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罢免一司

九月底,晚秋时节,宫中的桂树渐渐凋落,但还依旧蕴育着浓郁的桂子香味,飘扬四溢。

午时的崇政殿矗立在秋冬交集的阳光下,显得巍峨高大。

赵祯此时正在崇政殿内批阅奏折。

政制院虽然建立,但为了照顾皇权,基本上宰相们处理完政务,都要他核查。

除此之外新部门成立,人员安排以及罢免官员,也需要他签字同意。

不然要是赵骏直接开口就能任免官员,这在大宋官场上就又会是一场地震。

恐怕弹劾赵骏以及三相三参要架空皇权,准备造反的劄子要把整个崇政殿都给淹没。

所以虽然政制院有任免官员之权,但至少形式上还是要得到皇帝首肯。不过现在赵祯什么都答应,这种事基本跟走个过场没什么区别。

“蔡相已经上了劄子,准备调曾公亮为火器司知司,执掌火器制造,现在只要等大孙给出制作火器的办法,那朕的大宋,也就有火枪和火炮了。”

赵祯看着手里的奏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满是憧憬,心里想着,“要是大宋有这火器,岂会再惧辽国?若范卿能够击败西夏,再退辽国的话,朕之威望,无可睥睨了。”

他合起手中的奏折,先是激动不已,憧憬着大宋一旦有火器,就能纵横神州,横扫西夏与辽国的场景,只是想想着,随后又脸色凝重,心中忧愁不断。

虽说虽说如果能击败西夏和辽国,他在大宋的地位将比肩太祖,甚至超越太祖,而且整个大宋也将日益强盛,堪比汉唐风采。

但人在憧憬什么,也会担心什么。

赵祯在想,要是能胜,那必然是一件好事。可万一败了呢?

辽国毕竟强大。

哪怕赵骏说过,现在的辽国同样内忧外患不断,已经远不如几十年前的盛景。

可人不怕一万,就总怕万一。

赵祯就觉得一旦失败,那对于如今本就风雨飘摇的大宋来说,就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击,恐怕会有灭国之灾!

所以前一刻还在想着要是大宋能够打赢宋夏与宋辽战争,他的地位该如何伟大。

后一刻就悲观的想到了一旦失败,下场到底有多凄惨。

这也是宋朝皇帝常有的情绪。

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特别是宋仁宗赵祯,最是如此。

“算了,历史上本来就败于西夏,最后辽国陈兵边境,终究是没有打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大宋虽然孱弱,可也不是随意欺凌的对手。何况大宋本就灭亡了”

赵祯想到最后,就有些心烦意乱,干脆扶额不去想这些。他现在有敢于面对辽国和西夏的心思,不就是因为大宋要亡了吗?

反正即便他不做出应对,几十年后靖康耻还是会让大宋烟消云散,那还不如孤注一掷。

成了那就大宋奠定强国地位。

大宋就能够为自己争取至少五十年和平,从容进行内部改革,然后完成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大幅度飞跃之后,吞并西夏和辽国,成就东方霸主!

败了以辽国和西夏的情况也不可能吞并得了大宋。

最多就是跟历史上一样增加岁币,或者造成国内动荡,不至于让他老赵家灭亡。

况且.

“大孙不会让咱老赵家亡的,只要大孙在,大宋一定能强盛!”

赵祯重拾信心,又看起了奏折。

就在这个时候,王守忠进来躬身说道:“官家,小郎和诸位相公来了。”

“哦?”

赵祯连忙说道:“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王守忠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是关于三司盐铁使的事情。”

盐铁使?

刘元瑜吗?

赵祯想了一下,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王守忠就出去了。

片刻后赵骏吕夷简等人进来。

他们先向赵祯拱手行礼说道:“参见官家!”

“都坐吧。”

赵祯笑道:“今日不在政制院,怎么有工夫到崇政殿来了?”

赵骏看向吕夷简,示意这事他来说。

吕夷简便说道:“官家,请罢整个盐铁司。”

“整个盐铁司?”

赵祯当时就吓了一跳,说道:“盐铁司从副使之下,有七案,各推官、判官、孔目官、都勾押官、勾覆官加起来一百多人,全都要罢免?”

“是的。”

吕夷简面无表情地道:“盐铁司无视政制院政令,整个上下竟为刘元瑜一人掌管。臣等派人去催促要其计数,没想到他们抗令不遵,全司甚至没一个人来政制院阐述缘由,蔑视国家法度!”

王曾也说道:“官家,这是政制院知院以及所有同知、候补同知的意思。盐铁司这样做,只会造成政制院权威下降,到时候还谈如何改革?如何强盛国家?”

在这件事上他们还是跟赵骏站在一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制院的成立,吕夷简等人也会成为利益受众。

原来在宰相那个位置虽然看似地位崇高,可一来权力远远不及眼下,二来政制院同知以及候补同知的身份是终身制的。

根据赵骏的规定,为了政策的长久运行,一旦入政制院,任期就有五年。但说是五年,实际上除非能力实在太差,否则基本上能干到退休,混一个高官待遇告老还乡。

所以相比于以前朝不保夕,权力低,且随时可能会被开除出京的宰相位置,这政制院才是吕夷简、王曾、盛度这些权力欲望比较大的应该待的地方。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要拥护政制院的权威,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宰相的权威。

刘元瑜这种行为不止是在挑衅政制院,挑衅的还是吕夷简王曾他们这些利益集团的威严,因此别说罢免盐铁司,就算是把整个三司罢免,为了树立起政制院的强势,他们也会同意这样做。

只是这样的话对于赵祯来说就比较难以接受。

要罢免刘元瑜一个人还行。

整个盐铁司..

赵祯面露难色道:“盐铁司的人都是受刘元瑜指使,只惩罚首恶不行吗?”

“不行!”

赵骏也站起来说道:“政制院以后既然要成为国家中枢,推行政务,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威信。盐铁司如果只是刘元瑜一个人一意孤行,其余人都劝了或上奏了政制院,那就只惩他一人。但现在别说盐铁司,就连三司使程琳都没有动静,完全是视政制院如无物,程琳也要罚!”

好家伙。

刚还只惩罚整个盐铁司,现在连三司使都要罚了。

赵祯无奈道:“好吧,既然是整个政制院共同商议的结果,那朕就尊重你们的决定。”

“臣请诏书。”

吕夷简说道。

赵祯略微迟疑,最终还是点点头,自己亲自写了一份诏书下去。

“谢陛下!”

赵骏双手举过头顶,接过诏书,然后拱手说道:“政制院与陛下荣辱与共,盐铁司挑衅政制院权威,就是在挑衅陛下的权威,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今后陛下也千万不要对他们过于仁慈,为了大宋江山,这些尸位素餐之辈,就该一一清理。”

“朕知道了。”

赵祯应了一声,心中无奈。

自己后世这大孙。

确实太强势。

这盐铁司一百多名官员,说罢免就罢免,官场上怕事又要引起一场地震了。

拿到了诏书,就相当于拿到了尚方宝剑,这就是名正言顺!

赵骏吕夷简等人向赵祯告退,随后向三司而去。

盐铁司就在文德门后门,从汴梁皇宫的中宫穿过复道,走文德殿后门,到了文德殿,随后穿过文德殿前门,便是三司、枢密院以及原来的政事堂。

现在政事堂搬迁到了大庆殿后阁,与他们虽只是一墙之隔,但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位置上显然政制院更靠近皇权中枢。

此刻三司内,各部门各司其职,夏竦今天上午就把东西统计好交了上去。

他做得甚至比晏殊户部那边更详细,几乎没什么错漏之处。 便在这个时候,三司院外忽然来了一大群人,除了政制院的几名宰相以外,还有殿前司禁卫军。

“什么情况,怎么诸多相公全来了?”

“直奔盐铁司去了。”

“之前就听说盐铁司对政制院交代的任务推三阻四,这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三司由盐铁、度支、户部组成,三个院落比较靠近,形成了一个“屮”字形,前面的三条是三部院落,后面那个把,就是三司使程琳的总务处。

盐铁部在最左边,政制院的诸多相公在赵骏的带领下,直接去了盐铁司的院子,其余度支院和户部院的官员全都跑出来看热闹。

“副使,出大事了。”

刘元瑜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办公,门外一名盐铁判官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什么事?”

刘元瑜皱起眉头,天蹋了不成?

那判官说道:“赵知院以及诸多相公带着殿前司的士兵闯了进来。”

“什么?”

刘元瑜大惊失色,随后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绕过桌案冲了出去,就看到此刻整个盐铁司已经乱作一团。

司内诸多小院落,各部推官、判官以及七案、诸曹的官员,全都被押到了一边。

赵骏直接带着士兵向他的办公室走来。

“刘元瑜,你好大的胆子!”

赵骏见到刘元瑜从房间出来,冷声道:“拿下!”

刘元瑜震惊道:“赵骏,你想干什么,在皇宫内动刀兵,伱要造反吗?”

“造反的人是你!”

赵骏举起手中的诏书,喝道:“盐铁司枉顾政制院政令,拖延怠政,三番五次推辞政制院下达的指令,藐视陛下和政制院,陛下有旨,整个盐铁司全部革职查办!”

“什么?”

刘元瑜睁大了眼睛,身体已是如筛糠般抖动。

他万万没想到,仅仅只是抗拒政制院交代的政令,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陛下以前不是很仁慈的吗?

明明只是件小事,用得着发那么大的肝火,竟然要罢免整个盐铁司的官员。

“拿下!”

赵骏喝道。

左右殿前司士兵一拥而上,将刘元瑜擒拿。

刘元瑜大喊道:“赵骏!你这是造反,我没有错,盐铁司人手不足,你凭什么罢免我们?你凭什么?”

“就凭政制院便是官家打算振兴大宋,强盛大宋而立,政制院的命令就是官家的命令。”

赵骏向着皇宫方向拱手说道:“官家说了,政制院要改革弊端,整顿朝堂,让大宋官场更加清明,办事效率更快,而不是让你办点小事,就推三阻四,你这种东西,要之何用?”

他的话声若洪雷,直接是站在院子里讲的,外面还有很多户部和度支部的官吏看着,便是要让这声音传出去,正式树立政制院的权威!

而盐铁司,就是今日拿来祭旗!

一时间,院内外都静谧无声,只有盐铁司其余官员哀嚎地喊道:“这都是刘副使让我们这么做的,不干我们的事啊。”

“我们也只是遵从上意,凭什么要罢我们的官啊,这不公平!”

“没什么不公平的。”

宋绶负手而立,看着下面那些官吏说道:“政制院已经给过你们机会,几次派人告知你们要尽快完成计数之事,结果呢?但凡有一人来政制院跟诸位相公说刘元瑜从中作梗,都不至于此,尔等有吗?”

众人一下子就愣住。

他们确实没想过去政制院通风报信,一来这是官场大忌,二来县官不如现管,刘元瑜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加上政制院以及赵骏的存在不为官场所喜,自然不会有人去帮他。

每个人都把这事当笑话,就看刘元瑜抗拒上令,政制院那边怎么下不来台。反正在他们看来,就算追究,也最多追究刘元瑜,更他们没关系。

结果没想到政制院太强势了,直接就罢免所有官员,让他们成为了笑话,这是在场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而外面户部和度支部的官员们便一时庆幸,幸好他们的上司是晏殊和夏竦。

晏殊是政制院的候补同知,本身又兼职户部副使。夏竦虽设套让刘元瑜钻,可自己不会傻乎乎地去,办事十分踏实能干,完全没有出格之举,所以二人保证了户部和度支部的安全。

可盐铁司就惨了,政制院竟然请动了圣旨,直接要罢免所有官员,这是其余官员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谁在我三司如此喧哗?”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诸多官员让开道路,一个穿着紫色大袍的官员走了进来。

那人正是三司使程琳,程琳见到赵骏吕夷简等人,冷笑一声道:“吕相,你们现在去了政制院,不在政事堂,倒是威风了许多啊,连我们三司的事情都要管。”

吕夷简笑呵呵地抚须道:“政制院节制百官,所有的政务以后都由政制院管,官家赋予了我们的权力,自然要对得起官家的信任!”

“哼!”

程琳说道:“那也不该如此张扬在我三司随意抓人吧。”

吕夷简依旧保持着笑容说道:“谁告诉你我们要抓人了,只是驱除他们而已。”

“你今天要驱除他们,明天是不是要驱除老夫啊?”

程琳很不高兴。

他与吕夷简也是政敌,现在吕夷简针对他三司,让他自然不爽。

然而没想到吕夷简从赵骏手里拿过诏书,笑眯眯地对对方说道:“不用明天,官家说,你程琳御下不严,一样有罪,罚俸禄一年,勒令在家闭门思过十日,这些日子,你三司就由晏同叔执掌吧。”

“我”

程琳当时就噎住,没想到连他都受罚了,一时睁大眼睛,竟说不出话来。

“驱除出去!”

赵骏也懒得管程琳,李迪即将被召回来,要是李迪听话的话,不介意换一个三司使,反正赵祯估计是乐意李迪回来。

因为现在政制院主要还是吕夷简为首,赵骏虽然是知院,可办理古代政务的业务能力还是不如他们,因此时常都是由吕夷简操办。

吕夷简多个政敌,又能多一个牵制赵骏的人,相信赵祯不会不答应。

而随着赵骏一声令下,殿前司禁卫军们扒掉了盐铁司官员的官服和官帽,逐出皇宫,诸多官员面如死灰,哭爹喊娘,有的甚至开始痛骂刘元瑜。

人都有对比心。

自己的上司要搞事结果把自己给害了。

反观人家的上司就那么机智,对政制院的任务兢兢业业,完全没有一点推卸,政制院就没有拿他们怎么样。

这都是刘元瑜害了他们啊!

一时间刘元瑜如过街老鼠,甚至有人向赵骏举报他贪赃枉法的事情,希望获得宽大处理。

对于这个问题赵骏也没有急。

刘元瑜在官场的名声本来就不佳,史书记载其性格贪婪,贩卖违禁物品,赵骏打算让皇城司好好查查。

既是懒官惰官,违抗上令,又是贪官污吏的话,就不只是罢职那么简单,而是要坐牢了。

这也代表着以往士大夫们尊贵地位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刘元瑜被押走之前,只留下一句:“夏竦,你不得好死!夏竦,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知院,吕相,这都是夏竦指使我干的!”

“哦?”

赵骏的目光在诸多在场官员中扫过,定格在了夏竦身上。

夏竦面色平静,只是向赵骏拱手说道:“知院,下官与刘元瑜不和,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想来这是他对下官的构陷。”

“呵呵。”

赵骏笑了笑,没有说话,背着手离开了三司。

他走后。

夏竦的背,已经是被汗水浸透。

没想到,政制院竟真有如此大的权势,竟然能罢免三司当中一百多名官吏。

要是自己能够入政制院成为同知,还要当宰相做什么?

这不比宰相强得多?

第85章 知皇城司,偶尔当个人第70章 岛国?办它!246.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248.第244章 给新人来点大宋笑话的小震撼第347章 枭雄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263.第259章 给天下官员涨薪第444章 工业建设与新的发明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会怎么做第93章 解试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万家灯火244.第240章 康定和谈与技术壁垒146.第145章 洞内厮杀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206.第203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134.第134章 烧第一把火第446章 吃绝户,陈规陋习136.第136章 早朝争论265.第261章 CPU技术已然大成!305.第301章 搞个长久计划第77章 出宫,刺青216.第213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第19章 伪造一个尼尼村第21章 第一堂课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200.第197章 赵骏是小霸王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愿上供147.第146章 无忧洞覆灭229.第226章 辽宋战争打响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255.第251章 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181.第179章 诬陷黄花闺女通奸第391章 决战乱成一锅粥第378章 生擒萧孝穆299.第295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义第38章 自然资源的缺少174.第172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第321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祝大家新年快乐第423章 军械滞销,第一条铁路303.第299章 与辽国军备竞赛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129.第129章 谁干的?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377章 弃子攻杀227.第224章 建立统一战线!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139.第138章 赵允让的试探第333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281.第277章 杯酒释冗军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41章 又被抢劫了第76章 赵祯的智慧第402章 大宋赢麻了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范洞悉第315章 地毯式轰炸,直取升龙135.第135章 罢免一司第12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第9章 遇事不决问赵骏(跪求推荐票!)第51章 茶商们的反击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444章 工业建设与新的发明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318.第314章 给我轰!第453章 在石城画一个圈第354章 后装枪炮,王曾病逝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贸易路线309.第305章 侬智高归顺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32.第229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第37章 科学体系的残缺282.第278章 还请缓缓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124.第124章 民间渗透219.第216章 人与自然?让我康康第94章 该动手了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72章 政制院党派划分200.第197章 赵骏是小霸王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
第85章 知皇城司,偶尔当个人第70章 岛国?办它!246.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248.第244章 给新人来点大宋笑话的小震撼第347章 枭雄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第407章 都是因为宋国263.第259章 给天下官员涨薪第444章 工业建设与新的发明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会怎么做第93章 解试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万家灯火244.第240章 康定和谈与技术壁垒146.第145章 洞内厮杀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206.第203章 安龙寨对峙,谨慎的李元昊134.第134章 烧第一把火第446章 吃绝户,陈规陋习136.第136章 早朝争论265.第261章 CPU技术已然大成!305.第301章 搞个长久计划第77章 出宫,刺青216.第213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第19章 伪造一个尼尼村第21章 第一堂课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200.第197章 赵骏是小霸王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愿上供147.第146章 无忧洞覆灭229.第226章 辽宋战争打响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255.第251章 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181.第179章 诬陷黄花闺女通奸第391章 决战乱成一锅粥第378章 生擒萧孝穆299.第295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义第38章 自然资源的缺少174.第172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第321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祝大家新年快乐第423章 军械滞销,第一条铁路303.第299章 与辽国军备竞赛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129.第129章 谁干的?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377章 弃子攻杀227.第224章 建立统一战线!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139.第138章 赵允让的试探第333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281.第277章 杯酒释冗军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41章 又被抢劫了第76章 赵祯的智慧第402章 大宋赢麻了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范洞悉第315章 地毯式轰炸,直取升龙135.第135章 罢免一司第12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第9章 遇事不决问赵骏(跪求推荐票!)第51章 茶商们的反击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444章 工业建设与新的发明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318.第314章 给我轰!第453章 在石城画一个圈第354章 后装枪炮,王曾病逝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贸易路线309.第305章 侬智高归顺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32.第229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第37章 科学体系的残缺282.第278章 还请缓缓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124.第124章 民间渗透219.第216章 人与自然?让我康康第94章 该动手了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276.第272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72章 政制院党派划分200.第197章 赵骏是小霸王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