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

这个世间有很多人都喜欢讲故事,但是这些人里,应该不包括延陵皇帝才是。

这位山河里三大王朝之一的皇帝陛下,整日想的是整个王朝的百姓,哪里会喜欢讲故事。

李扶摇以前是说书先生,讲过很多故事,但那都只是为了活下来,他也是不喜欢讲故事的。

但今天,他听完第一个故事之后,有些好奇这位延陵皇帝要对他讲得第二个故事是什么。

延陵皇帝站在门口,正好躲过这场磅礴大雨,李扶摇就站在他身旁,很平静的看着他。想来延陵皇帝有很多话想说,就是不知道这个故事会不会是关于现在的洛阳城的。

延陵皇帝感叹般的说道:“这几天洛阳城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理解朕,朕觉得你肯定知道朕是怎么想的。”

延陵皇帝的想法就摆在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了。

很多人不理解,是不理解这位延陵皇帝的想法是怎么生出来的。

毕竟即便儒教死了一位圣人,还有一位圣人早已经消失很多年,可是云端仍旧有两位圣人,不管怎么看,不管怎么说,这儒教都远远没有到衰败的地步,延陵皇帝最近如此雷厉风行,是有些过了。但李扶摇了解这位皇帝陛下,知道这位延陵皇帝不会轻易做出些傻事,毕竟这种事情还是他筹划了很多年的。

“陛下要人间和山上两不见,但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即便陛下是想着要拉拢我们,但也不见得能成,所以我不能理解陛下的决绝。”

李扶摇微笑的看着延陵皇帝,说着他的疑问。

延陵皇帝反问道:“你之前看着朕像不像一个决绝的人?”

李扶摇没说话,太多的废话没有什么意义。

他笑了笑,然后说道:“陛下还是说说那个故事吧。”

这就是进入正题了。

延陵皇帝有些怪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这个故事,是朕底气的来源。”

李扶摇哦了一声,准备听着下文。

天地下的故事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延陵皇帝这一个,要显得更为有意思些。

……

……

这个故事的开头,发生在洛阳城,当然,也在皇宫里,但这个故事在数百年之前,那个时候的延陵皇帝还不知道是现在这位延陵皇帝的什么祖辈,生了两个儿子。

皇室之中,皇子一般不在少数,就拿现在的延陵皇帝来说,他的皇子便有四个,但那位延陵皇帝只有一位皇后,那位皇后便只生下了两个儿子。

所以那个时候,整个延陵都知道,接下来的延陵皇位,就会在这两位皇子之中选上一位,于是在两位皇子年满十六岁之后,也是那位延陵皇帝还没有明确宣布谁才是谁才是皇储的时候,整个朝堂上都开始站位,有的支持大皇子,有的支持二皇子。

而且两方的实力,也很是对等。

大皇子精通政事,才十六便已经声明远播。

二皇子也是聪慧异常,十五岁去了边军,十六岁便已经是立下了不少战功。

这样文武双全的两个儿子放在谁家里,谁都会很开心,但是那位延陵皇帝却很纠结,当时的延陵正是外乱的时候,北方的小国时不时侵扰边境,梁溪又对延陵虎视眈眈,延陵皇帝急需要一个铁血皇帝,于是再如何难以抉择,这都选择了。

二皇子在十八岁登基为帝,成为延陵皇族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然后在之后的岁月里,将整个延陵都治理的十分不错,而大皇子,虽无过错,但是也被软禁起来,封为楚王,毕竟这样一位皇子,太过优秀,即便是作为皇帝,都很是忌惮。

二皇子能够不杀自己这位兄长,其实都已经是非常仁厚了。

那位楚王殿下被囚禁了二十多年,最后熬到了那位延陵皇帝先死,楚王便成了皇叔。

新继位的延陵皇帝性子和之前那位皇帝一点都不同,很是温和,所以并没有难为这位皇叔,放他出来之后,那位楚王殿下便离开了洛阳城。

之后的岁月里,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位楚王殿下,有的人说那位延陵皇帝胸怀不够宽广,所以便杀那位楚王殿下,也有人说,那位楚王殿下只是客死他乡了,并不是延陵皇帝的手笔。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楚王殿下是在人间消失了。

讲到这里,延陵皇帝微微一笑,“那位楚王殿下并未死去,而是离开了俗世。”

离开了俗世,便是走上了修行大道,这种事情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也算是时不时发生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这位楚王殿下天赋异禀,竟然修行了几百年之后,便成了一位登楼境,而且在百年之前,便回到了洛阳城。

从此便一直都待在皇宫之中。

直到今日。

李扶摇看了一眼身后的小院,想着之前的故事,便很容易猜测到那位楚王殿下便是在这里面。

皇室拥有一位登楼修士,的确对局势很有帮助,可就是多出一位登楼境,想来也不会让延陵皇帝如此笃定,如此有信心的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解决和学宫的事情。

延陵皇帝微笑道:“皇祖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只差一道门槛。”

这才是延陵皇帝自信的根本源头。

有一位登楼修士,他能如何,有这么一位沧海修士才行。

李扶摇皱眉道:“半步沧海,终究不是沧海。”

半步沧海,就好似盛京那样的人物,对登楼修士能够有碾压之感,但是却对沧海修士,没有任何威胁,就算是最后,盛京一剑破开那个境界,在面对周夫子的时候,一样都是挨打的份。

这是因为盛京的沧海不是真沧海,但怎么也要比半步沧海,强太多。

延陵皇帝好像是知道李扶摇要这么问,很快便笑道:“皇祖这两日便要破境。”

延陵皇帝说起来这种话,便让李扶摇更是有些疑惑了。

这个世间的登楼修士破境成为沧海修士,哪个不是惊天动地的?

就是因为动静太大,容易招来其他修士,所以世上很多修士,即便是走到了登楼巅峰,也都不敢去迈出那最后一步,怕得就是引来其他圣人的袭杀。

要想安稳破境,除非像是朝青秋那样的人,找到一座前代剑仙洞府,用秘法掩盖住所有气息,才有可能。

要不然还没有等到破境,便一定会失败。

李扶摇想到了一件事,开口问道:“所以陛下也有办法遮掩那位楚王殿下的气息?”

延陵皇帝点头说道:“延陵六千年的积累,足以让皇祖破境的时候不被外人察觉。”

李扶摇沉思了很久,然后问道:“陛下既然有如此能力,那么又能让我做些什么呢?”

延陵皇帝要是没有所求,他自然不会在这里见李扶摇,也不会和他讲那个故事,既然说了这么多,便一定是有些东西要求的。

延陵皇帝说道:“朕知道你是那位剑山掌教的师弟,所以朕希望你把今天朕告诉你的东西,都告诉那位掌教,然后那位掌教应该知道该怎么做的。”

那位楚王殿下走出最后一步之后,能够成为洛阳城最大的靠山,但那是洛阳城最后的底牌,是用来应对儒教的,所以不会轻易出手,而平日里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很多修士去做的。

洛阳城有修士,但却没有那么多,境界高妙的,也不够。

所以延陵需要剑山,需要那位掌教。

李扶摇叹了口气,他并非剑山掌教,所以一切能做的,就是带个话,但他知道做生意的基本,那就是谈价。

“那我们能得到什么?”

虽然李扶摇也是洛阳城的刑部供奉,但是他现在代表的却是剑山。

延陵皇帝很明白做生意的根本,所以他说道:“延陵境内会有很多剑道宗门出现,朕会竭力帮助他们建立。”

剑士想要回到当初的辉煌年代,便不能只有剑山一座剑道宗门,要有很多剑山,这也是当年朝风尘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即便剑山已经成为了大余的国教,但影响力还不够,正是人间生乱的时候,剑山要抓住一切机会。

在延陵境内建立剑道宗门,想来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至少看起来很重要。

李扶摇知道这个条件在师兄那里,很容易被接受。

于是他点了点头。

这是说能传到,但不是说能做到。

传到和做到,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件事。

延陵皇帝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有种很特别的情感。

他微笑道:“还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洛阳城里有座学堂,里面平日里很多读书人,这几日朕罢免了很多官员,那里面有很多抨击朕的人,真正抨击朕的其实不多,大多是要借机生乱的,朕听说你以前是说书的,需要你去看看。”

李扶摇听着这话,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我不擅长讲道理。”

延陵皇帝笑道:“我就是要不讲道理的人。”

“至于第二件事,就要简单得多,我今夜在这里和你相见,是因为皇祖也想见见你。”

听着这话,李扶摇的表情变得有些怪异。

第六十三章一个谢字,两个少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五)第七百七十七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九百零四章 人间和天外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扑朔迷离的身份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们的故事(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问过我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百零四章无子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理在书外(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四百五十章 他们的故事(六)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间又一年又一年第两百八十八章 小邑楼门外有修士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剑斩去该斩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同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两次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头仍在此处第二章山河有妖,以及陈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泽野修胆气足第三十一章杀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眼前这一团乱麻第七百三十一章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你们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两百六十八章 没有剑的很多年里第七百五十七章 朝朝暮暮,日日年年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闲谈第六百三十二章 金光收,云端乱象第四百三十五章 剑山重开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时间里的不同位置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问过我,我的剑不同意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三百一十九章 原来我们在故事里第四百五十七章 浓云遮晚霞第七十四章桃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们在意的,有人不在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我有一剑守城头(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两人御剑无数第四百八十章 剑山落定第两百七十一章 树上有颗果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注定孤独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样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章上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城夜幕里第八百零六章 还差一剑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底下的父母都一般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两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往高处流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七十八章 倘若有一日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二十二章讲道理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要你看看我的剑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想你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们错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两百九十四章 冬夜里的火锅(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当时明月在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来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妖也好,人也好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想你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两朝第一章白鱼镇上的少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间请抬起头来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十六章人世乱如麻,浮沉之间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两百七十四章 一个关于剑的故事(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道之行,前后而已第一百一十四章剑多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
第六十三章一个谢字,两个少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五)第七百七十七章 天上之战,地上之战(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九百零四章 人间和天外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扑朔迷离的身份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们的故事(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问过我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百零四章无子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理在书外(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四百五十章 他们的故事(六)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人间又一年又一年第两百八十八章 小邑楼门外有修士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剑斩去该斩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同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两次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有些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头仍在此处第二章山河有妖,以及陈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泽野修胆气足第三十一章杀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眼前这一团乱麻第七百三十一章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你们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两百六十八章 没有剑的很多年里第七百五十七章 朝朝暮暮,日日年年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闲谈第六百三十二章 金光收,云端乱象第四百三十五章 剑山重开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时间里的不同位置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问过我,我的剑不同意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三百一十九章 原来我们在故事里第四百五十七章 浓云遮晚霞第七十四章桃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们在意的,有人不在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我有一剑守城头(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两人御剑无数第四百八十章 剑山落定第两百七十一章 树上有颗果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注定孤独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样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章上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城夜幕里第八百零六章 还差一剑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底下的父母都一般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两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往高处流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七十八章 倘若有一日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二十二章讲道理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要你看看我的剑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想你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们错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两百九十四章 冬夜里的火锅(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当时明月在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来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妖也好,人也好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想你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阳城,我们来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两朝第一章白鱼镇上的少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间请抬起头来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十六章人世乱如麻,浮沉之间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两百七十四章 一个关于剑的故事(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道之行,前后而已第一百一十四章剑多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