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典韦将兵

长安城,听完李肃的汇报之后,李儒面露沉思之色。

而后他在心中暗暗想到:“看来主公不能仅仅把黄巾军,当做是守门的鹰犬啊。”

想到这里,他就带着李肃,急忙前去求见董卓。

黄巾军大寨,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陈旭帐下诸将,现在全都齐聚主寨,领受封赏。

经过田丰与程昱的商议之后,封田丰为并州别驾,兼任左军师职位;程昱为晋阳令,兼任右军师职位;夏侯兰为督邮,兼任军正职位,主掌律法。

赵云为骁骑中郎将;典韦为奋威中郎将;陈虎为奋武中郎将;王延为虎贲中郎将;高顺为荡寇中郎将。

其余诸将,尽皆封为校尉,为中郎将帐下副将。

赵煌、汤陈为赵云帐下偏将;陈静、江武为典韦帐下副将;刘辟、龚都为王延帐下偏将;杨凤、白饶为陈虎帐下偏将;陈青为陷阵营副将。

已故渠帅李郭斩杀鲜卑可汗和连,立下大功,封为驱虏中郎将。待其子长大以后,可以继承李郭的官职。

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将军的职位并不常设,哪怕一个裨将军,也非常少见。

可以说,中郎将几乎已经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哪怕是武官中最低级的校尉,也非常稀少,有些校尉的俸禄,甚至达到两千石。

哪怕与一郡长官比起来,也相差不远。

然而自从董卓进京,特别是诸侯并起以后,中郎将、校尉就已经开始变得不值钱,成为武将之中最低级的存在。

随着战乱的继续,不仅是中郎将与校尉,哪怕是曾经极度稀少的将军,也变得多了起来。

诸侯为了拉拢人才,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杂号将军,不断分封下去。

但是现在,诸侯刚刚并起。中郎将与校尉的权势虽然不如以前,但是对于陈旭的帐下诸将而言,也全都感觉光宗耀祖了。

毕竟,就连当初为汉灵帝,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等三个将军,他们也都只有中郎将的职位。

一番封赏下来,黄巾军中欢声震天。诸将脸上,也都是喜气洋洋。

分封完毕以后,陈旭下令,所有黄巾军去掉绑在头上的黄色头巾。

从这一刻起,陈旭以及他的手下,将不再是反贼,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汉官兵。至于陈旭自己,更是雄踞一方的并州牧。

很多黄巾军拿着额头上的头巾,脸色都有些复杂。

他们曾经为了构建太平世界,付出了许许多多的鲜血与泪水。曾经又有谁能够猜到,他们最后居然还会接受朝廷的招安

可以说,当初陈旭传下口讯,说要接受招安的时候,很多黄巾士卒心中都不愿意。他们都不愿抛弃心中的信仰,重新进入这个腐朽帝国的怀抱。

但是那些后来投奔山寨的流民,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是喜气洋洋。

陈旭再三向那些黄巾军保证,纵然名义上被朝廷招安,他也绝对不会忘记黄巾军的追求。

而且黄巾军想要发展壮大,想到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就只能换一个身份,先被朝廷招安。

陈旭再三解释,这才使得那些一直跟随他的黄巾士卒们,接受了被朝廷招安的这个事实。

新年已过,整个黄巾军太行山的大寨,都宛若一个精密的机器一般,开始了行动。

诸将齐聚一堂,田丰指着并州的地图,说道:“并州境内一共有九个郡国,其中只有西河郡、太原郡、以及上党郡最为重要。”

“其中上党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南出天井关,可以威逼洛阳,虎视中原腹地;东出壶关,顺浊漳水东进,可以威胁冀州。”

“而且这两个关卡,城郭高大,易守难攻。若是主公攻取上党,只需各派两千人马驻守关卡,则并州南面与东南方向必定稳如磐石。”

“至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以及上郡。这四个郡城境内荒漠众多,地广人稀,更兼胡人无数,想要彻底掌控,只能徐徐图之。”

“除此之外,整个雁门郡被长城包围,易守难攻。再加上它与幽州、冀州,以及北方鲜卑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雁门郡虽然山岭众多,但是它位于黄河东岸,境内更是有几条大河穿越而过,土地非常肥沃。”

“若是经营得当,必定会成为并州的另外一个粮仓。”

“还好我军在雁门郡深得民心,并且下了太行山以后,往西直接可以进攻雁门郡。所以,想取雁门郡并不困难。”

“如今主公被封为并州牧,凭着这个头衔,再加上主公帐下的精兵强将,只需攻占并州首府晋阳。并州境内的大多郡县,便可传檄而定。”

田丰分析完毕一后,他与程昱制定了一个方案。

黄巾军下山兵分三路,一路由陈旭统帅,直取太原郡;第二路由王延做主帅,典韦为副将,攻取雁门郡;第三路以赵云为主帅,一万骑兵奔袭上党郡。

兵马调拨完毕,临行之前,陈旭细细嘱咐赵云:“上党郡内,张扬与上党太守政见不合,互相攻伐。”

“子龙过去以后,当拉拢一方,攻打另外一方,切莫强行攻城。”

“若是不能攻下上党,也要保存实力。待我等攻下太原郡与雁门郡以后,必定会出兵上党。”

赵云将陈旭说的话全部记在心上,而后带着一万骑兵南下进攻上党郡。

在陈旭看来,雁门郡并不难攻下,所以就只给了王延两万人马。他自己却带着六万人马,以及高顺帐下的陷阵营,浩浩荡荡杀向太原郡。

此时的黄巾军,早已褪去了反贼的身份。陈旭打起并州牧的大旗,以六万虎狼之师为后盾,所过之处,各个县城的官吏尽皆出城投降。

陈旭让这些官吏仍旧领着原职,他却带领大军马不停蹄的杀向晋阳。

连续奔袭十几日,陈旭来到晋阳城下的时候,才发现城门大开,城中官吏尽皆出城迎接陈旭。

陈旭见状,不禁有些诧异。

在他看来,想要夺取太原郡,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却没有想到,大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晋阳城。

望着跪拜在城门口的官吏,陈旭不敢怠慢,急忙上前将众人都扶了起来,而后率领大军进入城中。

陈旭虽然夺取了太原郡,占据了并州首府晋阳。但是直道这个时候,陈旭才发现手中的人才何其稀少。

哪怕启用了城中的原本官吏,陈旭仍旧感受到了很大的缺口。

之后的几日,陈旭传檄太原郡的十五个县城。那些县令以及县中官吏,也不敢怠慢,纷纷拿着印绶来到晋阳。

陈旭也不吝啬官职,让这些官吏全部回到自己原本的职位上,没有丝毫变化。

有些在郡县之中有名望、有才能的人氏,陈旭还会将他们的官职升高。

陈旭的这个举动,让那些提心吊胆的郡县官吏,全都放下心来。

太原郡虽然名义上已经姓陈,但是那些官吏大多都是当地豪族。他们不管哪个统治并州,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就行。

依陈旭的行政理念,对于这些当地的豪族,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听之任之,把持各地军政大权。

但是陈旭也知道,他现在手下的人才太过稀少,还是要仰仗这些人治理地方才行。所以一开始对这些人,陈旭还是非常厚待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王延与典韦带着两万大军,一路之上打着并州牧的旗号,各个县城亦是不敢抵抗,闻风而降。

攻馆之后,王延就如同陈旭那般,传檄诸县。那些得到檄文的县城,里面的官吏也都纷纷带着印绶来到阴馆,表示愿意投降。

但是与阴馆相邻的马邑城,却是断然回绝了王延的檄文,并且扣下了前去传檄的将官。

王延得到消息,自然是勃然大怒,就要亲自带兵前去攻打马邑。

却不想典韦起身说道:“我军刚刚攻馆,民心未定。此时你身为主帅,不宜轻离城池。”

“某请带领五千人马,前去攻破马邑,砍掉马邑县令的头颅,拿回来绑在旗杆之上。”

王延想了一想,觉得典韦说的也有道理,就拨给了他五千人马,携带攻城器械前往马邑。

这几年的修生养息,黄巾军在山寨之中,制造了很多攻城器械。现在下山攻取并州郡县,黄巾军自然要把这些攻城器械全部带上。

并州自从丁原带走了几万精兵以后,整个并州郡县之内兵卒的战斗力,可以说得上是不值一提。

在王延看来,以典韦、江武之勇猛,陈静之狡诈,再加上黄巾军之精锐,攻破一个小小的马邑城,完全不成问题。

所以对于典韦此次出征,王延倒也没有丝毫担心。

典韦带着五千士卒杀向马邑,他虽然智谋并不出众,但也是久经沙场,一路上小心翼翼,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来到马邑城下以后,典韦叫阵,城中一位少年将军带着几百人马出战。

少年与典韦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就开始力竭,而后虚晃一刀,拨马逃回本阵。

典韦趁势掩杀,少年将军拼死逃回城中,而后马邑城的官兵放下吊桥,乱箭齐发。

黄巾军冲突不进,不得不撤退。

第653章 血溅大殿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79章 毛遂自荐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48章 东阿危急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282章 图谋陈旭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章 阿虎之勇第69章 程昱第55章 假借天命第837章 庞统再设谋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373章 王承第308章 换粮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418章 诡异举动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431章 群狼噬虎第389章 杀贵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594章 豫州剧变第129章 东风乍起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856章 伤势第525章 两封信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50章 东阿对第63章 不负将军第301章 反应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378章 杀眭固第459章 庞德之请第95章 皇甫嵩第345章 面圣第562章 黄权激刘表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99章 复夺广宗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296章 生死战第51章 欲擒故纵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170章 比武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5章 卧虎岭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02章 展示实力第91章 包办婚姻第534章 忧虑第370章 诈城第132章 天下震动第360章 斗将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201章 封官第330章 按律当斩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93章 以死胁迫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19章 邀战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759章 昏迷第626章 建言第813章 婚事(上)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712章 徐庶登场第64章 野心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06章 再设计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923章 对策第643章 纵论天下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442章 三大发明第560章 反心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111章 民心第692章 将计就计第894章 决战日第802章 狼烟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83章 兵临城下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56章 中伏第384章 下一代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840章 背盟取江东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
第653章 血溅大殿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79章 毛遂自荐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48章 东阿危急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282章 图谋陈旭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章 阿虎之勇第69章 程昱第55章 假借天命第837章 庞统再设谋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373章 王承第308章 换粮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418章 诡异举动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431章 群狼噬虎第389章 杀贵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594章 豫州剧变第129章 东风乍起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856章 伤势第525章 两封信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50章 东阿对第63章 不负将军第301章 反应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378章 杀眭固第459章 庞德之请第95章 皇甫嵩第345章 面圣第562章 黄权激刘表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99章 复夺广宗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296章 生死战第51章 欲擒故纵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170章 比武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5章 卧虎岭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02章 展示实力第91章 包办婚姻第534章 忧虑第370章 诈城第132章 天下震动第360章 斗将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201章 封官第330章 按律当斩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93章 以死胁迫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19章 邀战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759章 昏迷第626章 建言第813章 婚事(上)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712章 徐庶登场第64章 野心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06章 再设计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923章 对策第643章 纵论天下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442章 三大发明第560章 反心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111章 民心第692章 将计就计第894章 决战日第802章 狼烟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83章 兵临城下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56章 中伏第384章 下一代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840章 背盟取江东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