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登太极殿

殿试放榜之后第二日按照惯例会由武皇接见殿试三甲以及一众进士,一方面是对于殿试的一个结尾,另一方面则是会对这些鲤鱼跃龙门的士子们进行一个安排。

临近天明之后杨文锋返回冷香小筑梳洗一番,之后由脂粉帮他穿戴整齐。

今日的杨文锋身穿一袭白色长袍,上面则由金线于袖口领口以及后背袖有梅兰竹菊等饰物,华贵而不显粗鄙。

脂粉看到今日风姿卓约的自家公子从始到终眼神之中都充满崇拜之色。

在她的眼中恐怕从始到终自家公子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秀的男子,这份相信从未更改过半分。

此刻一身白袍的杨文锋笔直站立,本就面容清秀柔美的他在一袭白袍的衬托下更显逍遥出尘。

杨文锋整理好衣衫之后闭目片刻,随后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我去了,”

“公子请,此去一遭,天下谁人不识君?”

脂粉眼眸明媚如春日里最为和煦的那一抹朝阳一般。

杨文锋走出小院之后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后展颜而笑,今日之后当真是开始扬名天下了。

同样由宫人领着入内城太极殿,不知是上一次刘雨溪的缘故还是殿试之后的结果,这一次来领着杨文锋的宫人异常谨慎小心,一路倒是没有横生枝节。

照礼是群臣上殿进行朝拜,而荀攸杨文锋等人则被安排与太极殿之外等待传候。

殿试之后进士及第的人有百余人之多,但是在今日可以入太极殿的注定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正因为如此,他们被安排所等候的地方都有很大区分。

如同群臣上朝一般,最靠前的自然是殿试三甲,之后是那二甲,三甲之人。

杨文锋与荀攸杨延和三人并肩而立,他与荀攸早已熟悉只是对于这位杨延和并未有任何了解。

“没想到世子殿下不只是武道修为突飞猛进,就连这经史文章也是如此通达,看来当初是我看走眼了。”

荀攸低声而语,但是并未有那种因嫉而恼的表示。君子之争,本就和君子之交一般平淡如水。

“自科举以来,高中者多士族子弟,偶有寒士鲤鱼跃龙门,但藩王世子和王公贵族高中三甲者可谓是前无古人了。”

杨延和笑着对着身旁的杨文锋拱手示意。

“翰林院曾有一位老匹夫于玉陵传书,他说豪门多纨绔,尤其像是我这样子的,不可能有真才实学。”

杨文锋淡然开口,而另一侧的荀攸则面色有些惭愧。

当初杨文锋于翰林院之前大闹,正是由此事引起,而如今杨文锋高中探花一切都不言而喻。

“当初翰林院那位大儒倒是有些自取其辱了,若非世之殿下的身份恐怕今科科举还能更进一步吧。”

杨延和笑着看了荀攸一眼,对此荀攸不置可否,既没有否定也没有承认。

“当初翰林院所做所为却是不妥,若是可能,荀攸自当赔礼道歉。”

“没有必要,读书人排挤读书人从古到今皆屡见不鲜,我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已是幸事,又何须在意?”

杨文锋轻笑一声摇了摇头,随后他便不在言语。

“此话倒是值得咀嚼一二啊。”杨延和略微有些愣神,似乎是在思索杨文锋的话。

看到杨文锋再无说话的打算荀攸也不在言语,况且此刻位于太极殿之前确实不宜多说什么。

等待的功夫杨文锋忽然想起一事,于是他转头开始在后面的人群之中寻找。

果然,在他转头之后在身后便看到那个熟悉的眼神,不出所料,卫寅果然也顺利通过殿试,而且还在二甲之列。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今天的朝会按照惯例是不议事的,今日的主角就是这些高中的士子们,所以很快便有宫人从太极殿内走出。

“宣今科殿试三甲,状元荀攸,榜眼杨延和,探花杨文锋,二甲前二十入太极殿面圣。”

一位身披黑色内侍长袍的大太监于御道之上朗声开口。

平素里上朝时传唤朝臣的都由专门的奏事官喊话,今日特殊,传唤的竟然是武皇身边的御用内监,如此一来更显郑重。

在这位御用监管事传旨之后杨文锋等人便开始入殿。

太极殿之前的两旁此刻站满了那些官阶不够入内的朝臣们,此刻杨文锋等人在群臣瞩目之下缓缓登上御道,两旁是旌旗招展,一群士子衣袖飘摇,腰间珠玉叮当走在御道之上,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恐怕读书人的写意风流在这一刻算是最为得意。

太极殿内威武雄浑气势依旧,武皇高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群臣颇有独掌天下的帝皇之势,之后便是殿内两侧的群臣,如今这一殿之内便是囊括了整个天渊国最为权势彪炳的一群人。

走入殿阁中央,之后向高坐龙椅的武皇行礼之后便是接下来最为重要的环节。

按照往届科举的规矩,殿试三甲者基本都会入翰林院作修撰和编修,其余二甲则是在翰林院成为庶吉士,等待机会在各衙门受职,但杨文锋很清楚,今科科举绝不同于往昔。

据朝堂上传来的消息,武皇有吏制改革的提议,另外还有各种新政即将退出,为的就是改革如今玉陵朝堂之上职务混淆,效率有限的现状,如此一来则必然需要更多的人才。

加之之前那位人间无敌的读书人曾和杨文锋说过的话以及王羲颐所提到的那一笔“交易”,此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决定了今科的科举必然会激流汹涌。

叩拜之后武皇笑着招手示意他们平身,随后武皇看着这些个新晋朝堂的士子们笑容和煦。

“你们的文章朕都大致看过了,其中荀攸之文气势雄浑壮阔,如沧海之上垂挂明月,滟滟随波千万里,当得宰辅之才”

由武皇对于他们这些士子作出一些象征性的点评,虽无具体用途但所有人都知晓,武皇的点评可能很大程度决定了他们未来在朝堂之上的进升之路是否坦途。

宰辅之才,如此评价他荀攸未来在这天渊朝堂之上岂能不扶摇而上?

“谢陛下抬爱。”荀攸执礼而致谢。

“杨延和文章朕看颇有上古之风,行文多缜密而延续儒家古风经典,当得起继往圣绝学。”武皇继续开口,对于武皇的评价榜眼杨延和也行礼谢恩。

“当然,你们之中朕最看好的,也最为意外的还是朕点的这位探花郎啊。”

武皇这句话一说完朝堂之上的气氛便有些微妙,几乎所有人或明里或暗里都将目光投向场中那个挺拔的身影。

听到武皇所指杨文锋面无表情,他微微往前迈了一步然后抬头看向大殿之上那个身影。

“谢,武皇。”杨文锋的声音不卑不亢,他昂首而立,如同杨家军中每次大战最先挺立而起的那道大纛。

“杨王有平定两国之功,之后更是灭前朝动乱,平江湖纷争,如今依旧为我天渊远赴边疆,朕以为杨王的儿子将来世袭罔替,也必可守土安民,未曾想他的二子竟然可以高中我朝科考进士,我想不只是朕,这朝堂之上满朝文武估计也都很意外吧。”

武皇面露微笑俯视群臣,这一次满朝寂静,气氛说不出的古怪。

群臣之中有面无表情作沉思状;有面容狰怒之色却又强行压下来的;更有面露犹豫之色悄悄观察那些个以往自己效仿的那些大佬的表现,但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些人此刻都如古井一般无声无息。

“杨家自有我大哥世袭罔替,至于我,当年纨绔玉陵,承蒙各位大臣抬爱,估计在这太极殿内没少言语我这纨绔不堪败坏杨家名声,更是败坏咱们天渊清誉吧。”

杨文锋向前迈出一步向武皇行礼,而后也笑而回应。

他看着这些王公贵族将相公卿眼神之中有些许的嘲弄之色。

“朕早就说过虎父无犬子,诸位如今可信了吧,朕观杨二郎之诗文多飘逸潇洒,落笔之间往往不拘泥于古文,如鸿雁孤影沙洲冷,又似风过竹海风婆娑,极好是极好,不过孤冷气多了一些。

你这孩子面相不像杨继那般粗犷,反倒更像你故去的母亲多些,旧时便有文魁状元,风流探花这样的说法,今日这探花郎给你这孩子倒是颇为适合。”

武皇轻轻笑了笑随后看着玉阶之下的杨文锋不轻不重的做出如是点评。

武皇的语气虽不像是点评更像是对于自家晚辈的一些亲近话,但在杨文锋听来不过都是一些虚与委蛇罢了。

当听到对方提起故去的王妃之时杨文锋的眼神微微颤动了几分随后便又恢复平静,他直视皇位之上的那位武皇随即又一次谢恩。

“谢,陛下。”

声音有意停顿了几分,随后不卑不亢骤然谢恩,一时间有些还在思量如今杨家处境与武皇态度的一些个朝臣都被吓了一跳。

杨文锋退后一步站回原处,武皇轻轻摇了摇头也未再多说什么,便当是对方的孩子气而已。

朝堂之上除了那些比较心大的和一些个懒得去留意这些的之外,自然也会有一些比较敏感之人注意到杨文锋行为以及语气之中的那些不敬。

当然,这个时候武皇不表态,那些个大佬也不言语自然也轮不到他们出声,于是只能在心中暗骂一声不懂君臣之礼的蛮子罢了。

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一百二十一章 王羲颐的传承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二十章 问道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是很重要的结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人问心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位变局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一章 归京,一人惊一城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一百零七章 遇到最好的杨文锋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二百零四章  有人开天门第八十二章 与天上地下对弈一局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计较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书,一手捧天地第八十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八十六章 风叶惹千血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一百九十八章  合书之人(一)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五十一章 一言惊起千层浪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恼羞成怒第九十四章 笔下万千气象生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杨家更近一些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杨府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一百二十章 问道第六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六十一章 人人言道,人人无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五十一章 一言惊起千层浪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八十一章 与天上地下讲道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渊动荡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开玉陵的少年第五十七章 都付笑谈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六十五章 高手尽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八章 愿此生可护你安好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风归去第三十七章 秋水亭合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有良知为约第一百一十一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二十三章 一步可成势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人问心第二十九章 一刀断气运大江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恼羞成怒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二百零七章  路见山村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论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横庙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四十一章 报之以琼瑶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五十二章 我是一个有文化的纨绔子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会中的波澜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烦忧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书,一手捧天地第五十七章 都付笑谈中第九章 不知朝中风云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四章 嬉笑胡闹风起时
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一百二十一章 王羲颐的传承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二十章 问道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是很重要的结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人问心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位变局之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一章 归京,一人惊一城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一百零七章 遇到最好的杨文锋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二百零四章  有人开天门第八十二章 与天上地下对弈一局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计较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书,一手捧天地第八十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八十六章 风叶惹千血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一百九十八章  合书之人(一)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五十一章 一言惊起千层浪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恼羞成怒第九十四章 笔下万千气象生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杨家更近一些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杨府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一百二十章 问道第六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六十一章 人人言道,人人无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五十一章 一言惊起千层浪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八十一章 与天上地下讲道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渊动荡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开玉陵的少年第五十七章 都付笑谈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六十五章 高手尽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八章 愿此生可护你安好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风归去第三十七章 秋水亭合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有良知为约第一百一十一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二十三章 一步可成势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人问心第二十九章 一刀断气运大江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恼羞成怒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二百零七章  路见山村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论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横庙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一百四十一章 报之以琼瑶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五十二章 我是一个有文化的纨绔子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会中的波澜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烦忧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书,一手捧天地第五十七章 都付笑谈中第九章 不知朝中风云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四章 嬉笑胡闹风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