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应对

成都,丞相府。

南中一时皆反,汉嘉郡守黄元封锁道路反倒是微末小事。

也不知南中究竟会爆出多少叛军,也不清楚田信南征具体战况。

如何平定南中之乱,相府展开紧急会议。

相府长史王连、西曹李邵、相府帐下督马忠、参军胡济汇聚一堂,堂中摆着堪称国家重器的南中山川走势的粗略沙盘。

很多细微处还没能来得及侦测,但比起地图来说已经好了太多。

四人研究沙盘,构思应对策略,等待诸葛亮的咨询。

没等多久,诸葛亮引着诸葛乔、法邈进入这座不经常使用的大堂,其中奉车都尉法邈手里端着木盘,盘中是一口鲜红蜀锦包裹着的宝剑。

王连四人起身相迎,诸葛亮侧身让开,由法邈站在堂前,法邈肃容:“上谕,赐丞相诸葛武乡侯亮章武剑。”

“臣聆诏。”

诸葛亮拱手长拜,法邈将手中木盘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又转交给诸葛乔,算是走完程序。

如灵帝所造四口中兴剑,刘备登基时就命蒲元铸造八口章武剑,现在宝剑完工,开始陆续颁赐,诸葛亮最近,拿到第一口章武剑。

诸葛亮又送法邈走出中门,才返身回议事厅,问:“伟度,贼将从何处来?”

胡济语气确凿:“职下以为,贼将西走越巂灵关道。”

他抬手在犍为郡周围画了一圈:“李正方重修犍为郡城,引山川之利,隆重冠绝巴蜀。以贼军乌合之众,实难破此坚城,故不敢走犍为。”

稍稍停顿,胡济又说:“贼皆自守之贼,今观望形势者比比皆是。职下以为,高定将取灵山道,以据险扼守,观天时变化而后动。雍闿、孟获提兵往助,以阻我之兵势。”

夺取灵山道,叛军能据险而守;还能断绝犍为郡与成都方面的联系,进而鼓动、胁迫更多的犍为郡、越巂郡土民部族叛乱。

而灵山道以北的南安又有道路通向汉嘉郡,能与汉嘉郡的黄元进行联合作战,守望相助。

诸葛亮看一眼堂中四人,心中略有惆怅……朝廷东迁到成都后,益州可供使用的人才益发惆敝。

堂中四人,王连管盐铁、铸币、钱粮调度;西曹李邵管理相府日常运转;马忠负责相府卫队;胡济是唯一的军事参谋。

再其他的府中掾属,要么资历低微不足以参加这场会议;要么就是才能不足,不应该参与这样机密会议。

莫名的开始想念陆议,若是当初把陆议留在益州,何至于如此被动?

也想到了数面之缘的张温,可惜也没留下这个人,秦宓劝说也没能让张温回心转意,张温为复仇,投奔到田信麾下做了幕臣、家臣。

田信勒索孙权赎回张温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叫张白的少年已经与陆议的堂妹陆郁生订婚;还有几乎为田信掌管家族、公国祭祀典礼的虞氏家族。

这三个来自江东的家族,如同一张网围绕着田信,又像攀附巨木的藤蔓,一层又一层的藤蔓缠绕着,似乎将巨木隔离了。

迎着诸葛亮目光,长史王连也发表看法:“雍闿、孟获之流觊觎永昌由来已久,此必挥兵向西走越巂灵关道。思谋进退之道,进则联合南蛮各部抄掠巴蜀,退则避居永昌,做哀牢之王。”

永昌郡实在是太大了,大的管不过来;也太远了,远的管不过来;人也太多、太杂,因多而杂,也管不过来。

只要不闹事,也就听之任之。

如果雍闿、孟获占据永昌,联合土人为害……那就真的很麻烦。

偏僻、险峻、恶劣的行军道路,以及差的令人发指的后勤,对依赖后勤作战的汉军来说,去益州郡平叛还能勉强接受。如果是更遥远,道路两倍、三倍远的永昌郡去平叛,那真的能把国家拖垮。

王连侧重点在经济,对诸葛亮进言:“职下以为当诱敌深入,使高定、雍闿、孟获诸部集结于灵关道、南安周边,我好发大兵一举荡灭!速战速决,威名广播,南蛮宾服。”

管理相府日常工作的李邵不发表相关言论,这不是他应该操心的,他的任务是维持相府的运转效率。

帐下督马忠也不言语,他的任务是相府安保工作,如果要打仗,他听命行事即可。

堂堂相府之内,并无司直。

因为用不上,诸葛亮本人、西曹李邵就能把相府内部的监察工作干了;外朝公卿、郡县官吏的稽核……现在还轮不到相府司直来管,等需要相府司直管理时,到时候又会设立御史台、司隶校尉分别管理。

所以相府里没有司直,不像田信那里要管的方方面面太多,以至于张温权重。

张温管的事情多了,还管的好,自然声名远播,为朝野称颂。

诸葛亮看着南中沙盘,不能只考虑胜利,还要高效、迅速、低成本解决问题。

现在最怕的就是贼军主力向西跑,跑到永昌郡,到那时候想要讨平……消耗的国力必然不小。

如果谈判、妥协解决,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导致其他豪强、夷人部族酋长效仿。

诸葛亮道:“中军不可轻动,此次后军两万将士随我平叛。我需一人,讨平牂牁郡之乱。”

胡济正要开口举荐擅长山地作战将领时,马忠嚯的站起,抱拳请战:“丞相,末将只需两千将士,即可讨平朱裹。”

诸葛亮微微颔首,马忠精熟南中地形,也了解南中各部民俗,带两千人去征讨朱裹,就算不能成功,也能把朱裹堵在牂牁郡。

胡济紧跟着开口:“丞相,白虎营督、牙门将王平可为副将。”

马忠垂首不表态,似乎怎样安排都可以。

诸葛亮拿起羽扇轻轻摇摆几下,沉吟说道:“白虎营士乃百战骁锐,此去南中,恐会杀戮过甚,不利战后安抚。”

胡济这才低头,算是认同这种看法。

巴人精锐组成的白虎营兵,已经在尧山之中展现出他们的强劲顽强战意;被斩的张辽,似乎就成了白虎营兵的军魂所在。

这已经成了某种象征,是一支可以吃名声饭的部队。

真把白虎营兵调过去,可能……南中叛军就做鸟兽散了。

诸葛亮思虑片刻,想到了荆州司金中郎将张裔,张裔也熟悉南中风物,现在荆州冶炼、铸币方面的事情正逐步向吕乂交割,张裔可以抽来领兵。

就看向马忠:“德信拣选吏士,率军两千可先发,往讨叛臣朱裹。待张君嗣至巴郡,会统三千为德信后继之军。”

“是,末将领命。”

马忠口吻坚决,并无反对情绪,服从性极强。

东路牂牁由马忠先攻,中路犍为继续由李恢坚守,西路……就是主战场,争取引诱、集中叛军主力,一举歼灭!

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二十九章 白马将冖车第八十一章 军事威胁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二百三十五章 粮票第二十六章 战后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议第二百八十一章 责任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诞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挟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举第五百零七章 清账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结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执宰之难第七百三十七章 顾虑长远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七十二章 势不集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处理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伤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师三孤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四百四十七章 区别对待第四百三十四章 铁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八十章 粮食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三十五章 变数所在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十章 粮食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七百章 抉择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一百零二章 太极三巴第八百二十一章 饿虎出笼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三百七十六章 预谋第二百六十三章 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变第三百一十六章 斩第三十九章 自谋前路第五十八章 战江陵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九十七章 乐乡翁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隐患第三十七章 关陇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发第八百三十一章 麦城旧政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三百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第六百三十四章 杨公三成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园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规划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协的结果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风病第三十四章 猪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六十一章 问题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计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将门有将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协的结果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马文匡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七百八十四章 请辞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九十七章 乐乡翁主第六百七十章 镜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
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二十九章 白马将冖车第八十一章 军事威胁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二百三十五章 粮票第二十六章 战后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议第二百八十一章 责任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诞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挟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举第五百零七章 清账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结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执宰之难第七百三十七章 顾虑长远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七十二章 势不集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处理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伤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师三孤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四百四十七章 区别对待第四百三十四章 铁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八十章 粮食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三十五章 变数所在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十章 粮食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七百章 抉择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一百零二章 太极三巴第八百二十一章 饿虎出笼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三百七十六章 预谋第二百六十三章 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变第三百一十六章 斩第三十九章 自谋前路第五十八章 战江陵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九十七章 乐乡翁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隐患第三十七章 关陇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发第八百三十一章 麦城旧政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三百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第六百三十四章 杨公三成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园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规划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协的结果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风病第三十四章 猪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六十一章 问题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计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将门有将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协的结果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马文匡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七百八十四章 请辞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九十七章 乐乡翁主第六百七十章 镜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