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发兵日本,问责天皇

第418章 发兵日本,问责天皇

大宋庆历八年四月九日。

在大宋海军于能登岛附近海域炮击倭人军队之后约四十天后。

大宋首都开封府汴梁城有飞骑快马跑进皇城内。

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来东京。

之所以是四十天后,是因为佐渡岛离杭州口岸太过遥远,接近两千公里。

光在海上报信船就走了三十多天,消息的抵达速度就是这么慢。

不过三月份科学院就在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进行了水电站实验,已经在研究发电的问题。

如果成功建立起一座小型水电站,那么就可以开展有线电报的研发工作。

如此只要在汴梁和杭州之间架起电报线,就能发电报了。

虽说赵骏知道未来的走向肯定是无线电报乃至于手机通讯方向,奈何他并非通讯工程专业,实在是无奈。

因此只能一步一步地点科技树,至少他知道未来的方向该怎么发展,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研究,这就已经能够大大缩减科学进程。

政制院今天早上的会议是关于黄河治理现状,以及朝廷部级官员出巡制度。

前者是因为今年就是历史上黄河泛滥改道的年份,朝廷是时候检验这些年的努力是否没有白费,看看黄河如今的情况。

后者是因为自从开封府改制之后,以前各地政绩最好的那一批官吏就没有了过渡职位。

当年开封府知府一度成为虚职,往往朝廷要提拔重用哪位官员,就会事先安排成为开封知府,虚位等待。

最鼎盛的时候,开封府有六位知府,都是各地政绩优秀的大员准备提拔为各部侍郎,却暂时没有安排的时候先担任这个临时职务。

而真正管事的却是那位开封府同知包拯,一度引得朝野戏谈知府不是知府,同知不是同知。

改制之后,朝廷会先让他们担任各阁大学士,等哪个部门的侍郎、尚书任期到了,该退休了,再安排人进去。

毕竟官场就是一座金字塔,一个萝卜一个坑,越往上坑位就越少,政绩好又年轻该被提拔的那可不就只能让人在外面等着吗?

但赵骏觉得这么过渡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们这些人出去,去各路走一走,看一看,担任巡查组处理各地问题。

“现在这个年代媒体不发达,新闻传播慢,哪怕有报纸也很难都报道出来,很多东西都隐藏在底下,我们在上面什么都看不到,摸不着,还以为这世上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屋内赵骏环顾众人,对大家说道:“也许说不好各地农村、县城到处都是污垢,什么贪赃枉法、欺压百姓、黑恶势力之类的层出不穷。国家发展快了,各种问题也会不断体现,该防范于未然了。”

“嗯,这一点我赞同汉龙,反正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走一走。”

晏殊觉得没什么问题。

“嗯,那就这么决定便是。”

“我觉得刚好也可以作为一项政绩,谁发现的问题多,谁为百姓解决的困难多,谁就能优先递补。”

“这个主意好,既解决了百姓的问题,也解决了谁先递补的问题。”

众人也觉得不错,纷纷点头。

赵骏眼睛一亮道:“复古公这个提议很好,巡查制度也是一项政绩.”

说着他沉吟道:“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何事?”

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应该确立目标责任制度了。”

赵骏抬起头看着大家道:“现在国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官员们还是按照以前那样,以考成法只做每日任务显然就已经不太合适。”

“为何?”

众人不解,考成法实施已经八年了,百官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难道要取消吗?

“因为时代变了,以前考成法虽然也是惩罚和奖励制度,但更多的还是朝廷逼着官员在做事,显然已经不太适应如何的时代。”

赵骏解释道。

原来的考成法其实就是任务制度,比如一个县令,你今天收到朝廷的公文指示,早上收到晚上之前就必须处理,晚上收到第二天中午前必须完成。

另外就是县里的工作今天上午送过来下午必须完成,下午的工作第二天中午之前完成,可以说是逼着官员从懒惰到勤政。

但这个制度的本质还是上面指派任务,或者县里出现某些突发状况必须处理。而不是你每天都自己主动去找事做,主动去解决县里的困难。

所以虽然让官员都有事做,变得勤奋起来,可却不能有效地发挥官员的主观能动性。

每天都干指派和规定的任务去了,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县里的发展问题。

如今工业时代,各地各县就应该因地制宜,做好全面发展。

赵骏继续道:“现在很多地方反应,官员们每天就只是干完份内的事情,不能说敷衍了事,尸位素餐,但却没多少官员会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接着指出:“我们应该让官员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任务,比如今年要让全县百姓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服,解决多少贫困问题,解决多少民生问题等等。”

“嗯,有道理。”

众人互相对视,纷纷点头,觉得是这个理。

“所以确立目标责任制度就很有必要,在官员任期之内,每年都有指标和任务,因地制宜,发展哪些产业。”

赵骏强调道:“就算是当地贫瘠,没有产业可以发展,也应该积极发展农业,缓解最基本的温饱,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

“那具体方法该如何呢?”

“到时候我来做这方面的安排吧,考成法的话也暂时先不取消,一步步减少对官员的强制任务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好。”

大家也就没什么反对意见。

赵骏笑道:“如果确定完善了目标责任制,我希望这能成为一种风气,政制院应该带头签署,从上到下,形成良好的规范,让官员们更积极主动参与,我希望诸位也去想想,到时候大家今年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明年又该解决哪些难题之类,甚至最好连官家都参与其中,这也能够体现出一视同仁,也表面大家的决心。”

他又说道:“另外就是这种目标责任制以后应该广泛推广,不仅仅是朝廷、官府,还有国企、私企,比如施工单位,要确保项目工程的安全、快速、质量,一旦有任何问题,就必须追究责任。”

“还有就是.”

正准备继续长篇大论,在这个方向做出要求的时候,会议室忽然出现了轻轻的敲门声音。

政制院早上的常例会议一般是不允许打扰的,除非有紧急事情。

赵骏就停下发言,作为会议主持人他扭过头看向门口,大声说道:“进来。”

“知院,紧急公文,从日本传来。”

门外的值班官员小心翼翼地进来,把公文递交到了赵骏手中,然后又倒退着走出去,把门关上。

赵骏接过公文,打开看了起来。

众人就看着他,静静地等待着赵骏告知大家公文内容。 没想到赵骏看了很久,足足有七八分钟的时间。

就在大家等得不耐烦,有人想要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忽然笑了起来,摇摇头道:“这个陆朝还真是个人才。”

“汉龙,出什么事了?”

晏殊问道。

赵骏笑道:“倭人想要收回佐渡金矿,宁海军就跟倭人打起来了,一战消灭了倭人二十多艘船只,淹死了数百只倭人。”

“开战了吗?”

众人皱起眉头,范仲淹问道:“会不会引起我们与日本的全面战争?”

“唔”

赵骏沉吟片刻,说道:“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日本没那么大的胆子与我们开战,这一次教训应该会让他们认清楚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听说倭岛那边的士兵连武器甲胄都没有,很多人用木棍做武器,这样说起来,他们与我们的差距确实大。”

“就怕他们不识时务,以为可以挑衅我们,到时候聚集大军搞事就不好。”

“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如今正是纸币改革在即,就怕他们扰乱我们的贸易,阻断金银流入到我们大宋来。”

“是啊,虽然不是发小额纸币,而是几贯钱的中额纸币,却也需要大量的金银作为锚定物,只有能够换到金银,纸币才值钱,一旦缺了金银,这纸币就不好发行了。”

众人议论纷纷。

去年赵骏就确定了小额交易用铜钱和价值一贯钱的银元,中额交易则用面值为2,5,10贯的纸钞,以缓解现在中额交易不便的问题。

这些年来对于纸币朝廷都是比较谨慎的态度,包括交子到现在也只能用于大额交易。虽然大量外国铜矿流入,暂时解决缺钱荒,但铜币交易起来,总归是不便。

所以发行银元和纸币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而要想发行银元和纸币,足够的锚定物就是基础。因此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可以说是整个大宋高层的利益,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

听到众人的担忧,赵骏笑道:“这倒是不怕,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都不是在日本内陆,而是在海边,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驻军,保证自己的利益还是没问题。”

他说着想到小日子那猖獗的劲,就又补偿了一句道:“当然,也不能说绝对,这样,再派镇海军去一趟,两支舰队不敢说能上岸消灭整个日本,但杀到他们平安京活捉他们的天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宋日全面战争肯定打不起来,所谓的全面战争就是大军压境,消灭整个日本国内的反抗军队,除掉他们的上层权贵,然后把倭人变成牛马。

但可惜的是派个一两支舰队就已经是极限了。

排除掉航行可能遇到的诸如暴风之类的意外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后勤补给困难。

粮食、弹药、衣物、药品,以目前的能力,想要不走朝鲜半岛进攻日本,那显然是不太可能,除非现在海军全是蒸汽动力。

不过进行一定规模的控制还是没什么问题,只要带上足够的弹药和补给,有倭岛内应带路,打到平安京,活捉后冷泉天皇,想来也是一件较为轻松的事情。

就如同后世五星天皇麦克阿瑟一样。

因此赵骏也没觉得小日子能翻得起什么风浪,等到将来技术进一步增强,攻占倭岛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就是全面拿下岛国的时候。

“待会让章郊召见日本使者,给他斥责一顿,然后驱逐出国,赶回日本,让日本使者把我们的意思带过去。”

赵骏最后说道。

章郊是以前国信所所长,官职名称为判国信所事,归鸿胪寺置下,现任外交部尚书。

如今鸿胪寺、国信所、都亭西驿、礼宾院、怀远驿、同文馆等部门现在全都统一归属外交部,职权再也不像以前这样多部门又混乱。

虽然由于周边国际关系属于朝贡体系,且来往的国家并不多,外交部无用武之地,目前也只是三级机构,权重不是很大。

但随着以后国际交往加深,外交部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

就比如这次早在三月份,倭人就派了使者过来,正如赵骏所料的那样,极尽谄媚,卑躬屈膝,对大宋极为讨好。

当时众人都惊讶于赵骏对倭人分析得竟然如此准确,说他们如何就如何,简直是诸葛亮再世。

唯有赵骏知道,其它民族他可以不深入研究,倭人他必定是要深入研究的,因此才能算准了倭人的本性,知道他们的心思。

因此面对日本的讨好,大宋朝廷也没有太过惊讶,派出外交部尚书给予正常待遇就行。

毕竟天朝上国,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

现在则趁着这个机会,就干脆向日本使者发难,一边斥责,一边发兵,双管齐下,大抵应该就能拿捏倭国了。

“嗯,那就这么办吧。”

晏殊点点头,随后又道:“话说回来,汉龙,你刚才说那陆朝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真是个人才。”

说起这个,赵骏笑道:“我们不是有大批军械淘汰了吗?有很多流入市场上,他是曹家的外甥,也是曹家在日本的管事,他利用曹家的能量搞到了不少我们淘汰的军械,然后跑到日本国内去挑动他们的豪族势力造反”

“这样说来,这小子确实有趣。”

晏殊笑道。

“等会.”

赵骏忽然眼睛一亮道:“这小子何止有趣,何止是个人才,简直TM的是个鬼才啊。我当了这么多年正义凛然的知院,都快忘记了还有这手操作了。”

说着他又叹息道:“唉,当惯了正人君子,反而就忘记了当初带嘤是怎么大缺大德的。”

众人一时纳闷,这又是在发什么癫。

还是范仲淹反应快,说道:“你是想扶持日本国内豪族,挑动他们内乱吧。”

“老范聪明!”

赵骏乐地站起身道:“好了,该干事了,走吧。”

“哈哈哈哈哈。”

wωω¸ тт kán¸ C O

大家就笑了起来。

会议结束。

众人起身离开,开始今天的公务。

一个国家的命运,便在这场会议中决定。

这即是大国的强权,亦是小国的悲哀。

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来说,用什么策略对付都不为过。

第406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154.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163.第162章 离开前的规划第339章 庆历六年新的规划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4.第231章 宋辽保塞决战第387章 我赋予的权力,天不遂人愿132.第132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258.第254章 快去请大孙回来!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第334章 将整个世界都甩在身后207.第204章 赵祯铁血真男人148.第147章 鬼樊楼覆灭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体)316.第312章 出雍鸡关,直取升龙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209.第206章 决堤了229.第226章 辽宋战争打响第341章 事情闹大了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36.第233章 打不过,只好谈第26章 玩游戏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阵112.第112章 对付恶势力的三个办法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0.第306章 坏消息,只来一万人,将领叫狄206.第203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第331章 大化学家赵祯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305.第301章 搞个长久计划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367章 大宋旗帜飘扬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张大网第395章 吹进攻号!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336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58章 高丽叫父153.第152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第372章 政制院党派划分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7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君臣篇209.第206章 决堤了176.第174章 君主离线制173.第171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坐标111.第111章 投赵一念起,刹觉天地宽!第340章 他们以为朝廷是讲道理的第87章 他们开心就好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税196.第194章 强权至上217.第214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244.第240章 康定和谈与技术壁垒第390章 不讲武德,一团乱麻第358章 高丽叫父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第二更)第21章 第一堂课第395章 吹进攻号!150.第149章 把人变成了鬼(二合一)第416章 文明开化与武力313.第309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441章 又被抢劫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第18章 改变大宋政坛230.第227章 火炮,瞄准!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223.第220章 坏了,我人设崩了129.第129章 谁干的?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7章 晏殊回归第91章 弃暗投明,开封府密谋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79章 洪水汹涌135.第135章 罢免一司第99章 瓶中人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164.第163章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136.第136章 早朝争论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第446章 吃绝户,陈规陋习第413章 大宋的战争之王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33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第398章 丰功伟绩,与天下人分享293.第289章 让李元昊去试试水第377章 弃子攻杀第329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102章 大宋这个样子你很光荣?
第406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154.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163.第162章 离开前的规划第339章 庆历六年新的规划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4.第231章 宋辽保塞决战第387章 我赋予的权力,天不遂人愿132.第132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258.第254章 快去请大孙回来!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第334章 将整个世界都甩在身后207.第204章 赵祯铁血真男人148.第147章 鬼樊楼覆灭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体)316.第312章 出雍鸡关,直取升龙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209.第206章 决堤了229.第226章 辽宋战争打响第341章 事情闹大了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36.第233章 打不过,只好谈第26章 玩游戏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阵112.第112章 对付恶势力的三个办法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0.第306章 坏消息,只来一万人,将领叫狄206.第203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第331章 大化学家赵祯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305.第301章 搞个长久计划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367章 大宋旗帜飘扬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张大网第395章 吹进攻号!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336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58章 高丽叫父153.第152章 赵祯有子与元丰改制第372章 政制院党派划分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7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君臣篇209.第206章 决堤了176.第174章 君主离线制173.第171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坐标111.第111章 投赵一念起,刹觉天地宽!第340章 他们以为朝廷是讲道理的第87章 他们开心就好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税196.第194章 强权至上217.第214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244.第240章 康定和谈与技术壁垒第390章 不讲武德,一团乱麻第358章 高丽叫父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第二更)第21章 第一堂课第395章 吹进攻号!150.第149章 把人变成了鬼(二合一)第416章 文明开化与武力313.第309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441章 又被抢劫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第18章 改变大宋政坛230.第227章 火炮,瞄准!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223.第220章 坏了,我人设崩了129.第129章 谁干的?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7章 晏殊回归第91章 弃暗投明,开封府密谋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79章 洪水汹涌135.第135章 罢免一司第99章 瓶中人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164.第163章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136.第136章 早朝争论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第446章 吃绝户,陈规陋习第413章 大宋的战争之王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33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第398章 丰功伟绩,与天下人分享293.第289章 让李元昊去试试水第377章 弃子攻杀第329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102章 大宋这个样子你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