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强权至上

;????进了辽东郡城,见到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商队往来频繁,其中更有外族商人和汉人一起交易吃宿,一副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陈宫看到此处,心中甚是惊叹祖昭之能力,不禁又是赞美了些句。祖昭谦虚道:“此非我一人之力,而是如公台这般有能力之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我得了公台,今后别说是辽东这样的繁荣,就是整个天下,也一定是如此太平安定,繁荣昌盛的。”

陈宫听了祖昭之言,心中甚是激动,方知祖昭志在天下,又有仁义,真是干大事的人才,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好生辅佐祖昭,共谋天下。

进了府衙之后,众将都在里面,原来自祖昭进城之后,早就有士兵将祖昭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诸将,他们未能出门迎接祖昭,就都齐聚府衙等待他回来。祖昭见到他们,向其尽述前世,其中更不乏对陈宫的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诸将知道是陈宫救了祖昭,也都是甚为感激,对陈宫也是颇为敬重。

众人刚刚坐下不久,就有人来报告,说曹操回到陈留之后,立刻就召集乡勇,瞬间就结合了数万的军队,其中更有诸多名士加入他的阵营中,如乐进、李典、许诸等人也都加入,许多富商也都仗义疏财,资助曹操,曹操现在已经打造了大量的兵器盔甲和旗幡,向天下发出檄文,要求天下诸侯共同进京讨伐董卓。

陈宫听了,幽幽说道:“这曹孟德倒是真有些能耐呢。只是其人太过狼子野心,这次他名为为国,实则是为己。”

祖宅听了,很是赞同陈宫的说法,这人分析问题倒是很能到点上,曹操这人,确实是为了自己。不过放眼天下诸侯,能真心为了天下百姓和大汉王朝的,倒是也没有多少人。

“都有哪些诸侯响应了?”祖昭问道。

探子曰:“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

?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都投洛阳而去了。”

祖昭不禁暗笑一声,说道:“天下诸侯倒是真能响应呢,看来这曹孟德真是有两把刷子呢。公台,你怎么看这事情?”

陈宫思忖了一下,很是认真的说道:“依我看,表面上天下诸侯都是为了除董卓而去,不过他们都是心怀鬼胎,最终都是为自己。现在这个多路诸侯集结,为了统一行动,他们必定选出一个盟主,不过这个盟主恐怕做不了多久,不论是谁。而这之后,一旦联盟解散了,为了权势和地盘,他们都会各自厮杀混战,所以,就算最终能除去了董卓,依旧只是换了一个人控制天子而已,对于天下局势,还是没有什么改善,只会让其更加动乱。”

祖昭很是赞赏的点点头,说道:“公台所言极是,既是如此,我们现在又和曹操刚决裂,他这檄文号召,我们只怕没有必要去了吧。”

陈宫说道:“与其去看他们脸色,倒是不如我们在辽东发展。我听闻辽东边界依旧是有盗贼作乱,时常会有北方蛮族骚扰,不如接着这个机会,固守辽东,发展后方基业,等他们诸侯斗得差不多了,我们在一举出击,到时候就是最大的得力者。”

祖昭心中也是这个想法,他知道这些路诸侯不就会相互厮杀,自己就没有必要搀和进去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现在辽东还有公孙度这小贼在跳,先把他出去,再借助新罗为跳板,将其他对辽东有威胁的小国家主义吞并了,这就是最大的后方根据地,到时候天下还未三分,自己已经得了一半,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诸将怎么看?”祖昭问其他将领。大家都很赞同陈宫的说法,他们知道曹操的为人之后,从心里就地处那个家伙,所以这此他发檄文,感觉就是要听命与他一样,都不乐意去。

不多久,辽西来了信使,是陈有志派来的,他也接到了曹操的檄文,派人来问祖昭要不要派兵援助。祖昭告诉信使,让他回去告诉陈有志,不必要理会曹操的这次昭告,辽东郡和辽西郡不掺合他们的这次活动。

且说公孙度在辽东郡,看到祖昭日益扩大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他,之前他就多次上奏朝廷要限制祖昭的兵力,而且他亲自派人进入祖昭的军事基地去探查,可是被祖昭捉住,而祖昭也一直借着剿匪之名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次曹操发檄文召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公孙度本以为祖昭会借机会发和诸侯会盟图发展,可是最终得知祖昭没有去,心中甚是疑惑不解。每天都是忧心不已,想要除掉祖昭。可是奈何他现在是辽东郡主簿,是行的太守之职,他一个地方小吏,若是杀了祖宅,难免朝廷会降罪。

时公孙度身边有一人,姓朱名良,见到公孙度有忧愁之色,遂问道:“主公又是为了祖昭的事情而烦恼么?”

公孙度见说哈者是朱良,说道:“这是瞒不过你呢,确实,我在想着,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祖昭这个交火,他在辽东一日,对我们的威胁就大了几分。”

朱良说道:“要灭了祖昭,有何虑的,我有一计,不但可以轻松出去祖昭,而且能让主公将自己的势力地盘扩大。”

公孙度闻言大喜,忙问是什么计谋。朱良笑道:“主公难道不知,那祖昭在内一直标版自己是好人,把老百姓忽悠得一套一套的,可是他对外还是很强硬的,北方各国对他可是很是痛恨,特别是出兵新罗之后,实际上控制了新罗,居然在新罗驻兵。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何不联合外族一通除掉祖昭呢?”

公孙度一听,觉得有些不妥,说道:“私通外敌,这是出卖国家的死罪,先生岂能让我这么做呢?”

朱良说道:“当人不是让主公你私通外地了,而是让祖昭私通外敌。我们不但可以除掉祖昭,还可以借助敌人入侵的机会出兵,到时候整个辽东不都是主公的么。这时候诸侯都在进军洛阳讨伐董卓,是时候我们在这里大干一场了。”

公孙度有些明白,不过还是不是很清楚,说道:“到底要如何做,愿闻其详细。”

朱良说道:“我们可以悄悄给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国家发书信,说祖昭要带兵袭击他们,让他们在边界做好准备。到时候他们大军集结在边界,我们就可以将这事情告诉祖昭,说外地入侵辽东,找他来商量退敌之计,那么祖昭定然前来,到时候我们在会议场中埋伏下刀斧手,等祖昭一来,直接将其杀了。我们再私造书信,说祖昭联合外地要进军辽东,我们到时候就一方面可以告诉外国祖昭已经被处死,让他们退兵,不管他们退或者不退,我们都借机出兵,这样不当可以夺得土地立功,向朝廷请赏,而且我们也有发展自己军队的借口,现在天下大乱,我们必须为自己做准备。”

公孙度听了,心中甚是高兴,立刻让朱良去安排。朱良得令而去,修了多封书信,让信使秘密送往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国家,说祖昭将会带着军队入侵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

信使们刚要出边界,就被祖昭的军队全部抓住。祖昭看了公孙度的书信,不禁哈哈笑道:“我正在想着要用什么借口除掉他,想不到他却自己送上门来了,真是自己寻死,怨不得我。”

陈宫说道:“公孙度必然还有后续的计划,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到时候我们就更具有主动权了,而不用直接和他硬对硬。”

祖昭问道:“公台有何妙计?”

陈宫道:“这公孙度这样做,无非就是要和主公主作对,要除掉主公,从而扩大自己的地盘。不过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势力不足以和主公你抵抗,而且他也知道乌桓、鲜卑、高句丽等这些国家现在兵力也不是很强,要自保尚且困难,更别说是要主动大面积入侵了。那么公孙度很有可能就是邀请主公一通商讨退敌之策,然后实行暗杀。不如我们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且看他有什么都动静,若是他真的邀请主公去商议,那么主公只管去就是了。到时候身边带着张远或者赵孟随便一人进去,他们自然也不会不同意。在这之前,我们要派人潜入公孙家族中,等他们动手了,也有个照应。到时候我们埋伏在外面的大军直接杀进去,将公诉度杀了,有了这些书信,他就是私通外敌,而且我们也可以顺势出兵攻打外敌。这公孙度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祖昭闻言,不禁也是哈哈大笑起来,赞陈宫真是计谋了得,这样完全就可以杀公孙度一个措手不及。一切计划定了,祖昭派人去新罗,告诉新罗女王全之虞,让她准备一支军队,假装是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国的军队,在辽东边界扎营。

全之虞得到祖昭的信,心中欢喜不已,她早就按耐不住想来找祖昭了,这次终于有了一个正当的借口可以堵住长老院那帮老家伙的口,那就是边界有动乱,她要御驾亲征,而且她是祖昭的妻子,她最有资格去让祖昭帮忙。就这样,全之虞欢天喜地的带着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辽东的地界扎营。

公孙度的探子看到果然有外国军队来到了辽东边界,以为是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国家的军队真的是接到了公孙度得书信而来得,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公孙度。得到消息的公孙度喜上眉梢,立刻就让人将情报告诉了祖昭,说外国联盟集结了大批军队要入侵辽东,他作为一个辽东的势力集团,愿意帮助祖昭去抵抗外外敌,让祖昭到他府中商议。

祖昭接到公孙度得邀请,心中甚喜,这公孙度的计划还真的被陈宫一一猜中了,他们的人之前就有几千人假装是商人游客进入了公孙度所在的城中,祖昭自然不怕前去。

祖昭带这张远一同去见公孙度,而赵孟、陈宫等人则带着万人大军,夜行昼宿,悄悄埋伏在公孙度的城外,他们只带干粮和水,没有带锅,不用生火做饭,就不会引起公孙度探子的注意。

临幸之前,公孙小半得知祖昭要去见公孙度,知道公孙度这是要害祖昭,心中很是放心不下,一直坚持要和祖昭前去,最终无奈,祖昭只能带着公孙小半一通前往。

到了公孙度的府中,公孙度亲自出门迎接。当他见到陪在祖昭身边的是公孙王或的女儿公孙小半的时候,不禁愣了一下。公孙王或是辽东郡最大的势力所在,就是幽州太守刘虞也要礼让三分,现在公孙小半居然和祖昭在一起,让他不禁有些怕,连忙让人吩咐埋伏在帐墙内的刀斧手,只能杀了祖昭和同他一起来的张远,却不能伤了他身边的女子公孙小半。

看到公孙度对自己如此客气,祖昭也陪着他慢慢演戏,在以前,公孙度甚是傲慢,完全不见祖昭放在眼中,现在居然这般亲热,是个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公孙度心中有诡计的,可是祖昭却装傻充愣,只作一点也不知,欣然赴宴。

到了聚会地点,祖昭随意一看,只见帐墙之后有人影暗动,故意着一定有三四百人埋伏在那里。不过他只装作的不知道,依旧谈笑如风,尽情的用膳。

吃到一半,忽然有人跑进来悄悄向公孙度说了一阵悄悄话,然后就急速出去了,公孙度笑呵呵的脸立刻就冷若冰霜,说道:“主簿大人,我刚才得到一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真是让人心痛。”

祖昭笑问:“不知道公孙大人知道的是什么痛心疾首的事情,说出来让我祖昭也听听,或许能帮助你解决。”

公孙度冷冷笑道:“我看这事情也只有主簿大人你能解决了,我得到情报,那些外国军队是主簿大人你私通集结而来得。朝廷对你不薄,你为何要这样对待大汉,居然私通外地,这是灭九族的死罪。”

祖昭笑道:“公孙大人为什么这么说?”

公孙度冷冷道:“证据确凿,主簿大人还想抵赖不成么?我成为地方公侯,岂能容忍你这样祸国殃民的人存在。”说完他将杯子一摔,大声说道:“来人,将这私通外敌的叛徒拿下。”

随着公孙度的一声令下,两边的刀斧手尽皆出来,将祖昭、张远和公孙小半全部围在中间。祖昭冷冷说道:“我看你早就有了埋伏,约我来商议退敌,又说我私通外敌,都是你的几口吧?”

公孙度笑道:“你说的没错。我让你死也死得瞑目,没错,这些都是我算计你的。”说完他哈哈大笑一阵,说道:“将叛贼祖昭和张远给我就地斩杀了。”

刀斧手得令,立刻就冲了上来,围着祖昭和张远就是一通乱砍。公诉小半将腰间飞刀嗖嗖射出,围着祖昭和张远的那二十几个人瞬间倒下,可是又有二三十人围了过去。公孙小半见公孙度的人不敢伤自己,更是放开手的大杀,将手中的飞到射完之后,解下腰间的流星锤,转团了向那些刀斧手打去。

公孙度见公孙小半这等厉害,知道若是再让她这等胡闹下去,必定让祖昭他们逃了,于是下令连公孙小半一同杀了。众人得令,开始不怕死的冲杀进来。三人相互靠着,且战且退,慢慢的退出了门中。公孙度的人追了出来,未曾想庭院之中却出进来几百个人,和那些刀斧手冲杀起来,不多时候,所有的刀斧手尽被诛杀。

公孙度甚是吃惊,慌忙逃走,祖昭岂会放过他,直接追杀上来,在公孙度得侍卫的死命保护下,公孙度逃出了院子,召集着军队杀了回来。祖昭见到如此,打着张远和公孙小半等人逃了出去。公孙度那里会放手,立刻就带着人来追杀。不了刚出宅门,有士兵飞马来报,说成外突然出现一大批军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已经杀进城来了。

公孙度闻言,脸色骤变,惊慌得手中刀子险些落到地上,祖昭策马而回,笑道:“公孙小贼,这次你是玩火自焚,谁也救不了你的。不过你放心,你的家小,只要他们不寻思着要杀我,我是不会对他们下手的。”

祖昭话才说完,张远在就飞马而上,挑翻两个公孙度的卫兵,又一枪直刺公孙度,只一回合,公孙度便被刺落下马,气绝身亡。见到公孙度死了,他的所有军队士兵,尽皆丢掉武器向祖昭请降。祖昭命令将公孙度士兵收编到军队之中,同时下令好生对待公孙度家小,谁敢乱来,格杀勿论,至于公孙度的那些门客谋士,愿意投降的就投降,不愿意投降的就放走,让他们自谋出路。

公孙度的所有武将、谋士,几乎都选择了归降祖昭,唯独朱良既不投降也不肯走。最终劝说无效,祖昭下令赐其一死,然后名人将其厚葬。

祖昭既除掉了公孙度之后,回到辽东郡中,此刻得知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现在已经闹了分裂,孙坚回了江东,而袁术和他兄弟袁绍也闹了矛盾,各路诸侯各自为政,相互厮杀。而董卓兵败之后,肆意打劫杀戮洛阳富人,又将洛阳所有百姓驱赶出城,带往长安,命人将洛阳城农舍全部烧毁,现在的洛阳全然已经是一座死城空城。

董卓一路上纵容士兵奸淫百姓妻女,稍有抵抗或者走得慢者,就杀害他们,真是到了天人共愤的地步,可是几大诸侯之中却不思追董卓,而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而纷纷退守,之后曹操一人追击,却中了多重埋伏而吃了败站,曹操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带着残军彻底脱离了同盟,回到了陈留继续发展自己的军力。

而董卓到了长安之后,更是肆意乱来,没有人可以阻挡。他日日夜夜玩弄女性,或者随便找些人来杀了作了,完全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而吕布对于董卓似乎也是忠心耿耿,一旦有事,都是第一个站话来帮助董卓解围的。

祖昭心中暗想,这王允不会是将自己给他的书信弄丢了吧,怎么迟迟不见动静,按理来说,不多久就是董卓应该死的时候了,怎么现在还没有反应呢,派人立刻联系长安的信息部队,让他们时刻关注那里的情况。

辽东既平,现在诸侯都是各自为政,所谓朝廷也是名存实亡,祖昭直接干脆自封辽东郡太守,封陈有志为辽西郡太守,封苏德为辽东郡主簿,张远、赵孟分别为辽东郡左右都尉,统领辽东军队,而陈宫为祖昭麾下第一军师,总领军政和内政,实权紧次于祖昭。其余大小将领,尽皆封赏。众将得了祖昭的讽刺,心中皆喜,接下来就是大干一场的时候。

现在天下局势,四分五裂的,诸侯并起,谁都在为自己的势力和今后的发展谋划,如似孙坚,得了玉玺之后更是退守江东,当然就是有了称霸之心,哪会心甘情愿的听人吩咐。

第28章 ,黑箭之凶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80章 ,郡南之乱第27章第30章 ,邻县探查第63章 ,田楷李信第71章 ,围追堵截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章 ,辽东第33章 ,难得良将第66章 ,梦兆再灵第41章 ,断水决口第122章 ,刘虞听计第78章 ,县府一聚第27章 ,连夜追查第97章 ,鲜卑之犹第28章 ,势如破竹第113章 ,活捉敌将第38章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8章 ,官渡之战第10章 ,箭术之争第29章 ,调任辽东第4章 ,山原之外第1章 ,祖家少年第10章 ,箭术之争第81章 ,神医华佗第38章 ,事前约定第50章 ,功变为过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4章 ,渔阳张纯第126章 ,刺杀郡守第63章 ,田楷李信第50章 ,胡骑游射第77章 ,胡姬请缨第67章 ,销蚀硫磺第11章 ,新罗之豫第32章第76章 ,一有失误第43章 ,计策诱敌第35章 ,两地之思第64章 ,首战必败第51章 ,一酒一言第63章 ,田楷李信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44章 ,戎装出讨第74章 ,急转而变第25章 ,县令之豫第26章 ,冷面银枪第17章 ,韩当义公第28章 ,势如破竹第79章 ,势如破竹第67章 ,救场第10章 ,箭术之争第126章 ,刺杀郡守第43章 ,从长计议第10章 ,箭术之争第25章 ,突发事故第24章 ,局势扭转第72章 ,辛氏秋白第88章 ,四散斥候第26章 ,世道不平第70章 ,野兽战术第18章 ,西凉之祸第45章 ,猛将入营第21章 ,有所不受第82章 ,新鲜吃法第22章 ,夕阳西下第41章 ,无可说服第53章 ,指点兵马第84章 ,北地有狼第95章 ,英雄不善第36章 ,助公孙瓒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42章 ,事急而行第58章 ,公孙伯圭第20章 ,高奂之怒第13章 ,二月十一第47章 ,正面交锋第37章 ,公孙家意第65章 ,大军休整第45章 ,猛将入营第6章 ,航海之想第29章 ,调任辽东第92章 ,再次进言第89章 ,繁安有贼第49章 ,短兵相接第62章 ,对太守话第27章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4章 ,以少击多第42章 ,事急而行第48章 ,渔阳一屠第87章 ,千斤之火第89章 ,*之擒第115章 ,病魔袭军第72章 ,杀有余辜第96章 ,煽风点火
第28章 ,黑箭之凶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80章 ,郡南之乱第27章第30章 ,邻县探查第63章 ,田楷李信第71章 ,围追堵截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章 ,辽东第33章 ,难得良将第66章 ,梦兆再灵第41章 ,断水决口第122章 ,刘虞听计第78章 ,县府一聚第27章 ,连夜追查第97章 ,鲜卑之犹第28章 ,势如破竹第113章 ,活捉敌将第38章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8章 ,官渡之战第10章 ,箭术之争第29章 ,调任辽东第4章 ,山原之外第1章 ,祖家少年第10章 ,箭术之争第81章 ,神医华佗第38章 ,事前约定第50章 ,功变为过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4章 ,渔阳张纯第126章 ,刺杀郡守第63章 ,田楷李信第50章 ,胡骑游射第77章 ,胡姬请缨第67章 ,销蚀硫磺第11章 ,新罗之豫第32章第76章 ,一有失误第43章 ,计策诱敌第35章 ,两地之思第64章 ,首战必败第51章 ,一酒一言第63章 ,田楷李信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44章 ,戎装出讨第74章 ,急转而变第25章 ,县令之豫第26章 ,冷面银枪第17章 ,韩当义公第28章 ,势如破竹第79章 ,势如破竹第67章 ,救场第10章 ,箭术之争第126章 ,刺杀郡守第43章 ,从长计议第10章 ,箭术之争第25章 ,突发事故第24章 ,局势扭转第72章 ,辛氏秋白第88章 ,四散斥候第26章 ,世道不平第70章 ,野兽战术第18章 ,西凉之祸第45章 ,猛将入营第21章 ,有所不受第82章 ,新鲜吃法第22章 ,夕阳西下第41章 ,无可说服第53章 ,指点兵马第84章 ,北地有狼第95章 ,英雄不善第36章 ,助公孙瓒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42章 ,事急而行第58章 ,公孙伯圭第20章 ,高奂之怒第13章 ,二月十一第47章 ,正面交锋第37章 ,公孙家意第65章 ,大军休整第45章 ,猛将入营第6章 ,航海之想第29章 ,调任辽东第92章 ,再次进言第89章 ,繁安有贼第49章 ,短兵相接第62章 ,对太守话第27章第103章 ,董卓祸乱第4章 ,以少击多第42章 ,事急而行第48章 ,渔阳一屠第87章 ,千斤之火第89章 ,*之擒第115章 ,病魔袭军第72章 ,杀有余辜第96章 ,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