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

小暑时节之后的大暑时节,老祖宗许寂下山去山脚破庙前分别见过了两位徒弟,先是见的谢陆,对这位按理说应当是家世不差的女弟子,许寂实在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最后在破庙前待了很久,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许寂便转头去寻柳依白,而至始至终都没有搭话的谢陆,神色淡然。

破庙里,柳依白先是拖出一坛子酒丢给自己的这个师父,然后才从自己塑像下再拖出一坛子酒,也不讲究,就一屁股坐在塑像前面的石台上,惊起不少灰尘。

许寂没好气说道:“拿个碗来!”

柳依白不情不愿的从塑像下面再丢出来一个不大的酒碗。

许寂拿袖口胡乱擦了擦,这才倒了一碗酒,喝了一口,骂道:“柳依白,你还真是知道尊师重道!”

柳依白缩了缩脖子,理所当然的说道:“你又不怎么喝酒,好酒给你喝,浪费了。”

许寂冷哼一声,不置可否,只是一口气喝完了剩下的大半碗酒,然后就沉默不言的看着柳依白。

柳依白被老祖宗看得瘆得慌,摸了摸脸颊,无所谓的说道:“行了,反正都死过一次了,现如今算是真正告别这座山河,有什么大不了的,咋了,我都看得开,你还舍不得?”

许寂神情黯然,这是这位一向强势的老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弟子面前表露出如此情绪。

柳依白喝了好几口酒,不自觉的去摸着腰间野草的剑柄。

许寂叹了口气,“当年那一剑,为师的确是为你们出的,虽然依着你们来看,好像那一剑出或者是不出,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这些年,为师的心底很不好受。”

柳依白咂咂嘴,“没人怨你,技不如人,死了也就死了。倒是你,不惜耗费这些修为吊住咱们三个这残魄,难不成还能让我们恨你不成?”

许寂默然无语。

柳依白放下酒坛子,看了看身后的塑像,走过几步,来到老祖宗许寂身旁,而他比肩而立,然后打量了几眼,居然是有些讶异的开口道:“咦,我记着你以前比我高上不少啊,咋矮了?”

许寂露出一丝笑意,拍了拍他的脑袋,斥道:“净胡说。”

柳依白不以为意,只是始终乐呵呵笑道:“你一个人就扛起了一座山,能不把你压得直不起腰来吗?”

许寂揉了揉这个家伙的脑袋,只是又倒了一碗酒,这次喝得很开心。

实际上山脚破庙里的三人,以剑气称雄的柳依白算是最不对他性子的弟子了,大师兄洗初南是从小在山上长大,性子安静,在剑道上走得不算是快,但是极稳,这种剑士无论依着谁来看都会很放心,谢陆则是一心都在剑道上,天生便适合练剑,陈嵊天资最高,性子最欢脱,倒是让人讨厌不起来,只是柳依白,虽说在剑气一途上走得极远,但实际上一直吊儿郎当,若不是如此,其实成就会不止于此,也就是这样,让许寂其实有些恨铁不成钢,没有出那一件事之前便有些不满意他,等到那件事之后,许寂一剑斩杀那位道门修士,断绝成就剑仙的机会,而这三人都不得不依附于这座塑像之后,柳依白和许寂的关系便显得很微妙,两人之间的隔阂便越来越多,老祖宗许寂这些年久居山上,而柳依白三人则是在山脚定居。

现如今两人敞开心扉,算是打消最后一丝两人之间的隔阂。不过是不是为时已晚,两人都没有去想,也没有开口说出来。

最后的最后,老人要转头走出破庙的时候,柳依白忽然喊住了他。

许寂转过头,柳依白皱眉道:“你总得让扶摇知道,他柳师叔不是因为小气,才不把腰间剑送给他的,相比较小师妹和大师兄,我柳依白对剑的重视程度,可能是最高的。”

许寂笑着摇头,“你柳依白什么时候会关心这些东西了?”

柳依白懊恼道:“事到如今,我还真是有担心他以后成了朝青秋那样的人物,到时候陈嵊肯定是要提的,小师妹和大师兄也少不了,万一就是因为我没有送剑给他,他便不提我的名字,那就真是他娘的亏大了。”

许寂有些无语,但心情觉得极好。

来到破庙外的空地之后,赖着不走的道种叶笙歌这些天一直都待在破庙前,晚上不知踪影,但明天几乎都是在那块大青石旁,看着她种下的那颗桃花。

而李扶摇则是在远处的空地上,盘坐悟剑,兴许是不太高兴这位道种,因此一直把距离拉得很远。

许寂先是在道种叶笙歌身旁站了一会儿,打量了好几眼这位道种,毕竟是梁溪沉斜山的未来,这些年山河中一直传言这位道种如何如何厉害,这让许寂都算是有些好奇之心,只不过看过几眼之后,叶笙歌没有搭理他,他也就懒得多说,剑山再落魄,也不见得会和这一个年轻女娃较劲。

来到李扶摇身边之后,许寂径直在他身旁坐下,开门见山的说道:“你师父陈嵊,其实也就是我的徒弟,在加上剑山脚下你这三位师叔,就是我这辈子收过的全部弟子了。”

李扶摇蓦然一惊,张了张口,想着之前在登山路山顶的所见所闻,有些意外,但说不上有什么怨恨,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喊了一声师爷。

许寂慈爱的看了看李扶摇,平静笑道:“当日上山也好,还是你在剑山修行也好,实际上都是缘法,强求不得,你若是要怨师爷铁石心肠,也由你,只不过今日来见你,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便是与你讲些以往我对你三个师叔和你师父讲的事情,第二件事则是在讲完这些之后,咱们两人,比一次剑。你意下如何?”

李扶摇点点头,正色道:“但凭师爷安排。”

许寂点头之后坐直身子,平静开口说道:“我与你说这世间道理不是本意,要说的只是练剑之法,山上修士三教中人,儒道佛都算是根正苗红,唯独只有咱们剑士,脱胎于江湖武夫,当年不过是在世俗之中打滚的山下人而已,剑祖以一己之力把剑士从山下带到山上,算是天下剑士的福音,之后咱们剑士一脉,在山上修士之中一枝独秀,剑仙战力,力压三教圣人,足足维持了数千年,六千年之前的一战,将咱们剑士一脉打到如此局面,咱们不后悔,只不过从头再来而已,只是剑士少了,传承免不得就要少了些,有些金玉良言说不得就要失传了,师爷脑子里的一些东西,趁还在,就都说给你听,你记住多少算多少,反正法子这种东西,说不定你没听过,反倒是踏出了一条更好的路来,因此你要是没记住,也不要有什么愧疚之心。”

李扶摇不置可否。

许寂继续说道:“剑士练剑,不同与三教修士修行,若真的要说,便算是烟火气十足,因此三教修士所谓的要保持一颗心纯洁无碍便要远离尘世,对咱们剑士来说,实在是没有意义,你下山之后,要是能够去那些江湖走上一遭,其实也是极好,沾一沾烟火气,未必不如闭关练剑,世俗之中的各种杂事,不要怕,遇上了便遇上了,去经历去感受,对剑心也算不上是非得有什么坏处,你柳师叔当年便是从江湖中走出来,成就了如今这局面,难不成当年江湖经历就是他的绊脚石,依着师爷来看,不一定的。”

李扶摇眉头舒展,轻声问道:“师爷,若是遇上些不能决断的事情使心头烦闷,影不影响剑心?”

许寂反问道:“难不成这世间的剑仙就遇不上些让心头烦闷的事情?”

李扶摇露出笑容,只是这只言片语他便懂了。

许寂笑着点头,“世上为难之事实在是太多,有些东西分不清对错,有些又看不清黑白,要是被你遇上了,你如何选?”

李扶摇想了想,摇摇头,“扶摇不知。”

许寂指了指他膝上的两柄剑,意思很明显。

李扶摇试探着问道:“一剑决之?”

许寂摇摇头,指了指胸膛。

李扶摇这才点了头。

许寂欣慰点头,“在世上难能不做出几件错事,若是因为选择错误便不愿意去选,那才是实打实的懦夫行为。”

李扶摇正色道:“扶摇受教了。”

许寂笑着点头,这一次开始认真讲起来剑道上可能会遇上的歧路,说着该如何避免如何跨过一道道门槛,最后这位老祖宗笑着说起陈嵊,说是他这个徒弟,你的这个师父,上山之后便拽的不行,被他教训了好几次都不知道收敛,后来去挑衅登山路的那两位剑仙残魄,被陆长偃毫不留情的一剑打了个半死,随后就安分了好久。只不过他性子天生便欢脱,在一个地方呆不久,最后离开剑山也算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扶摇和自己这位师爷说了好久,在最后,许寂嘱咐他,下山之前他交给李扶摇的那盏灯笼要好好保存,虽说是比不上那佛土那盏能够看到人前世今生的灯笼,但总归不凡,算是山上为数不多的几件法器之一,在对敌之中,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平时走夜路很有用的。

李扶摇自然明白这些话的深意,于是很认真的记下了。

许寂似乎是很高兴能和李扶摇说这么多,因此一时间便没什么比剑的心思,只是絮絮叨叨的话不少,这要是被其他人看见了说不定真要惊掉下巴,什么时候老祖宗如此健谈了?

最后好不容易记起正事的老祖宗指了指李扶摇膝上的两柄剑,问道:“你用哪一柄?”

李扶摇一笑,没有去握住青丝,反倒是握住了小雪。

老祖宗有些惊讶,但是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伸手去拿起那柄青丝,只是尚未拔出鞘,那青竹所做的剑鞘就出现了些裂痕,那柄青丝的剑气十足,似乎不太喜欢许寂。

许寂神色不变,握紧青丝。

李扶摇则是握紧小雪。

他的意思很明白,老祖宗没有用过青丝,青丝自然排斥,而他用小雪,也算不上得心应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便也算得上公平。

只不过在李扶摇握紧小雪的片刻,那边破庙前,谢陆已经走出来,紧接着是喝着酒的柳依白,两人靠在门上,注视着这边。

老祖宗许寂拿剑之后,虽说是竭力让一身剑气都不露在身外,但那份气势,仍旧是让李扶摇觉得有些心神不稳。

手持青丝,许寂平静笑问道:“仅以剑招对敌便是,点到即止。”

李扶摇点点头,应了一个好字。

于是两人真要在这剑山脚下开始比剑。

在远处,柳依白咋舌道:“老头子什么时候亲自给旁人喂过剑?这是头一遭啊。”

谢陆也有些动容,她低声道:“老头子对扶摇这小子,寄望不低,只是不知道扶摇会不会觉得压力太大?”

柳依白扯着嘴角,“扶摇这性子,本来就算是能抗的,老头子给的压力再大,也不算是大事。”

谢陆恼火道:“你倒是看得很开,反正也不是你的弟子。”

柳依白嚼着嘴里的草根,不再多说什么。

而在那边远处,许寂和李扶摇的比剑已经开始,只是两人的境界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说是比剑,倒是不如老祖宗在替李扶摇喂剑而已。

只是练剑已经两年多的李扶摇,偶有剑招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

山脚处,许寂在替李扶摇喂剑,而在那座剑冢前,背着书箱的老儒生却是在给那个剑冢里的少年讲圣贤道理,什么见贤思齐焉,什么吾日三省吾身,什么士不可以不弘毅,总之老儒生是想起什么便说什么。

这让在剑冢里的吴山河近乎抓狂。

老儒生道理讲的差不多之后,便开始随口读起一些圣贤文章,倒也没能将一篇文章完完整整的读完,只是想到些片段句子便读上一些,想不起了便换成另外一篇,总之嘴里不停,让里面的吴山河心情崩溃。

只不过真当吴山河快要受不了的时候,老儒生又会停下来片刻,给他片刻喘息的机会,最后他干脆丢了书,笑问道:“吴小木头,你觉得老夫会不会给你再说上一番朽木不可雕也和孺子不可教也的道理。”

剑冢里无奈传出声响,“老先生,我可不想再听什么道理了。”

老儒生怒斥道:“你懂个屁,要是真能静心来琢磨这些道理,哪里还有半点难受,你这个榆木脑袋,枉费老夫来给你讲这些,说不定说与山脚下的那个小子听,要比你强上百倍。”

吴山河一时语塞,不知道是不知道说什么还是说不想理会老儒生。

老儒生幸灾乐祸道:“你们山上的那位老祖宗此刻就在山脚下给那小子喂剑,吴小木头,你觉得咋样。”

剑冢里的吴山河咬牙切齿,但是还是一言不发。

老儒生心情不错,最后嘿嘿一笑,不再开口。

倒是吴山河很快便问道:“老先生,老祖宗下山只为了给那小子喂剑?”

老儒生扯了扯嘴角,“仅此而已啊。”

吴山河神情黯然。

只不过下一刻,老儒生则是平静笑道:“那小子注定要下山去,而你吴山河,却是被你们老祖宗抱有厚望,希望你能成为剑山下一位老祖宗。”

吴山河一怔,没有说话。

老儒生看向山下,平静道:“今日之后,剑山大变。”

——

山脚比剑很快落下帷幕,老祖宗许寂将剑还给李扶摇,满意笑道:“你就这般走下去,世间剑道终有一日会被你走到尽头。”

李扶摇苦笑,但并未反驳。

柳依白忽然很悲伤的开口说道:“师妹,以后见不到你了。”

谢陆难得柔声喊了一句师兄,然后才轻声道:“你这柄野草真不给扶摇了?”

柳依白摇头,“有剑在手,死得其所。”

谢陆皱眉道:“这句话说得胡乱至极。”

这一次柳依白不再说话,只是眼神清明,一身剑气隐而不发。

等会老头子尽全力出剑,不会在留手照拂破庙里的两人,因此他只能在老头子出剑之前,先出一剑。

这一剑问观主。

谢陆倒是没那么多执念,只是看向李扶摇,眼神里尽是眷念。

她真有些心疼这孩子。

不只是因为他是陈嵊的弟子缘故。

许寂看向破庙那边,什么也没说,最后只是摆了摆手,然后对着李扶摇一笑,重新登山。

一路上,许寂神情都很淡然,像是看遍世间一切事,一点都不觉得惊奇,等回到问剑坪之后,拿起那柄旧事时,才忽然爆发出了一股气势,许寂整个人都意气风发,虽然一头白发,但是好似回到了少年时代。

而在剑山脚下的破庙里,仅存的两座塑像都出现了丝丝裂痕。

老儒生坐在剑冢前,念叨着一篇圣人文章里的佳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门尘山下的那条绿水湖前,有个中年男人,神情平淡的踏上了这座门尘山。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剑(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年少时的江湖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五百七十五章 看剑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场秋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只六千年前的鬼第三十九章将军和公主第五百零九章 禅子找不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两百八十五章 人心没豆腐白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八百八十五章 诸事烦人,一剑而已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剑再开一次天幕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间大事一两人而已第七十章剑山脚下的第一次修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剑再开一次天幕第七百五十一章 有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两百六十七章 踏上一条老路的少年第五百四十章 写故事的人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是一道符第七十三章不如意者,非桃花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人发现了星星之火第八十八章于是他在山上讲道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将军和剑士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剑第六百一十九章 剑与花第两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宁府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两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间多一位圣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四十章宫闱未知处第两百三十章 山河几许剑士几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竹蜻蜓飞呀飞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个客卿第七百零八章 灯笼还在,只是人已走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御剑千万里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六百二十章 雪与酒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六百五十三章 星光散去,白雾迷眼第四百二十一章 棋盘很多个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是一道符第四百五十八章 苟且为了偷生第八百一十九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青符城外第两百九十五章 某人红了脸,某人喝了酒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两百二十六章 今日入青丝第八百八十一章 还没那么老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九十八章上山第五百九十章 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不讲道理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些你们都不知道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白袍换青衫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要你看看我的剑第六十八章上不得剑山,在山脚也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二十六章 铸剑(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间的圣人第五十二章不和臭棋篓子讲道理第六十一章剑山脚下的破庙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剑有青衫的少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人难见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七十四章桃花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五十六章 到底为什么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师叔,那是我的狗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八百四十章 来了一只麻雀第五十一章读过万卷书的读书人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一百四十章 道理在书外(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九十四章剑山脚下绿水湖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慧稠僧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幕之下的最强两人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师叔,那是我的狗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八百一十四章 人间好,因为是故乡第一百零三章山上很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二十一章两者之间第三百四十三章 妖心人心有何异第四百九十三章 鸡犬相闻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剑(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年少时的江湖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五百七十五章 看剑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场秋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只六千年前的鬼第三十九章将军和公主第五百零九章 禅子找不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两百八十五章 人心没豆腐白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八百八十五章 诸事烦人,一剑而已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剑再开一次天幕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间大事一两人而已第七十章剑山脚下的第一次修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剑再开一次天幕第七百五十一章 有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不了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两百六十七章 踏上一条老路的少年第五百四十章 写故事的人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是一道符第七十三章不如意者,非桃花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人发现了星星之火第八十八章于是他在山上讲道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将军和剑士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剑第六百一十九章 剑与花第两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宁府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两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间多一位圣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四十章宫闱未知处第两百三十章 山河几许剑士几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竹蜻蜓飞呀飞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个客卿第七百零八章 灯笼还在,只是人已走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御剑千万里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六百二十章 雪与酒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六百五十三章 星光散去,白雾迷眼第四百二十一章 棋盘很多个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是一道符第四百五十八章 苟且为了偷生第八百一十九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青符城外第两百九十五章 某人红了脸,某人喝了酒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两百二十六章 今日入青丝第八百八十一章 还没那么老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九十八章上山第五百九十章 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不讲道理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些你们都不知道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白袍换青衫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要你看看我的剑第六十八章上不得剑山,在山脚也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二十六章 铸剑(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间的圣人第五十二章不和臭棋篓子讲道理第六十一章剑山脚下的破庙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剑有青衫的少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人难见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七十四章桃花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五十六章 到底为什么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师叔,那是我的狗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八百四十章 来了一只麻雀第五十一章读过万卷书的读书人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一百四十章 道理在书外(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九十四章剑山脚下绿水湖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慧稠僧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幕之下的最强两人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师叔,那是我的狗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八百一十四章 人间好,因为是故乡第一百零三章山上很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二十一章两者之间第三百四十三章 妖心人心有何异第四百九十三章 鸡犬相闻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