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仁义

杨奉又给皇帝讲了两段太祖开国时期的往事,以供借鉴。

前朝的末代皇帝荒淫残暴,以至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问鼎者数不胜数,互相攻伐兼并,最后剩下三股最重要的势力,太祖建立的大楚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伙势均力敌的对手。

北方的赵国由庄垂创立,与太祖韩符一样,庄垂也是豪侠出身,成名更早,地位也要高得多,在祖父那一代就以行侠显名,到他这一代,家族中的男子几乎都以行侠为事业,庄垂名声最响,被称为“江北第一豪侠”。

太祖逃亡期间,也曾是庄家的座上宾,与庄垂相谈甚欢,彼此引为知己,却在争夺天下时反目成仇。

若论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庄垂比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有一个简单粗暴的规矩:无论谁得到过庄家的帮助,哪怕是间接的帮助,就是欠下庄家一笔债,这笔债必须连本带利偿还,有时候要以命来还。

即使规矩如此苛刻,北赵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当时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吸引众多豪杰前来投奔,原因很简单,庄家简直就是出将帅的窝子,随便拎出一名十几岁的青年,都能带兵打仗,大家宁愿背负巨债,也愿意追随最有前途的主人。

等到尘埃落定,大家回过头再看,发现庄王之所以会一败涂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子弟太多,阻塞了其他豪杰的晋升之路。

如今正在发生叛乱的齐国,当年也是一股强大势力,与豪侠出身的韩、庄两王不同,齐王陈伦身世高贵,祖上十世为侯,经营齐地数百年,早就被当地百姓认为是无冕之王,一呼百应,是最早称王的势力之一。

太祖视诸友为刀剑,用的时候不遗余力,不用的时候弃之如敝屐。庄王视豪杰如欠债者,时刻催逼,非要榨出全部价值不可。与这两人相比,齐王陈伦才是真正的王者,麾下的将帅几乎都是世家子弟,至少有两代人为陈氏效劳,外地豪杰投奔齐国,只能先从小吏做起,积攻升迁,有过则诛。

齐国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陈王野心不大,只想占据故土,然后趁着楚赵争霸之际,稍稍向外扩张一点,结果太祖与庄王在斗得最激烈的时候,竟然尽弃前嫌,联手进攻齐国,只用了三个月,就将齐国彻底灭亡。

齐国的忠臣最多,追随陈王自杀者不计其数,奇怪的是,许多自杀者根本就不是齐国人,而是外乡豪杰,并未受过陈氏的多少恩惠,也一批批地跟着刎颈或是跳墙。

总之,在三位王者当中,太祖韩符绝非最自私自利者,更不是最擅长拉拢豪杰的人,结果却是他夺得了天下。

“明天陛下会迎来一位新师傅,他将讲述国史,请陛下多听多想。”杨奉是一位引导者,并不反对学生从别的地方获得信息。

韩孺子又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次日上午听课的时候,东海王一见到皇帝的肿眼泡就诧异地问:“你怎么了?好像日理万机似的,你可是天下最悠闲的皇帝。”

“我就是闲得睡不着觉。”韩孺子笑着说,好奇今天的新师傅会是哪一位老先生,太后竟然会同意讲授国史,也是怪事一件。

新师傅来了,却没有那么老迈,四十几岁年纪,身材高瘦,相貌威严,目光锐利,狭窄的鹰钩鼻像小刀一样指向皇帝。

“草民罗焕章叩见陛下。”新师傅没有特权,所以要行正式的跪拜之礼,令韩孺子意外的是,平时飞扬跋扈的东海王,居然避席还礼,比面对皇帝要恭敬多了。

罗焕章自称“草民”,那就是没当过官,也没有爵位,韩孺子想起东海王说过的一句话,脱口道:“你是东海王的师傅吧?”

罗焕章站起身,“草民曾经教过东海王殿下几年,才疏学浅,没能教出好弟子。”

东海王脸红了,低头不语,好像很害怕自己的师傅。

韩孺子越发纳闷,虽说太后与崔家已经和解,毕竟仍存在竞争,她居然将东海王的师傅召进宫,实在是不合常理。

没准杨奉会将这件怪事当成一道问题,韩孺子习惯性地开始思考,别的师傅都对皇帝的走神视而不见,罗焕章却不是普通人,咳了一声,说:“草民受命来讲国史,陛下希望从哪里讲起?”

第一次被征询意见,韩孺子反而不适应,翻翻桌上的书,想了一会,说:“太祖,朕想知道太祖为何能够夺得天下。”

“陛下睿智,提的问题很好。”

东海王的脸更红了,不知为什么,在这位庶民师傅面前,他特别老实,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太监搬来了小凳,罗焕章没有坐,站着说:“前朝末帝荒淫,群臣乖乱,遂失其鹿,而群雄共逐之。太祖起于布衣,兴于山林,数年间除暴安良,创立万世基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自己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答案,大儒肯定早就有了定论,韩孺子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仁义。”罗焕章吐出两个字,郑重得像是太庙里唱祝的礼官。

“能说得详细一点吗?”韩孺子有点失望。

“前朝所失,即是太祖所得。前朝视百姓如奴隶,以苛法绳之,侧目者剜眼,腹诽者割舌,偶语者腰斩。太祖龙兴,反其道而行之,破残贼之法,立仁义之道,省赋减刑,与民休息,五六年间,遂有天下。昔日,商汤出行,见捕者张网四面,其人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商汤收网三面,唯留一面,乃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犯命者乃入吾网。’四十余国皆曰:‘汤之德及于禽兽矣。’往而归之。以此言之,四面张网而捕一鸟,网开三面而获诸国,仁义即是网开三面。”

罗焕章慷慨陈辞,东海王垂头,像是在偷笑。韩孺子听得似懂非懂,心里更糊涂了,“太祖就是靠仁义打败庄王和陈王的?”

罗焕章目光变得严厉,再加上那道小刀似的鼻子,没一会就让皇帝垂下头,反思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陛下肯定听过一些闲话吧,说什么太祖心狠手辣,靠背信弃义夺得天下?”

韩孺子不愿出卖杨奉,含糊地嗯了一声。

“可曾有人对陛下说过这些事情:前朝拥兵百万,耳目遍及闾巷,及至官逼民反,群雄并起,区区两年间,末帝焚宫自杀,身殒而国灭,为天下笑;东齐地方千里,连城数百,陈氏十代为侯,可谓根深本固,待到楚、赵并攻,数月间齐国沦陷,随齐王殉难者八百六十余人;北赵地势险要,庄王之强天下无双,猛将上千,精兵三十万,人人以一敌十,蹂躏诸侯、践踏江山近五载,一朝战败,锐气消亡过半,再败,心中恍惚不知所出,三败,庄王刎颈自杀,宗属降楚,精兵猛将尽为太祖所用。”

“听说过一点。”韩孺子轻声道,有点明白东海王为何在罗焕章面前那么老实了,这位大儒可不简单,开口就像万箭齐发,听者根本来不及招架,没等明白他说了什么,就已束手投降。

罗焕章放缓语气,伸出右手,慢慢握拳,“陛下请看,曲手为拳,握东西是不是更牢?”

“当然。”

“陛下再看,拳已成实,还能握住什么?”

“什么也握不住,实拳就是……实拳。”韩孺子开始明白罗焕章的意图了。

“机谋权诈、好勇斗狠即是握拳。”罗焕章一拳击出,他不是武师,这一拳没啥气势,“拳头能打人,却不能附人。太祖会用拳头,庄王、陈王也会用拳,握得还更紧一些。可庄、陈二王一朝兵败即如山倒,太祖虽屡战屡败却总能东山再起,是因为太祖懂得松拳之道。百姓苦于苛法已久,太祖行仁义恰如久旱甘露,因此而得民心。”

“民心帮助太祖打败了敌人?”韩孺子问。

罗焕章摇头,“民心思安,不愿打仗,太祖要靠自己的本事击败强敌,可太祖兵败时,后方民心不乱,太祖所至之处,城门立开,粮草立至,往往能在旬月间再成一军。陈王号称能养士附众,自杀殉难者众多,可是没有百姓愿意恢复齐国。灭齐之战,楚攻其南,赵攻其北,庄王兵锋未至,百姓扶老携幼,奔南归楚,皆因太祖能行仁义之道。”

韩孺子喃喃道:“太祖善逃,是因为有处可逃,行仁义不是为了争一时之胜,而是为以后铺路,有些人不能帮你打仗,却能在危险之际救你一命……”

罗焕章皱起眉头,“到底是谁教陛下这些东西的?对太祖怎可如此不敬?”

“罗师见谅,朕从小失教,难得听到圣贤之言,所以有时候会乱说话。”韩孺子急忙管住自己的嘴。

罗焕章没再多问,东海王却盯着皇帝多看了几眼,显然不太相信他的话。

这堂课比平时累多了,韩孺子根本没机会沉思默想,罗焕章就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轻松就能控制猛兽的一举一动。

罗焕章告退之后,东海王对皇帝说:“苦日子才刚开始,好好享受吧。”

韩孺子倒不觉得苦,反而获益良多,可是心中生出的疑惑也更多,这些疑惑只能去问杨奉。

下午的武学比较平淡,孟徹说得多动得少,有些敷衍,侍从们也不在意,捉对比拼,玩得很开心。没人敢跟皇帝动手,韩孺子就自己活动腿脚,几次看向角落里的孟娥,想跟她说句话,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这天夜里杨奉没来,他总是忙忙碌碌的,名义上服侍皇帝,其实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场,不知到哪里为皇帝“开辟道路”去了。

接连几晚失眠,韩孺子终于坚持不住,很快沉沉睡去,睡得正深,被一阵摇晃给推醒了。

眼前一片黑暗,韩孺子隐约看到床头有人,像是服侍自己的宫女,“啊?什么事?”

“你想学真正的武功吗?”

韩孺子一下子清醒,腾地坐起来。

杨奉提醒过他,第一个主动接触皇帝的人必定别有用心,韩孺子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人会是孟娥。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会说话楔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十一章 会武功的宫女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十章 仁义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九十章 赌局
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会说话楔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十一章 会武功的宫女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十章 仁义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九十章 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