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做旧,用专业用词说,叫做去玻化。新瓷器要变得像旧瓷器一样釉面温润,有和田玉的质感,在不受外力的前提下至少要一百年,但景德镇有很多高手,可以缩短这个时间,做到以假乱真。

徐稚柳在瓷博会足足滞留了八个小时,直到徐清被人请出会场,他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听程逾白讲如何去玻化,他整个人疯魔了一般,两眼直放光。

怕听不懂,他还拉着徐清充当翻译,不准她离开。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都有点傻,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满脑子都是“原来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的惊奇。

一直到坐在路边夜市,仰头望天上明月,徐稚柳的心绪仍起伏不定。

原来在釉里加锌就能出温润的效果,为什么清朝时没有人懂得化学成分?用鹅卵石通体敲几遍,釉面也能变润?难怪以前老师傅跟他讲,说要仿哥窑、汝窑,仿明代以前的瓷器,一定要用石头敲一敲。

他于陶瓷一行,商远重于艺,所识并不精深,到如今恍然才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顿悟感,也难怪做旧作坊里全是邦邦邦的声音了。

会场里摔碎的两件瓷器,在做旧的过程中有点瑕疵,程逾白主要还是凭经验看出来。去了警局用正规仪器检测,多半一查一个准。

徐清难免好奇:“你这么相信他的水平?”

会展中心离胖子饭店近,她顺道过来照顾生意,从柜台拿一瓶江小白,在菜单上划拉几样小菜,朝徐稚柳扔过去一只塑料杯。

“你不信?”徐稚柳反手接住,又问,“怎么想喝酒?”

徐清不说话。

相信水平是一回事,人品又是另外一回事。她没告诉徐稚柳,就在他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地参观瓷博会时,她去见了程逾白。

当时元惜时正被警察带走,离开前他指着程逾白严词厉色大骂“卑鄙”二字,想必交易没有谈妥。之后程逾白一个人避开人流,去了楼梯间。

她了解他的习惯,心里烦躁的时候就会躲起来,找个没人的角落抽烟。

他大病初愈,脸上依旧没什么血色,看着清瘦了不少。她把烟从他嘴边拿下,扔进一旁的垃圾桶。程逾白看着她,一句话也不说。

“你身体刚好,别抽烟了。”

他睨着她,眼神凉凉的,有点刺。到底谁才是笑话?她按捺不住心里无名的火:“权势对你而言就那么重要吗?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他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我说不是我导演的,你信吗?”

“我……”

程逾白没放过她脸上一闪而过的迟疑,露出谑笑:“别说你不信,连我自己都不信,天下有这么巧合的事吗?没有对吧!既然不信,你还想我对他说什么?规规矩矩地用我的理论、调研来说服他吗?这么久了,我说的还少吗?你们会听吗?我程逾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不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吗?”

他近乎失控地吼完,伏在墙上重重喘气。

这几天李可回到瑶里,把他妈请了过来。两人抱着程敏的牌位,堵在一瓢饮门口让他收手,不要再踩踏程家祖上好不容易做出的成绩。

不管他怎么说都是错的,在他们眼里,他就是一个逆天而行的混账!

呵,走了这条路还能指望落什么好吗?他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她出现在这里,一次又一次,他到底忍不住火大!

外头的人也就算了,怎么他身边的人也一个个跟他作对?!

徐清闷不吭声,程逾白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全身无力。两人各自沉默了一会儿,她重新开口:“如果元惜时真的被扣留,你也不去帮他吗?”

“我要是去了,你还有什么表现机会?”他久久看着她,“徐清,不必再费唇舌,我们直接赛场上见吧。”

……

徐清拿起江小白,一口气喝下大半,辛辣入喉,胃被烧得发热,一阵阵缩紧。她按了按肚子,又是一口。

徐稚柳双手捧着杯子来接,她拎起江小白一看,瓶子已经见底,没忍住笑了。

徐稚柳无奈收回手:“你那天跟朱荣一起吃饭,没显露真实酒量吧?”

“被你看出来了?”她说,“一帮垃圾,倒胃口。”

是一帮垃圾倒胃口,还是他们说的话倒胃口?

徐清跟他对视一眼,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否认:“再怎么样,拿一个人的病痛来取乐,不会是什么好人吧?”

“我认同。”徐稚柳放下杯子,看她情绪低落,琢磨道,“你现在是在担心元惜时吗?他身份摆在这儿,不会……”

“我知道他会没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徐清打断他,“你知道吗?早年在开发房地产时,有很多地方挖掘机一挖,底下全是成堆的瓷山,埋的都是摔碎的瓷片。”

徐稚柳在新闻里看过相关报导,知道那些瓷片的由来:“我们那时候有很多烧坏的瓷器,民窑会折价变卖,或者随手丢弃。但是官窑不行,稍微有瑕疵的瓷器,哪怕只有一个小黑点,都得砸。”

光砸了还不行,还得就地深埋。

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

他与梁佩秋就御用瓷的最后一次争夺,他连烧十八窑,每一窑的春夏碗都填进了瓷山里。徐稚柳强行咽下那失败透顶的苦楚,说道:“官窑的质量要求苛刻,成品率远低于民窑,只有不到一成。”

现代人参观博物馆,看到那些漂亮的、完好的官窑瓶子,看似风轻云淡,其实背后废品尸骨成山,加之时间长,瓷山数量难以计数。

徐清说:“官窑瓷片埋了五百多年,八十年代时简单发掘过一次,整理出十几吨,大概有一亿多片。”

徐稚柳望着她,徐清像是陷入了不知名的回忆中。成堆成堆的瓷山,数以万计的瓷片,都要怎么处理?

没错,就是买卖。

有很多人来买土,一车一车的土买。他们买的当然不是土,而是瓷山里头可能存在的稀世宝贝。可要从里面挑拣出来太费时了,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抢走,倒不如先把成车的土买下来,再慢慢进行挑选。最混乱的时候,连瓷山都有黄牛炒价格。

“后来有人在瓷山里发现写有一瓢饮标识的碎瓷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徐稚柳不说话了,听到这里也明白她提起碎瓷的原因。先不说官窑,就是民窑,瓷山里也应该是至少九十年代往前的瓷片,怎么会有现代瓷片?

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有人做了手脚,把一瓢饮的碎瓷掺在瓷山里进行倒卖。

很多外地的老板根本看不懂瓷器真假,也不管官窑还是民窑的,全都拿到市场碰运气,一手倒二手,二手转三手,价格翻好几倍,在外地镀个金,高价售出,再回到本地,低价收回,最终名利双收。

行当里多的是这样做暗门生意的黑心眼子。

“你说外头的人,怎么可能拿到一瓢饮的碎瓷片?”徐清问他,“你说怎么这么巧?人挤来挤去,偏偏元惜时撞到展柜?刚好撞碎的还是赝品?”

能做到以假乱真的赝品,都是顶级高手复制的仿古瓷,做旧水平一流,除非每天就泡在古瓷里,否则任谁都看不出来。

程逾白自己就是这个行当里的翘楚,权威里的权威,要说有谁比他还懂仿古做旧,整个景德镇也找不出几人。怎么刚巧就在瓷博会,就在元惜时撞碎的瓶子上,让他得以“利益置换”的契机?除非这个机会就是他自己创造的,那轻而易举就被摔碎的“赝品”也出自他手,否则无法解释这一连串的巧合。

“五年了,他一点也没有变,外头都叫他吞金兽,我还以为夸大……”

医院里那副病弱憔悴的姿态,是在做戏吗?而她竟还心软了,想着或许他们真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徐清偏过头去,眼眶微红。

徐稚柳看出来了,她对今天程逾白的表现很失望,或是说她对他产生了越界的期待。

江风拂面,吹皱一池春水,徐稚柳捡起掉在她脚边的江小白,闻了闻,掩鼻道:“不如我们那时的酒香。”

“要看价钱和年份,回头我去买茅台,咱俩喝一盅。”

“好。”

徐稚柳走到她身旁,宽厚的大手罩在她头顶,声音很轻:“徐清,你认为大师瓷走向没落,是一个好的现象吗?”

“难道不是吗?摆脱对权利的依附,才能更快建立良好的秩序。”

徐稚柳摇摇头。

朱荣说得没错,她想得太简单了。

“你认为百采改革只是一项改革吗?”

“改革就是改革,不管遇见多少阻力,动了多少人的利益,让他们不择手段做出多少党同伐异的事情,都无法磨灭改革本身的意义,否则不管重工业还是众手工,景德镇都不会变得更好,不是吗?”

“你错了。”徐稚柳说,“改革,首先要革你自己的理想。”

就像朱荣说的,为了达到目的,她能做到的底线在哪里?徐稚柳说:“徐清,你应该要看清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了。”

苍蝇馆子虽小,生意却不差。徐清一直没见到胖子,猜他在后厨忙,结了账还想去打个招呼。走到后厨门口,她听到里面的争吵声。

胖子粗声喊道:“学区房学区房,你整天除了学区房还能说点别的吗?我们小时候上学哪来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不是照样上了大学!就不去那些学校能怎样?会死吗!”

带着哭腔的女声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不会死就不用努力了吗?我不跟你吵,一白送你的东西在哪儿?你不卖我来卖!我就搞不明白,你的面子能值多少钱?能比咱孩子上学更重要吗?我说了多少遍让你赶紧卖,趁着现在行情好咱早点买房,你就是不听!现在跟我吵有什么用?你要再这样,咱俩就离婚!”

……

后面的话徐清没再听,悄声从后厨退出来,给徐稚柳一个眼神。徐稚柳瞥见躲在货架后抱着奥特曼一声不吭的小胖墩,抬脚把水桶踢翻。

哐的一声响,父母听到动静,继而看到旁边的孩子,双双噤声。

徐稚柳走到外面问徐清:“学区房是什么?”

“离学校近的房子。”等价于优质资源,“学生要上好的学校,如果不是本地人或者不是本区的户口,就需要买学校附近的房子,才能获得上学资格。”

徐稚柳叹息,古时候的学府也分等级,只他以为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现代社会,至少在教育这方面可以公平一点。

“和你们那时候的科举一样,高考依旧是学生时代最公平的一场比赛,也是寒门学子改变人生最大的一种可能性,只是,在走到高考之前,就已经有太多的不公平存在了。”

譬若她,高考失利,志愿滑档。固然怪不了任何人,却也真实存在着某部分难以启齿的痛。

徐稚柳亦同。

他父亲被人诬告冤死,他本立志考学,奈何卷入一场宦官弄权的风云,以至英年早逝,飘零至此。

“公平,真是个奢侈的字眼。”

徐清看着面前的伶仃少年,想起当年的自己,亦曾如此飘零过:“我高考前一晚,爷爷突然发病去医院抢救,医生让我交钱才能做手术,可我没有钱。”

她的那个父亲,当时正在赌桌上。家里能变卖的都给他变卖了,他甚至还想动爷爷给她存的上大学的钱。爷爷拼了命才守住,临到病危都不肯拿出来。

“我一辈子都在那样一个漩涡里,真的受够了。”

徐稚柳没再说话,走到她面前的风口。他就像一棵苍劲的松,在她身前迎接狂风暴雨,虽无根无枝,却胜过世间种种。

徐清忍不住双眼发热,极力调整好情绪,说回胖子:“教授以前总说胖子一根头发分八瓣,细得很,你看他的设计作品,可能没有太惊艳的感觉,但他重细节,总能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设计巧妙心思,让人眼前一亮。”她低头踢脚下的石子,“他不做设计,真的可惜了。”

“每个人选择不一样。”

谁又能保证他做设计,就一定会过得比现在更好?囿于五谷杂粮,三餐四季,何尝不美好?

“你说得对。”

“你也会好起来的。”徐稚柳说,徐清,你会好起来。

徐清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元惜时,打电话给于宛,托她帮忙打听元惜时的情况。于宛刚好在附近,开车来载她。

两人离开的时候,车窗外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

“怎么了?”

于宛摇摇头:“刚才好像看到了廖亦凡,他和胖子关系也很好?”

徐清转过头,人影早就不见了。

“胖子跟谁都好。”

“也是,要去看看吗?”

“不用了。”

于宛失恋,心情不佳,拉着徐清回家又续了一摊,徐清拿出舍命陪君子的架势,同她闹到半夜,最后于宛还没醉,她自己倒先睡着了。

于宛临走前整个人已不大清醒,还惦记着把没喝的、没喝完的酒统统收走,末了对着空气里看不见的徐稚柳挥挥手:“说实话,我觉得她和那家伙挺般配的,一个烟鬼一个酒鬼,都一个德性,凑一块刚好不用祸害别人了。”

于宛傻笑了一会儿,正色道:“别再让她喝酒了,记住哦。”

徐稚柳看着满屋子的狼藉,终归认命地收拾起来。第二天徐清醒来,收到于宛的信息,得知元惜时得到保释,在早晨已经回到酒店,她赶紧洗了个澡,收拾一番,准备去找元惜时。

临到出门,接到顾言的电话。

顾言语调生硬:“你在哪里?我出差回来了,咱们公司见个面。”

第40章第106章第86章第27章第70章前传(6)第82章第15章前传(5)第128章第58章第70章第3章第41章第43章第129章第126章第81章第81章第127章第120章第8章第82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3章前传(8)第19章第66章第41章第64章第128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24章第62章第64章前传(8)前传(6)第53章第82章第75章第80章第87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89章第79章第81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2章第78章第87章第40章第105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0章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19章第95章第41章前传(3)第18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112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2章第128章第24章第17章第103章第118章第6章第37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102章第52章第80章第34章第80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0章第35章第65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第9章第119章第23章第78章第105章第103章第114章第3章第113章第26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81章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43章第5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88章
第40章第106章第86章第27章第70章前传(6)第82章第15章前传(5)第128章第58章第70章第3章第41章第43章第129章第126章第81章第81章第127章第120章第8章第82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3章前传(8)第19章第66章第41章第64章第128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24章第62章第64章前传(8)前传(6)第53章第82章第75章第80章第87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89章第79章第81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2章第78章第87章第40章第105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0章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19章第95章第41章前传(3)第18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112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2章第128章第24章第17章第103章第118章第6章第37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102章第52章第80章第34章第80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0章第35章第65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第9章第119章第23章第78章第105章第103章第114章第3章第113章第26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81章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43章第5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