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

大明天启二十六年(1644),甲申。

“臣等恭迎皇上回京。”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众卿免礼。”

3月12日,朱由栋的专列回到了北京。

在去年的十月抵达新疆后,朱由栋很是仔细的沿着天山南麓走了一圈,反复向当地的百姓表达一个意思:好好过日子,别胡乱折腾。老实过日子的,大明保护你们。听了境外敌人的挑唆乱折腾的,朝廷绝不手软!

之后,他就迅速的乘坐火车返回兰州,然后在陕西的宝鸡,经刚刚建成的宝成铁路进入了四川。

四川是个大省,也是西南地区最富裕的省份。在有了宝成铁路后,再加上他早就派人将三峡内的一些暗礁给炸掉。这四川丰富的人力和物力,就能够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他期待的成昆铁路短时间内还看不到通车的希望。如此一来,将来对印作战,从云南、缅甸一线发动主力进攻的打算,是没法执行了。

所以,他没有去云南,而是转头向东。让石柱的马千乘、秦良玉夫妇来万县和自己见了一面:这是身为穿越者对历史名人的一种情怀和尊重吧。

不过也就这样了:这一世,因为大明少了太多内忧外患,所以秦良玉注定不能以中国封建王朝唯一官封女将军的身份名垂青史了。但朱由栋坚信,如果他可以自曝,将本位面的历史讲给秦良玉听。那秦良玉肯定是宁愿不要丧父失子、名垂青史,也要选择今天这份家庭美满,儿孙环绕的平淡,但却幸福的生活。

之后他就沿着长江水道一路东下,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沿江各省的民生:小冰河气候对南方的影响不大,长江一线的民生总体是好的。虽说因为平日里几乎没有赈济,所以这里的百姓表面上看起来不如北方的百姓对皇室感恩戴德。但是朱由栋心里清楚,真要是打起全球战争来,沿长江一线,才是大明未来源源不绝的主要动力来源。

最后,他在视察了长沙船厂,亲自主持了邓子龙号战列舰的入列仪式后,乘坐海船,于1644年的3月12日回到北京,并立即召开了国务会议。

“皇兄,去年朝廷各类赋税一共是收入6.3亿元,支出5.2亿元。盈余达到1.1亿。”

“这么多?朕记得,就算本朝完成财税改革后,朝廷盈余最多的一年,也就五千多万吧?”

“是的,皇兄。这盈余额算出来后,臣也被震惊了,要求下面各司反复计算。但最后的结果确实如此。我们仔细研究了税收的各项组成后发现,商税、电税的猛涨是本次盈余创下纪录的主要原因。”

“原来如此。看来电力大兴后,对我朝的各行各业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啊。”

“正是如此。所以臣弟斗胆,在今年元宵节的时候,给方山科学院整体发了一笔一百万的奖金,其中有二十万定向奖励电学研究所,有五万单独发给了那位给我大明带回电学知识的特工。”

“无妨,你做的很好。若是朕这大手大脚惯了的来操持这个事情,可能发得比你还多。到时候大司徒又要对朕翻白眼了。”

“哈哈哈~”

“好,收支的情况就是这样。粮食呢?”

“皇上。”农业部尚书顾秉谦起身道:“得建设部之助,农业部在去年完成了第三十个百万吨级大粮仓的建设。现在,我大明的每一个省份或自治区,都有至少一个百万吨级粮仓。以这些大粮仓为基础,再加上各府、州、县的中小型粮仓。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朝粮食储备已经达到五亿三千万石,折算为新制,就是三千一百八十万吨。而且这个重量,全都是谷物、土豆、玉米等脱水后的重量。如此储备,就算我大明全境绝收一年,臣也敢担保,一年之内,即便不从南洋购买一粒粮食,我大明子民也不会缺粮。”

“非常好。不过朕再老调重弹一下。这么多的库存,一定得是真的有粮食,而不能仅仅是个数字。所以,农业部要主动配合都察院,经常检查各个仓库。朕还是那句话,粮库失火,看管人员只按贪污论处!”

“皇兄放心,在臣弟面前,没有哪个官吏贪墨了大量存粮还能够逍遥法外。”

“呵呵。”看了一眼在历史本位面上马上就要自挂东南枝的朱由检,朱由栋很是欣慰的摆摆手:“那就有劳六弟了。”

“钱粮说了,接下来,军备。”

“是。”国防部尚书赵率教起身:“皇上,陆军方面,五十个常备师已经整编完毕,人员全部满额,装备到位率百分之百。海军方面,邓子龙号、俞大猷号、曹三喜号三艘战列舰全部入列,魏忠贤号、广西号、雪区号等六艘重巡也已经入列。截止目前,陆军方面共计五十个常备师,七十五万人。一个特战师,两万人。海军方面,本土、南洋、美洲三支舰队加在一起,一共是五艘战列舰,十三艘重巡……以及五个海军陆战师,共计十三万人。”

“那就是九十万现役军人了,后备役呢?”

“皇上。”兵役总局局长左良玉起身:“截止到今年三月,兵役总局掌握的数据是,年龄在十八至三十岁,累计完成了一年以上军事训练的壮丁,是三百二十万。其中,有四十万,累计完成了两年以上军事训练。三十岁至四十岁,累计完成了一年以上军事训练的,有九十八万,这其中有三十五万退役老兵。四十岁至五十岁,主要是近四十万退役老兵,其他的普通人,兵役总局没有组织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曹三喜,朕记得,去年我大明的黄册上,本土的人口数量是1.6亿吧?”

“是的,皇上,准确的说是一亿六千九百二十五万。其中,男性八千零三十五万有余。而男子当中,十八至三十岁的男子,有两千万零七千人。”

“如此说来,兵役总局的训练率还不到适龄男子的七分之一?”

“皇上恕罪,之所以训练率如此的低。除了臣等才具不足外,一方面是财政部给的经费有限,另一方面则是朝廷近两年在扩军,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主要是供给了海陆军。臣的兵役总局就是趁着农闲时节把青壮们召集了起来,但人数过多的话,也没有足够的子弹让他们做实弹训练啊。还有就是,按照兵役法规定,我朝虽然施行的是义务兵役制。但实际上,有中学文凭的、进了工厂的,往往都不用服兵役。所以……”

“左局长且安心,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最近这些年,朝廷的主要精力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真要是军队太多,或者后备役花费太多,是有违国家这些年的主要发展方向的。”

压压手,让左良玉坐下后。朱由栋又转身对央行行长李国俊道:“纸币发行情况如何?”

“回禀皇上,总体顺利。民间对纸币的接受度较高,小商贩、各乡镇集市,初期有拒收的行为。但经过当地官员解释后,都能够接受纸币进入流通。目前民间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用纸币兑换银元的情况。至于藩国方面,距离因素,臣了解得还不太多。但总之是没有接到什么坏消息。”

“那就好。其实朕这次出巡,也在各地看到纸币的流通了。总体而言朕还是满意的。”重重的点头后,朱由栋清了清嗓子:“众卿,两年多前,在我们费尽力气将西贼赶出南洋后。朕就让国防部制定了一个五年造舰计划。现在,两年过去了,我大明已经有了五艘战列舰。陆军的整编、扩军也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再有三年,就是我们反攻印度之时!”

皇帝这话出口,参会众臣都是重重的点头。时代发展到今日,大明朝里,至少这会儿有资格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大臣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以前那种关起门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再也回不去了。大明发展到今日,必须要用刀剑去获取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如此,国家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再说了,就算大明不打出去,难道敌人就会放过我们吗?没看到两三年前,西贼入寇南洋,差点就让国家的宗藩体系崩溃了吗?

所以,三年之后,是该打出去了。

“既然定下了三年之后反攻印度的国策,那么,从今年开始,国家的大政方针,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做出一定的调整。朕从去年五月出京,花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对我大明西部、长江沿线进行了视察,对国内民生情况总体是满意的,也增强了朕调整国策的信心。所以,朕决定,从今年,天启二十六年开始,国家的主要方略,从恢复经济,改为备战!”

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八零零章 攻占亚速群岛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七二五章 减息后再减税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岛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二六六章 后续成套方案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七九三章 亚丁湾的屠杀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
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八零零章 攻占亚速群岛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七二五章 减息后再减税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岛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二六六章 后续成套方案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七九三章 亚丁湾的屠杀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