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勇救赵云

祖昭和苏德既率领大军万余人与先锋马元在外面县外合兵一处,知道这望平县城坚墙固,里面粮草充实,而且守将赵孟是一名猛将,如想强攻,实属不易。祖昭和苏德最终共同决议,必须智取,一定要将里面的守将赵孟诱导出来,不能和他打攻坚战。

一番计谋之后,由赵琦打头阵,率领千余轻骑兵前去搦战,势必要诱导赵孟出来。且说赵孟军中有勇士一名,名为韩野,生的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使双团花斧,重达百二十斤,此刻见是赵琦来搦战,于是主动请求出战。赵孟同意,许他带着一千兵马出去交战。

韩野闻言,却哈哈一笑,说道:“我只需五百骑兵,定能捉那叛将回来,又何必一千,将军你是不信任我还是不太相信他赵琦的能力了?之前我多次在冰场和他较量,知道他虽然有些能耐,不过要想战胜我,只怕还有些困难。”

赵孟摇头说道:“你之能力,我自是相信的。可是你也别小瞧了找琦那人,平时虽然不喜欢争强好胜,可是他的一杆枪使得确实不错,你莫要轻敌。”

韩也笑道:“将军,不是我要轻敌,而是那赵琦根本就接不了我十个回合,将军如果不信,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活捉那叛将回来,甘愿受军法处置。”

赵孟道:“立军令状就先免了。我相信你能打败赵琦,可是敌人营中的军师是前黄巾义军张梁麾下的第一谋士苏德,此人诡计了得,打得中郎将董卓差点散命,后来由于兵力不敌,这才溃败下来。而且那祖昭在和黄巾义军作战的时候,也是表现得有勇有谋,不可轻视了他们。”

韩也不屑的说道:“将军,你又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末将这就带五百骑兵迎站,如果不能取胜,那就提头来见将军。”说完,叩拜一番,按剑而出,调来本部五百精骑兵,打开城门,杀了出去。”

赵孟摇头一叹,提刀上城头观战。且说赵琦一直在城门外搦战,言语之中总在劝说里面的士兵们开门投降,不要遗祸百姓,那赵慈不是什么值得跟随的人。说的人心动摇,多有低声讨论者。

就在此刻,城门大开,当先一人,挥舞着双锤杀将过来,背后也跟着五百精骑兵,各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为首一将,自然就是韩野,他冲到赵琦阵前,大骂道:“无耻小二,既然投了敌人,不去过你的好日子,居然还敢来这里乱我军心,看我今天不捉了你回去,将你扒皮抽筋,一顿好打。”

赵琦见来者是韩野,知道这人勇猛,特别是手中双锤,能轻易开呗裂石,若是被他一锤击中,那就休想活命。不过他倒是也不惧怕,而是哈哈一笑,说道:“韩野,你也是和我一起参加他们起义的,之前你我皆是受苦百姓,可是他们起义之后的所做所为,你也看着眼中,你要是继续追随他们,那是助纣为虐,何不现在回头,追随真正为百姓着想之人。”

韩野怒道:“你以为我会向你一样,打了败仗,为求苟且活命,就投降了敌人。今天我就将你抓了回去,让你看看我是如何打败敌人的。”说着他举着双锤就冲了过来。

赵琦见了,策马扬鞭,挺着长枪,也冲了过去。两人一个回合相斗,又各自调转马头,继续交战。那韩野力大无穷,手中双锤被他雾得如同花枝一般乱颤,而赵琦虽然力量不及韩野,不过伸手却又要比之灵活许多,每次韩野强硬攻来,赵琦都不与其正面碰撞,而是从侧面避过,可是纵使是此。两兵器相交接的时候,还是震得他手臂有些酥麻酸疼。

四五十回合下来,两人不分胜负。看得两军都惊了眼,不停的大声呐喊,为自己的主将加油助威。两人又斗了几十回合,由于马困乏,各自回营换了战马,继续抖擞精神交战。

祖昭在远处看着他们二人交战,心中不禁暗自叹了一声,想不到敌军阵营中居然有这样的猛将,那和赵琦交战之人,那力气只怕不小于马元,自己此行没有带什么大能力非凡的将领,若是再遇到几个如此厉害的对手,这战就更难打了。

“军师,你认为他们两人交战谁获胜的机会大一些?”祖昭问道。

苏德细细看着,说道:“将军请看,那敌人之将力大无穷,他手中的双锤,加起来不下两百斤,可是他挥舞起来,却没什么吃力的,而且看他样子,不像是一般的乡勇之人。再看赵琦,虽然力量不能相提并论,可是他懂得避重就轻,沉着冷静,没一招都收放自如,看起来没有什么破绽。两人这样斗下去,只怕一时半会分不出什么胜负的。”

正此时,只见韩野嗷叫一声,右手中的大锤向赵琦胸部砸去。赵琦枪尖一挑,一条直线刺出,正中韩野手臂,韩野被枪这么一挑,手中吃痛,只觉手臂一酥麻,手中大锤并掉落在地上。

就在同时,他抓住赵琦的枪,左手的大锤抡起砸向赵琦头部。赵琦见了,脸上一吃惊,急忙双手握枪,举起枪杆抵,可是那韩野力气惊人,直接一锤将枪杆打打断,大锤顺势而下,就要砸在赵琦面门上,两军看在眼中,无不骇然,料想这赵琦是死定了。

可是那赵琦却反应迅速,双脚一蹬,飞身而起,离开了马鞍。他刚离开,那大锤就一下砸在马背上,可怜战马一声长啸,被砸倒在地上,口鼻耳目之中有血徐徐流出。

赵琦飞离马身,拿着断枪杆后退数步。那韩野见赵琦没了战马,心中一喜,将枪头掷向赵琦,大声喝斥道:“叛将赵琦,受死吧。”说着挥舞着单锤向赵琦冲杀而来。

祖昭军看到此处,都是大吃一纪念馆,料想现在他没有战马,又没了武器,抵挡是不能抵挡,想要撤回也是不可能,想必是死定了。就在此时,祖昭阵营中忽然冲出一人,舞着巨斧,大声喊道:“休得伤了我方之人。幽州马平义在此,我来与你决一死战。”话音未落,已经冲到阵前,举着斧头,拦下了韩野的致命一锤。

这冲出来救赵琦的,正是马元。他眼见赵琦战马被打死,立刻就冲将而出,正好赶上时候,救了赵琦。接下韩野得攻击之后,他俯身抓起赵琦,将他拉上马背,用斧头指着韩野说道:“你现在只有半个武器在手,而且你坐骑乏困,我不与你交战,待你备好了坐骑,拿起了武器,再来与我决一死战吧。”

韩野听着这人说话洪亮,震耳欲聋,如同天上的轰雷,再看他手中巨斧,也是不下百余斤,知道此人也是力道不小之徒。自己之前和赵琦胶粉,耗损了些力气,而且现在坐骑确实也困乏了,如果和眼前这人交锋,只怕是占不到半点便宜的。

“你是何人?”韩野勒住缰绳问道。

“你给我记好了,我叫马平义,今天若是和你交锋,胜之不武,因为你之前就损耗了力气。你先回城中,修养一番,待明天再我我相战,可敢?”马元大声说道。

韩野仰天长笑一番,说道:“要杀你们,何必等到明天,等我回去换了战马,今天就将你们主帅祖昭一起抓了起来。”

马元听这家伙对祖昭直呼其名,心中甚是不爽,骂道:“口出狂言,真不知死活,那你就去换了战马,出来和我决一死战。”

韩也大亨一声,调转马头,俯身拾起地上的锤子,双腿一夹,回了阵营之中。他心中不服,势要将那马平义打败。马元带着赵琦回了阵中,安抚几句,真要策马而出,不料后面却传来撤军号角,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军队徐徐而退。

那韩野换了战马,正要出击的时候,也是忽然听到己方的撤退之鼓声,口中狠命一叹,双锤往口气中一砸,狠狠说道:“明天再要了你这厮的命,看看是你斧头厉害还是我双锤要优胜一些。”说完也带着军队回了城中。

马元带着赵琦回到营中,赵琦屈膝跪下,汉颜而曰:“将军,我未能斗过敌人,损了我军士气,还请军法处置,以安军心。”

祖昭急忙上前将他扶起,笑着说道:“两军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没甚么大不了的。今天你勇斗那大力士,甚是振奋我军之心,虽然最终不敌,可是不见得你就败了,而且你今天败阵回来,也是我们计谋中的一部分,你不但无过,还有功劳呢?”

“甚么,还有功劳?败军之将,何敢言功?”赵琦惊慌的说道。

祖昭道:“我说有功便是有功,不过这功劳现在还不能奖赏你,等大破敌军,我们班师回朝的时候,自然会对你们的功劳进行嘉奖的。”

赵琦心中虽然不解,可是他知道祖昭不是要故意奚落自己的,而是真心夸奖。谢过一番之后,候在一边。马元此刻不解的问道,他正要和敌人交战,为何退兵?

祖昭说道:“我知你勇猛,若是和他交战,你自然能获胜,可是这就会坏了我们的计划,所以必须让你回来的。现在,我们必须将计划向你们说了,今天派你们出战,先不告诉你们我们的计划,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祖昭说完,于是将他们的计谋告诉了赵琦和马元等人。他们听了,都赞此计甚妙,破敌之日真是指日可待,而且赵琦更是赞同,依据他对赵孟的了解,他一定会中计的。

话分两头,且说那韩也听到撤军之令的时候,心中憋屈,见到赵孟的时候,心有不甘,问道:“将军,我正要捉拿敌将,你为何鸣金收兵?”

赵孟说道:“你已经交战几百回合,现在敌人换将,你若是继续交战,唯恐中了敌人的计策,就是没有计策,我恐怕你体力不支,被敌人占了便宜。你要与他交锋,明日再次出战便是。”

韩野一听,心中虽然不服气,可是知道这是赵孟对自己的关心,心中还是感激,一番交谈之后,建议夜里去偷袭敌人营寨。可是却被赵孟拒绝,现在敌人有多少人马还不具体的清楚,贸然前去,只怕他们会守株待兔瓮中捉鳖,所以还是坚守的好,不要贸然出击,等交锋几日,探得他们虚实,到时候便可全力出城攻打他们。

两方军队各自休整,待第二天继续决战。祖昭军没有贸然攻城,赵孟军也不敢贸然出城迎敌。待第二天天明,战火的烽烟又弥漫在整个望平县的上空。

第49章 ,绝尘而去第74章 ,自有风范第53章 ,贼乱平第65章 ,血战之际第88章 ,故技重施第125章 ,劲敌第10章 ,新有挑战第85章 ,训练之日第65章 ,血战之际第42章第2章 ,从容而去第12章 ,背后故事第30章 ,邻县探查第41章 ,预下计划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2章 ,从容而去第15章 ,为官为财第42章 ,勇救赵云第96章 ,煽风点火第17章 ,马腾叛乱第61章 ,硬上弓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71章 ,余有予鱼第1章 ,祖家少年第66章 ,梦兆再灵第29章 ,调任辽东第72章 ,智取要计第6章 ,郡府一见第25章 ,突发事故第78章 ,再起战乱第110章 ,鲜卑大将第73章 ,蓄养商资第2章 ,安居乐业第45章 ,聚围四方第107章 ,征高丽第73章 ,最后进攻第92章 ,破竹之势第73章 ,太守遭遇第100章 ,血溅宫墙第77章 ,火烧粮草第55章 ,名家之后第42章 ,事急而行第95章 ,兵临城下第92章 ,破竹之势第37章 ,远在蓟县第23章 ,风雨欲来第92章 ,正面决战第44章 ,戎装出讨第17章 ,粮草之困第66章 ,梦兆再灵第22章 ,不喜不怒第99章 ,上奏何进第38章第83章 ,一起上路第63章 ,进退维度第1章 ,祖家少年第41章 ,无可说服第16章 ,河东之想第105章 ,陈宫妙计第36章 ,郡地有议第54章 ,策定新规第114章 ,去而复返第74章 ,冀州之急第18章 ,西凉之祸第41章 ,无可说服第121章 ,本初再战第50章 ,胡骑游射第123章 ,大退敌第55章 ,风言风语第5章 ,涿郡卢家第4章 ,以少击多第9章 ,安阳张氏第63章 ,大雨阻军第65章 ,血战之际第54章 ,善后之后第52章 ,四面围攻第19章 ,下自成蹊第71章 ,余有予鱼第69章 ,火军埋伏第15章 ,飞来急报第21章 ,滋生事端第87章 ,信到蓟县第42章 ,勇救赵云第78章 ,暗夜追击第73章 ,蓄养商资第64章 ,云心鹤性第12章 ,好弓善射第11章 ,山野村夫第54章 ,折米而战第45章 ,初识名女第116章 ,先锋之陷第40章 ,擒贼擒王第32章 ,新的线索第77章 ,火烧粮草第3章 ,胡马犯境第22章 ,灵帝驾崩第39章 ,出将而入第79章 ,昌城叛乱第90章 ,惨烈之死第11章 ,徐无之议
第49章 ,绝尘而去第74章 ,自有风范第53章 ,贼乱平第65章 ,血战之际第88章 ,故技重施第125章 ,劲敌第10章 ,新有挑战第85章 ,训练之日第65章 ,血战之际第42章第2章 ,从容而去第12章 ,背后故事第30章 ,邻县探查第41章 ,预下计划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2章 ,从容而去第15章 ,为官为财第42章 ,勇救赵云第96章 ,煽风点火第17章 ,马腾叛乱第61章 ,硬上弓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71章 ,余有予鱼第1章 ,祖家少年第66章 ,梦兆再灵第29章 ,调任辽东第72章 ,智取要计第6章 ,郡府一见第25章 ,突发事故第78章 ,再起战乱第110章 ,鲜卑大将第73章 ,蓄养商资第2章 ,安居乐业第45章 ,聚围四方第107章 ,征高丽第73章 ,最后进攻第92章 ,破竹之势第73章 ,太守遭遇第100章 ,血溅宫墙第77章 ,火烧粮草第55章 ,名家之后第42章 ,事急而行第95章 ,兵临城下第92章 ,破竹之势第37章 ,远在蓟县第23章 ,风雨欲来第92章 ,正面决战第44章 ,戎装出讨第17章 ,粮草之困第66章 ,梦兆再灵第22章 ,不喜不怒第99章 ,上奏何进第38章第83章 ,一起上路第63章 ,进退维度第1章 ,祖家少年第41章 ,无可说服第16章 ,河东之想第105章 ,陈宫妙计第36章 ,郡地有议第54章 ,策定新规第114章 ,去而复返第74章 ,冀州之急第18章 ,西凉之祸第41章 ,无可说服第121章 ,本初再战第50章 ,胡骑游射第123章 ,大退敌第55章 ,风言风语第5章 ,涿郡卢家第4章 ,以少击多第9章 ,安阳张氏第63章 ,大雨阻军第65章 ,血战之际第54章 ,善后之后第52章 ,四面围攻第19章 ,下自成蹊第71章 ,余有予鱼第69章 ,火军埋伏第15章 ,飞来急报第21章 ,滋生事端第87章 ,信到蓟县第42章 ,勇救赵云第78章 ,暗夜追击第73章 ,蓄养商资第64章 ,云心鹤性第12章 ,好弓善射第11章 ,山野村夫第54章 ,折米而战第45章 ,初识名女第116章 ,先锋之陷第40章 ,擒贼擒王第32章 ,新的线索第77章 ,火烧粮草第3章 ,胡马犯境第22章 ,灵帝驾崩第39章 ,出将而入第79章 ,昌城叛乱第90章 ,惨烈之死第11章 ,徐无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