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战争成本

天还没有亮,刘璟便悄悄起床了,尽管他很小心,还是惊醒了身边的妻子。

“夫君,什么时辰了?”

陶湛怀孕已有七个多月,身子沉重,难以起身,刘璟连忙握住她的手笑道:“五更过了,不过还早,天还没亮,你继续睡吧!”

“这么早起来,要去军营吗?”

“不是,今天要去夏口,我好像给你说过。”

“你看我这记性!”

陶湛歉然道:“昨晚还把你的行李准备好,我现在就忘了。”

她连忙喊道:“包娘!”

包娘就是小包子,她在年初正式成了刘璟之妾,这也是因为陶湛有孕在身,不能房事,为了解决丈夫的生理需要,她便让刘璟纳了小包子为妾。

陶湛作为妻子,她极为重要的一个职责都是替丈夫延续子嗣,由于汉朝孩童的早夭率极高,贵如曹操都死不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生孩子才是有效的应对之策。

尤其对于刘璟,无兄弟姐妹,身份地位又非同寻常,因此他的子嗣延续就更显得重要。

所以,陶湛很早就考虑替丈夫纳妾,小包子是她早就看上的小妾,不仅仅是因为小包子侍候刘璟六年,当然,这也是主要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小包子的旺子相,她的腰肢很细,但臀部却又大又圆,而且胸脯也很大,这就保证有足够的奶水。

这就是典型的旺子之相,是很多人家梦寐以求的儿媳,陶湛同样早就定下她为丈夫的小妾,而不准丈夫把她嫁给亲卫军官。

小包子就住在侧房,所以小妾有时又叫偏房或者侧室,她立刻穿了衣服过来,“夫人,公子要出发了吗?”

“嗯!你去收拾一下吧!帮公子洗漱,还有,路上要好好照顾公子。”

“我知道了!”

小包子不敢看刘璟,转身跑了出去,刘璟有些无奈,对陶湛笑道:“我不用带她去,让她留下来照顾你,我更放心一点。”

陶湛抿嘴一笑,“我知道你的,让她去吧!家里有这么多佣人,少她一个也无妨,而且她照顾你起居我才放心。”

这时,陶湛的两名贴身丫鬟也进来了,扶陶湛起身,刘璟便转身出去洗漱了。

刘璟刚进起居室,小包子丰满而温暖的身子便钻进了他怀中,搂着他脖子撅嘴问道:“你不想带我去吗?”

有了深一层的关系,两人间也更加亲密了,刘璟亲了一下她的红唇,见旁边无人,双手便从后面伸进她裙里,用劲捏了捏她圆润的臀瓣,笑着在她耳边低语道:“除非你答应上次之事,我就带你去。”

小包子脸一红,扭捏地点了点头,“那好吧!”

刘璟坐下,小包子在身后给他梳头,问道:“公子,我听说要打大仗了,是真的吗?”

“你听谁说的?”

“城里都这样说,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都在屯粮,米价已经涨到一斗八十钱了。”

刘璟眉头一皱,他几天前才问过,斗米四十钱,怎么才几天便翻了一倍?

“斗米八十钱,是真的吗?”

“我骗你做什么,昨天下午我娘告诉我的。”

刘璟有点坐不住了,战争还没开始,自己倒先乱了阵脚,这样可不行,他必须要和徐庶他们谈一谈才行,本来刘璟准备一大早出发,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小包子,我们中午再走,到时我派士兵来接你上船。”

“那得说好了,答应的事情就别赖帐!”

小包子拿着梳子想敲下去,她常常见到主母这样笑着敲刘璟的脑袋,但犹豫一下,她还是不敢,娘昨天告诉她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妻子可以做,但小妾却不能做。

.......

天渐渐亮了,在武昌城的罗桥口便已热闹异常,罗桥是漕河入城的第一座桥梁,这一带方圆数里,便以这座桥梁命名,叫做罗桥口。

罗桥口是武昌城,乃至整个江夏甚至荆州的货物集散中心,这里有长达两里的码头,有大大小小数千家店铺,各种仓库更是不计其数,大量货物从这里进出,每天有数万人在罗桥口讨生活。

这些天由于战争流言的影响,很多人天不亮便赶来排队了,在十几家米铺前,都派着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各种口袋。

这时,一队骑兵簇拥着几辆马车到来,从马车上下来五六名高官,很多人都认出了为首的年轻男子,正是他们的荆州牧。

而旁边的另一个高官,大部分人也认识,正是长史徐庶,众人纷纷给他们让开一条路。

除了刘璟和徐庶之外,还有江夏郡丞伊籍,武昌县令董允,以及长史从事蒋琬,他们一起陪同刘璟前来集市现场处理粮价问题。

事实上,官员们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但有些事情不好说,必须要让刘璟自己亲自来了解,他便知道问题结症在哪里了。

众人走到一家米铺前,店牌上写着‘汪记米铺’,在店门上方挂着一块青石板,上面用炭笔写着今天的粮价,米每斗八十五钱,麦每斗七十钱,比小包子告诉他,每斗八十钱又涨了五钱,在正常时期,斗米不过二十钱,现在足足涨了四倍。

米店的东主是一个中年男子,长得又黑又胖,他早迎了出来,下跪见礼,“小民汪石拜见州牧大人!”

“我有几句话要问问你。”

刘璟看了一眼身后的买米人,又道:“到里面去说吧!”

汪东主慌忙将刘璟和几名高官请进内堂,又命伙计上茶,忙碌半天,这才垂手站在刘璟面前,刘璟淡淡问道:“我想知道,为什么米价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居然涨了四倍?你告诉我原因。”

汪东主嘴唇动了动,不知该怎么说,半晌,他才小心翼翼答道:“是因为传言要战争了,所以开始恐慌,米价自然上涨。”

“是吗?”刘璟冷笑一声问道:“是你店里的储粮不足了吗?还是你觉得大家都卖高价,你若卖低价就变成异端,或者是觉得有钱不赚是傻子?”

刘璟的语气十分严厉,汪东主吓得跪了下来,连连磕头,“回禀州牧大人,都不是这样。”

“那是怎么回事?”

“是因为我们的进价贵了,一斗米进价原来是十五钱,所以卖二十钱,现在进价是六十钱、七十钱,所以也只能卖高价,州牧大人若不信,可以查我的帐本。”

刘璟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源头的价格涨了,他点点头,语气稍稍缓和:“那是谁控制了米价?我是问,谁卖米给你们。”

“小人不敢说。”汪东主低下头,胆怯地小声道。

“说!”刘璟重重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汪东主吓得一哆嗦,终于低下头道:“是...是陶氏商行。”

刘璟一呆,千万条线索汇聚在一起,这才终于让他恍然大悟,“原来是陶家!”

他忽然回头向徐庶等人严厉地望去,他们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不肯对自己直说。

面对刘璟严厉的目光,徐庶很无奈地摇了摇头。

........

“徐长史,你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制止,为什么任由陶家涨价!”

马车里,刘璟心中极为不满,直截了当地质问徐庶道:“难道就因为陶家是我妻子的娘家?”

徐庶仿佛知道刘璟会这么问,他也并不惶恐,依旧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们确实知道粮价大涨是陶家的操纵,事实上,陶家也事先请示过我们,这是我们集体决定的,准许陶家涨价,是陶家的地位无关。”

“为什么?”刘璟也渐渐冷静下来,既然是官府的决定,他要知道是什么原因。

“战争需要军费,每个人都需要承担战争的军费开支,而不是全部由陶家掏钱,那样对陶家不公,事实上,所有人花高价买米的钱,很大一部分变成了战争军费,我觉得这不是坏事。”

刘璟刚开始是以为陶家利用他的关系,哄抬粮价,大肆揽金,所以令他十分愤怒,但现在反馈的情况却是官府有意纵容,目的是为了变相募集军费,这让刘璟怒气消了大半。

“现在军费不足吗?”半晌,刘璟才问道。

徐庶苦笑一声,这半年多来,刘璟只关注军队强大,只关注士兵训练,只关注战备,却很少过问江夏的钱粮开支,本来,仅靠江夏、长沙、安陆三郡要支撑六万军队,就已经很吃力了,虽然又得了襄阳,但也于事无补。

又经历了半年多的战备,江夏官仓早已倾空,如果不是江夏已经难以承受这场大战的军费,他也不会出此下策,用涨粮价的办法来募集的军费,只要他们控制住粮价上限,影响也不大。

徐庶默默点头,叹息一声道:“军粮可以支撑半年,但钱已经没有了。”

刘璟当然知道,平时士兵们训练,只要保证粮食便可,不用耗费军饷,可一旦开战,就要有军饷支出,还有伤亡将士的抚恤,立功将士的奖励,这些都需要钱,说到底,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财力。

刘璟只得说道:“那就自己铸钱吧!虽然荆州没有江东德兴县那样的大铜矿,但也有西塞的绿铜山古矿山,可以冶铜铸钱,本来这些矿山是江夏的后备财富,不想轻易动用,现在也顾不得了。”

徐庶面露难色,“启禀州牧,我们也想到了采矿炼铜,只是苦于劳力不足,如果当初一万多曹军战俘用来开矿倒也不错,只可惜....”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说也没有用!”

刘璟有点不高兴地打断了徐庶的话,又道:“既然开矿劳力不足,那就动员大户人家捐铜器,在黄祖的财宝中,我记得还有一批铜器,全部用来铸钱,其余黄祖的财物也统统卖掉,这些富贵之物正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属下明白了,一定会全力施为!”

这时,刘璟又低声道:“还有荆州的众多世家,不妨想个办法让他们出出血,比如江夏出现一股新的黄巾盗匪,只是要做得尽量隐秘,不得泄露。”

徐庶有些为难,“启禀州牧,这种事情很难隐瞒,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吧!属下还是想办法劝劝他们。”

“哼!”刘璟冷笑一声,“这些世家大多是墙头草,这个时候拍曹操马屁还来不及,怎么会帮我们。”

但徐庶始终不肯接受刘璟的方案,他又劝道:“可是州牧要坐稳荆州,还得靠他们支持,最好还是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我想只要一家家拜访,他肯定会拿出一部分钱来。”

刘璟感觉到了徐庶的倔强,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得放手了,“既然如此,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我就不管了,另外,我要交代一句,粮价的上限就是斗米八十钱,涨一钱都不行。”

第610章 血战西城(下)第942章 争夺乌程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93章 好消息第354章 蕲春风云(一)第512章 引刀待发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196章 黄家地产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21章 一简战书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211章 紧急对策第365章 绿铜矿山第459章 达成共识(中)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46章 蜀道行军第853章 雍县军议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806章 御史台新官第297章 荆州来人第552章 笼络世家(上)第635章 合肥激战(上)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1085章 陈群的心思第765章 江东风云(九)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896章 地价的烦恼第28章 初临武昌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66章 华丽一笔第70章 刘备的思虑第450章 鲁肃使楚(中)第917章 贾诩献策第698章 最后的收获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855章 仲达出使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1088章 龙骨水车第482章 司马懿献计第1111章 邺都隐忧第642章 再谈条件第522章 智取武阳第351章 大获全胜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202章 夫人路线第240章 痛惜第1008章 刘曹联姻(上)第538章 马超造反第993章 顺水人情第640章 江北血战(上)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67章 竹林试刀第33章 刘表的心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119章 诱军出城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647章 邺都风起(中)第632章 两根硬骨头第557章 走投无路(下)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39章 来易走难第172章 战争阴云迫近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55章 试探进攻第714章 毫无诚意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131章 婉拒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699章 交州统一第252章 主帅之争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117章 攻打井陉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101章 积极营救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664章 援军到来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259章 初到邺城第392章 功亏一篑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14章 果断与模棱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
第610章 血战西城(下)第942章 争夺乌程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93章 好消息第354章 蕲春风云(一)第512章 引刀待发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196章 黄家地产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21章 一简战书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211章 紧急对策第365章 绿铜矿山第459章 达成共识(中)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46章 蜀道行军第853章 雍县军议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806章 御史台新官第297章 荆州来人第552章 笼络世家(上)第635章 合肥激战(上)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1085章 陈群的心思第765章 江东风云(九)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896章 地价的烦恼第28章 初临武昌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66章 华丽一笔第70章 刘备的思虑第450章 鲁肃使楚(中)第917章 贾诩献策第698章 最后的收获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855章 仲达出使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1088章 龙骨水车第482章 司马懿献计第1111章 邺都隐忧第642章 再谈条件第522章 智取武阳第351章 大获全胜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202章 夫人路线第240章 痛惜第1008章 刘曹联姻(上)第538章 马超造反第993章 顺水人情第640章 江北血战(上)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67章 竹林试刀第33章 刘表的心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119章 诱军出城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647章 邺都风起(中)第632章 两根硬骨头第557章 走投无路(下)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39章 来易走难第172章 战争阴云迫近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55章 试探进攻第714章 毫无诚意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131章 婉拒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699章 交州统一第252章 主帅之争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1117章 攻打井陉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101章 积极营救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664章 援军到来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259章 初到邺城第392章 功亏一篑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14章 果断与模棱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