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洛阳惊变

就在刘琦为两个女人莫名其妙的发怒而悲愤不已的时候,在洛阳也同样有人因为情而悲愤不已。

这个悲愤不已的人乃是大汉的天子,整个大汉天下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但却是最无权、最窝囊的一个男人,后来被谥为汉献帝的刘协。

当初献帝为了能够册封刘琦为王,为大汉的复兴创造希望,不惜答应曹操的要求,贬皇后伏寿为贵妃,立曹操之女曹节为后。

后来献帝见与伏后情深,在伏后“无罪”的哭诉下决心动摇,数月之内没提废立之事,曹操等不及了,便剑履上朝,逼迫献帝当庭下旨,贬伏后为贵妃,立其女曹节为后。

伏后受到羞辱,又想起当年董贵人被曹操所杀之事,心中怨愤,便向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信,要求其父暗暗联结楚王刘琦,阴图曹操。伏完不敢那么做,便将书信藏了起来。

建安十四年,伏完因病去世,他的儿子伏典继承了爵位,但却受到了国舅曹丕的压迫,心中愤恨,后来伏典偶然发现了姐姐伏寿写给父亲伏完的书信,便决定按照新中所说,暗中联络刘琦,共图曹操,可是哪里知道他派出去的使者还没有出城门,就被守城的夏侯渊长子夏侯衡发现了破绽,使者大惊之下意欲逃走,被当众斩杀。

夏侯衡从使者身上搜出书信,大惊之下立刻送给曹操。

曹操读了书信也是悚然一惊,如果伏典真的与刘琦勾结的话。一旦有了机会,自己的老命恐怕就保不住了。不由得拍案大怒道:“大胆伏寿,本王念着旧情,这才将你降为贵妃,并未赶尽杀绝,可是你却心怀妒意,并唆使大臣暗害朝廷重臣,今日若饶了你,我曹字就倒着写。”

说完之后。立刻命令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令王朗持节策诏,直奔皇宫,将皇贵妃伏寿扔进暴室,施以幽闭之刑。

当时献帝在外殿,请郗虑坐下,只见伏寿批发赤足来到他的面前,哭着说道:“陛下以九五之尊。臣妾与陛下相得多年,难道就不能保住臣妾一命吗?”

献帝眼中含泪,轻轻叹道:“我都不知道我自己何时会送命,如何能够保得住你?”

之后又看着郗虑,轻轻问道:“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郗虑沉默不言。淡然相对。

随后献帝便听到消息,伏寿被扔进暴室,用了幽闭之刑,不堪折辱,自杀身亡。所生两个皇子也尽皆被鸩杀,其中还包括当朝太子。

而伏寿的兄弟及宗族有百余人被杀。母亲、嫂子、弟妹等十九人被流配到幽州。

事发之后,司马懿来到丞相府,对仍然兼任丞相的曹操说道:“主公虽然除了伏后,去了一个大患,但是要防备刘琦会以此为借口,对洛阳发动进攻,此人这几年在雍凉并等地站稳了脚跟,再加上三年的经济恢复,正要想着对我军一战,如今有了这么好的借口,绝不会错过机会。”

曹操呵呵笑道:“本王自然想到了刘琦小儿要来,但是本王却不害怕,因为这三年的恢复,本王的冀州和幽州等地也实力大涨,即便是中原的兖州、豫州和青州,也都收获了粮食百万斛,我们也在实行均田令,治下府兵有二三十余万,再加上各地镇守的正规兵,总数不下于五十万,其中还有幽燕以及并州铁骑大约十万,乌桓骑兵五六万,在这样强大的力量面前,就算刘琦进攻本王也不怕。更何况,就算本王不处决伏贵妃,刘琦小儿也一定会找借口对付我们的,现在本王主动挑起事端,又提前做好了安排,我倒看刘琦小儿能奈我何?”

司马懿略想了想便说道:“大王早有安排,想必不会出现错漏,不过下官还是有些顾虑,这顾虑主要来自于像伏典这样的内贼,虽然伏典伏诛,但是朝中却未必没有阴谋反叛、或者暗中同情汉室的人物,就如当年的荀彧,大王对其如此恩遇,可是他却念念不忘汉室,即便如此,大王念故旧之情,让他到合肥督军,可他却无耻的变节,投靠了刘琦,呵呵,之前荀彧在襄阳公开宣称,只是寄居襄阳,并无变节之举,可是其子荀恽潜逃襄阳,便可直接拆穿了他的谎言。微臣一直到现在都不明白,荀恽是如何逃离固若金汤的洛阳城的?”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不由得脸色一沉,缓缓说道:“你莫非是怀疑这里面有人与他勾结?”

司马懿正色说道:“微臣如何敢随意怀疑他人?但是如今的情况确实由不得人不怀疑,因为据微臣所知,当日屯守东城门的将领名叫郭诞……”

“郭诞?”曹操闻言,眼睛不由自主的眯起来。

这个人他知道,乃是颍川人士,字元奕,与荀彧、荀攸叔侄乃是同乡,后来经过荀攸的举荐,成为他的部将,甚至还一度做过他的监军,此人因是颍川人士,又受到荀攸举荐之恩,素来与荀彧、荀攸叔侄交厚,所以,如果说此人帮助荀恽逃走,绝对是有可能的。

在历史上,许多明主在晚年都会犯下一些错误,秦始皇如是,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等人都如是,三国的这三位开国君主也都没有避免,刘备因为夷陵之战遗恨终生,孙权因为猜忌好杀,导致宫廷混乱,曹操的奸雄本性也显露无疑,荀彧、崔琰、孔融、杨修等人,或因政见不合,或因立储问题,纷纷遭到贬谪或杀害,而如果遇到了像伏完、董承之类奉了皇帝密诏图谋于他之人,更是毫不留情的斩杀,其中的崔琰仅仅是因为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就遭到了猜忌,被下狱进而赐死。

而现在的曹操因为之前在争夺关中之时的一场大败,刘琦的大军已经来到函谷关外,直逼洛阳,洛阳城内更是有许多所谓的大汉忠臣心中浮动,准备侧应刘琦夺取洛阳,这自然更加剧了曹操的猜忌之心,导致他渐渐产生了一种“宁杀错,不放过”的心理。

连捕风捉影的猜忌都不会放过,自然更不会放过那些查有实证的“谋反”,所以曹操才果断的处死了伏寿一家,以杜绝后患,同时也是给朝臣一种威慑,让他们再不敢对自己心生反意。

而司马懿正是把握住了曹操这样的心理,这才在曹操面前献谗言,诋毁荀攸。

其实如果论军事才能,司马懿要比荀攸差上一筹,但是在玩弄政治手段这方面,却远比荀攸高明,再加上荀彧“叛降”对荀攸造成的不利局面,所以这一次的中伤竟然让他轻易得手。

果然,曹操在闻言之后就下令御史大夫郗虑查证荀攸是否有意放走荀恽,结果经过一番查证,郭诞招认,当初放走荀恽确实是得到了荀攸的授意,曹操便下令将荀攸贬为谏议大夫。同时将司马懿任命为侍中。

荀攸当初帮助荀恽离开,本来只是念着与荀恽的兄弟之情,并没有丝毫对曹操的不忠,他本以为反正他的叔父荀彧已经离开魏国了,向其送还家眷或许还能换取其日后对曹操的感恩,关键时刻也许能够对曹操产生一些帮追,却没想到曹操经过渭南之战战败和伏典反叛之后,猜忌之心已经空前严重,又经过司马懿的挑拨,对他产生了怀疑,结果竟然被他从侍中贬为谏议大夫。

愤懑之下的荀攸生了一场大病,顺势告假在家,从此彻底远离了曹操的权力中枢。

如此一来,在曹操的谋士之中,能够和司马懿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程昱一人了,然而程昱此人知道司马懿受宠于曹操,再加上已是七十余岁高龄,早已在三年前就缴还兵权,终日闭门不出,即便是曹操偶尔想起来想要问计,也都推说老迈。

也正是因为程昱如此见机,司马懿才对他很是放心,并没有谗言相加,让他安度晚年。

过了不到一个月,曹操杀死伏皇后一家、鸩杀太子和另外一名皇子的消息就传到了襄阳。

刘琦闻讯大怒,立刻下令起兵讨伐曹操,说曹操身为汉臣,竟然威凌君父,擅自废立皇后不说,还敢将皇后处死,并且鸩杀太子,实乃人神共愤,罪恶之深罄竹难书。

“本王身为汉室宗亲、大司马、太子太傅,当尽起兵马,戮力讨贼,为大汉重申国运,为含冤而死的伏皇后以及太子伸冤报仇,反能得反贼曹操之首者,赏钱一亿,爵封万户侯……”

随后的时间里,只见南阳的吕蒙、雍州的周瑜、并州的庞德、扬州的徐庶、徐州的魏延大军尽皆调动起来,凉州的马超、交州的司马芝以及益州的黄忠作为作战的大后方,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和人员,随时奉命予以支援,而刘琦则亲率两万亲兵、两万无当飞军和五万府兵,前往南阳,回合吕蒙大军,准备攻略豫州,然后以此为跳板,与周瑜、甘宁夹攻洛阳,这一次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一定要攻克洛阳,勤王靖难。

于是,在三年的短暂和平之后,神州大地上再次燃起了烽火,南北双方出现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第74章 虞翻归心第432章 两虎相争第241章 孟获归降第24章 伏击与反伏击第177章 山阴城破第349章 枭雄末路(四)第378章 黄月英的伤痛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361章 渭南之战(三)第376章 加封诏书第362章 渭南之战(四)第29章 从天而降的援军第23章 五溪蛮族第364章 渭南之战(六)第224章 议取西川第506章 噩耗频传第17章 长沙太守第499章 代郡之争(五)第285章 另类的报复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87章 匈奴之祸根除第276章 得人之盛第348章 枭雄末路(三)第119章 野心家孙权第240章 二擒孟获第351章 曹仁的妙计第273章 苦训第456章 血战濮阳(三)第346章 枭雄末路(一)第81章 刘晔归心第283章 韩遂的决定二百一十五章 喜忧参半第390章 孙尚香的心声第42章 挥泪斩将第463章 大战终结第70章 豫章归降第418章 惭愧的张辽第174章 孙权的哀叹第23章 五溪蛮族第267章 陌刀!第349章 枭雄末路(四)第36章 平定零陵第199章 关羽之死第42章 挥泪斩将第196章 计取南阳第245章 张鲁心服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507章 重归一统第254章 平叛(二)第116章 太史慈第320章 汧水大战第87章 庐江之争(四)第499章 代郡之争(五)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195章 南阳之失第289章 允吾之战(一)第7章 破敌之策第59章 初攻临湘第72章 周瑜的妙计第302章 刘琦出兵第225章 大军出征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365章 劝降庞德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86章 庐江之争(三)第82章 败坏刘琦的名誉第316章 杀父之仇第60章 中计了!第121章 孙策之死(二)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61章 毛玠的难题第128章 荆襄剧变(五)第427章 与张飞的约定第293章 贾诩的妙计第3章 请令第48章 荆州犁第266章 科举制第242章 攻下雒县第65章 临湘城破第432章 两虎相争第153章 敢于抗命的周瑜第424章 迁都邺城第311章 离间之计(三)第98章 刘琦大婚(五)第32章 酃县解围第59章 初攻临湘第109章 贾诩的毒计(二)第183章 够得着吃不着第47章 万世之功第5章 义阳魏延第412章 勇夺谯郡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39章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第235章 王粲的惊人记忆第231章 计取巴郡(二)第190章 贪婪的刘琦第290章 允吾之战(二)第80章 迫降刘晔第397章 忧思之情第53章 遭遇伏兵
第74章 虞翻归心第432章 两虎相争第241章 孟获归降第24章 伏击与反伏击第177章 山阴城破第349章 枭雄末路(四)第378章 黄月英的伤痛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361章 渭南之战(三)第376章 加封诏书第362章 渭南之战(四)第29章 从天而降的援军第23章 五溪蛮族第364章 渭南之战(六)第224章 议取西川第506章 噩耗频传第17章 长沙太守第499章 代郡之争(五)第285章 另类的报复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87章 匈奴之祸根除第276章 得人之盛第348章 枭雄末路(三)第119章 野心家孙权第240章 二擒孟获第351章 曹仁的妙计第273章 苦训第456章 血战濮阳(三)第346章 枭雄末路(一)第81章 刘晔归心第283章 韩遂的决定二百一十五章 喜忧参半第390章 孙尚香的心声第42章 挥泪斩将第463章 大战终结第70章 豫章归降第418章 惭愧的张辽第174章 孙权的哀叹第23章 五溪蛮族第267章 陌刀!第349章 枭雄末路(四)第36章 平定零陵第199章 关羽之死第42章 挥泪斩将第196章 计取南阳第245章 张鲁心服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507章 重归一统第254章 平叛(二)第116章 太史慈第320章 汧水大战第87章 庐江之争(四)第499章 代郡之争(五)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195章 南阳之失第289章 允吾之战(一)第7章 破敌之策第59章 初攻临湘第72章 周瑜的妙计第302章 刘琦出兵第225章 大军出征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365章 劝降庞德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86章 庐江之争(三)第82章 败坏刘琦的名誉第316章 杀父之仇第60章 中计了!第121章 孙策之死(二)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61章 毛玠的难题第128章 荆襄剧变(五)第427章 与张飞的约定第293章 贾诩的妙计第3章 请令第48章 荆州犁第266章 科举制第242章 攻下雒县第65章 临湘城破第432章 两虎相争第153章 敢于抗命的周瑜第424章 迁都邺城第311章 离间之计(三)第98章 刘琦大婚(五)第32章 酃县解围第59章 初攻临湘第109章 贾诩的毒计(二)第183章 够得着吃不着第47章 万世之功第5章 义阳魏延第412章 勇夺谯郡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39章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第235章 王粲的惊人记忆第231章 计取巴郡(二)第190章 贪婪的刘琦第290章 允吾之战(二)第80章 迫降刘晔第397章 忧思之情第53章 遭遇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