。”

听了高瞻的话,裴嶷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按照当初定下的策略,他与高瞻联合给驻守徐州、青州两地的曹宏、朱文二人写了封密信,详细介绍了全盘谋划,希望他们全力配合。

搞定了徐州之后,裴嶷又想到了曹嶷、李矩,忍不住道:“这下中原群豪中就只剩下李矩、曹嶷两人,若能再趁机摆平青州、司州,整个北方除了凉州张寔外,就只剩下襄国与辽东两方。”

闻言高瞻身形一顿道:“如此说来距离大决战应该不远了,石勒急着拿下徐州未尝没有在决战前扩张自身实力的意图。”

“嗯,不排除有此可能,看来我们也得加快脚步了,也不知有没有机会逼降曹嶷、李矩?”

“李矩还好说,一旦胡虏压过力,走投无路之下他一定会选择投诚辽东。青州可就不一定了,青州上下有不少人与襄国牵扯不清,就算曹嶷想投诚,石勒知道了说不得咱们还得跟咱们大战一场。”(。)

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51章 婚期将至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631章 江东之变第382章 刁协献计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70章 狩猎遇险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478章 影响(下)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602章 治蝗之议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332章 呼家将投诚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570章 襄国欲和谈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63章 马踏弹汗山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第634章 司马绍之雄心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385章 嘿!罗马!第647章 进驻高昌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82章 农牧场建设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11章 再进县城!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181章 各方准备第149章 新年惊变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43章 辽东挖坑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86章 终议亲第618章 西出玉门关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672章 东晋变天(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469章 长城会盟(上)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3章 安抚流民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
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51章 婚期将至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631章 江东之变第382章 刁协献计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70章 狩猎遇险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478章 影响(下)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602章 治蝗之议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332章 呼家将投诚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570章 襄国欲和谈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63章 马踏弹汗山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第634章 司马绍之雄心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385章 嘿!罗马!第647章 进驻高昌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82章 农牧场建设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11章 再进县城!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181章 各方准备第149章 新年惊变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43章 辽东挖坑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86章 终议亲第618章 西出玉门关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672章 东晋变天(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469章 长城会盟(上)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3章 安抚流民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