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尉之争(2)

看到大家现在对自己的态度,扶苏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话暂时是稳定了眼前的局面,心里不由的松了一口气。他在九原的时候几乎要被阎乐以始皇帝的诏书为理由逼的自裁,但在最为关键时刻蒙恬拿着赢高信件给他看。当他看完信中内容的时候,还没来得为父皇驾崩悲伤的时候,蒙恬语气严厉的告诉他,假如赢高的书信可信的话,那诏书和特使肯定有问题。蒙恬还给他的建议,让他和王离两人率领三万精骑南下咸阳,将一切问题搞清楚。

扶苏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蒙恬的意见。

因为,他想迫切的返回咸阳,他想为自己的父皇守灵,他想尽自己最后的孝道。

然而,当他和王离率军到达咸阳的时,他没有想到咸阳的问题会变得这么复杂,李斯已经拉拢了李信公然册立胡亥为太子,甚至要在太庙登基称帝,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冯去疾、蒙毅、冯劫等人为了阻止胡亥登基而做出这一系列惊人的举动。

所以,在那一瞬间,扶苏权衡了利弊之后选择了沉默。

他很清楚三万精骑战斗力强悍,但真要将李斯和李信等人逼急了,让他们跟自己以死想抗衡的话,以十万蓝田大军和八千铁骑营,即便是三万九原铁骑战斗力强悍,双方最终的结果也会是两败俱伤。

而扶苏最不想看到就是这个的结果。

现在,皇帝驾崩,现在大秦正处在最为危险的时刻,但凡一切的内讧都可能导致刚统一天下十多年的大秦崩溃。

所以,他才采取了这种妥协和忍让的办法。

“既然大家都这么齐心协力,那丞相就具体安排一下国丧期间的政务吧!”扶苏淡淡的说道。

“长公子,陛下驾崩,六国余孽必将蠢蠢欲动,我们除了要派出大量的黑冰台密探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之外还必须做好调兵遣将的准备,只要他们有任何不轨之心,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剿灭。”李斯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可是,自从太尉王贲去世之后陛下还没有任命新的太尉,太尉府统领诸军,掌管着天下兵马调动之事,现在大秦没有了太尉,遇到紧急时刻需要调兵遣将的时候恐怕会难以应付啊!”

扶苏沉吟片刻说道,“丞相说的很多,太尉府统领诸军,危机时刻就需要太尉府调兵遣将,做出应对,太尉府举足轻重!只是,丞相的意思是?”

“老臣的建议是,当在大秦的军中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将领出任太尉一职,全权统领诸军,做好当前的防务重任。”

“那丞相可有人选?”扶苏随即问道。

“老臣举荐蓝田大营将军李信出任太尉一职!”李斯开口说道。

“不可——高不同意丞相的建议!”李斯的话一出口,赢高便上前冷冷的说道。

赢高很清楚李斯此举的目的,要是让李信任职太尉,那李斯一方就等于掌握了大秦的兵马大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调兵权,可以任意调动各地兵马,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一点。

“那公子的意见呢?”李斯反问道,他语气也很冷淡。

赢高冷冷一哼,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移向了扶苏。

扶苏看了一眼赢高,将目光移向李斯,他紧紧的盯着李斯看了片刻,似乎想到了李斯会举荐李信目的,又将目光移向了李信,见李信气定神闲不为所动,他便清楚了赢高反对真正原因。

“那你们大家的意思呢?”扶苏向众人问道,“可否有合适的人选呢?”

扶苏的这句话就表情他的态度,他不同意李信出任太尉一职。

“长公子,老臣认为李信将军统帅十万大军驻守蓝田大营,他的任务就是伺机而动,能够在第一时间策应函谷关和武关。所以,让李将军出任太尉一职恐为不妥!”冯劫第一个出口说道。

“蒙毅也认为李将军不宜出任太尉一职!”蒙毅出口说道。

“长公子,姚贾认为当下除了李将军之外,没有一个人资历和威望能够出任太尉一职。”姚贾开口说道,很显然他是支持李斯的建议。

“老臣也同意李丞相的建议!”胡毋敬开口说道。

“老臣同意丞相的建议!”郑国也开口说道。

“……”

大殿上李斯一党的大臣都支持李信出任太尉一职,但有两个人除外,他们是杨端和和章邯。

李斯没有想到杨端和和章邯两人没有同意自己的意见,他目光阴冷的看了两人一眼,显然有些不高兴。赢高也没有想到杨端和和章邯会在李斯举荐李信为太尉一职上发生分歧。

扶苏将目光移向杨端和和章邯两人问道,“你们两人的意思呢?”

“长公子,李将军身为蓝田大营的主将,统率大秦十万大军,可见他的职责很重,要是让他出任了太尉一职,那这十万大军该由谁统领呢?”章邯开口说道。

“微臣也有这个疑虑!”杨端和开口说道,“李将军出任太尉一职,谁有能够比李将军更有资格统率这十万大军呢?”

两人的话音一落,赢高便听出了章邯和杨端和话中的意思,要是李信做了太尉,他就必须要放弃十万蓝田大军的统帅权,而李斯之所以敢公然册立胡亥为太子,就是因为有李信的这十万大军,现在让李信做了太尉放弃而来十万大军,那李斯还有什么资格和资本跟扶苏相抗衡呢?

想到此处,赢高不由不由的为自己刚才阻止李信出任太尉一职而举动懊恼不已。

同时,他将目光移向李斯,发现李斯同样是眉头紧皱,似乎为自己刚才举荐李信出任太尉一职也是后悔不已。

太尉属于三公之一,在大秦是地位尊崇的职位。

然则,在和平时期的太尉的职权是协助皇帝掌管天下兵马,负责军队的训练和布防,以及军队将领的调动等职。

遇到战时,太尉只是负责粮草辎重的运送和补给。根本难于统帅全国大军的上将军比肩。所以,在大秦的历史上,继任过太尉(秦始皇之前称国尉)的将领一般都会在战时被任命为上将军。

可是自大秦统一了六国,南征百越,任嚣为南战军团主将;北伐匈奴,蒙恬为北伐大军主帅。

所以,太尉一职在大秦成了地位尊崇而没有多少实际权力的职务。

要是放在平时,大家也不会为太尉一个职争锋相对。可是,现在的情况很特殊,胡亥和扶苏争夺皇位,军队成了影响两人胜败的重要因素,而太尉有调动大军的权利。

所以,双方心里都很清楚,谁要是获得太尉一职,他就可以公开调动全大军而不用受到丞相府的御史府制约,更加不会有僭越的行为。

因此,双方都想争取到这个职务。

但是,李斯疏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一名将领要想担任太尉一职,他都必须解除他之前的兵权。

所以,在扶苏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他只是想尽快完成对李信承诺,许以李信太尉之职,好让李信能够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所用。

可李斯却没有想过在当前的情况下李信大军对自己和胡亥等作用有多大,让李信出任太尉一职,就等于将蓝田大军的十万大军交给了扶苏。

所以,当章邯和杨端和两人出言,他才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李斯见扶苏没有否决章邯和杨端和的建议,心知扶苏还在权衡利弊,心里唯一思量便上前说道,“长公子,刚才是老臣不懂军务,才会举荐李将军为太尉,实该是老臣的疏忽。老臣以为,以李将军身居蓝田将军一职,职责很重,让他出任太尉一职似有不妥,老臣以为另择他人方才上策。”

“难道丞相心里还有他人不成?”扶苏语气冰冷的反问道。

李斯听出了扶苏话语中的不悦,知道自己此举惹恼了扶苏,便老脸一红,低声说道,“老臣心中尚无合适人选,还请公子定夺。”

“在场诸位都是三公九卿大臣和各地的统兵大将,身居要职,职责很重。所以,扶苏认为太尉一职当另择他人出任方才妥当。”扶苏话说到这里,看了在场的诸人一眼,便继续开口说道,“既然,父皇在临终之时晋封赢高为武信君,可见他对赢高的期望很高,这也说明了父皇很赏识赢高的才能,说明赢高可堪大用。因此,扶苏建议让赢高担任太尉一职,尽快入住太尉府,统帅大秦军队针对当前危局做出部署。”

扶苏话音一落,李斯等诸人刚要开口说话,扶苏便又继续说道,“赢高,你身为宗室子弟,大秦处于危难之时,你更应该挺身而出,你可有信心为国效力?”

赢高在扶苏说出任命自己为太尉一职时,心里震惊之余也想好了应对李斯等人可能会反对自己出任太尉一职的准备。

所以,等到扶苏话一说完,不给李斯等人开口说话的机会,他便大步上前朗声吼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说完,“铿锵”的一声拔出了天子佩剑,“砰——”的狠狠的插在大殿上,语气严厉的说道,“赢高以天子发誓,必将恪尽职守,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顿时,大殿上出了赢高豪迈的誓言,就只剩下长剑插入地面时的嗡嗡之声。

李斯和他身边的党羽本想出口反对,但看到赢高一脸的杀气腾腾,再看到插在地面上还在泛着光芒的天子佩剑,他们知道这个时候硬是对抗扶苏和赢高,自己一方占不到便宜,便果断的选择了沉默。

而扶苏不按常理的对赢高的任命以及赢高惊人的举动,即便是扶苏一党的蒙恬好和冯劫等人也被震撼的不能自已。

扶苏不光冷峻的扫视了诸人一眼,见大家都不反对,便开口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散了吧!”说完,他不理会众人,大踏步的离开了章台宫,王离紧紧的跟随在他的身后。赢高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李斯和眼中充满愤怒之色的李信,不理会他们,上前拔出了天子佩剑,大步跟上了扶苏。

第314章 鸿门宴(三)第70章 遭到刺杀第306章 夜访刘邦第270章 悍将之子第60章 太尉之争(2)第310章 尸堆第139章 兄弟对话第154章 妄自尊大第56章 太庙之乱(3)第219章 阻敌第182章 女子报仇,十年不晚第94章 姚贾之死第279章 攻武关第224章 强者的对话第225章 争雄第28章 李斯的权术(1)第295章 兄弟情义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1章 沙丘封君(2)第29章 李斯的权术(2)第12章 张苍之心(2)第80章 将相之和第230章 拜将第270章 悍将之子第68章 凄凉的太尉府第80章 将相之和第36章 甘泉宫议国政(2)第66章 赢腾的计谋第234章 用敌人的人头练兵第258章 改变的历史第281章 赵高的惊人计划第41章 入咸阳(2)第155章 可耻的决斗第130章 血战第63章 两个问题(1)第107章 只是想晒晒太阳第263章 没有退路第288章 第三步计划第17章 赢高的对策(2)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88章 杀的就是你第55章 太庙之乱(2)第230章 拜将第264章 突然出现的大军第195章 痛饮高歌为谁雄第207章 墨家第61章 正阳门之争(1)第47章 燕国公主(2)第39章 未雨绸缪(2)第287章 计中计第27章 太子之谋第149章 不辞而别上架公告与消费充值讲解第59章 太尉之争(1)第74章 增派兵马第261章 刘邦在南阳第290章 狼死第50章 别问我,这是为什么(1)第18章 谋士之言(1)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177章 侍卫之战第20章 沙丘封君(1)第234章 用敌人的人头练兵第212章 又失败了第190章 我的意中人第83章 白氏的实力(2)第181章 与众不同的姑娘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314章 鸿门宴(三)第157章 滚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17章 被堵在了床上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75章 谁的主谋第36章 甘泉宫议国政(2)第225章 争雄第142章 尽力而为第159章 扑朔迷离第83章 白氏的实力(2)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114章 门客和游侠第253章 温暖的感觉第310章 尸堆第232章 小规模的屠杀第87章 暗杀计划第58章 太庙之乱(5)第44章 阁下何人第149章 不辞而别第176章 两王相见第71章 巅峰对决第200章 大老粗雍齿第128章 兵变(6)第267章 他里你到底有多远第67章 借力打力第178章 清韵公主和荣禄皇子第201章 刘邦的真心话第232章 小规模的屠杀第215章 盔甲第195章 痛饮高歌为谁雄第226章 豪酒
第314章 鸿门宴(三)第70章 遭到刺杀第306章 夜访刘邦第270章 悍将之子第60章 太尉之争(2)第310章 尸堆第139章 兄弟对话第154章 妄自尊大第56章 太庙之乱(3)第219章 阻敌第182章 女子报仇,十年不晚第94章 姚贾之死第279章 攻武关第224章 强者的对话第225章 争雄第28章 李斯的权术(1)第295章 兄弟情义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1章 沙丘封君(2)第29章 李斯的权术(2)第12章 张苍之心(2)第80章 将相之和第230章 拜将第270章 悍将之子第68章 凄凉的太尉府第80章 将相之和第36章 甘泉宫议国政(2)第66章 赢腾的计谋第234章 用敌人的人头练兵第258章 改变的历史第281章 赵高的惊人计划第41章 入咸阳(2)第155章 可耻的决斗第130章 血战第63章 两个问题(1)第107章 只是想晒晒太阳第263章 没有退路第288章 第三步计划第17章 赢高的对策(2)第115章 八月三十的夜(1)第88章 杀的就是你第55章 太庙之乱(2)第230章 拜将第264章 突然出现的大军第195章 痛饮高歌为谁雄第207章 墨家第61章 正阳门之争(1)第47章 燕国公主(2)第39章 未雨绸缪(2)第287章 计中计第27章 太子之谋第149章 不辞而别上架公告与消费充值讲解第59章 太尉之争(1)第74章 增派兵马第261章 刘邦在南阳第290章 狼死第50章 别问我,这是为什么(1)第18章 谋士之言(1)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177章 侍卫之战第20章 沙丘封君(1)第234章 用敌人的人头练兵第212章 又失败了第190章 我的意中人第83章 白氏的实力(2)第181章 与众不同的姑娘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314章 鸿门宴(三)第157章 滚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17章 被堵在了床上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75章 谁的主谋第36章 甘泉宫议国政(2)第225章 争雄第142章 尽力而为第159章 扑朔迷离第83章 白氏的实力(2)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114章 门客和游侠第253章 温暖的感觉第310章 尸堆第232章 小规模的屠杀第87章 暗杀计划第58章 太庙之乱(5)第44章 阁下何人第149章 不辞而别第176章 两王相见第71章 巅峰对决第200章 大老粗雍齿第128章 兵变(6)第267章 他里你到底有多远第67章 借力打力第178章 清韵公主和荣禄皇子第201章 刘邦的真心话第232章 小规模的屠杀第215章 盔甲第195章 痛饮高歌为谁雄第226章 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