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

章武二十三年三月,荀攸在陪同刘备南巡的过程当中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刘备怀着悲恸的心情,将荀攸遗体送回洛阳,安葬于公卿陵园。

陈暮还在守孝期间,也因特殊情况而来洛阳参加葬礼。

是夜。

洛阳公卿陵园外的行宫当中,刘备、关羽、张飞、陈暮、沮授、荀彧六人喝得酩酊大醉, 睡在了这里。

邙山设立的帝王陵园和公卿陵园都非常大,每个占地都有数十平方公里。

各个区域与各个区域之间都有不同的划分,刘备为自己的臣子选择的墓葬区域,都是陵园中风水最好,地势也是最好的地方。

而在两处陵园的山脚下,还修建了行宫,为的是方便举行葬礼、停灵、发丧、守夜等作用。

能葬在这里的都是大汉正二品以上的三公九卿、内阁成员、上将级别、诸侯以及皇室成员, 有资格为其发丧的都是皇帝、公卿以及公卿的家属。

因此修建的行宫也颇为壮大,每次公卿病逝, 除了数千仪仗队和随行发丧人员以外,还有大量葬礼参加人员,为其提供发丧和居住作用。

所以现在汉朝的公卿和皇室成员死后,除了公卿的家属以外,想公卿的朋友、对其感情比较深的人,往往都会居住在这里几日守灵。

荀攸也是跟随刘备集团资历比较老的成员了,虽然正式加入的时间是在讨董之后,但在那之前,他们就已经多次合作,荀攸还担任过刘备的下属的县令,也曾谋划对付丘力居。

虽然荀攸后来因为叔父荀和的原因而在袁绍那待过一段时间,但从那时候起,双方就已经建立起了不错的感情, 一直到后来正式加入,也是迅速成为核心团队成员。

如今又一位最早班底离世, 带给刘备的是无尽的哀伤和悲痛。

午夜过后, 行宫的天子居所内, 许褚如铁塔一般守护在寝宫门口, 刘备迷迷糊糊间,

从睡梦中醒来,不自觉喊了一句:“良弼,良弼。”

许褚走过来,轻声说道:“陛下。”

刘备茫然睁开眼,两眼有泪花,意识渐渐回到身体当中,才想起来典韦已经去世六年了,便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苦笑道:“仲康,刚才倒是梦见良弼和子义他们了。”

“陛下请节哀。”

许褚瓮声瓮气道:“臣去给陛下端一碗水。”

“嗯。”

刘备点点头,从床上爬起来,披了件外套缓缓走出宫门。

许褚端了一碗清水走来。

刘备接过一口饮干,才感觉到口中的苦涩消退了一些,远远地忽然注意到远处月光下,那小山坡上的凉亭里,似有一个背影矗立。

公卿陵园的行宫虽是建在山脚, 但也是建在山脚的坡上, 从这里离远处洛阳地平线约有二三十丈高的距离。

所以站在行宫外便能俯瞰洛阳城。

那人影就背对着宫殿, 负手而立,似乎站在宫外的凉亭中看着远处城池。

“是四弟吗?”

刘备看不清楚人影模样,但轮廓却有些熟悉,便问许褚。

许褚答道:“是丞相,他说睡不着。”

“嗯。”

刘备把碗递回给许褚,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便向着凉亭走去。

洛阳的三月正是春季,许是到了寒食节,夜半时分下起了小雨,春风微寒,吹动着陈暮身上的长袍飘飘。

他今年已经56岁了,面目虽然不算苍老,看着像40岁上下,但两鬓斑白,头发也渐灰,目光深邃而又悠长地俯瞰着山下的洛阳城市。

此时的洛阳,正灯火通明,全城的街道灯光照耀,宛如一座没有夜晚的城市。

电气时代到来了。

电力的制造很简单,初中物理知识而已,任何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回到古代,只要有一定资源和不错的动手能力,利用理论知识不难制造出电力。

难的是储存。

储存方式青州泰山学宫的物理学院和化学院共同研究了二十多年,最终才成功制造出了蓄电池。

从章武十二年,洛阳城内的第一次电灯展示之后,到如今又是十一年过去。

大汉电网成功在洛水建造第一个水电发电站,十年下来,洛阳城内大大小小的电线杆不计其数,夜晚时,将整个城市都变得了一片白昼。

这不是玄幻,是现实。

因为后世历史上法拉第于西历公元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并且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后。47年后,1878年法国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沿革水电站。

而当初马钧通过陈暮的帮助发现电磁感应,是在西历公元186年,那时电力就已经通过电磁感应制造了出来。

只是受到储存困扰,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而已。

所以在20多年后,成功研究出蓄电池,解决了储存问题之后,相应的水电站也蕴育而生,到7年前洛水水电站施工结束,从发现电力到制造水电站,过程是30年。

靠着陈暮已经拥有的知识,仅仅把这个过程加快了17年的时间。可见科学的发展也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这也让陈暮颇为感慨,以前他觉得拥有自己的知识之后,大汉的科技一定会发展得很快。

但真到了一个一穷二白的世界之后才明白,一个农业文明想迅速进步成工业文明,如果没有前人积累和帮助,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科技的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忙活了快四十年,也仅仅只是把大汉提升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初级阶段,要想真正整个大汉完成飞速提升,至少还得五十年,甚至上百年。

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他的尸体都已经变成一堆白骨了吧。

“四弟。”

正在陈暮看着山下的满城灯火感慨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醇厚的声音。

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自己的老大哥刘备。

“大哥。”

陈暮扭过头,轻声道:“还没睡?”

刘备走在他身边,跟他一样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的洛阳城,摇摇头道:“刚才梦到良弼和子义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陈暮说道:“死亡不可避免,但至少在活着的时候,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世铭记,那便是死而无憾了。至少良弼和子义,都做到了这一点。”

“公达也是。”

刘备回过头看了眼行宫,那里大堂里还摆放着荀攸的棺材,明日才会下葬。

陈暮笑道:“大哥看看,这洛阳如何?”

刘备答道:“从未有过的景象。”

“单凭这一点,大哥的功绩就已经前无古人了。”

“这都是四弟的功劳。”

“若无大哥,又如何有我施展拳脚之处?”

“哈哈哈。”

刘备被他逗乐了,指着他道:“你呀,总是变着法让我开心。”

陈暮摇摇头道:“自从这些年良弼子义元皓他们离世之后,大哥也会觉得心中忧虑吧。”

刘备坦然道:“是啊,我也惧怕死亡。”

“谁都惧怕死亡。”

陈暮说道:“但大哥也不要忘记,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愿望就是匡扶汉室,如今汉室江山已定,甚至比之从前还要强大,那就又有什么遗憾的呢?万事万物,逃不过一个顺其自然与不忘初心即可。”

相比于到老惧怕死亡的刘备,陈暮其实看得很开。一是他活过一世,二是他即便是穿越之后,这一世的人生依旧很精彩。没有什么让他感觉后悔的,自然也就没什么遗憾。

“顺其自然,不忘初心?”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北方,轻声道:“四弟,这一次,你一定要记得跟我回一趟涿郡呀。”

陈暮认真道:“放心,大哥,守孝之后,我们就一同回桃园看看。”

人都喜欢回到自己最初最在意的地方。

刘备心心念念了桃园很多年了,但这些年下来多有事情耽搁,要么是陈暮出去调研,要么是关羽张飞领兵出征,总归是没机会去看一看。

这次刘备出巡,除了巡视天下,去看看这些年大汉各地的发展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小原因,那就是回一趟桃园。

那里或许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一处栽满了桃树的普通庄园而已。

但那是刘备最美好的回忆。

他的青春。

他的人生起点。

也是他与三个兄弟最快乐的时光。

“陛下。”

正在此时,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刘备和陈暮回过头,看到沮授和荀彧站在那里。

两个人都没有睡,不知道是睡不着,还是像刘备一样睡着了又醒来。

“坐下看看吧。”

刘备招呼他们一起坐下。

夜已经深了。

春风轻轻吹拂着山岗,碧草随风摇摆。

四个都已经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坐在凉亭里,吹着风,看着山下的城市。

这是一个由他们缔造的世界。

不管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但至少现在,大汉正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四月初,刘备再次启程南下,陈暮也回青州继续守孝。

荀攸的死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损失,但没有人能永远活着,人不能只停留在回忆里,什么事情都得向前看。

所以在为荀攸发丧,并且安排了所有后事之后,刘备也继续他巡视整个大汉的路程。

而作为内阁次相,荀攸死后亦是入了桃园殿,谥号“敬侯”。

开国功臣们已经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大汉的脚步不能停下,还是得继续宛如车轮一般滚滚向前。

章武二十三年五月,刘备第一站是到了南都襄阳。

之所以走了一个月,是因为他沿途视察了不少地方,比如平顶山的煤矿厂,河南的不少钢铁厂,了解了一些如今大汉的钢铁产量等情况。

到了襄阳之后,他又视察了荆州的水运情况,目前京杭大运河西通川蜀,南通广州,除了关中和川蜀不能直通以外,作为整个南方航运的交通枢纽,此时的汉口地区,也就是后世的武汉,亦是得到了迅速发展。

因为从川蜀出来的船只可不会去襄阳,他们要么南下去广州,要么东去扬州,只有北上去的时候才会途径襄阳。所以汉口就成为了三方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反而比襄阳更加重要。

因此在察觉到这一点后,刘备与跟随的几个朝中大臣商议,认为此地更适合荆州的发展,于是便决定把荆州的治所转移至汉口,带动汉口的发展。

这个决定无疑是个风向标,这意味着将来不久之后,襄阳就会失去它的南都地位,转而被汉口取代。

虽然襄阳本地人可能不太愿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一个地域的发展需要有它的区位优势,后世甘肃某个村庄,更广州一个叫深圳的渔村比起来,没有任何可比性。

大家都是村子,深圳只需要30年就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而甘肃的村庄也许300年都发展不起来。

这就是区位优势带来的变化。

把荆州治所移至汉口的事情倒是迅速定下,汉朝移动治所非常频繁,并不是个什么大新闻。

但嗅觉灵敏的荆州各大世家,也都已经开始纷纷往汉口迁徙,抢先占领地盘。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田土越来越不重要,世家豪强们对田地的热忱亦是渐渐消散,转而代之的,则是工厂以及商品经济。

严格来说,汉朝的世家豪强也都可以算是商人,之前是粮商。他们往往拥有大量的田地和佃户,收到的粮食基本都会卖出去,比如徐州糜家,冀州甄家都是如此。

然而新兴产业替代了传统的农业商贸,农产品越来越不值钱,家族要想发展和延续,就必须转型。

其中有大量落伍者,最后从原来的世家豪强,转变成了落魄贵族,除了祖上曾经阔过的名头以外,跟现在依靠工厂和商贸起家的新兴贵族完全没得比。

有些像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那些抱着爵位头衔和一座打理修缮要花费巨额资金城堡的老旧贵族一样,他们除了贵族身份,在新时代到来之后,基本就是坐吃山空,而无半点前途。

现在也是如此。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除了城市土地以外,农村田地不再成为财富的时候,地主和庄园主,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刘备在荆州待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他是一个做事实的君主,所以并不是走马观花一样都一个地方就四处看看风景就离开,而是会解决当地的事情,考虑当地的发展。

在以前是陈暮干的活,但与陈暮待久了之后,一些基本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也得到了提升,再加上身边有一堆谋士帮助和策划,再怎么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包括把荆州治所移至汉口,叮嘱荆州官员要保证发展, 兴建码头和仓库,还有大量劳工问题,所有码头的搬运工,在船舶公司雇佣的时候,都必须给足加钱,严令禁止拖欠工资或者不给工钱的行为。

而且刘备还是明确了责任划分和制度,一旦发现有压迫劳工的行为,不止涉事公司会面临清算。就连相关的官员都逃不了干系,可以说非常看重底层工人的生存状况。

这些事情倒不是他自己领悟,而是陈暮经常对他灌输的结果。因此刘备也对压迫和剥削者非常厌恶,洛阳城修建的路灯,就是为他们而准备。

到了八月份,刘备解决了不少问题,视察了很多地方,才离开荆州,乘船去了一趟川蜀,看看四川的发展情况。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各地的问题非常多,也遇到过不少棘手的情况。

所以光一趟南巡,就花了两年的时间。

一直到章武二十五年,刘备才从交趾回来,前往关中视察,这是一件令他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第四章 运筹帷幄,决胜里之外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一百六十六章 袭城!第五十章 吊唁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二合一大章)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第六十章 孙策第九十四章 历史的书写者第七十四章 盟主孙策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应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八十六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九十四章 鞠义的痛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二十一章 前汉南北军第三十八章 快去请陈子归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一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五十七章 时机已到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一十四章 易阳城巷战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二十八章 讲学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第七十三章 吕布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与未来规划第二章 活着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三十章 群情激愤第三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九章 寿诞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四章 他来了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五十九章 军情司初建功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一十八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古无双,国之功勋。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八章 赵云雨夜入禹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战之日第五十章 官渡对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绍怎么赢?第五十章 传国玉玺与守墓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笑间,黑山军覆灭!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一百一十章 邗沟通航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爱你们第五十二章 月凉如水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第五十一章 设伏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章 奇袭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
第四章 运筹帷幄,决胜里之外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一百六十六章 袭城!第五十章 吊唁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二合一大章)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第六十章 孙策第九十四章 历史的书写者第七十四章 盟主孙策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应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八十六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九十四章 鞠义的痛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二十一章 前汉南北军第三十八章 快去请陈子归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一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五十七章 时机已到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一十四章 易阳城巷战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二十八章 讲学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第七十三章 吕布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与未来规划第二章 活着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三十章 群情激愤第三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九章 寿诞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四章 他来了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五十九章 军情司初建功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一十八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古无双,国之功勋。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八章 赵云雨夜入禹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战之日第五十章 官渡对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绍怎么赢?第五十章 传国玉玺与守墓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笑间,黑山军覆灭!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一百一十章 邗沟通航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爱你们第五十二章 月凉如水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第五十一章 设伏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章 奇袭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