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岛港

果然不出卫朔所料,没过多久,郡守府的官吏就送来了委任卫朔为崂山盐田使的告身,同时还运来了三百石粮食,基足够崂山上一千多号人吃上一个月,看来郡守府已得知崂山上缺粮的窘况。

官府此次大出血,再次为崂山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起码暂时解决了崂山上下吃饭的问题。填饱了肚子,崂山上下立马像开足了马力一样,迅速投入到大发展当中。

首先就是将盐田扩大到两百亩,一下子将盐的年产量提高到了二十四万斤,当然了具体的产量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崂山上下一年的实际产量。

其次,因为卫朔成了名正言顺的盐田使,上任之后,他立即以盐田使的名义将崂山及其四周纳入管辖范围。后世的青岛港正好在卫朔的管辖范围之内,今日卫朔带着人专门来青岛港调查。

后世青岛港位于胶州湾,为天然优良港湾,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但魏晋时期中原王朝尚未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意义,对沿海各大港口的利用远没有后世那么大。

就拿青徐二州来说,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优良港口,可真正被利用起来的只有东莱港以及琅琊港。

“诸位,来瞧瞧,这儿就是胶州湾,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优良港湾。又有大沽河、南胶河等注入其中,如果在此地建一座海港就能扼守整座港湾。将来再将对面的琅琊港给占据了,就能轻易霸占整个海湾。”

卫朔站在滩头上,望着风平浪静的海湾可谓是雄心万丈,一想到青岛港将在他手中诞生,他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将来青岛港建成了,我们就能通过海路将精盐贩卖到大晋各地,到那时看还有谁能阻挡咱们崂山的发展壮大。”

“青岛港?卫大哥,你怎么知道这儿叫青岛港吗?”张二郎如今负责整座崂山的护卫工作,今日他带了几个护卫队的人负责保护卫朔等人的安全。

卫朔还没想到怎么糊弄张二郎,身后的朱文却站出来摇头晃脑道:“想必这是社长为即将诞生的港口所取得名字,此地地处青州,又处在半岛之上,可不就是‘青岛’么?”

“哦,原来如此啊!青岛这名字不错,以后这里就是青岛港了。”

“二郎,听说最近聚集在县城的流民有南下的迹象,你们护卫队要提高警惕,谨防有人趁机混上咱们崂山。”卫朔扭头对二郎叮嘱道。

“卫大哥,你放心吧,凡是来咱们崂山的人都得先接受护卫队的检查,是不是流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只要是打着流民旗号的别有用心分子,绝不可能逃过咱们护卫队的火眼金睛。”张二郎拍着胸脯向卫朔保证道。

卫朔瞧着虎虎生风的张二郎,不由得感慨真是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张家两兄弟的性格可谓是截然相反。老大张大郎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很有长兄风范;而老二张二郎则做事急切,有些不甘于现状。

自打护卫队成立之后,生性活跃的张二郎就整天泡在护卫队中,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军队的生活。卫朔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调整大会上,特意将其提拔为护卫队的直接负责人。

“社长,咱们刚刚扩大了生产,如今崂山上正极度缺乏劳力,恐怕暂时无力营建一座港口啊。”朱文有些担心,青岛港会成为目前崂山的负担,作为幕僚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一下自己的主公,高瞻远瞩很重要,可要是成了好大喜功就不行了。

“哈哈哈,子文不用担心,我没那么心急。青岛港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的,短时间内我们崂山商社还没能力营建一座港口。我考虑的是,接下来崂山会面临一波流民高峰,晒盐和护卫队可消耗不了多少人口。”

“再说咱们也没多少田地可让大伙儿去种,为了避免新的流民无所事事,可以考虑先挑一批人让他们把这四周清理一下,等过段时间手头宽裕了,就可以正式开启青岛港的计划。青岛港能不能建成可是关系到咱们崂山的未来发展。”

说到这儿,卫朔站在海边迎着海风,指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伸开双手充满激情的喊道:“知道吗?不,你们不知道,大海,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大海才是未来我们的希望所在。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很畏惧大海,也从未真正了解过大海。”

“但是我却知道,大海才是真正的宝库,其中不但有无穷无尽的食物,海底还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就连大海的尽头还有众多未知的土地。二郎,你曾见过我包裹中的两种珍贵农作物,你可知他们来自何处?”

张二郎一愣道:“卫大哥说的是玉米和红薯吗?”

“玉米、红薯是什么东西?”朱文上山不久,还没来得及接触到有关新作物的事情。

卫朔转身看看有些为难的张二郎,笑着解释道:“子文,玉米跟红薯的事并不是有意对你隐瞒,只是连我自己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如果不是今天来到了海边,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恐怕你还得晚些时候才会知道。”

“红薯、玉米是我从海外得来的两种新作物,它们不但种植范围极广,而且产量极高,差不多是小麦、粟等作物产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只要玉米和红薯能在华夏大地上得到推广,就能让全天下的普通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嘶!是粟米十倍以上的产量?!这,这,这是真的吗?”

朱文倒吸一口冷气,他已经尽力高估自己主公的能量,却没料到主公手中竟然还握着如此大的底牌,这一下子让朱文对崂山的未来充满前所未有的信心。

“呵呵,是不是真的,等明年秋天产量下来就知道了,现在再怎么说也不过是空口说白话罢了。其实说起玉米跟红薯,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有很多未知土地和未知的事物。”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人能驾驶着海船,越过无际的大海,抵达海的那一边好好的看一看。”

听卫朔将大海的尽头描述如此优美,引得众人不禁憧憬起来,张二郎甚至忍不住打听起海外的事情来:“卫大哥你去过海的那一边吗?知道对面都有什么吗?”

“呵呵,能有什么,和咱们华夏差不多,有不少当地人,有森林、河流、草原等等,还有大量我们这儿没有的动物、植物。而且据说是当年殷商灭国时,有一支殷商国人从辽东极北地渡过海峡逃到了对岸,如今在当地已发展成了一大部落,名殷第安。”

“还有这种事?我怎么听像神话故事呢?”张二郎、朱文二人听卫朔讲海外的故事,不禁入迷了。

“这事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在武王伐纣,攻破都城朝歌,纣王于鹿台**时,商朝一位名叫攸侯喜的统帅,率领部分殷人乘船在极北之地渡过了海峡抵达了海对岸,据说当地殷第安部落就是殷人的后裔。”

“如果你想确定这事的真假,最好有机会到当地看一看,如果他们真是殷商后裔,一定会留下和殷商文化有关的记录,只要找到相关线索,不就可以证明殷第安部落的来历了吗?”卫朔是极力鼓励古代人尽快将目光从狭小的中原之地移开,他总觉得古代华夏老是将自己的影响力局限在东亚地区有些浪费。

“好,等将来青岛港建成了,我一定去海外瞧瞧!”张二郎面带神往之色道。

第331章 实力碾压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49章 调兵遣将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92章 终至临淄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610章 成汉反应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3章 跟着张大郎去买盐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113章 带方、乐浪危矣!第385章 嘿!罗马!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56章 淮南群豪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98章 筹谋辽东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278章 校阅出征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45章 曹宏入军营第46章 永嘉之乱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478章 影响(下)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563章 汉军倒戈!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358章 谢艾的选择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321章 福船战舰入役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15章 琅琅书声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78章 前往江东买船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418章 隐士献策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92章 终至临淄第193章 幽州巨变,各地反应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519章 走西口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55章 前奏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477章 影响(上)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478章 影响(下)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355章 ‘琼林宴’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372章 告别蓟城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
第331章 实力碾压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649章 调兵遣将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92章 终至临淄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610章 成汉反应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3章 跟着张大郎去买盐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113章 带方、乐浪危矣!第385章 嘿!罗马!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56章 淮南群豪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98章 筹谋辽东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278章 校阅出征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45章 曹宏入军营第46章 永嘉之乱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478章 影响(下)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563章 汉军倒戈!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358章 谢艾的选择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321章 福船战舰入役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15章 琅琅书声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78章 前往江东买船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418章 隐士献策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92章 终至临淄第193章 幽州巨变,各地反应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519章 走西口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55章 前奏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477章 影响(上)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478章 影响(下)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355章 ‘琼林宴’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372章 告别蓟城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