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竹蜻蜓飞呀飞呀

大周神鼎六年的秋末,少梁城下了一场秋雨。

这是入冬之前的最后一场秋雨,因为到了明日,便是冬至。

整个大周都要入冬了。

若是依着往年,皇宫内务府就要在近几日向庙堂上的各家大人府邸送些不轻不重的过冬物件,往往到了这么个时候,庙堂上的那些大人便要瞪大了眼睛,看看这谁家的物件要多些,要贵重些,哪家的东西最是不值钱。

按着往年的规矩,宰执府仍旧是会是头一份,然后再看几位名望极高的老学士谁能够争得第二份了。

能在这么些微末地方看出那位皇帝陛下对于朝堂上各位大人的态度,其实不容易,可一堆在庙堂上摸爬滚打这么些年的老狐狸们,真是不太愿意放过这么个机会。

尤其是不愿意自家府邸所得的过冬物件最少,最不起眼。

要知道那位宰执大人,年年所得,都有一件旁人没有的好东西,去年是一方前朝的旧物,是一个不起眼的暖手炉子,看起来不起眼,却是珍贵异常,据说是那位前朝皇帝最喜欢最讨巧的小物件。

皇帝陛下毫不掩饰的心思,让一众大臣都有些眼热。

至于今年,不少大臣都猜到了内务府再拿出来的东西绝不可能比去年多了,毕竟边境战事不停,什么地方都要钱,大周那座国库可经不起肆意花销,前些日子的朝会上,除去边境战报之外,其实皇帝陛下和群臣讨论的最多的东西便是国库支出,根据那位现如今几乎整天都是苦着脸的户部尚书拿出来的账目来看,在这场战事里,那座一直说得上丰盈的大周国库,现如今已经好比一个被抽干了血的汉子,站着都极为勉强,要是再有大的花销,指不定就要剁手剁脚。

能否在国库存银耗尽之前打完这场国战,才算是大周上下最为关心的问题。

好在陈国军队尚未攻破大周北边的那座北燕郡,战事尚未波及到国境之内,从北境到少梁城,从未发生过有百姓南迁的事情,至于在大周南边,更是一如既往。

整个大周,在面对着这场持久战事的时候,并未有半点退却之心。

只不过少梁城之中,变得有些萧条而已。

今日朝会,仍旧是按着往日光景,皇帝陛下先是将边境战报让朝中大臣知晓,然后才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政事做出批示,然后那位户部老尚书一如既往的苦着脸禀报皇帝陛下今日之后又要批下去多少银子,国库还剩下多少。

最后老尚书一脸肉疼,就像是这是要将自家的银子拿出去一样。

皇帝陛下先是安慰几句,最后才意味深长说了一句在难时便应有难时的应对法子,熬过这些时日,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散去朝会之前,皇帝陛下貌似无意的提了一句那位早已经退出官场的国子监老祭酒谢陈郡谢老大人,说是今年冬天,偃师城那边的天气会很糟糕,要多多体谅这位老大人才是。

看似不经意一提,但其实在场的朝堂大臣们都是心如明镜,清楚的很。

现在大周的官场也好,还是说沙场军伍也好,最为出彩的一人,不是说是少梁城这些庙堂大臣,而是在北燕郡外始终领着一支骑军的谢应。

这位年轻到了极点谢家宝树,这一年多来,积攒下来的军功是旁人几乎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若不是有谢应在北燕郡外始终拦着那些陈国军队,少梁城或许还是少梁城,但指不定北燕郡早便破了。

说谢应是现如今的大周军伍第一人,不会有人有异议。

因此今年的过冬物件,宰执大人拿第一份的惯例便要打破了?

那位淡出官场多年的谢老祭酒,论资历,论才干,可是也不输宰执大人啊。

更有心思活络的大臣想起了之前皇帝陛下有意将公主殿下下嫁给谢应的意思,祖制一说早在谢应的这些军功之前,变得有些不值一提。

看来这场战事结束之后,那位谢家宝树便会成为大周第一个成了驸马,但仍旧在军伍上有着实权的臣子了。

相比较起来,若是大周能够打赢这场国战,谢家势大,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朝会散去之后,朝臣们纷纷离开皇城,回到各自衙门,现如今大周是多事之秋,在这个时候出纰漏,那位皇帝陛下定然不会轻饶。

皇帝陛下回到长春宫那边的御书房开始批复由各地递上来的折子,按着往日情况,以及今日的折子数量,皇帝陛下应当会在御书房里用午膳,因此内廷的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苏谨早就替皇帝陛下安排好午膳,然后这位宫里的宦官头目就这样拢着双袖站在御书房外,微眯着眼睛,看向远方,若有所思。

这场秋雨,似乎让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很上心。

而在御书房内的皇帝陛下,却没有半点在意,现如今这位大周君主,整个人的心思都在面前这些折子上。

御笔批红,这位大周皇帝做了许多年,不会觉得陌生,至于战事,在他即位以来,也打过许多次,更是十分熟悉,只是陈国这一次的决绝态度,才让这位当年甚至能当着别国使者说出那一番豪言壮语的这位大周皇帝有些忧心。

割下朱笔,皇帝陛下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看窗外,忽然笑道:“总觉得战事会在明年开春结束,也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这个做了好些年大周君王的男人忽然笑着喊了一声,“让御膳房送只烧鸡过来,要大的。”

门外有人应声,响起一阵远去的脚步声。

皇帝陛下听着声音远去,才站起身,扭了扭脖子,看到书桌那些古籍遮挡后的一只竹蜻蜓,这本是乡下某些粗鄙汉子因为给自家孩子买不起玩具才会用竹篾编织的小玩意,最开始宫里并没有,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被宫里某人知道了,然后在这一年多来,某人不知道为了编织竹蜻蜓而导致手上被割出不知道多少道口子,可从小便娇生惯养的某人乐此不疲,一年多来,编织了尽百个竹蜻蜓,每一个都用丝线栓起来,挂在了凤阳阁的门前,而这位大周君王硬是求了许久,才在某人手上求来一个,据说还是最丑的一个,依着某人的说法,这些竹蜻蜓是她要送给另外某人的,可不给你这个糟老头子。

皇帝陛下转头看向一旁的一面铜镜,看着自己的两鬓生出的白发,有些不服老的说道:“朕才生出这么些白发而已,哪里说得上是个糟老头子?”

说完这句话的皇帝陛下拿起那只竹蜻蜓,放在手心,仔细看了看,实在是觉得这竹蜻蜓真是不好看,因为某人的那个说法,他真的抽出时间去看过凤阳阁那些竹蜻蜓,一对比之下,才发现某人的说法真的没有一点错。

那位尚未出嫁便胳膊肘开始往外拐的某人,让皇帝陛下很无奈。

仔细端详着这只竹蜻蜓,这位皇帝陛下忽然突发奇想,将竹蜻蜓放下,拿起朱笔在竹蜻蜓的头部画上了几笔,然后又拿起另外一只墨笔,在翅膀上画上好几笔,最后这只原本绿油油的竹蜻蜓便有了三种颜色。

绿红黑。

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但皇帝陛下莫名其妙开始笑。

这让悄悄推门而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苏谨一怔。

他端着那只烧鸡,静悄悄的站在门口。

皇帝陛下低声道:“飞不出去哦。”

苏谨神色黯然。

皇帝陛下重新提起朱笔开始批复折子。

苏谨端着烧鸡出门,关了门。

至始至终,这位掌印太监都没有开口说半句话。

——

凤阳阁位于长春宫旁,是几座妃嫔宫殿之中挨得长春宫最近的一座,原因到底不太复杂,先皇后便是居住在凤阳阁内。

既然是皇后住所,挨得长春宫近了些,又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先皇后薨逝之后,这座宫殿便再未其他妃嫔入住,可见那位皇帝陛下与先皇后的情真意切。

当今的大周公主姬南泷在十五岁之后便回到了凤阳阁,重新让凤阳阁有了主人,这位先皇后唯一的女儿,现如今大周唯一的公主,从小便被皇帝陛下捧在手心,舍不得打骂,成为了凤阳阁的新主人也没有任何人敢多说什么。

反倒是极南泷回到这座凤阳阁之后,才让许多妃嫔松了一口气,皇帝陛下的宠爱,向来都是在少数人身上的,若是有其他妃嫔住进了这座凤阳阁,岂不是便是表露那人有成为下一任皇后的意思?

这如何使得?

后宫争斗,其实比起朝堂上的暗流汹涌,从某些方面来说,还要难琢磨的多。

许多将自家女眷送入宫中的朝中大臣,巴不得在宫中的自家女儿或是长姐安分守己就成,千万不要想着弄出什么幺蛾子,要不然从皇帝陛下从宫中迁怒到宫外,谁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啊。

至于真能从一众妃嫔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陛下即位以来的第二位皇后,那就真是烧了高香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些话真不是说说而已。

皇帝陛下真是个念旧情的主子啊。

今日那场秋雨开始下开始,凤阳阁的一众宫女和太监便从屋里搬来一个个坛子接雨水,期间还要经过悬挂着一个个竹蜻蜓的那道走廊,这些宫女太监不得不小心翼翼,这些竹蜻蜓现如今是公主殿下最宝贝的东西,要是谁给糟践了一两个,依着公主殿下那个脾气,打杀宫女这种事情做不出来,但反正就是你之后的好些日子里都没肉吃便是了。

平日里吃惯了肉倒是觉得没什么,可忽然十天半个月不沾些油荤,还真是挺难熬的一件事。

之前有几个真是碰坏了几个竹蜻蜓的宫女,真真是被公主殿下下严令两月不能吃肉的,头一个月还好,等到了第二个月,再见到这几个宫女就真是有些替她们担忧了,两月不碰油荤,竟然是弄得双目无神,脸色苍白。

活脱脱就是生了一场大病的模样。

至此之后,谁都不敢轻易再碰这些竹蜻蜓,哪怕人人都知道这是公主殿下编织起来要送给那位谢将军的。

想起那位谢将军,这些日子宫里都知道了许多边境传来的消息,自然知道那位早就成名的谢将军对大周如何重要法子。

国之柱石一说,谢应现在是当之无愧了。

今日接雨水一事也自然是因为公主殿下安排的了,这位公主殿下前些日子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在延陵那边,有一种酒叫做女儿红,是女方长辈在女儿出生之时所酿,然后便埋入土里,等到女儿出嫁之时,再挖起来,若是时间正好是十八年,就是最好,万一女子早嫁还是迟嫁,其实差别也不会太大。

只是人人都喜欢那个正正好好。

姬南泷知晓了这么个说法之后,便来了兴趣,说是虽然不是在她出生之时就埋下了酒,那就这个时候去酿几坛好酒,给她的那位心上人当作庆功酒,其实也差不多嘛。

因此姬南泷便开始算计酿这坛酒要些什么东西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最后最紧要的一点便是水了。

要是用普通井水,姬南泷是万万不同意的。

因此才有了今日秋雨中,一众宫女接雨水的事情。

用入冬之前的最后一场秋雨酿成几坛酒,就连名字她都想好了,就叫冬前好了。

然后等到入冬以后,若是谢应还未班师回朝,那她就在第一场雪里,用雪水再酿一次,那一批酒叫秋尽。

要是这个冬天过了之后谢应都还没有回来,那她就用第一场春雨再酿一坛子酒,那时候就叫春来。

反正要是谢应一直不回来,她便一直酿酒就是,一个四季轮回,其实够酿好些酒了。

至于好不好喝,想来谢应不会在意的。

至于谢应能不能回来,姬南泷从来都没有想过。

他可是那么厉害的一个将军哎,怎么能不回来。

在那场秋雨停之前,凤阳阁这边已经差不多接了够酿好几十坛子酒的雨水了,然后姬南泷便很大度的挥了挥手。

看着那些小太监就那些雨水小心翼翼的封存,姬南泷在一旁的凉亭底下托着腮帮子说道:“小心点,别进了脏东西。”

众人点头,继续小心翼翼的搬动东西。

那处位于凤阳阁的凉亭是先皇后在时所修,落成之时还有皇帝陛下御笔亲自写下了凤来亭三个字,结果就在这三个字写就的当日,先皇后便有呕吐感,经御医把脉,便判定是有了喜脉。

十月怀胎之后,诞下公主姬南泷,当时皇帝陛下仰头看着凤来亭三个字,哈哈大笑。

在宫中一直是一桩趣谈。

等到公主殿下重回凤阳阁之后,这座凉亭便是这位公主殿下待得最多的地方,那些个竹蜻蜓便是姬南泷在这座凉亭下一个个编织而成的,期间不知道被那些竹篾割破了多少次手指,可姬南泷始终没有放弃。

甚至这一年半载之中,姬南泷还拾起文章和诗词,写过了多首诗词,其中有些传入长春宫之后,那位皇帝陛下甚至还当众夸奖了一番,长春宫中的宫女和太监都知道,皇帝陛下最喜欢的那一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虽然那位皇帝陛下也是知晓,这句诗肯定是写给那位在外征战的谢应的。

甚至长春宫那边还传来消息,说是皇帝陛下还笑着谈起因为相思,公主殿下竟然还变得贤良淑德了。

虽然传入凤阳阁之后,姬南泷很是张牙舞爪了一番。

但那股开心劲,谁都看得出来。

托着腮帮看着这场秋雨的姬南泷有些无趣,便从膝上拿出一副尚未画完的画像,摆在石桌上,身旁的宫女自然知晓,便将画笔拿来,姬南泷接过来之后,蘸了墨,开始继续画那副还没有画完的画像。

画像上的景象,是个柳树下依靠在白马旁的年轻将军,浑身甲胄,一手按着腰间刀柄,一手提着头盔,嘴角含笑,大抵布局已然完成,甚至那匹白马都已经画得差不多了。

而那个将军本来就是最开始便动笔的。

就那个年轻将军的身旁还有些空白。

似乎留着一人位置。

姬南泷迟迟不能动笔。

一旁的宫女轻声劝道:“公主殿下,若是想把自己画上去,便画呀,反正谢将军现在也看不见,不会笑公主您的,”

姬南泷转过头,瞪着这个宫女,“你也不想吃肉了吗?”

宫女赶紧住嘴,但眉目含笑。

极南泷放下笔,唉声叹气,“也不知道这个家伙什么时候才回来,去问父皇,父皇也没有个准信,实在是烦人得很。”

相思相思,才是女子最大的软肋。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阵风吹入凉亭里,姬南泷拢了拢衣衫,忽然转头,听到一阵特别的声音。

悬挂着竹蜻蜓的走廊,那些竹蜻蜓迎风摇摆。

因为风通过那些编织竹蜻蜓的竹篾中,而有些奇怪的声音。

听起来好像是有人低声嗯了一声一样。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夜里的亮光,那年的灯笼第两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处有座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一百七十九章 好人有没有好报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八百五十章 苏夜这个人第三十二章杀修士第两百四十九章 世间最凌厉的那柄剑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六十六章一步之遥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两百五十九章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第四百一十一章 有那么些人(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五十三章走了,来了第四百二十章 我们这样的妖修第五十二章不和臭棋篓子讲道理第七十六章山脚有柄剑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四百五十三章 谁的剑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第两百三十一章 这个世间多怪第三百零四章 至白鱼的那些年轻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四百二十五章 那些散落在世间的剑第七百一十三章 这个世间有很多可以说的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帐走进山河的少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愿就此死去的第二个人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们的故事(四)第八百五十四章 且看之后人间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四十八章药引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三百四十章 我们的那些圣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都要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欢李扶摇的姑娘第四百六十一章 那谁才是那个合适的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冬夜里的涮羊肉第两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七百零七章 我有一盏灯笼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的故事(一)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无人来第两百一十九章 不太平第八十四章青丝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来一少年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钟声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昼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眼前这一团乱麻第七百四十一章 真实的虚假的故事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两百九十六章 喝得万斤酒,可斩天上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是我是我,还是我是我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间可否别忘了我的剑第两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四百七十章 要争,谁又能争得过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二)第四百零二章 无心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六百零六章 书上的江湖说别离不伤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杀气不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竹蜻蜓飞呀飞呀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八百三十一章 如今世间无人可拦我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五百五十章 杀人好时节第两百六十八章 没有剑的很多年里第七百九十三章 梅雨时节(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世间是局棋,到处落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们都要杀胡萧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剑也在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渐青第十九章谢家宝树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八百四十章 来了一只麻雀第三百零八章 先生的先生,先生的学生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颗山楂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阳城的雪(三)第七百零五章 谁曾见她笑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夜里的亮光,那年的灯笼第两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处有座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一百七十九章 好人有没有好报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八百五十章 苏夜这个人第三十二章杀修士第两百四十九章 世间最凌厉的那柄剑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六十六章一步之遥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两百五十九章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第四百一十一章 有那么些人(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五十三章走了,来了第四百二十章 我们这样的妖修第五十二章不和臭棋篓子讲道理第七十六章山脚有柄剑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四百五十三章 谁的剑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第两百三十一章 这个世间多怪第三百零四章 至白鱼的那些年轻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四百二十五章 那些散落在世间的剑第七百一十三章 这个世间有很多可以说的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帐走进山河的少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愿就此死去的第二个人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们的故事(四)第八百五十四章 且看之后人间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四十八章药引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三百四十章 我们的那些圣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都要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欢李扶摇的姑娘第四百六十一章 那谁才是那个合适的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冬夜里的涮羊肉第两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七百零七章 我有一盏灯笼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的故事(一)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无人来第两百一十九章 不太平第八十四章青丝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来一少年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钟声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昼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眼前这一团乱麻第七百四十一章 真实的虚假的故事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两百九十六章 喝得万斤酒,可斩天上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是我是我,还是我是我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间可否别忘了我的剑第两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四百七十章 要争,谁又能争得过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二)第四百零二章 无心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六百零六章 书上的江湖说别离不伤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杀气不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竹蜻蜓飞呀飞呀第七百九十六章 渐渐远行第八百三十一章 如今世间无人可拦我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五百五十章 杀人好时节第两百六十八章 没有剑的很多年里第七百九十三章 梅雨时节(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世间是局棋,到处落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们都要杀胡萧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剑也在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渐青第十九章谢家宝树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八百四十章 来了一只麻雀第三百零八章 先生的先生,先生的学生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颗山楂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阳城的雪(三)第七百零五章 谁曾见她笑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