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激战长安(上)

长安城四面围郭之下,有十二道大小城门,其中每一个方向上都有左中右三道城门,比之东都洛阳来,毫不逊色。

如今把守各道城门的,皆是奋威将军、温侯吕布的手下部将,他们分别是:校尉侯成、曹性、宋宪、高顺、郝荫、成廉、魏续、薛兰,都尉张辽、王贺、李封、刘何、韩巍,谋士许汜、王楷,秦宜。

这些将领谋士,皆出自于并州各郡,有的当初是丁原的手下,有的则是吕布的部曲,如今抱成一团,成为一股重要的势力,时人称之为“并州系”。

在后世之人的评价中,吕布被描绘成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而陈寿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实际上,吕布因为两次弑主而把自己的名声彻底搞臭了,所以遭到了世家大族的唾弃,但他不过是一个被政治家和阴谋家们玩弄的工具而已。

很多时候,吕布其实挺悲催的。

后人经常拿吕布的不忠来说事,但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吕布是个残忍嗜杀的家伙。根据统计,死在吕布手里的武将,仅有李肃、方悦、穆顺等几条杂鱼,以吕布当时天下第一猛将的身份,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觉得惊讶的数据。

相比于三国时代那些逼迫手无寸铁的百姓冲在前面替士兵抵挡箭雨,蚁附攻城,甚至是充当人肉干粮来吃的黑心主公们,吕布对于普通民众的伤害几乎很小,倒是在当初跟随丁原时,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了许多硬仗,算得上是汉人当中的民族英雄了。

吕布第一次刺杀主公丁原,是因为受了董卓的拉拢唆使,这事干的确实不地道,充分暴露了他轻狡唯利的小人嘴脸;吕布第二次刺杀董卓,是因为受了王允的拉拢唆使,这事干的其实挺得人心,因为董卓实在死有余辜。

抛开吕布两次弑主这事不谈,单论吕布带兵打仗的本领,其实还是可圈可点,很有一套的。

作为并州系的核心灵魂人物,吕布在军中的威信很高,他麾下这些出自并州的将领对于他的命令都能严格执行,否则也无法凭借少量兵力便将李傕和郭汜的近十万攻城大军堵在城外,挫败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

如果仔细梳理一遍吕布手下这些将领,就会发现他在提拔和培养人才方面很有建树,并州系的将领在整体能力素质方面全面超过了西凉系,比之袁绍和曹操麾下的那一群武将,也是毫不逊色。

校尉侯成,并州人,身手敏捷,武艺高强,为人机警,善于进行伪装刺探,为吕布训练了许多精干顶用的斥候,在统兵打仗方面有一手。

校尉曹性,并州人,擅长箭术,箭艺神乎其技,其箭术大巧若拙,蕴含着一股骇人的暴发力,徐州之战时曾射瞎夏侯惇的一只眼睛。

校尉宋宪,并州人,精通观察敌情之道,是个顶级的战场观察员,深得吕布信赖。

校尉高顺,并州人,具有超强的统兵练兵能力,替吕布训练出来的陷阵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高顺为人沉稳忠直,能攻擅守,乃大将之才,骁勇有智,忠心仁义。平时不饮酒,不受馈遗,奉公守法、刚正不阿,待人冷漠。

校尉郝荫,河内人,出身流寇,当初试图打劫吕布,结果被吕布暴扁一顿,然后被吕布一身高超武艺所折服,从此拜吕布为主,为其所用。

校尉成廉,性情沉稳,看似没有突出的特点,做事却是认真踏实,属于只做不说的人。

校尉魏续,吕布妻舅,后背叛吕布,投降曹操,被颜良所杀。

校尉薛兰,吕布军中除曹性以外的另一位神射手,在徐州之战时被曹操部将吕虔射杀。

都尉王贺,使一柄大刀,马上骑战和马下肉搏样样精通;都尉李封,以豪勇著称,曾得吕布亲自指导武技;都尉刘何,使一杆长矛,马上功夫干净利落,毫不逊色于王贺;都尉韩巍,老成持重,对吕布吩咐交待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还有一名骑都尉,名曰张辽,平时言语较少,作战时却是勇猛无比,胸中藏着兵法韬略,今后的前程不可限量。

谋士许汜、王楷和秦宜跟随吕布多年,虽然名声不显,但也是认真负责,一直替吕布出谋划策,筹措粮草,功不可没。

历史上,长安城破之后,吕布的这些手下没有一个被李傕和郭汜抓获斩杀,也没有一个向李傕和郭汜投降,都是心甘情愿地跟着落败的吕布先投袁术,再投袁绍,然后又跟着吕布占兖州、战徐州,直到最后大势已去,才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了张辽一枝独秀。

都说时势造英雄,如果吕布没有覆灭,那么他手下的那些将领未必没有“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后来那些建树。

自从长安城被李傕、郭汜和张济的联军围困之后,城内人心惶惶,特别是董卓在禁军之中留下来的那些旧部,更是消极应战,各怀鬼胎。

侯成和韩巍受吕布之托,派人日夜盯着几处可能发生哗变的军营,吕布又专门安排张辽率领一支骑兵预备队随时听用,一旦发现禁军当中发生叛乱,则立即进行剿杀。

吕布本人就是一个造反专家,所以对于董卓留下来的部队格外警惕,他交待下来的这些事情,无论哪一件都是由自己放心信任的人去做,并没有给城外的李傕和郭汜留下太多空隙可趁。

城外的李傕和郭汜派士兵每日夜里都向城内飞箭投书,号召昔日的董卓旧部暗中串通起来,趁着大军白日攻城的时候,打开城门,接应大军进城。

为了实现搅乱城内军心的意图,李傕和郭汜许下高官重金的赏赐,声称城破之时只诛首恶元凶,绝不为难昔日同袍兄弟,若是谁能弃暗投明,则可连升三级。

这些书信当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真正的内应,也不怕被吕布手下人捡到和发现,但却起到了极为可怕的作用。因为就算吕布明白这是李傕和郭汜使用的计谋,可他却无法进行反击,更不能将城内本就人心惶惶的上万禁军全部斩杀。

这样一来,吕布非但不敢让禁军登城作战,还要派出手下的一部分精锐部队来看管他们,顿时守城的兵力被消解了大半,从上到下都感到了如山一般的沉重压力。

李傕和郭汜让人连续三天向长安城内投书劝降,等到彻底搞乱了城内守军的阵脚,于是立即组织更大规模的攻城作战。

这一波的攻击,声势极为浩大,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将领亲自上阵指挥,几乎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发动猛攻,不给守城的部队留下半分喘息的机会。

城内城外催动士兵进攻的鼓声响彻云霄,城头上据险死守的士兵不断有人被城下的飞矢击中掉落到护城河中,攻城的士兵虽然伤亡高过守城一方,但因为人数众多,所以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鏖战之后,仍有几支部队顽强地攀上了城墙,在城头上与守军展开惨烈的近身肉搏。

高顺将麾下陷阵猛士分成四拨,其中一拨由他亲自率领,另外三拨则由都尉王贺、李封、刘何等人率领,专门与冲上城头的叛军进行激战,一次次地将登上来的西凉勇士打杀城头。

在这种以命换命的残酷攻坚战斗之中,就算是身经百战的陷阵勇士也是死伤惨重,不时可见有人被冲上来的西凉士兵抱着一起摔落城下。

负责观察战场形势的宋宪,一脸焦急地来到吕布身边,沉身说道:“将军,以卑职观察,今日若是城外再无援军出现,下午时分长安必破,我们就要与叛军进行巷战了!”

吕布面色阴冷地说:“这个时候,还能期待什么援军?前几日出现在城外的那支骑兵,说不定已经被李傕和郭汜赶回洛阳了,如今我们只能靠自己!”

“将军,不管有没有援兵,此时我们都要放出风去,就说刘侍中奉了天子之命,已经从幽州搬来数万大军,只要熬过了今日,就能守住长安!”谋士许汜建议说道。

“好,便依许从事之计,以我的名义向各门守军传话,让大家一定要顶住叛军的这一轮攻势,大批的援军如今已经过了霸陵,正在向长安赶来!”

吕布说完这句,手提长戟大踏步的走出关楼,向着一处战斗十分激烈的城头冲杀过去,看上去凶悍无比,没有任何一个敌人能够挡得下他的奋力一击。

距离长安城不远的渭河北岸,一支整装待发的部队鸦雀无声,显得肃穆庄严。

这支部队由三股力量组成,分别是八千七百名幽州骑兵,一万申息军和五千长安禁军,由赵云、徐荣和皇甫嵩各自统领,这次统一行动,准备前往长安增援作战。

留守的李严对赵云说:“子龙,此去长安,十分凶险,更是少不了一场恶战,你千万注意安全,同时想办法打疼城外的叛军,这样才能逼得李傕和郭汜同意停战,坐下来与我们进行谈判。”

赵云点头,一脸自信地对李严说:“正方不必为我担忧,这次前往长安,幽州骑兵不会再像上次那般游而不击,一定要让李傕和郭汜知道厉害!”

一旁的老将皇甫嵩和中年将领徐荣,看着年轻自信的赵云,心中五味杂陈,颇多感慨。

PS:感谢书友“梓枫之林”投催更票支持,感谢书友“闲天居士”、“我是书虫”、“战残阳”的打赏!感谢书友“小霖依然帅”的默默支持,希望你永远都这么帅!

今日下午,本书就要上架了。在这里,我想对所有支持南道的书友们说:《帮爹当军阀》这本书已经免费更新了63万字,从去年10月28号开始上传至今,已经是4个月过去了。如果你真的喜欢三国,如果你真的支持南道,那么花9分钱来个首订真的不为过。

喜欢投催更票的亲们,今天使劲投吧,南道今天不过了,上架来一次爆发!

第174章 营救大学士第375章 乱世人心第509章 隐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笔第230章 步步紧逼第455章 车中布局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236章 初冬夜谈(下)第123章 大扫除第404章 谁是赢家(中)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13章 袁氏没落第257章 势在必得大东北第140章 有完没完?第168章 各有算计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队第406章 虎痴许褚第22章 怦然心动第188章 斗智斗勇第15章 屈家坞堡第335章 西引北扰之策第224章 徐晃对郝昭第460章 考察与重用第138章 霸气侧漏公孙度第149章 找碴的来了第457章 驱离第490章 瘟疫,来了!第424章 故弄玄虚第468章 四方震动(下)第433章 壮士守箕关第242章 又见鲜于辅第368章 碧波万顷可为路第395章 找两个顶缸的第117章 坑爹的铁蒺藜第360章 麻烦上门第169章 勇不可挡第129章 本领恐慌第15章 屈家坞堡第251章 兴族方略第148章 呼唤郭嘉第123章 大扫除第212章 较量开始第244章 南皮之战第369章 故人相见第144章 蛇鼠一窝第430章 捷报传来第265章 龙骨水车和鸡公车第492章 团队的巨大力量第214章 借道轵关陉第19章 见财眼开第142章 警告第172章 迟来的任命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417章 杯酒释怀第204章 环环相扣(下)第481章 借粮第474章 心怀天下第277章 罚个倾家荡产第538章 三战定中原(下)第348章 大获全胜第87章 子龙督粮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头肌第438章 噩耗不断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49章 袁绍出手第66章 被人鄙视了第372章 狗急跳墙第30章 一群臭皮匠第283章 搬家前后第314章 战云密布第86章 阎柔的算计第433章 壮士守箕关第10章 岂能无信第38章 相遇第486章 医圣仁心第170章 战争没有如果第23章 造反好榜样第12章 欲擒故纵第160章 若有下次,绝不轻饶!第239章 奠基典礼第121章 父子相见,一顿忽悠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394章 各说各话第242章 又见鲜于辅第128章 公子当兵第254章 送礼第267章 镇北军和度辽军第345章 合围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123章 大扫除第432章 洛阳百姓不好惹第46章 惊现赵帅锅!第5章 巧舌如簧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98章 重任第210章 围剿暗流第434章 文丑战典韦第125章 意外来客
第174章 营救大学士第375章 乱世人心第509章 隐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笔第230章 步步紧逼第455章 车中布局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236章 初冬夜谈(下)第123章 大扫除第404章 谁是赢家(中)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513章 袁氏没落第257章 势在必得大东北第140章 有完没完?第168章 各有算计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队第406章 虎痴许褚第22章 怦然心动第188章 斗智斗勇第15章 屈家坞堡第335章 西引北扰之策第224章 徐晃对郝昭第460章 考察与重用第138章 霸气侧漏公孙度第149章 找碴的来了第457章 驱离第490章 瘟疫,来了!第424章 故弄玄虚第468章 四方震动(下)第433章 壮士守箕关第242章 又见鲜于辅第368章 碧波万顷可为路第395章 找两个顶缸的第117章 坑爹的铁蒺藜第360章 麻烦上门第169章 勇不可挡第129章 本领恐慌第15章 屈家坞堡第251章 兴族方略第148章 呼唤郭嘉第123章 大扫除第212章 较量开始第244章 南皮之战第369章 故人相见第144章 蛇鼠一窝第430章 捷报传来第265章 龙骨水车和鸡公车第492章 团队的巨大力量第214章 借道轵关陉第19章 见财眼开第142章 警告第172章 迟来的任命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417章 杯酒释怀第204章 环环相扣(下)第481章 借粮第474章 心怀天下第277章 罚个倾家荡产第538章 三战定中原(下)第348章 大获全胜第87章 子龙督粮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头肌第438章 噩耗不断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49章 袁绍出手第66章 被人鄙视了第372章 狗急跳墙第30章 一群臭皮匠第283章 搬家前后第314章 战云密布第86章 阎柔的算计第433章 壮士守箕关第10章 岂能无信第38章 相遇第486章 医圣仁心第170章 战争没有如果第23章 造反好榜样第12章 欲擒故纵第160章 若有下次,绝不轻饶!第239章 奠基典礼第121章 父子相见,一顿忽悠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394章 各说各话第242章 又见鲜于辅第128章 公子当兵第254章 送礼第267章 镇北军和度辽军第345章 合围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123章 大扫除第432章 洛阳百姓不好惹第46章 惊现赵帅锅!第5章 巧舌如簧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98章 重任第210章 围剿暗流第434章 文丑战典韦第125章 意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