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

“父皇,美洲督师的人选方面,儿臣建议请姑父出马。”

“你是说卢象升?”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正是。父皇。美洲的情况仍然很复杂,坐镇那里的大臣,不光是单纯的打仗。如何协调与印第安人、土生白人、混血儿以及黑奴的关系,如何尽快的把南美的资源转化为我大明的实际利益,都需要相当高超的治政手腕。简而言之,必须是军政双优之人才能胜任。而且,南美毕竟离我大明本土太远,这独当一面之臣,必须与我皇室有相当亲密的关系……儿臣从南美归国途中,与岳丈多番商议,我们一致认为,姑父是当下的不二人选。”

“哎,卢象升的才具为父是放心的。只是若让他去美洲,你姑姑要来找为父拼命的。”

“姑姑不能跟着去美洲吗?哦,是儿臣问了个傻问题。姑姑现在是我大明首席纺织材料大家,我大明士兵的所有被服都是姑姑亲自设计,万万不能离开本土的……不过,安抚姑姑情绪的事情,儿臣是没法做的,只有偏劳父皇了。”

“你这小子……”伸出指头虚空戳了戳自己的儿子后,朱由栋道:“那美洲督师的人选暂定卢象升吧。接下来,领兵大将的问题。”

“父皇要更换李自成和张献忠,儿臣深表赞同。毕竟这两人出身草莽,简单培训不过一年后就被派到美洲。十五年来,这两人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家眷什么的也全都在南美。所以,必须调回来。至于说替代他们的人选嘛。儿臣以为,在美洲作战,最重要的是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毕竟印第安人就服这个……儿臣建议阎应元继续留在南美,接替儿臣的位置,担任总委员。

至于具体的领兵大将嘛,儿臣听说我大明军中最近不是新冒出来一批后起之秀么?如李定国、张煌言等,其实都可以把他们派到美洲去。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加速他们的成长。”

“呵~”听着自己长子的推荐,朱由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挥挥手打断了谈话:“你也去你母亲那里参加家宴吧,几年不见,她想念你得紧。”

“父皇不去么?”

“不去了,朕去了,孙传庭,孙氏什么的会不自在。朕知趣点,就不去了。”

“父皇说笑了……如此,儿臣告退。”

朱慈燚退走后,朱由栋抬头看了看数百年都没啥变动的乾清宫屋顶,很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今年是天启二十五年,算上他监国的时间,他真正执掌这个国家,已经超过了三十年。随着掌权时间越来越长,尤其是当年陪伴他成长的一批老臣逐一退去后。现在整个朝堂里,臣子们对他的畏惧越来越强,由此也导致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多。这个大明,现在除了极少数人外,对于大多数人说,和他朱由栋一起吃饭,还真的是个苦差事。

摇摇头,活动活动脖子,把这种不合时宜的悲凉感驱赶走。朱由栋对着空气道:“魏忠贤的身体还没好起来么?”

先前一直隐匿在厚重的布幔里的方正化走了出来:“奴婢早上又去看过了,魏公公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

“哎,朕记得,老魏今年也该有七十五了吧?”

“万岁爷,魏公公今年九月就要七十五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啊。这样吧,你去跟老魏说一声。他的辞呈,朕批了。不过回沧州养老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到底京师这边名医汇聚,对他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告诉他,他念兹在兹的魏忠贤号重巡,起码得到今年年底才能下水。让他再努力一些,早点好起来,争取到时候能够亲自出席下水仪式。若是……若是真的撑不下去,朕会把他的头发放到那艘重巡上去的。”

“呜呜~万岁爷如此厚待我等,直让奴婢感激涕零。”

“应该的,从朕四岁开始,你们到朕的身边。到了这会,都快四十年了啊。这四十年,大家都不容易啊。”

“奴婢们还好,只要万岁爷指明了方向,奴婢们埋首往前面冲就是了。倒是万岁爷,您是掌舵的,这些年,您才是最辛苦的。”

“朕是挺辛苦的,但路是自己选的,有啥办法呢。好了,不说这些了。倒是东厂的差事,你有没有兴趣替朕给担起来?”

“呃……”稍稍犹豫了一会后,方正化道:“奴婢还是想继续留在万岁爷身边。万岁爷,这话奴婢可不是作假。主要是东厂的事情太复杂,奴婢受不得那份辛苦。另外,奴婢在万岁爷身边待久了,突然离开,会很不习惯。”

“别说你不习惯,朕也会不习惯。现在偌大的紫禁城里,能如此跟朕说话的人,是越来越少咯。那这事就委屈你一下了,你的职司不动,朕给你加个司礼监秉笔吧,然后让王承恩去接管东厂。”

“遵旨,奴婢稍后就去内官监给王公公传旨。”

“好,东厂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朕来问你,你觉得慈燚如何?”

“照理,以奴论主是大逆,不过既然皇上问到了,那奴婢自然也就斗胆说两句。皇长子殿下在美洲独当一面多年,这才具是没有说的。虽说和二十多岁时的万岁爷比起来还多有不如,但也是一时俊彦了。这次陛见,奴婢感到皇长子殿下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越发沉稳了,这一点,就是万岁爷当年也有所不及。”

“哈哈哈,朕想想,朕二十五岁的时候在干嘛?哦,那时候蒸汽机技术刚刚对民间放开,大量的工厂建立,许多农民抛荒进城务工,小冰河开始发威。那时候朕着急得不行,哪里能心平气和得下来……哈哈哈,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啊。嗯,你待会去跟王承恩传旨的时候告诉他,他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给朕把慈焱盯紧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方正化无奈的道:“奴婢遵旨。”

在皇子们长大后,不管自身才具如何,只要有抱负,有野心,都会自然的对皇位产生想法。然后父慈子孝的天伦,会一下子远离自己——这是大多数皇帝都会遇到的事情,朱由栋也不会例外。

他现在有四个儿子,除开刚降生没多久的幼子外。已经成年的三个儿子里,三子慈炎在才具、性格上比起他的两个哥哥实在差了太远,已经主动退出了皇储的竞争。

剩下的两位。次子慈焱是嫡子,一开初也是被大臣们当做太子的不二人选来对待、培养的,给他配的教师、侍卫都是当时一顶一的。

说起来,这也是朱由栋的不是:在文臣们对皇长子和嫡子之间进行区别对待的时候,他并没有干涉。因为那时候他自己也才二十五岁,对自己的儿子将来会产生什么变化,完全没有预感。

而且当时在他看来,这场时间跨度上限为一百年的竞争,说不定,等朕取得胜利的时候,朕可能得从孙辈去挑选继承人了。所以,在当时的内阁只是简单的派了三名老师教导庶长子慈燚,而派了近十位老师教导嫡长子慈焱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干涉。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得纯粹靠基因无法保证继承人的素质。所以他在修订皇明宪章的时候,就以秘密立储制替代了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这个时候,嫡长子朱慈焱已经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帝王教育了!

再到后来,他的两个儿子慢慢的都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才具:长子慈燚性格稳重,处事平和。真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又能够俯下身段,带头吃苦。面对大事时,又能表现出相当强的大局观。

而次子慈焱呢,性格上确实没有他大哥稳重。但为人豪爽,待人真诚,能够轻易的和各种阶层的人打成一片。最近这些年他在通政司历练,也表现得可圈可点,很是得到了一批大臣的认可。

本来呢,穿越者的身体是经过改造的。只要这次竞争没有结束,他朱由栋中途不出意外,可以无病无灾的活到一百岁。现在这个时间点考虑继承人问题还早了点。但,投资潜力股,将来做从龙之臣,是很多大臣为官的本能啊。最近这些年,两个皇子身边,已经渐渐的有了各自的党羽,形成了长子党和嫡子党。

两党的魁首,长子党这边是副相李嘉:他是朱慈燚的老师嘛。而嫡子党这边,则是吏部尚书黄道周:黄道周的老师是袁可立,而袁可立是朱慈焱的老师……

最近这两年,两党已经渐渐的成行。长子党这边因为朱慈燚长期在美洲,所以在朝中还没有什么动作。但嫡子党这边,已经对皇长子在美洲取得的成绩越来越着急,其内部对皇长子的称呼,也已经从‘那位殿下’变成了‘那庶子’了。

毫无疑问,随着朱慈燚的回国,如果自己再不做出决断,党争就要开始了。

从帝王心术的角度来说,两个皇子及其党羽互相争斗,只要这种争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皇帝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但那只是常理——在这个位面,他朱由栋需要集中全国每一分力量去参与这场残酷的竞争,对于内耗,他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必须尽快定下太子了。

可惜,皇位只有一个,储君自然也只能有一个。他这个做父亲的,注定无法让他所有的儿子都满意了。

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五五七章 独立军上高速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八十九章 国家根基已朽(一)第四五七章 廉贞初显威力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敌前转向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二二零章 首战是在色当(三)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三二七章 忠君爱国商人(二)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五五二章 欧盟需要停战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二五三章 老西儿都叫穷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六六四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四五三章 奥斯曼的权臣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七八章 欧洲人的改变(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袭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
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五五七章 独立军上高速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八十九章 国家根基已朽(一)第四五七章 廉贞初显威力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敌前转向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二二零章 首战是在色当(三)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三二七章 忠君爱国商人(二)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五五二章 欧盟需要停战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二五三章 老西儿都叫穷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六六四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四五三章 奥斯曼的权臣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七八章 欧洲人的改变(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袭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