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

韩孺子别无选择,最早忠于他的一支军队已经到了城下,专为救皇帝而来,他不能见死不救,而且匈奴右贤王无论如何都会找借口攻城,晋城还不如迎入援军共同防守。

如果还有机会防守的话。

樊撞山与援军汇合,也陷入匈奴人的包围之中。

为了防止楚军且战且退,匈奴人改变了一贯的骑射打法,依仗人多势众,从四面八方冲进楚军队中,展开混战,尤其是扶余国士兵,专攻城门附近,宁死不退。

楚军已经没办法关闭城门,到处都是士兵,后面的人退一步,前方能退两步,再退的话,就会将敌人引进来。

这种时候,再多的计策也没有用,只能硬扛,欲退先进,非得打到匈奴人攻势稍弱,楚军才有机会退回城内。

韩孺子在城头亲自擂鼓督战,全体将士不分出身贵贱,全都在城门内列队,源源不断地向外冲,那些原本只是负责搬运土石的临时士兵,也都领取兵器,不管会不会用,更不在乎队型,也都加入战斗。

文官在城上执旗,仪卫士兵则下城待战。

就连东海王和崔腾也来到街上,与仪卫士兵站在一起,手持长枪,跟着队伍一点点往前挪进,离城门、匈奴人越来越近,城头鼓声振耳,城外杀声震天,街上密密麻麻的士兵几乎没人说话,只有监督的将官不停地大声叫喊。

“往前走!往前走!城池一破,所有人都会被匈奴人杀死!保护陛下!保护晋城!保护你们自己!”

东海王刚从右贤王那里侥幸逃回来,对匈奴人怕得要死,小声道:“他说得倒轻松……”

崔腾却很兴奋,他是主动请战的——在他之后,东海王不得不表个态,结果皇帝立刻同意了——早已急不可奈,恨不得一步跨到城外去,“所有人都得参战,等咱们出去,这些将军也会跟上。”

东海王发出一声古怪的嗯,他总觉得以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参战,可这种话说不出口,尤其是面对崔腾的时候,“崔家可就剩你一个儿子了。”

“不怕,大哥有个儿子,我死而无憾。”

东海王惊讶无比地看着崔腾,原为以他主动请战只是为了讨好皇帝,没想到竟然是来真的,一点也不像之前所认识的那个纨绔子弟。

“如果非死不可,你不想死得壮烈一点?不想为一个值得追随的皇帝去死?”崔腾看了一眼城头,从这里瞧不见皇帝,但他的目光中仍然透露出崇敬,突然对东海王说:“跟我往前走。”

“啊?”东海王恨不得钉在地上,被后面的人推着才肯前进半步。

崔腾贴在东海王耳边小声说:“仪卫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与其跟他们一块进入战场,不如去找那些真会打仗的士兵。”

仪卫士兵的个头都很高,可他们握惯了飘扬的旗帜和木制的枪戟,突然换成沉甸甸的真刀真枪,确实有点不适应。

崔腾向前挤去,东海王左右看了看,不想动,但是又觉得崔腾说得没错,既然要上战场,与经验丰富的老兵站在一起,应该更安全一些。

思忖再三、犹豫再三、自勉再三,崔腾的身影已经消失,东海王终于迈动脚步向前挤去。

一开始比较难,不仅要挤开一群高大的仪卫士兵,还要小心提防明晃晃的刀枪,可是几步之后,开始有人为他让路。

仪卫认得东海王,知道他是皇帝唯一的同父弟弟,对他表现出来的勇敢感到敬佩。

有人向东海王点头致意,东海王尴尬地挤出微笑,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法改变主意,只能往前走。

没过多久,前方的人不只让路,还伸手拉他、推他,想让东海王尽快进入战场。

士兵们怀着崇敬之心做出这样的举动,东海王心里却只想骂人,尤其是大骂崔腾,这个家伙不知挤到哪去了,没准还在他的身后。

“好样的!”有人赞道。

“你怎么不跟我一块往前走?”东海王心里回道,脸上却还是微笑以对,他不想笑,可这笑容已经僵硬,想收也收不回来。

“好男儿就该战死沙场!”又有人喊道。

“你去,我宁愿当太监。”东海王暗自回答,双腿已经麻木,不由自主地往前迈动。

“誓死保护陛下!”

“皇帝应该保护所有人。”东海王悄悄反驳,走进了城门洞,眼前一黑,很快适应,向外望去,已经能看见战场、看见浑身血迹的战士……

他不想走了,一步也不想。

城门洞里挤满了即将投入战场的士兵,数十名军官手持长盾,从两侧施加压力,由不得他们后退。

“我是东海……”刚喊出半句,门洞里的所有士兵突然同时呐喊,然后一拥而出,东海王根本没有选择,他的身份此时毫无意义,还不如手中的那杆长枪有用。

一队扶余士兵冲到了桥上,挥舞着重斧、重锤,疯狂地左右横扫,所向披靡。

东海王一开始没看到,眼前突然一亮,挡在前面的人不知哪去了,他抬起头,看到了凶神恶煞似的敌人,一下子呆住了,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崔腾这个混蛋撒谎!谁说老兵中间更安全的?

身为宗室子弟,东海王也学过用枪之术,这时却一点也用不上,呆呆地看着一名大汉冲过来,不躲不避。

一记重锤扫来,旁边的一名士兵举起盾牌格挡。

东海王什么也不知道,只觉得耳朵里嗡的一声,随后飞了起来,真是飞了起来,因为他不用抬头就看到了天空,迅速转身,又看到了破损的桥栏,他想自己要掉进河里淹死了,谁想落地时身下却是一软,原来河道一侧已经堆满了尸体。

东海王刚要开口呼救,又有人掉下来,砸在东海王头上,他晕了过去。

晋城城头,砰的一声,鼓皮破了。

韩孺子后退两步,大口喘息,两臂酸麻,可他不想停下,更不想让别人擂鼓,他必须让城下浴血奋战的将士知道,皇帝就在他们身后,没有躲进深宅大院。

“换鼓!”

城门楼里有备用的鼓,侍卫们立刻去抬来,太监已将破鼓移开,侍卫们摆好鼓之后,一块跪下。

韩孺子点下头,他现在不需要贴身保护,单独向孟娥看了一眼,她什么也没说,与侍卫们站在一起,刀已出鞘。

三十余名侍卫下楼准备参战,韩孺子扭头看了一眼,他身后只剩下少量的太监与数十名官员,这些人的战斗力太弱,派下去也是无用,还不如在这里持旗。

可是侍卫们离开之后,众多官员也跪下了,韩孺子还在犹豫,一名官员道:“陛下,城里的百姓即将参战,我等身为牧民之官,当为百姓先。”

韩孺子点下头,“诸卿保重,朕绝不离城半步。”

太监们也要请战,官员们却不允许,“陛下身边得有人持旗。”

咚、咚、咚……

韩孺子继续擂鼓,身边人所剩无几,他没有看到桥上的战斗,目光一直在瞧望远方,观察整个战场的形势。

形势很不妙,楚军没有被击溃,可匈奴人也没有疲态,一波又一波,无穷无尽,还有更多军队停在战场外围,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右贤王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志在必胜。

韩孺子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退。这时候后撤,将会令楚军士气涣散,也甩不掉城外的敌军。

时间一点点过去,战斗仍无结束的迹象,两名太监又从别的地方找来一只鼓备用,其他人包括中司监刘介在内,全都持旗站在皇帝两边,存了必死之志。

这是一场需要奇迹的战斗,但是奇迹只会发生在坚持不懈的人身上。

张有才第一个看到了“奇迹”,伸手指去,尖叫道:“快看!那是……那是……”

那是一支楚军。

蔡兴海和晁化率军离开之后,冯世礼犹豫多时,终于还是决定带兵跟随在后,以免落下见死不救的口实,但他走得很慢,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一旦发现匈奴人的埋伏,就会立刻撤退。

因此,当这支楚军赶到晋城之时,战斗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

冯世礼一开始仍然没敢参战,他觉得晋城即将失守,自己不如为大楚保留一点实力,可战斗胶着,迟迟没有结束,麾下众将轮流前来请战,冯世礼再也不能坐山观虎斗,终于下令进攻。

他的命令非常明确,不是去参战,而是进攻外围的匈奴人。

曾经被匈奴人俘虏的冯世礼,深知敌人的可怕,在兵力过少的情况下,他绝不愿在城外的开阔地带与之战斗。

思忖良久,他觉得自己只能做一件事:吸引匈奴人,给楚军一个退城自保的机会。

他的这一决定救了所有人。

匈奴人太急于攻破晋城,忽略了外围防守,发现又有一支楚军突然出现,无不大惊,右贤王还以为自己遭到了反包围,立刻下令全军转向新到的楚军

正在缠斗中的匈奴士兵一旦得不到支援,很快溃退,楚军终于得到一次退防的机会。

韩孺子停止擂鼓,观察片刻,确认新来的楚军只是诱使匈奴人退去,不会冲向晋城之后,立刻鸣金收兵。

他还不知道楚军将领是谁,但是对此人充满感激。

楚军正在退入城中,城外留下无数尸体,韩孺子站在城头,深感疲惫与焦虑,右贤王不除,晋城只怕还是坚持不了多久。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通知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楔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楔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通知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通知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通知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一百五十九章 乱前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七十二章 讹诈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通知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楔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楔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通知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通知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通知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一百五十九章 乱前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七十二章 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