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起

目送道人离开,陈旭突然高声说道:“还请道长留下名讳。”

“他日若有缘再见,你自知矣。”

道人也不转身,留下这句话就飘然而去。

独自立于田间,看着庄稼随风而动,陈旭一时间感慨良多。

他望着道人远去的背影,对于这个以拯救天下贫穷百姓为己任的道人,居然有些肃然起敬。

秋色虽然渐浓,然天气干燥,亦不觉寒冷。此时临近中午,阳光照在身上,使人感到非常温暖,但是陈旭心中却有丝丝寒意。

以往他只知道汉末百姓生存艰难,但是听到道人描绘出他在游历途中见的闻以后,陈旭才感到深深的悲哀。

百姓终日劳作不得温饱,士族、豪强却生活奢靡、肆意浪费,更有甚者,有些流民为了活命而‘易子相食’。

想到这里,陈旭不由低声吟起后世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扯了扯自己的头发,陈旭脸上满是忧愁:“道长说得对,我不能只做一个呈匹夫之勇的莽夫。但是我要到哪里习文学字?”

道人临走之前曾告诉陈旭:若是他果真有大志气,想要出人头地,武艺固然不能荒废,但是亦要习文学字,不然陈旭再如何勇猛,都不能步入上流社会。

“贫穷家庭谁家有藏书,何人能识字?”

低头叹息一声,他正要回去,就看见陈静过来。

陈静本来与陈父一同去濮阳寻太平教道人,刚才回来没看到陈静,陈旭还非常疑惑。

见到陈旭,陈静就急忙上前,询问明日是否要将猛虎以100万钱的价格卖与张其。

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陈旭也不隐瞒,坦然答道:“正有此事。”

一路跑了过来的陈静,略微有些喘息,抹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丝毫不做休息就低声追问:“我昨日所谋之事,大兄可曾下定决心?”

想起昨日之事,陈旭脸上仍有挣扎之色。

正所谓‘毁人田地,若杀人父母’,陈旭本来想要偷偷报复张其。

但是陈静却说:这仇不仅要报,还要报得轰轰烈烈,更是要让陈旭在报仇之后名扬州郡。

这个时代由于提倡‘孝’、‘义’,但凡有人父母、师长、朋友被人侮辱,为了报仇杀人不但不会被人唾骂,反而会被人敬重。

三国时期,曹魏的《魏略》书中特辟《勇侠传》记载:孙宾硕曾冒死援救遭宦官迫害隐姓埋名的逃犯赵岐;鲍出尚节义,在土匪劫掠时,不但只身救出老母,还奋不顾身地解救邻居老妪;杨阿若曾单骑突围,搬兵诛杀豪强黄昂,震惊一时;祝公道曾蹈险牢狱,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国名臣贾逵,不语而去,为一时所颂。

而三国名人之中亦不乏这些人物。

其中典韦为友杀李永;夏侯谆杀辱师者复仇;徐庶为友报仇,杀人后白灰涂面,披发而走。

此后,众人尽皆为世人称颂。

两汉时期,甚至在法律上,对于因报仇杀人之事都会格外宽恕。

汉章帝时,官修的《白虎通义》就有记载,“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

如此一来,更加助长了这种为了实践“孝道”、“忠义”而复仇的风气。

而复仇风气的普遍,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为了复仇养客杀人,二是因“复仇”而扬名天下,进而转变成豪居一方的地方豪强。

陈静谋划的正是后者,想通过诛杀张其一家之事,好让陈旭获得‘为乡人复仇’、‘杀阉党爪牙’、‘为名除害’的美名,为陈旭以后成为一方豪强做铺垫。

若仅仅因为陈虎家中田地被毁之事杀人,陈旭固然能得到很大的名声,但还不至于名动州郡。

为了将此事最大利益化,陈静建议先假扮张其焚烧村中其他人家的田地,然后再让陈旭挺身而出,为乡人复仇怒而杀人。

在杀人的过程中,再历数张氏罪行,如此陈旭之名必定传遍州郡。

但是陈旭认为,为了名声而焚烧村中族人田地之事,这条计策太过恶毒,所以才一直不从。

然而此时想起,在濮阳城内卖虎之时,被众人指指点点;想起自己卑微的出身,以及即将来临的乱世,陈旭心中就已经有了决定。

一咬牙关,陈旭低声说道:“此事阿静尽力谋划便是,然到时遭受损失的村中族人,我等决不可亏负他们。”

见陈旭认同他所谋划之事,陈静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此事大兄尽管放心,个别族人纵然有所损失,亦不会太大,有猛虎卖的一百万钱,些许损失,何足道哉?”

两人找到一个偏僻之地,细细商讨着。

随着陈静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担忧一一道来,陈旭也皱起了眉头。

依照陈静以前的谋划,要等到陈虎回来之后,有他帮忙计划才好实施。

毕竟两人所谋之事,太过惊世骇俗,若泄露出去,纵然天下之大,却再无两人容身之地,是以不得谨慎再三。

但是陈旭在濮阳与张其相争,使得陈静看到了一个实施计划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立刻决定将计划提前。

陈静认为,陈家村刚好今日在城中与张氏发生冲突,若是今晚焚毁村中族人田地,即使不嫁祸张其等人,众人也会认为此事是张家所为。

而且知道张氏明日要用一百万钱买虎的人不在少数,交易之时,围观之人肯定不少。

待交易完毕,陈旭再当众怒而杀人,越发令人震撼。

时机稍纵即逝,但是陈虎却还没回来,陈静不由问道:“大兄,阿虎去己吾所为何事?”

见陈静问起,陈旭若是再不如实相告,难免会让陈静心寒。

犹豫了一下,就将在山中遇见典韦、并派遣陈虎去寻典韦家眷之事,一一告知。

将典韦行踪透露出去,陈旭本来就感到非常愧疚,自然不愿再让更多人知道此事:“我虽知阿静并非不知轻重之人,却还是要交代与你,切莫将典君之事告知他人。”

闻得陈旭认识典韦,陈静先是一喜,而后正色道:“大兄放心,静追问阿虎行踪已是不该,蒙大兄信任,将此事告知于我,我又岂敢透漏出去?”

“既然大兄识得典君,我无忧矣。”陈静满脸喜色,“初时我还苦恼大兄事后何去何从,如今既知典君藏于山中,且有猛虎在侧,官府中人又岂敢上山捉拿?”

想起道人临走之时所说的话,陈旭却是沉默不语。

见陈旭不言,陈静低声问道:“如此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看着陈静还有些青涩的脸庞,陈旭有些萧瑟的说道:“此事之后纵然能够成功,名声再大,亦不过一莽夫耳,可惜我欲读书而不得。”

听闻陈旭所言,陈静不由一愣,而后不解的说道:“此事若成,及至天下大赦,大兄便可凭着自己名声结交世间豪杰,何愁功名不立?届时大兄若是想要读书,又有何难?”

听得陈静话语,陈旭洒然一笑。

陈静再聪明,也不可能想到天下即将大乱,若是等到天下大赦以后,陈旭却是等不起。

陈旭想的远比陈静多,他知道自己日后哪怕投奔一方诸侯,若不识字,最多也只能像典韦一样成为护卫统领。

想要像张辽这样的大将一样,能够独自领军,起码也应该识文断字、读过兵书战策。

拍了拍陈静的肩膀,陈旭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阿静放心,你之所谋我定会采纳,方才只是有些感叹罢了。”

闻言,陈静心中暗暗思量:大兄能够闻名州郡,尚且感觉不足,还想要习文学字。看来大兄胸怀大志、所图非小,我日后必当竭力相助。

思考片刻,陈静突然说道:“大兄若要读书,静定当竭力助之。静不知大兄与典君相识之前,欲通过一位挚友,联系桥家大郎桥宇。”

桥家素来与张家有隙,更兼桥宇乐善好施,喜好结交忠义之士。

陈静的这位挚友,是桥宇庄上门客,曾多次从桥宇口中听到陈旭名字,所以很久以前就联系过陈静,欲要通过陈静,将陈旭引荐给桥宇。

他今日前去濮阳,本来准备结交桥宇,好给陈旭寻个退路,却不想今日前往,并没见着他的那个挚友。

陈静将这些事情告知陈旭,陈旭大惊,问道:“我若除掉张家,桥君不派人抓我就好,又怎敢将我藏匿家中?”

哪怕陈旭依照陈静所谋,除掉张家,虽说他的名声会为众人传颂,但是杀人毕竟犯法。

虽说喜好结交游侠之辈,可能会收留他,但是桥宇父亲乃东郡太守,又岂会知法犯法?

陈静嗤笑一声,说道:“桥氏素来以党人自居,虽然惧怕张恭权势,然对于十常侍却恨不能生食其肉。濮阳境内,桥氏与张氏更是水火不容,若知大兄欲除张氏,桥氏定然弹冠相庆。”

“届时大兄乃除阉党之豪杰,桥瑁又怎会自毁名声与阉党报仇?”

陈旭闻言,摇头说道:“纵使桥氏忌恨阉党,若寄希望他能将我藏匿家中,亦绝不可行。”

陈静却不认同陈旭的话,他认为,桥氏固然不会明目张胆的收留陈旭,那样的话连桥氏都会自身难保。

但是如果能够提前与他们取得联系,待陈旭杀完人后偷偷躲到桥宇家中,定然无碍。

况且桥氏乃书香世家,陈旭若是藏在那里,习文学字自然不难,当下出言劝说。

这个提议陈旭固然心动,却并未答应。

正所谓:凡是不密反为害。

若谋划之事泄露出去,两人皆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陈旭不得不谨慎,最后还是决定躲到卧虎岭与典韦为伴。

两人商讨良久,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一一罗列出来,而后就开始准备。

是夜,夜深人静之时,陈家村突然闻得喊声大起,各家惊醒,纷纷拿起武器,看得村外田地火光大起,众人尽皆失色。

里魁是村中的一位长者,一边指挥众人前去灭火,一边询问道:“如此大事,大郎、阿静怎么还未出来?”

就在此时,有人喊道:“田地那边,大郎与阿静好似正在追逐什么人。”

众人闻言尽皆拿起武器,向田地那里冲了过去……

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808章 马超之死第345章 面圣第765章 对峙第81章 董卓第818章 册立新君第786章 噩耗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219章 白波军第96章 末路第207章 于夫罗第20章 重逢第472章 劫营第603章 孙尚香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390章 清洗第293章 各显神通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965章 一封信第395章 困境第956章 斗阵(中)第286章 剑道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179章 毛遂自荐第695章 江州之战第948章 芦苇荡第216章 内乱第199章 诸侯讨董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365章 攻城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33章 离间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506章 太学改革第793章 法正献策第241章 杀意第373章 王承第195章 英雄辈起第310章 马腾第333章 投效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28章 火烧连营第265章 惊变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638章 诸葛至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78章 折服第804章 争锋第569章 庞德报恩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765章 两败马超第268章 棺木第636章 无奈第488章 博浪沙第145章 回马枪第811章 灭族第804章 争锋第329章 虐吕布第159章 围攻吕布第81章 董卓第38章 虚张声势第192章 比试第193章 心思第740章 战毕第3章 阿虎之勇第31章 练兵第911章 劝诸葛第804章 争锋第207章 于夫罗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88章 欲杀人第66章 攻破濮阳第18章 神勇第771章 捉邓贤第972章 争功第867章 美人殇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54章 约战第578章 献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97章 清河绝唱第389章 杀贵妃第257章 欲杀吕布第759章 昏迷第141章 军营骚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607章 新丰见闻第251章 祭奠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547章 渡河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640章 聆听第503章 传统第77章 奇袭丘县
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808章 马超之死第345章 面圣第765章 对峙第81章 董卓第818章 册立新君第786章 噩耗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219章 白波军第96章 末路第207章 于夫罗第20章 重逢第472章 劫营第603章 孙尚香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390章 清洗第293章 各显神通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965章 一封信第395章 困境第956章 斗阵(中)第286章 剑道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179章 毛遂自荐第695章 江州之战第948章 芦苇荡第216章 内乱第199章 诸侯讨董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365章 攻城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33章 离间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506章 太学改革第793章 法正献策第241章 杀意第373章 王承第195章 英雄辈起第310章 马腾第333章 投效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28章 火烧连营第265章 惊变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638章 诸葛至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78章 折服第804章 争锋第569章 庞德报恩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765章 两败马超第268章 棺木第636章 无奈第488章 博浪沙第145章 回马枪第811章 灭族第804章 争锋第329章 虐吕布第159章 围攻吕布第81章 董卓第38章 虚张声势第192章 比试第193章 心思第740章 战毕第3章 阿虎之勇第31章 练兵第911章 劝诸葛第804章 争锋第207章 于夫罗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88章 欲杀人第66章 攻破濮阳第18章 神勇第771章 捉邓贤第972章 争功第867章 美人殇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54章 约战第578章 献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97章 清河绝唱第389章 杀贵妃第257章 欲杀吕布第759章 昏迷第141章 军营骚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607章 新丰见闻第251章 祭奠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547章 渡河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640章 聆听第503章 传统第77章 奇袭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