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

青天城的动 乱起得很突然,结束的也很快,那些居住在青天城里的妖修们将那些人全部都杀掉,一个不落,自然事情便结束了。

青槐离开长街,并没有去深究事情的始末,这些事情自然有别人去做。

她来到那座酒肆,要了好几壶酒,然后想了好些事情,卖酒妇人劝慰道:“妖君大人不会有事的。”

她也是个聪慧的妇人,自然知道青槐这个时候在担心什么,青天君让她先离开青天城,这就是不想让她知道这场大战,让青天君都这么担忧的,自然是他不一定有胜算了。

青槐说道:“他还没回来,不知道是不是回家了。”

青天城是青天君的城,但却不是青天君的家,他的家应该是在那座茅屋里,虽然那之前也是别人的家,但是青天君成为大妖之后,在那个地方待得时间最长,便应该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卖酒妇人不知道青天君的家在什么地方,所以眼里只是有些担忧。

她轻声说道:“也不知道那个小子为什么还不来。”

这些日子,她很清楚青槐一直都在等李扶摇,要不是当真抹不开面子,只怕早就已经去山河那边了。

青槐现在有些心烦意乱,所以不太想提那个家伙,只是坐在桌前喝了几口闷酒,然后便转身朝着城外走去。

之前她说要去冰海看看,也不是假的,既然青天城里没有什么问题,只要青天君活着,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青槐觉得这种事情,自己担心也没用。

若是青天君真的要死了,只有她的境界更高,才能庇护青蛇一族。

不管是为了什么,她都该去冰海。

只是临近城门的时候,青槐皱了皱眉头,喃喃道:“你要是找不到我,就真该被打一顿。”

……

……

洛阳城又下雪了。

这是入冬以来,洛阳城的第一场雪,以往这些时候,只怕叶长亭就要来洛阳城骗一骗朝青秋的饭食,顺便在他这里探听一番关于天外的事情了。

但是如今,朝青秋已经离开洛阳城,不知道还在不在北海钓鱼,叶长亭自然也就不会再来这座洛阳城了。

雪一落到洛阳城,整座洛阳城便都换了个颜色,就连皇宫的朱墙碧瓦,都变成了白色。

延陵皇帝这些日子在御书房的日子要比往常少了很多,自从延陵王朝打破壁垒,让整个王朝的百姓都更直观的了解山上修士之后,延陵王朝的风气一再变幻,去年秋天,已经在洛阳城建起第一座行宫。

说是行宫,其实就是修行宗门。

里面让刑部的供奉进去授课,有道门修行,也有儒教修行,还有些野修的修行法门。

除去没有剑士和佛教之外,也都还算是完善。

以往延陵王朝的供奉来源大部分是出自学宫,那些在学宫修行数十年,乃至百年都未能如何进步的,就几乎要被遣出学宫,为了得到些修行的资源,他们往往便会选择来到洛阳城,可是这个时候,学宫和延陵王朝两边早已经对峙起来,因此再从学宫里得到修士的通道,便被关上了。

延陵皇帝雄才大略,很快便建立起这座行宫,便是为了给洛阳城培养人才。

当然,在这个期间,也招揽了许多散修进入洛阳城。

虽然现在洛阳城里的这座行宫还比较简陋,但过个百年千年,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子。

刑部那边的供奉已经尽数打乱,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上阳宫,所有修士都在这里有着编制,上阳宫的宫主名义上是楚王殿下,但是实际上,真正管事的是一位登楼境的野修,叫做章太一。

这位登楼境的野修不知道是从何处而来,反正一到洛阳城里,便一人一枪挑翻了许多修士,最后是在程府前,被那位抱刀郎程雨声的师伯陈酒一刀逼退。

两位登楼大战,当时在洛阳城里还惊起了很大的风浪,但最后还是以章太一入宫结束。

入宫之后不久,这位看着不过才年过不惑的野修便成了上阳宫副宫主。

在楚王殿下这位沧海修士不会轻易出手出言的情况下,这位就成了整个延陵王朝修士里,说话最管用的人。

当然,说话最管用,不代表着最厉害,即便是那两位沧海修士不出手,可还有陈酒这位登楼大修士可以胜过他。

不过再怎么说,有如此景象的洛阳城,其实还是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尤其是摘星楼的剑仙李昌谷一直都不曾离开洛阳城的前提下。

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很早,洛阳城里的许多权贵人家都还没有准备好过冬的木炭,因此这些时日木炭的价格其实还有偏高,只是这个时候,程府却是不惜在某间屋子里摆满了木炭盆。

数量之多,即便是让别的权贵人家来看,都有啧啧称奇。

走进这间屋子里,便真的感受不到一点寒意了。

程府向来低调,即便是宫里有一位贵妃,那位之前的程大少又是一位正五品的抱刀郎,外加现在在上阳宫里位次也排的极为靠前,都不曾做出过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出来。

今日却一反常态,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古怪。

风雪不算太大,程府外面来了一顶轿子,很快便从里面走出一个宫装妇人,她一身打扮,是整个延陵王朝仅次于皇后的装扮,这便就是那位程贵妃了。

程贵妃来到门前,很快便有许多人迎了出来,很多人都跪下,但是程贵妃却是怒道:“跪什么,老爷子怎么样了?还不带我去看看。”

程贵妃入宫多年,尚未生出半个子嗣,本来便心里没底,好在是那位皇帝陛下一直都对其比较疼爱,程贵妃也没有借此恃宠生娇,这么多年了,一直老实本分,几乎没有回过程府一次。

直到如今,才总算是再回了一次程府。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老爷子不行了。

程老爷子百岁高龄,得益于程雨声找来的灵丹妙药,这些年吃了不少,还算是延年益寿,但是不管怎么延年益寿,总归是都要死的。

到了现在,就真的是撑不住了。

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火盆在屋子里。

才让人入宫通知了程贵妃。

……

……

程贵妃一路小跑,来到了门前,这里早已经守了很多下人,只是屋子里并没有几个。

站在门前,程贵妃看着程府下人问道:“请大夫了吗?大夫怎么说?”

那个已经在程府待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管事带着哭腔说道:“今儿宫里的杨太医已经来看过了,说老爷子无病无灾,只是时间到了。”

老太爷要离开人间,和病痛没有关系,只是时间到了。

程贵妃身形有些摇晃,这些年在宫里怎么做,其实全靠老爷子的金玉良言,老爷子虽然没有怎么关心朝堂大事了,但是每一次开口,都能让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至少在延陵朝堂变幻的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任何一刻让她觉得迷茫的。

可这个时候老太爷要离开人间了。

之后怎么办啊?

程贵妃现在想得最多的便是这个事情。

深吸一口气,程贵妃走进那间屋子,屋子里只有几个人。

已经被钦定为接班人的程雨声。

还有几位长辈。

外加一个程暮。

这是程雨声的闺女,也是这些年最讨老太爷喜欢的后辈,这个时候,就是程暮握着老太爷的手,别的后辈都只能跪倒一片。

程贵妃缓慢来到老太爷床榻前,看了一眼程暮,然后看着脸上已经看不到血色的老太爷,当即便眼眶泛红,她轻声道:“老太爷,怎么了呢?”

程贵妃早年被送入宫中,这些年在后宫争斗,不知道要过得多么小心翼翼,又要过得多累。和程家其他人都算是不太亲切,唯独和时不时写信老太爷关系极好。

此刻见老太爷这个样子,她虽说还是担心之后在宫里该如何自处,但更多的还是悲伤老太爷要离开了这件事本身。

程老太爷睁开那双浑浊的双眼,看了一眼程贵妃,拍了拍程暮的手,轻声道:“暮儿,你先出去。”

程暮是程雨声的闺女,现在不过十几岁,还是个少女,听着平日里最疼爱她的老爷子这么说,本来还憋着的眼泪,现在一下子便憋不住了。

“您就让暮儿多看您几眼好吗?”

程暮泪如雨下,让人瞧了,也觉得十分伤心。

程贵妃拍了拍程暮的头,轻声安慰道:“暮儿,你先出去,老爷子不会走的。”

程暮泪如雨下,但还是懂事的点点头,依依不舍的松开老爷子的手,然后去程雨声身旁跪下。

程雨声有些怜爱的看着自己这个闺女,轻声说道:“别哭。”

床榻那边,程贵妃看着老太爷,缓缓的蹲了下来。

手就放在老太爷的手上。

老太爷感叹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当年送她进宫,自然是因为程府需要在宫里有个人,而程贵妃这些年在宫里不出问题,自然也是因为程府在外面支持的缘故。

程贵妃哭泣道:“您说这些做什么,现在只要您不出问题,便什么都行了。”

老太爷开口说道:“我这把老骨头,熬了这么些年,真熬不动了。”

程贵妃看着老太爷,轻声道:“爹,你怎么就要走了呢?”

这是很多年后,程贵妃再一次喊老太爷爹,平日里他们都是以老太爷称呼的。她作为老太爷最小的女儿,当初其实也想过嫁到平常百姓家里,然后便这样过完一辈子的。

只是事与愿违。

前面好些年,说是没有怨气,也说不过去。

老太爷感慨道:“活了一百多年,二十来岁便开始担起这个担子,这担子一担就是八十年,八十年的风雨,延陵再怎么变,咱们程家都屹立不倒,其实爹比你累,你在后宫斗斗那些小姑娘,哪里有爹在朝堂上,在延陵斗那些老狐狸累?”

担起这么一大个家,老爷子自然过得也不算轻松。

“不过现在好了,只要雨声那小子不犯浑,咱们程家,差不多两三百年里都没问题了,你在后宫只要不做些出格的事情,也没问题,即便是你哪天做了些错事,外面还可以帮衬你一把,都没问题了,都不用担心了。”老爷子长舒一口气,这便是如释重负的意思。

程贵妃看着老爷子,有些说不出话来。

生死离别都是大事,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

老太爷摆摆手,看着远处跪着的那一片人,这才生出些怒意,大声说道:“我还没死,你们做什么?”

跪着的人不为所动,老太爷的声音却是渐渐小了下去,“你们这些家伙,倒也不是不孝顺啊。”

“可是朝青秋这样的人也要离开人间,我一个糟老头子,能做些什么呢?”

“而且我是真的活够了。”

说着这句话,程暮站起身来,要跑到老太爷身边,可是还没等她跑到老太爷身前,老太爷便断了气。

老太爷死了。

宫里很快便派了人来抚慰,程府一片缟素。

白色的灯笼已经挂了起来,哀乐也传了出来,平日里和程府有些交集的朝堂官员以及别的什么人,都来了程府。

程雨声是长孙,又是老爷子钦定的接班人,所以这事情由他主持。

只是李小雪这个媳妇儿并没有出现,她是修士,之前已经去了北方绞杀山林里为祸的妖修。

所以没有出现在这里,也很正常。

程暮先在老爷子的灵柩前哭了一阵,然后便一个人去了后院,在凉亭下暗自神伤。

李父李母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外孙女情绪不高,也就没有去打扰,李父的鬓发早已经发白,看着有些苍老。

李母则是看着慈祥了很多。

但不管怎么,都是两个快要变成老人的人了。

他们看了一眼程暮之后,很快离去。

只留下了那么一个少女。

程暮看着纷纷落下的雪花,眼泪不停。

老太爷是最疼爱她的人,现在离开了人间,自然伤心。

只是她正在哭着,不知道怎么身后便生出一道声音,“哭什么?”

程暮转过头来,发现远处站着一个青衫年轻人,他看着年纪不大,身上也没有带上什么东西,就是站在那边看着程暮

。或许是因为这个人之前说得话有些不好听,所以她并没有搭话。

但实际上还是因为她太伤心的缘故。

那个青衫年轻人走过来坐在她身侧,温声说道:“人生百年,又不能与天地同寿,自然是要离开的,早晚而已,你拦也拦不住。”

程暮听了这句话,下意识便反驳道:“可是爹娘可以活很久很久。”

她的爹娘都是修士,按道理来说,活得怎么也会比老太爷久。

青衫年轻人看着这个小姑娘,温声道:“那你可能要比他们先离开。”

他一眼看去,早就知道这个小姑娘是没有开始修行的,没有修行,这便说明她只能和老太爷一样,只有百年左右的光阴。

程雨声和李小雪都是修士,还能活很多年,但是小姑娘那个时候却是很可能便已经离开人间了。

这也是一种很难说的事情。

青衫年轻人看着小姑娘说道:“你想不想知道老太爷离开人间之后,要去什么地方?”

小姑娘瞪大眼睛,然后重重点头。

青衫年轻人随即一笑,伸出手,小姑娘有些紧张,但不知道怎么的,还是握住了年轻人的手。

青衫年轻人带着小姑娘来到停放灵柩那间屋子外的回廊,然后伸手在小姑娘的眼睛里一抹。

只是有一道并不耀眼的白光。

小姑娘下意识闭上了眼睛,等到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便看到灵柩那边,有一道身影飘了出来。

那就是老太爷的魂魄。

老太爷穿过那些人,径直朝着外面走去。

小姑娘差点叫出声来,青衫年轻人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说道:“别吓着他。”

然后便牵着小姑娘走到了大街上。

程老太爷的魂魄在长街上飘荡,很快就朝着外面飘去,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

青衫年轻人牵着小姑娘的手,随即升空,在那道魂魄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普通人死了之后,天地自然要洗去他的记忆,然后便会去投胎,转世为人,只不过要去什么地方,要投胎在谁家,需要多久,都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他要在这个天地飘荡数年,或者数十年才会转世。”

青衫年轻人很耐心的讲解着这些事情,“要是运气不好,在转世之前,碰到了要吃魂魄的山妖,这就是很可能魂飞魄散了。”

青衫年轻人牵着小姑娘在云里缓行,跟着那道魂魄,轻声说道:“这就是命了。”

程暮有些闷闷不乐,还有些担忧,“要是遇上山妖了,老太爷就没了啊?”

青衫年轻人摇摇头。

山妖吃魂魄这种事情,不属于天地规律,而是偶然事件,既然是人为的,自然能解决。

“都是运气,要是运气好,指不定以后他还能做个有钱人,要是运气不好,做乞丐都有可能。”

说着话,程老太爷的魂魄已经飘出去很远,路过了一片山林。

这里离着洛阳城已经有很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程老太爷下方,忽然生出一只大手,就要一把抓住老太爷的魂魄。

程暮啊了一声,这就是山妖了。

要是程老太爷的魂魄被这么一只大手抓住,便要魂飞魄散,再也不能转世了。

小姑娘捂住眼睛,有些害怕。

但是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生出一道剑光,直接便落到那只大手上,直接将大手斩断。

那位出手的山妖啊了一声。

青衫年轻人落了下去。

有个山妖跪在地面上,一直磕着头,“小妖冲撞了剑仙老爷,罪该万死,可望剑仙老爷饶小妖一命!”

山妖吃人的魂魄,其实也是一种修行法门,但是很多山妖也都不敢尝试,毕竟这吃了人的魂魄,是要沾上因果的。

敢这么做的,都是有些胆大的。

只是胆子大没有什么用,要是碰到了惹不起的,就还是得死。

比如现在,那个山妖便惹上了这么一个青衫年轻人。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么一个魂魄,后面竟然有这么一位剑仙老爷跟着。

这要是知道,谁敢动手啊?

所以这个时候,只能祈求那个青衫年轻人能够放他一命了。

青衫年轻人牵着程暮站在他面前,程暮毕竟是两位修士的子嗣,也算是见多识广,所以并没有表现得太过于惊讶。

她看着身侧的青衫年轻人,有些讶异的说道:“你是剑士啊?”

青衫年轻人笑道:“和你娘亲一样。”

李小雪是剑士,更是李昌谷那位剑仙的徒弟,这整个世间,只怕是没有人比她的师承更好了。

毕竟这个人间就这几个剑仙,叶长亭一向独来独往,不管是在这个人间还是在那座江湖,都没有收过徒弟。

柳巷更是一直在想一个想了几千年都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哪里有什么想法收徒。

至于朝青秋,现在都离开人间了。

离开人间之前,也没有受过徒弟。

唯独一个李昌谷有个徒弟是李小雪。

程暮想了想,还是实诚的说道:“感觉娘亲没有你厉害。”

青衫年轻人笑了笑,这个小姑娘还有些意思,然后他转头看着那个山妖,一身剑气若隐若现,惊得那山妖一身冷汗,这才说道:“下不为例。”

说完这句话,他也不管那个山妖在想什么,只是带着程暮继续跟着老太爷的魂魄而去。

那个山妖这才抹了一把额头,再磕了几个头,他很怕那个年轻人去而复返,之前那一剑,在他看来至少也是朝暮境以上的剑士才能施展的,而去就那么一剑,便让他生出了无数多的惧意。

要是那个人想要杀他,只怕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还好那个青衫年轻人最后没有出手。

这就是算捡回来一条命了。

……

……

程老太爷的魂魄飘到了一座小城里,径直落到了一家人的门前,里面正有些妇人的喊叫声。

听起来有些痛苦。

有仆人端着热水在院子里一路小跑,进入一间屋子。

应该是有妇人要生产了。

青衫年轻人和程暮站在门前,看着那门口,说道:“这家人还算是殷实,老太爷在这里应当还是能过得好。”

程暮点点头。

然后他们走进了这座宅子。

来到半空中,等了片刻,便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程暮终于笑了起来,“老太爷原来还没走。”

青衫年轻人揉了揉她的脑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作罢。

然后他们两个人来到长街上。

“只有修士会真正离去,普通凡人则是会在这个人间轮回,运气不好才会消散。”

说完这句话,青衫年轻人看着程暮问道:“回去吗?”

现在出来已经有好几个时辰,即便是程府都忙着老太爷的事情,只怕是也会发现她不见了。

“你是剑士,咱们御剑回去吧?”

程暮歪着头,笑出了声来。

青衫年轻人也笑了起来,只是心念微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便掠来一柄剑身如同明月的长剑。

“哇,这柄剑和娘亲的小雪一样雪白哎。”

青衫年轻人只说了这柄剑叫做明月,然后便没有说什么,要是要说起来,那柄叫做小雪的剑都是他送出去的。

两人御剑而起,很快便掠过云海,朝着洛阳城而去,云海上有好些罡风,但是这个时候都被青衫年轻人彻底拦下。

御剑而行,没有要太久,便又回到了洛阳城。

还是大雪不停,两个人停在程府外。

青衫年轻人有个事情憋了很久,到了现在真是憋不住了,便开口问道:“怎么开始就敢跟着我走?”

程暮指了指青衫年轻人的脸,然后笑道:“你没有发现我们长得有些像吗?”

青衫年轻人一怔,然后继续看着程暮。

小姑娘歪着头,说道:“好久之前娘亲便说了啊,说她有个哥哥哎,也是剑士,还很厉害,厉害到了飞起来啊,而且外公也常常说,我的那位舅舅,真的很厉害的啊。”

“你说是不是啊,舅舅。”

青衫年轻人不是别人,自然就只能是那个从佛土归来的李扶摇,他看着这个小姑娘,揉了揉她的脑袋,笑道:“你怎么这么聪明?”

程暮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笑,笑得眼睛都没了。

本来他们两人是第一次见面,应当是有些隔阂才是,只是李扶摇这带着程暮去看了一次老太爷转世,转瞬之间便将隔阂都消灭了。

两个人并肩走入程府。

下人们不认识李扶摇,但认识程暮,自然都没有阻挡。

程雨声在操持着事情,李父李母却是有些闲,他们很快便看到了李扶摇,两个人看着都比当初要老好些了,之前李扶摇离开洛阳城前往剑山,然后便直接从剑山去了佛土,这已经有好些年了。

现在算起来,也差不多二十年了。

要不是李扶摇的消息一直都在不断的传回来,他们只怕都要担心死了。

李父李母的容貌一直在变,变得苍老,可是李扶摇的容貌却没有变过。

所以李父很直接的便认出了李扶摇。

他看着李扶摇牵着程暮,就知道这两个人肯定是已经认识了,他有些埋怨的说道:“你看看你妹妹,程暮都这么大了,你还是一个人,你什么时候把那什么媳妇儿带回来给爹看看?你倒是还能活些年,但是爹可没几年了。”

在现在的程府说这些,大抵都有些触景生情的意思。

李扶摇原本准备不说话的,只是想了想还是说道:“这趟再离家,争取带回来。”

这算是这么多年来,李扶摇第一次对李父和李母承诺了。

李母有些激动,但是也知道李扶摇对她没有太亲近,所以没有怎么说话,反倒是李父,眼里满是欣慰。

这种事情说了二三十年了,总算是有眉目了。

程暮歪着头,看着李扶摇问道:“舅舅喜欢的姑娘,是不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

说了这句话,小姑娘又呸呸呸了几声,这才说道:“我娘亲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过了才是舅舅……不对啊,那我呢?”

……

……

李扶摇没有在程府逗留多少时间,他很快便去了一趟皇宫,见了一面楚王殿下,给他说了好些事情,当然都是关于寻仙剑引发的事情。

楚王殿下很是感叹,特别是当李扶摇说起来的那位剑君的时候。

“古籍里倒是有些记载,不过你这样一说,也该知道不是真的了。”

楚王殿下看着没有什么变化的李扶摇,只是想着当初离开洛阳城之前他还是个朝暮境,现在才过了一二十年,便已经是春秋境了,这算是真正赶上那位剑山掌教了。

“你在佛土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你现如今的风头比往日更胜了,之后有个什么想法?”

楚王殿下看着李扶摇,笑意不减。

“叶笙歌已经破境入登楼,我看看能不能在离开洛阳城之前赶上她,然后便要去一次妖土,有些事情,还是不能留下遗憾,之后便要闭关了。”

练剑不过百年,便已经开始朝着沧海迈步了,这种事情,放在以往,绝对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现在却是好似很普遍。

至少有好些年轻人都是这样。

李扶摇吴山河,叶笙歌青槐,还有禅子,外加一些比他们只差一线的年轻人。

剑山言乐,道门的某位年轻弟子,儒教的读书种子和宋沛。

这个世间现在出彩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

数之不尽。

李扶摇在这里待了不久,便离开了皇宫去了摘星楼,现在洛阳城里两位沧海修士,的确是有些强大了。

要是李昌谷还是个野修,那么这洛阳城,便真的能够有可能和儒教扳一扳手腕了。

或许人间格局就要这样改变。

只不过李昌谷毕竟是剑仙,是剑士一脉的战力,即便能帮洛阳城出手,但最后还是得和剑士一脉共同进退。

摘星楼上风雪不停,只是没有一片雪花能飘到里面,李昌谷将那柄苦昼短放在身侧,正在看着一些诗集。

大多数都是他自己写的。

偶尔有两本是别人的诗集。

李扶摇坐了下来,看着李昌谷说道:“昌谷先生都已经下楼了,还在楼上待着,当真是不想走了?”

言语里的打趣之意十足。

李昌谷知道李扶摇来了,但是没有太在意,听着他说话,这才说道:“下楼了便要被俗世的事情缠绕,还不如就在楼上,再说也待习惯了。”

李扶摇笑了两声,然后拿起一本诗集,随手一翻,就还是那首苦昼短。

李昌谷问道:“六千年前的事情有答案了?”

这一次李扶摇去佛土,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不会不知道,但既然都被请上灵山了,自然要知道的事情,也应该是知道了。

“上了灵山,见了那盏灯笼,看到了些,大概就是六千年前道门和儒教联手联合妖族发起的大战,佛教不愿意掺和,便被赶到了佛土里,不过妖族好像也被道门和儒教算计了一番。”

李昌谷说道:“你见到了那盏灯笼?”

李扶摇点点头,嗯了一声,但是没有说那盏灯笼会说话的事情,也没有说他和叶笙歌的经历。

李昌谷感慨道:“那可是世间的沧海修士都想要到手的东西,被你这么一个春秋修士给先看了,你这份机缘,不仅是我,只怕是朝剑仙活着都要眼馋。”

李扶摇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道:“朝剑仙肯定不会。”

李昌谷被李扶摇这么认真的样子给逗乐了,转换话题说道:“你见过你那个小外甥女了?”

李扶摇点点头,她才和那个小姑娘在一起待了很长的时间。

那个小姑娘容貌有些像他,而且也很聪慧,让他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对于程暮,他目前的观感很不错。

对了,名字也很不错。

“那个孩子其实很适合练剑,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这一架子都适合,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小雪便只能遵循她的念头,不过练剑一途还的确是太苦了,即便现在朝剑仙将世间剑道气运都还了回来,她不愿意,也不想强迫她。”

李昌谷作为一位剑仙,本来已经没有太多能够让他上心的人了,只是程暮毕竟和他关系有些亲近,自然便多了个心思。

李扶摇没有说什么别的,只是说道:“若是不练剑,百年之后离开人间,小雪只怕要悲痛欲绝。”

李昌谷点点头,像是他们这样的修士,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周围一切亲近之人,都有可能先走。

尤其是李昌谷,他已经成就了剑仙,至少还有一千多年要活,到时候,他会看到自己熟知的人一个个离开人间的。

那种感觉才是最悲痛的。

李扶摇也有些理解,至少在今日看到李父和李母之后,便觉得心里不太好受。

“你距离登楼还差多久?”

李昌谷感觉李扶摇的境界有些不对,故而一问。

李扶摇说道:“应该就差一步了,我想看看在洛阳城能不能迈出那一步,然后便去妖土一趟,原本打算在登楼之后,便去学宫和沉斜山一趟的。”

“只是现在梁亦也成圣了,叶笙歌做观主,我入登楼之后也不一定是她的敌手,最重要的是,我和她还是朋友,真要打,也没有理由。”

“学宫那边的苏掌教,只怕也等不了几日了。”

李扶摇很清楚,不管当初是谁做的事情,但只要他敢去学宫,苏夜作为掌教,便一定会出现在他身前。

这就不是有没有道理的问题了。

李昌谷说道:“现在学宫苏夜正在拨乱反正,加上一个王富贵,很快便要重新回到之前的样子,和延陵也基本上会有一个合适的相处模式,你去不去学宫,意义不大,倒是你现在去妖土做什么?”

“见姑娘。”

李扶摇用简短的三个字回答李昌谷。

李昌谷一怔,随即便明白了,笑道:“明白了,小雪的闺女都这么大了,你这个做哥哥的,也是得带个媳妇儿回去了。”

李扶摇有些惆怅道:“也不知道这一次去妖土,见了青天君会不会被打死。”

即便不被青天君打死,他都很怀疑自己会不会被青槐打死。

即便两个人都不打死他,青天君会答应自己带走他的闺女?

李昌谷感慨道:“如今人间局势有些变化,但对剑士来说,都是好的,你们这些小子修行很快,其实云端也有好些人在往前走,那位叶圣,只怕现在已经达到了当初朝青秋的高度,再往前走,就是要离开人间了,现如今对你们来说,是个好时节,对我们来说,也是好时节。”

好时节是这个人间的,自然对谁来说都是好时节。

“指不定人间还没乱起来,云端就要先乱了。”

长生是云端那些圣人不知道想过多少年的事情,一旦有机会,他们就要去尝试。

而且像是叶圣这样的人,要是真到了能飞升的那一步,要是没有了牵挂,指不定也要离开人间。

到时候或许云端便有很多人都想着离开。

这人间说乱,便就是这样乱起来了。

李扶摇现在担心不到这么多,要是多给些时间,他或许能够入沧海,但是现如今,还真没什么可能。

若是说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叶笙歌有可能进入沧海,这话他肯定相信,但是要说他,只怕还要差点意思。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李昌谷看着远处的大雪,这个时候天色暗了下来,整个洛阳城便点起了灯。

万家灯火明,便是说的现在这一幅场景。

他看着那些灯火笑道:“做个普通人,没有什么问题,你看看他们,不就过得很有意思吗?”

这万家灯火,只怕是天底下,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这洛阳城里的好看。

这便是独一份。

李扶摇看着那些在夜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喃喃道:“红尘人间啊,只是暮时,是不是该登楼了?”

说完这句话,摘星楼里便起了一声剑鸣。

ps:这一卷完了,说两个事儿,一个求月票,手里有的都投一投,第二个事儿,人间有个读者群,群号是:124190652

平时我都在这里面。

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这是我的剑山第两百八十二章 小邑楼的新面孔第五百六十四章 我是院长第七百七十一章 白茶回家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第四百五十五章 谈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座甘河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见佛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见明月时第两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二十五章迂腐第两百七十一章 树上有颗果子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风亦不知第七百零六章 云端的杀意第四十章宫闱未知处第一百八十二章 住在洛阳城里的叶笙歌第两百八十三章 风雪再临人间第六百二十六章 云下的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在呢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风亦不知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昼短第两百六十四章 那一剑的风采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二)第四十五章洛阳居不易第八百一十五章 那人一身白袍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六百七十二章 这个世界的过往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们在意的,有人不在意第一百二十三章人心不好看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说到底,还是要打第七百九十八章 桃花满人间第两百五十四章 千言万语说不尽第三百七十一章 活法千万种第两百八十六章 你练剑我当状元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阳城的雪(三)第三十章罗桑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登场的齐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间万家灯火此时休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尽遇风雪,谁言人自还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怎么选第两百一十七章 这个人间不值得第七百六十八章 不是之前那个姑娘第六百六十章 回礼第三百八十八章 这一剑斩出的乱象第六百一十九章 剑与花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忽略的某个人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八百零二章 就在这里也好啊第两百五十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百八十四章 怕个屁第九百零四章 人间和天外第五百八十七章 钟声响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手里的东西第五百零三章 一剑是一剑第九百一十一章 无数剑之后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这是我的剑山第三百九十章 人间之外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四百一十三章 曾照彩云归第两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四百零九章 有那么些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第七十五章喜欢讲道理的男人第五十四章我有一剑抒胸臆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十三章结伴而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旧两位剑仙第二十章蝼蚁举剑第两百零六章 掌教和三公(上)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六百零一章 寻仙剑的过往第四十五章洛阳居不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六百一十一章 灯火下相杀(中)第七百零二章 剑气且乱云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个道理怎么说第五十六章绿水湖底的小王八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间多事,且入云第七章要不要学剑?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往死处走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剑第一百四十一章 道理在书外(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一十章 灯火下相杀(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阳城的雪(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这里一场大战第六百一十五章 剑君
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这是我的剑山第两百八十二章 小邑楼的新面孔第五百六十四章 我是院长第七百七十一章 白茶回家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红灯笼第四百五十五章 谈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座甘河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见佛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见明月时第两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二十五章迂腐第两百七十一章 树上有颗果子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风亦不知第七百零六章 云端的杀意第四十章宫闱未知处第一百八十二章 住在洛阳城里的叶笙歌第两百八十三章 风雪再临人间第六百二十六章 云下的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在呢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风亦不知第一百九十四章 苦昼短第两百六十四章 那一剑的风采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二)第四十五章洛阳居不易第八百一十五章 那人一身白袍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遇上方知有第六百七十二章 这个世界的过往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们在意的,有人不在意第一百二十三章人心不好看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说到底,还是要打第七百九十八章 桃花满人间第两百五十四章 千言万语说不尽第三百七十一章 活法千万种第两百八十六章 你练剑我当状元第八百二十章 麻雀老龙和剑仙(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洛阳城的雪(三)第三十章罗桑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登场的齐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间万家灯火此时休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尽遇风雪,谁言人自还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个故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怎么选第两百一十七章 这个人间不值得第七百六十八章 不是之前那个姑娘第六百六十章 回礼第三百八十八章 这一剑斩出的乱象第六百一十九章 剑与花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忽略的某个人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八百零二章 就在这里也好啊第两百五十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百八十四章 怕个屁第九百零四章 人间和天外第五百八十七章 钟声响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手里的东西第五百零三章 一剑是一剑第九百一十一章 无数剑之后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这是我的剑山第三百九十章 人间之外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间疾苦第四百一十三章 曾照彩云归第两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四百零九章 有那么些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第七十五章喜欢讲道理的男人第五十四章我有一剑抒胸臆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十三章结伴而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旧两位剑仙第二十章蝼蚁举剑第两百零六章 掌教和三公(上)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说透第六百零一章 寻仙剑的过往第四十五章洛阳居不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简单的那一种第六百一十一章 灯火下相杀(中)第七百零二章 剑气且乱云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个道理怎么说第五十六章绿水湖底的小王八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间多事,且入云第七章要不要学剑?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往死处走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剑第一百四十一章 道理在书外(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第五十章行过万里路的老儒生第六百一十章 灯火下相杀(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阳城的雪(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这里一场大战第六百一十五章 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