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8 把握战机

突袭!

一切,太过突然也太过意外,宛若盛夏午后的暴雨,没有任何迹象,前一秒还艳阳高照下一秒就已经大雨滂沱,蛮不讲理的倾盆暴雨劈头盖脸地宣泄而下,然后,东南西北也就彻底混沌成为一团。

此时此刻的伊斯托明,就是如此。

平常得不能再更加平常的一分,刹那间风云变色,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卷入风暴之中。

惊!慌!

仓促之间,伊斯托明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视线也有些忙不过来,也不知道应该看网球还是看高文,整个球场正在快速缩小,视野里看不到任何空档。

但是,没有时间了——

其实,高文的回球质量一般般,底线的反弹击球,为了确保顺利过网,抛物线又高又飘,来到伊斯托明一侧的时候,没有旋转没有力量也没有速度。

放在平时,这反而是伊斯托明的机会。

然而现在却不同,伊斯托明一时之间需要处理太多信息,等注意力回到网球的时候,这才意识到,没有力量附着的网球弹跳很低,正在快速下坠,他必须击球了,否则就要两跳了,但应该怎么办?

脑海里,思绪万千,没有办法思考,完全没有办法。

“呃!”

一声闷哼,伊斯托明就已经用双手反拍完成了一次低位击球,击球点着实太低,基本在膝盖以下的位置,没有什么挥拍空间,他必须将回球拉起来。

——直线。

下意识地,伊斯托明还是试图破网,但击球动作才刚刚完成,他就一阵懊恼,高文现在明显就是反手位欠缺手感,结果自己还自投罗网地选择直线。

该死!

然而,就连懊恼都没有时间,伊斯托明就已经绝望。

视线里,高文一个横向跨步,双臂舒展,身体轻盈。

一拦。

一扣。

堪比排球的拦网扣杀,正手手腕力量瞬间往内一扣。

砰。

砰!

一拍清脆的击球声,一拍响亮的落地声。

斜线,空档……得分!

“啊!”

高文快速将球拍塞到左手,

右手紧握成拳高高跳跃起来,那轻盈飘逸的身姿就好像天马流星拳一般。

能量,短促而汹涌地全面释放——

轰!

全场,炸裂。

可以清晰看到高文高高跃起的身姿带动全场观众起立,瞠目结舌之间全然无法思考,就这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肾上腺素瞬间引爆,全场山呼海啸。

这次,桑普拉斯反而双手盘胸,一副稳坐泰山的模样,从眼神和姿态就能够感受到由内而外的自豪。

球员包厢里,其他人全部都已经站立起来,包括佩尔特也不例外——

“0:30”。

从比分就能够看出来,这一局,高文敏锐地捕捉到机会并且连续得分,这也许就是第四盘的转折点。

阿加西注意到了桑普拉斯的镇定,嘴角轻轻上扬起来,眼睛里流露出一抹玩味,却也没有戳破老友。

在2022年,如果询问年轻球员或者年轻观众,他们可能会说,这不是费德勒的绝技吗?

而且,还有一个正式的官方名字,“SABR(Sneak-Attack-By-Roger)”,直译为“来自罗杰的狡猾攻击”。

从名字一看就知道,这是专属费德勒的战术。

这项战术,首次出现是在费德勒对阵德约科维奇的比赛里,在对手发球的时候,费德勒突然切入底线,以切削或者反弹的方式抢一个接发球,紧接着随球上网,通过网前施压拿下这一分,属于偷袭。

但是,“SABR”不能频繁使用,因为男子球员的发球时速非常快,进入底线之后,往往没有足够的反应空间和时间,反而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使是手感出色如费德勒也经常会出现离谱的失误。

“SABR”倒是非常具有娱乐性,后来在社交网络上以动图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广泛传播。

事实上,这项战术并不是费德勒独创,早在半个世纪前,发球上网的全盛时代,就有球员曾经尝试过。

可惜,当时因为球拍还是木质的,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否则击球精准度就会下降,所以成功率不高。

一直到九十年代,桑普拉斯成为发球上网风格的集大成者,书写无数历史,这项战术也是他的杀手锏。

高文的战术,正是来自桑普拉斯。

同一套战术,在桑普拉斯和费德勒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站位。

费德勒是偷袭,他的站位不仅会进入底线,而且会一路乘风破浪地迫近发球区底线,等于用自己的身体制造物理层面的压迫,在接发球前就已经形成干扰,这和下手发球一样,不违反规则但引发争议。

准确来说,规则没有规定球员的接发球位置,所以,在业余比赛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选择站在发球区内,故意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对手施压,但基本等于耍无赖;面对这样的情况,发球一方只需要选择大力发球,毫不犹豫地直接砸过去,就能够破解。

“SABR”的战术核心也是如此,通过偷袭的方式打乱对手的节奏,所以,压前,这是战术的核心关键,至于后续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切削接发球和上网,只是延续动作而已。

桑普拉斯是对抗,他的站位往往不会进入底线,而是站在底线上,有点类似于抢发球的上升点策略,第一时间将发球抢回去,但不在意回球质量,真正的重点是后续,也就是发球上网,通过网前对决来决胜负。

简而言之,真正的核心是上网,前面的动作和后面的动作都是为自己的上网铺垫,这是标志性发球上网型球员的打法,因为上网需要快速,尽可能压缩对手回球破网的空间,所以球员才提前发球站位缩短上步距离。

二者之间,从战术意图层面就有着鲜明区别。

自休赛期以来,桑普拉斯就一直在培养打磨高文的网前技术,并且贯穿澳网和法网,不断试错不断调整,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草地球场丰富高文的武器库,成为关键时刻打破僵持平衡的制胜法宝。

另外,这一套战术还有一个优点:节省体能。

在体力极点或者状态不佳的时候,通过发球上网来改变比赛节奏,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堪称上策。

桑普拉斯满意的,不仅仅因为高文的出色执行,还因为高文的时机选择,毫无预警地就打破了平衡。

一切,恰到好处——

接下来一分,对伊斯托明来说,压力山大。

1176 从开始144 气势之争1924 犀牛望月1568 把握战机720 有备而来959 潮起潮涌1599 白衣飘飘1017 技高一筹314 暗潮汹涌580 快乐网球959 潮起潮涌1545 无法确定277 大学暑假1301 无形枷锁1150 暗藏玄机618 昂首挺胸1508 社交红人1514 挣脱束缚1191 连续失位2113 有备而来1700 紫禁之巅176 三驾马车708 世界前十102 油光黑亮2044 势均力敌1868 打乱赛程763 历史花絮1686 天王本色1456 信念燃烧1173 挑战传奇920 互相尊重1520 智退狗仔1225 训练体系1432 命悬一线1900 一次擦网1239 越打越顺356 一个开始1489 华丽收官239 情绪宣泄615 以巧制敌923 群起沸腾1215 牛刀小试965 散场之后1091 二刷双杀1314 未战先怯1733 不同成长1495 盛夏蝉鸣1146 心态调整152 信任天平1462 干脆利落967 炙手可热1891 绝不手软989 频率偏差225 似曾相识779 娱乐大众315 突然发力92 大脑运转1023 幸灾乐祸165 火中取栗1078 痴心绝对848 机缘巧合363 瞬息万变512 巨星诞生815 面对压力76 搏杀战术428 坚韧不拔626 苛刻条件1148 临场应变1392 后会有期1410 先输一盘882 收视救星922 生龙活虎1087 经受考验275 记者围堵1353 体力魔王1967 响彻云霄850 主场杀手1028 等待雪崩2084 轰鸣沸腾734 成长代价601 额外收获2115 测试版本1699 巨星风采491 悬崖边上76 搏杀战术533 脚不沾地85 不值一提567 惺惺相惜1724 一鼓作气174 冷门迭爆678 浪漫主义944 绝地反击599 短兵相接1004 被动挨打1717 思想包袱1899 使命必达1800 猎人陷阱752 简单日常952 十字路口1425 年轻气盛
1176 从开始144 气势之争1924 犀牛望月1568 把握战机720 有备而来959 潮起潮涌1599 白衣飘飘1017 技高一筹314 暗潮汹涌580 快乐网球959 潮起潮涌1545 无法确定277 大学暑假1301 无形枷锁1150 暗藏玄机618 昂首挺胸1508 社交红人1514 挣脱束缚1191 连续失位2113 有备而来1700 紫禁之巅176 三驾马车708 世界前十102 油光黑亮2044 势均力敌1868 打乱赛程763 历史花絮1686 天王本色1456 信念燃烧1173 挑战传奇920 互相尊重1520 智退狗仔1225 训练体系1432 命悬一线1900 一次擦网1239 越打越顺356 一个开始1489 华丽收官239 情绪宣泄615 以巧制敌923 群起沸腾1215 牛刀小试965 散场之后1091 二刷双杀1314 未战先怯1733 不同成长1495 盛夏蝉鸣1146 心态调整152 信任天平1462 干脆利落967 炙手可热1891 绝不手软989 频率偏差225 似曾相识779 娱乐大众315 突然发力92 大脑运转1023 幸灾乐祸165 火中取栗1078 痴心绝对848 机缘巧合363 瞬息万变512 巨星诞生815 面对压力76 搏杀战术428 坚韧不拔626 苛刻条件1148 临场应变1392 后会有期1410 先输一盘882 收视救星922 生龙活虎1087 经受考验275 记者围堵1353 体力魔王1967 响彻云霄850 主场杀手1028 等待雪崩2084 轰鸣沸腾734 成长代价601 额外收获2115 测试版本1699 巨星风采491 悬崖边上76 搏杀战术533 脚不沾地85 不值一提567 惺惺相惜1724 一鼓作气174 冷门迭爆678 浪漫主义944 绝地反击599 短兵相接1004 被动挨打1717 思想包袱1899 使命必达1800 猎人陷阱752 简单日常952 十字路口1425 年轻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