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们是兄弟

陈暮做梦都想不到他辛辛苦苦攒的数千万钱就这么没了。

要知道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徐州巨富糜竺是一州的大富豪,资产也就数亿。普通的一县首富,资产大概也就在数千万钱到一亿之间。

张飞虽然不是涿县首富,但他家是涿县数代积累的豪强,祖传了大量田产土地,全卖掉也才一两千万钱。

虽说汉灵帝一道修宫钱的命令就敛财百亿,但那是他搜刮了全国的民脂民膏,各地所有的州郡县共同集资来养他这一只蛀虫,并不是说汉末的五铢钱就一文不值。

所以陈暮之前攒下的那笔钱,可以说的一笔巨款。如果拿到朝廷去买官的话,足以让一个毫无官职的人,差不多也能买到太守的职位。

那么之前陈暮到底攒了多少钱?

总共约有两千万钱。

这些钱又是怎么来的呢?

很简单,张飞卖掉的祖产,在支出各种各样的开销之后,剩了约有一千多万。然后一路行军打仗,在各郡县城当中搜刮黄巾的财产,这些都是战利品,属于正常收入。

按照陈暮的设想,如果黄巾之乱后,朝廷如果黑暗,刘备凭借着军功依旧没法获得太高的职务,那么他会利用这笔钱做一些打算。

万一运气比较好,刘备混了个不错的官职,那么这些钱也留着有用,以后还能招兵买马,做起家资金。

所有的一切都规划好了,每一步都在算计当中。

陈暮唯一没算计到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大哥不知道是散财童子转世,还是天生的穷鬼附身,怎么偏生得留不住钱财在身上。

两千多万钱短短三四个月能花到只剩下一万,就算是每天往路上扔钱,没事就蹦迪跳舞搂着小姑娘接着奏乐接着舞,也得一年半年才能扔完吧。

这么多钱你都能花完,真Tn的是个人才。

陈暮无奈。

果然,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亘古不变的老话,不管在哪都是至理名言。

见他无语沉默,刘备讪笑道:“四弟,冀州百姓真的太惨了,很多人饿死在路边,连尸骨都没有人收敛,没有吃的,他们只能吃草根,吃树皮,甚至吃泥土,为兄实在不忍心。”

我能怎么说呢?

陈暮摆摆手:“无妨,这些钱大哥有处置的权力。”

刘备以为他生气了,上来搂着陈暮可怜兮兮地认错道:“四弟,别恼了,钱都花完了,再气伤了身体也无用。”

关羽也上来劝道:“四弟,我们跟随大哥建功立业,不就是因为大哥怀有仁义之心吗?冀州灾民朝不保夕,生灵有倒悬之急,大哥这么做是对的呀,你不要埋怨他。”

张飞是无所谓了,就没有说话。

王钧在旁边抽搐了一下嘴角,能体会到陈暮的难处。

刘备又真挚道歉:“子归,是为兄的不对,以后为兄再也不敢了。”

嗯,等你下次有钱了肯定还敢。

陈暮笑着说道:“大哥说的什么话,救济灾民乃是仁义之举,我怎么可能因为大哥施以仁德而怨恨呢?”

“不生气就好。”

刘备拉着陈暮坐下,四处看看,笑着说道:“本来军中不该饮酒,但今日痛快,都是自家兄弟,何不饮几杯?”

张飞张大了嘴巴:“大哥,军中还有酒?你不是说没了吗?你又骗俺。”

刘备白了他一眼:“你都伤成这样,还喝什么酒。就算今日开饮,你也只许小酌一杯,不许多喝。”

“这这这这这......”张飞那环眼瞪得老大,豹子头的脑袋上充满了问号。

众人大笑。

刘备只是伤了右后背,

伤势不算重。张飞就惨了,因为膀大腰圆,体积和面积都比常人宽一倍,陈暮站在他身边像是小鸡仔似的,结果上了城墙就被几十把长矛招呼。

要不是张飞武艺惊人,当时就得被捅成马蜂窝。但身上还是多处挂彩,之前又为了营救典韦胡志胡勇等人,伤口迸裂,到现在还没好。

古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喝酒以后伤势会加重,而且不容易止血,但的确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受伤都会禁酒。

其实陈暮是知道的,喝酒后加速了血液循环,血液流动快,伤口自然止不住血。

所以哪怕张飞嚷嚷着要多喝几杯,刘备和陈暮都把他强行镇压住。

众人又叫上典韦胡志等低层军官,二十多人闹哄哄地出去。

是刘备特意把他们赶出去,军中都是糙汉子,陈暮是他们的四弟还能混迹一起,王钧就不行,人家是宫里的宦官,强行与他们在一起喝酒总归是不自在。

而且不止是王钧,关羽张飞他们也不自在。

地位不一样,在一张酒桌上,如果有一个人地位特别高的话,其他人都会觉得很拘束。

所以几个人喝了两杯,刘备就找了个借口让把关羽张飞赶走。

这也能看出刘备会做人的地方,既不能伤了兄弟们的心,也不至于让王钧不舒服,刘备王钧陈暮三人继续坐下饮酒畅谈。

三个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每个人的脸上都像是戴了一副面具,谁也看不清楚面具下藏着什么。

夜晚时分,凌厉的北方呼啸。已是接近九月下旬,北方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在没有全球变暖的今日,塞北的草原或许已经下起雪来。

枯黄的草蒂被碾落进了尘泥里,等待着来年春天发芽。安顿好王钧之后,陈暮披上了外套,缓缓走出营寨,看到满天的点点繁星。

一轮皎洁朦胧雾纱的月高高地悬挂在天上。

陈暮看着那月痴痴出神。

来到这个世界有些年头了,从当初的不知所措,再到现在的如鱼得水。

故乡的一切都好像变得越来越虚幻,记忆里的很多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自己也好像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世界。

可每次在月明的夜晚,不知怎么地,总是能想起两千年后的家。

想起自己的父母。

秋风起,思念家乡的鲈鱼,张翰回了家乡。

陈暮却回不去了。

永远地回不去。

有人说,既来之则安之。

但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熟知的环境,你才会知道什么是陌生,什么是孤独。

这种全世界都只有一个人的空旷感,无时无刻都在折磨你的神经。

远处关羽张飞典韦他们还在喝酒,大声笑着。

人与人之间的悲喜果然不相同,陈暮只觉得他们有些吵闹。

自己好像与他们格格不入,名为兄弟,实为陌生人,总是站在另外的一个世界看他们。

仰头看着天空,月光如水一般洒下来。

泪水从脸颊划过。

老爸,老妈,我好想你们。

.....

.....

第二天,陈暮就要和王钧一起回洛阳。

他还欠着张让一百万钱的豁口。

这事他没有告诉刘备,他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送别的时候,刘备也要去济南赴任,显得意气风发。

陈暮还挺羡慕他,至少他什么都不知道,一直有人在为他负重前行,就这样傻乎乎的挺好。

“四弟,此去一别,它日一定要来济南找我。”

清晨时分,四兄弟骑马在了平原上,在林间纵马奔驰,抒发着心中的喜悦。

来到一处山崖上,俯瞰着远方,刘备只觉得大好河山,好不自在。

陈暮平静地说道:“我会去找大哥的。”

张飞哈哈大笑道:“等四弟明年结了业,我们就一起在济南逍遥快活。”

陈暮笑着说道:“大哥此去之后,到了地方,一定要先安抚好百姓,四处观察地方政务,妥善处理官场关系。”

刘备点点头:“我明白,若有贪官污吏,我必然不会放过他们。”

“那鸡泽的沮授是个人才,挺不错的,他之前就是县令,也举了茂才,大哥不如征辟他为县令。”

陈暮又举荐了沮授。

沮授一直在袁绍进冀州前都不算发迹,因为他的县令之职没做了之后,在家乡蛰伏了一段时间,直到做了韩馥冀州牧的时候,才被征辟为别驾,现在正赋闲的时候。

刘备之前也跟沮授见过面,虽然也就一面之缘,不过听说宗员原本是想把张角派出去的骑兵阻拦,是沮授劝阻了他,这说明沮授确有才干,于是点头道:“嗯,广宗离鸡泽不远,我干脆先去找他,再去济南。”

“还有到了地方后一定要好好应对地方流寇、山匪贼人,济南并不靠海,但却是黄河的出海口,乃是土地肥硕之地,如果有黄巾贼的话,尽量招抚屯田,还有与当地豪强.......”

陈暮一口气说了许多治理地方的办法,他知道自己不在身边,刘备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但总归是觉得不放心,各种事情都要叮嘱一二。

“四弟。”

“嗯?”

“好好读书,早点回家。”

刘备一直耐心地听他讲完,才认真地说道。

陈暮一愣,轻声道:“知道了。”

“是啊,洛阳那破地方有什么好的,我们在身边才是家!”

“早点回来,我们都在等你。”

张飞哈哈大笑。

关羽眯着眼,抚须微笑。

刘备扫视了关张,最后又看向陈暮,缓缓开口:“有时候,大哥也恨。”

“大哥?”

关张不解,疑惑地看着他。

刘备苦笑着摇摇头:“我这辈子没什么本事, 一路能走到今天,全赖二弟三弟万夫不当之勇,全赖四弟出谋划策,助我平步青云。”

“所以大哥有时也很恨,不是生谁的气,而是恼怒自己无能。”

“恨我既没有万贯家财让自己的兄弟拥有千亩良田百簇奴仆,也没有万人之上的权力让自己的兄弟达官显宦衣锦还乡。”

“那时我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有这个想法,我发达以后,不是兄弟们一样发达了吗?”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原来我要的是不这些。”

“我希望我能够靠自己的努力与你们一起分享,我希望我们共同进步共同起势,我希望我可以和我的兄弟永远都在一起。”

“我不要什么有钱有势,也不要什么高官厚禄。我可以不要一切,但唯独不能失去你们。”

刘备看着他们,发自肺腑地说道:“因为你们是我的兄弟!”

“大哥!”

关张的眼泪落下来,紧紧地握住了刘备的手。

刘备的目光看着陈暮。

陈暮看向他真诚的眼神,眼眸中,似乎有一缕叫做期盼的光。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感觉到了无尽的暖意。

原本以为只是过客,费尽心机桃园结义,也只不过是为了攫取一点政治资本而已。

可叵测的心机,又怎么能敌得过真挚的感情。

有那么一刻,他明白了为什么刘关张不离不弃,终生相守,也明白了为什么世人都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原因。

陈暮把手伸过去,就好像结拜那一天一样,笑中带泪,真诚地说道:“大哥!”

四人哈哈大笑。

因为,我们是兄弟!

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战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五十六章 将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战再起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第九章 给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二十三章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第四十二章 杨赐去世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感谢鲁比大佬盟主)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阳陷落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七章 内政改制第六章 哥,咱家有后台了第九十六章 袁术.....不用死了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战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七章 离别第一百零九章 时不待我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十四章 襄阳城下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亲征曹操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第二百二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一十六章 朝堂惊变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战之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七十二章 风云变色(胡辣汤挺住,河南加油!)第六十二章 朝会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第一十六章 世界级帝国的开始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夹第四十四章 曹操发动技能——奸雄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六章 马钧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三十六章 鸡泽设伏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五十一章 二战管亥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战(完)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布局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五十三章 西进关中第一百零七章 卖儿卖女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计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历城城下
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战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五十六章 将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战再起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第九章 给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二十三章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第四十二章 杨赐去世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感谢鲁比大佬盟主)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阳陷落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七章 内政改制第六章 哥,咱家有后台了第九十六章 袁术.....不用死了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战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七章 离别第一百零九章 时不待我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十四章 襄阳城下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亲征曹操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第二百二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一十六章 朝堂惊变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战之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七十二章 风云变色(胡辣汤挺住,河南加油!)第六十二章 朝会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第一十六章 世界级帝国的开始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夹第四十四章 曹操发动技能——奸雄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七十九章 天下恶名,由我刘玄德来背!第六章 马钧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三十六章 鸡泽设伏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五十一章 二战管亥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战(完)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布局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五十三章 西进关中第一百零七章 卖儿卖女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计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历城城下