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

杀完了修士,便相当于替周国解决了大部分的难题,这让李扶摇的心情实在是有些不错,但实际上只是抱着想让延陵洛阳城的那些贵胄难受的想法才出手的李扶摇现在的心态其实已经发生改变,颇有些自豪感,虽然那十几位修士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青槐所杀,他只不过是只出手了一次,杀了一个有些奇怪的读书人而已。

离开了罗桑河,李扶摇知道罗桑河畔的故事会很快传到少梁城,传到洛阳城,也会传到陈国京城,少梁城的达官贵人或许会赞扬大周北边军的坚韧与勇气,而洛阳城的贵胄便只会生气和难受,甚至会觉得耻辱,至于陈国京城,除去惶恐之外,理应找不到其他的情绪。故事很可能会被写成数万大周北边军用性命阻拦了陈国大军前进的脚步,为少梁城争取了时间,顺便弥补了当日在北燕郡的失城之责,但那两位少年少女和那十几位修士的故事想必不会有太多人会去宣扬,因此当李扶摇和青槐走出大周边境,来到延陵境内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也都还不知道这次延陵派出的修士和陈国大军在罗桑河畔驻足的真正原因。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发生的事端,洛阳城的贵胄们知道,那座位于延陵境内的延陵学宫也知道。

那座儒教门下的第一学宫位于延陵版图之上,每年虽说都要派人至洛阳城去为延陵挑选学生,但其实这座学宫离洛阳城不算近,延陵学宫离洛阳城还有千里。

这座学宫坐落在京口山上。

作为延陵内的一座普通高山,实际上最开始京口山并不显得有多么特别,等到延陵学宫选址于此处之后,这座山便变得高不可攀了,外人看此山,也仅仅只能看到山腰以下,山腰以上终日云雾缭绕,无人看得真切。

就连是那些境界高深的修士,越看便只会越发赞叹。

京口山脚起始处有一条山道,终日人迹罕至,除去山上之人下山之外,便只有登山求学的读书人,只不过登山之读书人虽然不少,但是走到山顶的,其实却是一点都不多。这山道用青石板铺就,每一道石阶都有一句儒教典籍之中的句子,开始第一道是以君子学不可以已作为开头,至于山顶的学宫之前的最后一道是何句子,这座山河之中大部分人并不知晓。

现如今正是清晨时分,却有人开始登山。

来人是个穿了一身灰布衣衫背负书箱腰间带伞的读书人,面容年轻,只不过看样子并不像是山上那座学宫的学生。

踏上山道,年轻读书人没有低头去看脚下的句子,只是一步一步往上而去,偶有闲情的时候才会打量几眼周围景色,山道两旁的树木自然不少,甚至还有许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行过数步,来到一块大青石前,读书人停下脚步,不为什么,只因为这青石上刻有停步两字。

站在大青石前休息片刻,读书人略显笨拙的行过一礼,然后才继续前行。

越过那块青石之后,山道显得难行,倒不是说如何陡峭,反倒是依旧平坦,只是不知道为何,年轻读书人迈步时便显得有些困难,似乎身上有什么重物一般。

再往前行十数步,迈步之时便已经有了钻心疼痛,整个脚掌放在青石上时,便好似针扎一般,年轻读书人苦笑着再往前走过几步,很快便听到山顶处传来声响。

“学宫清修之地,闲人速速离去!”

声如洪钟,震得这个年轻读书人身形摇晃。

年轻读书人低着头,平静道:“学生求见学宫言余言先生。”

山顶再传声响,“所求为何?”

年轻读书人仍旧是平静开口说道:“学生想入学宫求学。”

山顶暂时未传出声响,似乎在求证什么,等到半刻钟之后,再度开口发问,“你可是黄近?”

黄近轻声道:“正是学生。”

“若是学宫中的夫子先生带回之人,自然不用受这登山之苦,可若是外人要入我学宫,便得一步步走上山顶才行,你若是走不到山顶,便只能说你与学宫无缘,不必多说什么,你若来得到学宫门前,若有夫子看中,你自然能入我学宫求学。”山顶那边传回这最后一句话之后便不再有传出任何声响。

黄近点点头,再度开始登山,只不过这一次他才走出一步,便感觉得到脚下的疼痛比之前更甚十倍,很快黄近便满头大汗。

一只脚伸出踏上一道石阶,另一只脚却是怎么都踏不上去,黄近的双腿皆在打颤,可怎么也无法再往前迈过一步。

这个当日敢提着柴刀就去抢亲的读书人蹙眉,很快一只手便按住腰间的那把油纸伞,艰难的挤出一个笑脸,咬着牙另外一只脚便踏了上去。

两只脚站在同一道石阶上,便感觉得到痛苦顿时消散,大汗淋漓的黄近松了一口气,再一只脚踏上另外一道石阶,只不过这一次便不像之前那般简单,一股剧烈的疼痛传来,黄近眼前一黑,就要往后倒去,好在这时有个面容平静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他身后,一把托住了黄近。

黄近缓过神来,收回那只脚,转头对着那位中年男人行礼道:“言先生。”

来人正是言余。

言余看着这个之前相邀的年轻读书人,摆摆手问道:“之前让你来学宫你执意要去游历山河,为何现如今又改主意了?”

黄近笑了笑,“山河好看,风景也是极美,但都不如故乡门前的那座大山好看,现如今听说那座大山要改名了,学生很担忧,仔细思索,发现求人不如求己,于是想起言先生之前相邀,虽说现如今显得有些市侩,但也是管不了这么多了,因此贸然登山,只想着能有机会进入学宫,之后为那座大山但尽绵薄之力。”

陈国对周国发兵的消息延陵学宫知道,延陵王朝派往周国的十几个修士,学宫也知道,不过这种小事对于学宫来讲,并不重要,学宫没必要去知道前因后果,现如今黄近前来求学原因是为了这件事,言余也一点不在意,他只是有些善意的提醒道:“踏上修行大路,有的人走的极快,便如同那位梁溪的道种一般,十五年便能已经只离太清境只有了一线之隔。有的人走得极慢,蹉跎几十年在前三境,你走得快还是慢无人知晓,但有一点需得知道,延陵灭周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到时甚至都还没有出学宫的资格,就算有,你也需要明白,学宫永远是站在延陵身后的,你一个人本就无济于事。”

想起之前那个少年,黄近忽然笑道:“或许不是一个人。”

被黄近这么一说,言余也想起之前那个少年,也想起了前几日从罗桑河传回的消息,摇了摇头,只是再看了黄近几眼,“学宫一向有教无类,你若是当真想要求学,便登山吧。”

黄近点点头,在言余转身之前问道:“言先生,这些年来,有多少人曾登上过这座京口山?”

言余笑着说道:“很多,最近一个便是我。”

黄近哑然失笑。

言余身影消失不见。

黄近笑了笑,继续忍受痛苦登山。

——

京口山顶,学宫的祭礼大殿前,读书种子顾缘和回到山顶的言余并肩而立,言余转过头看了一眼正看着山下出神的顾缘,心里百感交集,言余本身在学宫之中修为就不算高,机缘巧合在山下领回了读书种子顾缘,这才在学宫之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可即便如此,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作为天赋和那位梁溪道种相差无几的顾缘,若不是年纪尚小,踏上修行大路的时间尚短,修为定然不会还是在自省境。

此刻看着通过大殿前的法器宝镜,看着山道上努力登山的黄近,顾缘忽然笑道:“先生,你说他能登上山顶吗?”

言余平静答道:“看样子应该不差,登山靠的是心智,这年轻人的心智之前先生我便觉得不错,现如今登山也觉得他有九分把握。”

顾缘若有所思的笑道:“最后一分便是那把伞?”

言余笑而不语,对于自己这个学生的悟性自然相当满意。

顾缘嘀咕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老是想到那个家伙,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去了那座剑山,成了一位剑士。”

言余做了个手势,示意打住,轻声提醒道:“在学宫之中便不要提剑士两字了。”

顾缘乖巧的点了头,但实际上心里在想什么,言余也不知道。

顾缘哦了一声之后,笑嘻嘻说道:“我知道那把伞是那家伙的意中人的东西,只是没想到对他的作用有那么大。”

言余平静而语,“有些事情你怎么想得透。”

顾缘吐了吐舌头,看着那宝镜内已经走过大半山路的黄近,忽然盘坐下来,闭上眼睛之后很快便有些雾气从头顶冒出。

言余一惊,正要有所行动,大殿前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个老儒生,老儒生一张手,便是一副画卷落在了顾缘头顶三尺处。

言余有些惊骇的问道:“周师叔,这是静心图?”

才出现的老儒生正是负责镇守学宫藏书阁的周宣策,这位老儒生辈分极高,但到底高到什么地步,学宫里无人说得清,学宫中曾有传言这位老儒生可能是上代学宫掌教的师叔辈,当时传的沸沸扬扬,那位掌教也不曾出面澄清,这便让老儒生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因此现如今的学宫,上下无论是谁,见着周宣策都要尊称一声师叔,至于这位的修为境界,因为无人见过其出手,也不得而知,只不过光是有资格掌管藏书阁百余年,谁都不敢小觑他。

毕竟藏书阁里除去不少圣人典籍,还有许多修士法器,这些东西都算得上是珍宝,一般人还真镇不住。

须发尽白的周宣策随手将静心图扔出之后,并不回答言余的问题,只是自顾自说道:“你这学生是咱们学宫难得的读书种子,以后有大作为,破境的时候相对受到的干扰也不小,本来这也是自己该承担的东西,只不过顾缘这孩子年纪实在太小,这幅静心图便暂时赐予她,等她及冠之后再还到藏书阁来。”

言余惊疑道:“此等重宝离阁,师叔不禀报掌教?”

周宣策不耐烦的摆摆手,“老夫拿张破画需要禀告谁?”

言余苦笑着点头,这位师叔果然是如传言里一般,辈分高的吓人,连拿出藏书阁可排进前三十的静心图竟然也是如此随意。

言余躬身,“那言余便带顾缘谢过师叔了。”

周宣策转而看了顾缘几眼,“这小丫头,老夫还想看着她追上那边梁溪的那个女娃,好东西自然不能藏着掖着。”

看过了顾缘,周宣策看了一眼宝镜中正在登山的黄近,蹙眉问道:“这小子是上山求学的?”

言余点点头,“学生之前在周国游历时见过他,观他根骨不错,品性尚可,便有意领他入学宫来,可这年轻人当时便将学生拒绝了,现如今再想入学宫,为得便是踏入修行大路,有朝一日好庇护周国,只是生出了这般心思,学生实在不知道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因此便只敢让他登山去。”

周宣策老脸微舒,“这样,要是这小子当真爬上了山,你告诉他老夫藏书阁还差一个整理杂物的,要是愿意便过来,也不用透露老夫身份,如此便可。”

言余顿了顿,很快便答道:“能得师叔青眼,想必他也不会拒绝。”

老儒生笑了笑,很快便不见踪影。

言余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学生身旁为其护法,期间有不少路过此地的学宫学生以及先生夫子,见到顾缘头上的那张画卷,无不驻足,很快这不足一日,顾缘得到静心图的消息便已经传遍学宫,有些资质自认为不比顾缘差的学生纷纷向自家师长告状,得到的结果都是被训斥一通,这些年轻学生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可他们都是在学宫里待过了几十载的老人了,如何不知道那位掌管藏书阁的周师叔是何等地位,连掌教大人见其都要毕恭毕敬的喊一声师叔,又岂是其他人能够招惹得起的。

日暮时分,顾缘正式踏足青丝境,睁开眼时,掌教的声音传遍学宫,要召见顾缘。

这又好似把一块巨石投向湖泊中,惊起千重浪。

而在学宫大门口,言余一直等着那个登山的读书人。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之时,方才见他。

黄近汗流浃背来到学宫门前,神情平静。

实际上若非山道上的考验尽是虚妄,黄近便应该是浑身鲜血了。

言余感叹道:“你若是没有那份执念,上山会轻松许多。”

黄近艰难发笑,“舍不下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黄近低头去看了看那学宫前的青石阶上的最后一句话: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黄近心中五味杂陈,最后化为一笑。

言余摇了摇头,不愿意多说,只是提到之前周宣策的一番话,黄近想了想,认真说道:“好。”

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儒生对人间的一点看法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来一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八百九十四章 风雨已扑面而来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究竟在等谁第两百九十六章 喝得万斤酒,可斩天上人第两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个和尚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给人间的剑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四百九十七章 言河圣人(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们站在河里,和站在岸上第三百零九章 繁星和皓月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雾遮人眼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还是我穿过时间的洪流?第两百九十二章 一剑斩山河第两百二十七章 山上几个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五百七十七章 洛阳城的雪第三十五章女侠和女魔头第四百九十五章 星光落不到的地方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一百三十三章 唱戏的看戏的捧场的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们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御剑千万里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头仍在此处第三百五十七章 妖黎第六百三十章 夜里来了许多剑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还是我穿过时间的洪流?第一百一十六章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第七百七十二章 沧海之下第一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说书先生不讲道理的朋友第九百一十章 谁能亡此人间第两百三十六章 大妖家的傻闺女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间有朝青秋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剑名春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二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勾手指,先生借些钱第八百三十一章 如今世间无人可拦我第八十三章结伴而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八百五十八章 醒了第七百三十章 妖后第两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剑看着洛阳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入沧海第五百章 当时月不明,此时月正好第一百二十五章红尘俗事万般人与妖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们的故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那些尘封往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样的事情第四百六十章 倘若是你第两百八十章 新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白袍男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剑匣一对,人两个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两百三十三章 世间百态第六百六十七章 雪中杀登楼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们都要和世间说再见第八百五十五章 当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条路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来吧第八百一十章 朝青秋第七百九十五章 梅雨时节(下)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个悲伤的故事第三十五章女侠和女魔头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木藏青山,剑中藏何物?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两百五十五章 云端下面的人间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时节(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遥远的预言第六十四章妖怪上山,道种下山第六百八十二章 入云之后众生小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儿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最终章 人间还有你第六百二十章 雪与酒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一十章 朝青秋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辈,我来讲道理第两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两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般读书人(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六百二十七章 圣人至
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儒生对人间的一点看法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来一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八百九十四章 风雨已扑面而来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究竟在等谁第两百九十六章 喝得万斤酒,可斩天上人第两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个和尚第五百七十六章 他留给人间的剑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四百九十七章 言河圣人(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们站在河里,和站在岸上第三百零九章 繁星和皓月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雾遮人眼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还是我穿过时间的洪流?第两百九十二章 一剑斩山河第两百二十七章 山上几个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五百七十七章 洛阳城的雪第三十五章女侠和女魔头第四百九十五章 星光落不到的地方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一百三十三章 唱戏的看戏的捧场的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们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御剑千万里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头仍在此处第三百五十七章 妖黎第六百三十章 夜里来了许多剑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没得道理讲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还是我穿过时间的洪流?第一百一十六章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第七百七十二章 沧海之下第一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说书先生不讲道理的朋友第九百一十章 谁能亡此人间第两百三十六章 大妖家的傻闺女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间有朝青秋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剑名春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二第九十六章大小道士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勾手指,先生借些钱第八百三十一章 如今世间无人可拦我第八十三章结伴而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八百五十八章 醒了第七百三十章 妖后第两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剑看着洛阳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入沧海第五百章 当时月不明,此时月正好第一百二十五章红尘俗事万般人与妖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们的故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那些尘封往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样的事情第四百六十章 倘若是你第两百八十章 新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白袍男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剑匣一对,人两个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两百三十三章 世间百态第六百六十七章 雪中杀登楼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们都要和世间说再见第八百五十五章 当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条路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给人间看的剑气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来吧第八百一十章 朝青秋第七百九十五章 梅雨时节(下)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个悲伤的故事第三十五章女侠和女魔头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木藏青山,剑中藏何物?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两百五十五章 云端下面的人间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时节(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遥远的预言第六十四章妖怪上山,道种下山第六百八十二章 入云之后众生小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儿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最终章 人间还有你第六百二十章 雪与酒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八百一十章 朝青秋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辈,我来讲道理第两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两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般读书人(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六百二十七章 圣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